① python 怎麼用log函數
import sys
funcName = sys._getframe().f_back.f_code.co_name #獲取調用函數名
lineNumber = sys._getframe().f_back.f_lineno #獲取行號
print sys._getframe().f_code.co_name # 獲取當前函數名
② Python中如何對series里所有的值取對數
以後應多使用論壇中的Eviews專區。
ln在Eviews中表示為log,如數學中的ln(Q)在Eviews中表示為log(Q)
直接定義啊 y=log(x) 在軟體中log,論文模型中ln不用取對數直接在估計的時候用 log( )就好了
如果真要取的話
quick\ generate series\
輸入新變數,比如 r=log( )
r就是取完對數後的序列
在工作文件中先定義一個新的變數Y(假設原變數是w,已存在的變數),然後在工作文件中點擊genr,在方程中輸入Y=log(w),確定。
series y=log(x)
在最小二乘裡面輸入log(y) log(x) c也可以
產生個新變數:輸入命令y=log()
③ python如何導入函數
python的內建函數即是python自帶的函數,這種函數不需要定義,並且不同的內建函數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直接使用。
以下是部分內建函數用法及說明
1、abs(),返回數字的絕對值。
2、all(),如果集合中所有元素是true或集合為空集合,返回True。
3、any(),如果集合中有一項元素是true,返回True;空集合為False
4、ascii(), 返回一個表示對象的字元串。
5、bin(),將整數轉換為前綴為「0b」的二進制字元串。
6、bool(),返回一個布爾值,即True或者之一False。
7、bytearray(),返回一個新的位元組數組。
8、callable(對象)判斷對象參數是否可被調用(可被調用指的是對象能否使用()括弧的方法調用)
9、chr(),返回表示Unicode代碼點為整數i的字元的字元串。與ord()函數相反。
推薦學習《python教程》
10、classmethod,將方法轉換為類方法。
11、compile,將源代碼編譯為代碼或AST對象。代碼對象可以由exec()或執行eval()。 source可以是普通字元串,位元組字元串或AST對象。
12、dic(),創建一個字典
13、divmod(a,b),將兩個數作為參數,並在使用整數除法時返回由商和余數組成的一對數
14、enumerate(iterable,start = 0)
enumerate是枚舉、列舉的意思
對於一個可迭代的(iterable)/可遍歷的對象(如列表、字元串),enumerate將其組成一個索引序列,利用它可以同時獲得索引和值
enumerate多用於在for循環中得到計數
15、eval,將一個字元串變為字典
16、exec(object [, globals[, locals]])exec語句用來執行儲存在字元串或文件中的Python語句
17、filter(功能,可迭代)
filter函數用於過濾序列
filter()把傳入的函數依次作用於每個元素,然後根據返回值是True還是False決定保留還是丟棄該元素。
④ 用python編寫:輸入n對數,輸出其中max與min。
a = input()
max(a)
min(a)
第一行注意下輸入的格式和類型。
python裡面自帶max和min方法。不用再去對元組或列表進行排序,找最大值最小值
⑤ python中函數的作用
Python 函數定義以及參數傳遞
1.函數定義
#形如def func(args...):
doSomething123
以關鍵字def 開頭,後面是函數名和參數下面是函數處理過程。
舉例:
def add( a, b ):
return a+b12
參數可以設定默認值,如:
def add( a, b=10 ): #注意:默認值參數只會運算一次
return a+b12
默認值參數只會運算一次是什麼意思?
def func( a, b=[] ): #b的默認值指向一個空的列表,每次不帶默認值都會指向這塊內存
b.append(a) return b
print(func(1))#向默認的空列表裡加入元素1 ,默認列表裡已經是[1]print(func(2))#向默認的列表裡加入元素2,默認列表裡已經是[1,2]print(func(3,[]))#向b指向的空列表裡加入元素1 ,默認列表裡還是[1,2]print(func(4))#向默認的列表裡加入元素4,默認列表裡已經是[1,2,4]'''
結果:
[1]
[1, 2]
[3]
[1, 2, 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這下明白為什麼默認參數只計算一次了吧,函數參數不傳遞時默認值總是指向固定的內存空間,就是第一次計算的空間。
2.參數傳遞
def func(a, b):
print('a=%d, b=%d' % (a,b) )12
在使用函數時可以如下方式,結果都是相同的
func(10,20) #不使用參數名,需要按參數順序傳遞func(a=10,b=20) #使用參數名可以不按順序傳遞func(b=20,a=10)#結果:a=10, b=20a=10, b=20a=10, b=201234567
如果函數定義形式如下方式:
def func(*args): #這種定義會把傳遞的參數包成元組
print(args,type(args))
func(10,20)#結果:#(10, 20) <class 'tuple'>1234567
舉一個和上述過程相反的例子:
def func(a,b):
print('a=%d, b=%d' % (a,b) )
a = (10, 20)
func(*a) #在調用函數使用`*`則會把元組解包成單個變數按順序傳入函數#結果:a=10, b=20123456
總結:*號在定義函數參數時,傳入函數的參數會轉換成元組,如果 *號在調用時則會把元組解包成單個元素。
另一種定義:
def func(**kw):#使用**定義參數會把傳入參數包裝成字典dict
print(kw, type(kw) )
func(a=10,b=20)#這種函數在使用時必須指定參數值,使用key=value這種形式#結果:{'b': 20, 'a': 10} <class 'dict'>12345
相反的例子:
def func(a,b):
print('a=%d, b=%d' % (a,b) )
d = {'a':10, 'b':20 }
func(**d) #在調用時使用**會把字典解包成變數傳入函數。12345
def func(*args, **kw):#這種形式的定義代表可以接受任意類型的參數
print(args,kw )12
總結:**號在定義函數參數時,傳入函數的參數會轉換成字典,如果 **號在調用時則會把字典解包成單個元素。
lambda表達式
lambda表達式就是一種簡單的函數
形如 f = lambda 參數1,參數2: 返回的計算值
例如:
add = lambda x,y: x+y
print(add(1,2))'''
結果:3
'''12345
⑥ 如何使用python中的math
首先,導入math函數庫。
一、計算平方根
輸入一個數值,保存在變數n中。
相關推薦:《Python基礎教程》
用函數sqrt,計算變數平方根的值。
二、計算冪
可以用函數exp,計算e的x次冪。
三、計算對數
設置兩個數,保存在變數n和a中。
接著,用log函數計算以a為基數n的對數。
運行程序,其結果如下圖所示。
⑦ python 如何設置對數坐標
請問同學是使用matlpot畫圖是么?
繪制對數坐標圖的函數有三個:semilogx()、semilogy()和loglog(),它們分別繪制X軸為對數坐標、Y軸為對數坐標以及兩個軸都為對數坐標時的圖表。
希望能夠幫到你~
⑧ python中log_inner啥意思
python中log_inner是log表示以e為底數的對數函數符號。
在數學運算中,如果沒有計算器,對於很大的數字相乘,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計算,而且一旦出錯,就要重新計算,很是麻煩。其實對於數字相乘,不依靠靠計算器,想要准確簡單的運算的方法不是沒有,那就是對數和指數,他們解決了大數或非常的小的數相乘的繁瑣計算。而在python中,也有計算對數的方法,那就是對數函數log函數。本文將向大家介紹log函數的表述語句、參數和返回值,並以實例演示用log函數計算對數的過程。log()函數:返回 x 的自然對數。即返回以 2 為基數的 x 的對數。
Python由荷蘭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研究學會的吉多·范羅蘇姆 於1990 年代初設計,作為一門叫做ABC語言的替代品。Python提供了高效的高級數據結構,還能簡單有效地面向對象編程。Python語法和動態類型,以及解釋型語言的本質,使它成為多數平台上寫腳本和快速開發應用的編程語言,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語言新功能的添加,逐漸被用於獨立的、大型項目的開發。Python解釋器易於擴展,可以使用C語言或C++(或者其他可以通過C調用的語言)擴展新的功能和數據類型。Python 也可用於可定製化軟體中的擴展程序語言。Python豐富的標准庫,提供了適用於各個主要系統平台的源碼或機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