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python零售關聯數據

python零售關聯數據

發布時間:2022-12-19 03:49:36

python知識-九大數據類型

①整數類型

簡稱整型,與數學中整數的概念一致。整型數據的表示方式有4種,分別是十進制、二進制(以0B或0b開頭)、八進制(以0o或0O開頭)和十六進制(以0X或0x開頭)。

使用Python的內置函數type()可以測試各種數據類型。

②浮點型

用於表示數學中的實數,是帶有小數的數據類型。例如:3.14、1.0都是浮點型。

浮點型可以用十進制或科學記數法表示。

③字元串類型

Python的字元串,是用單引號、雙引號和三引號括起來的字元序列。

例如: "python"

④列表類型

列表是一種數據集合,列表用中括弧[]來表示,列表內容以逗號進行分隔。

例如:[1,2,3]

⑤元組類型

元組是由0個或多個元素組成的不可變序列類型。元組用小括弧()來表示。

例如:(1,2,3)

元組與列表的區別在於:元組的元素不能修改

⑥字典類型

字典是Python中唯一內置的映射類型,可用來實現通過數據查找關聯數據的功能。

字典包括兩個部分:鍵和值,用花括弧{}表示,元素之間用逗號分隔,鍵和值之間用冒號分隔。

例如:{"name":"sun","age":12}

⑦集合類型

集合由各種類型的元素組成,但元素之間沒有任何順序,並且元素都不重復。

例如:set([1,2,3])

⑧復數類型

用於表示數學中的復數。例如:1 5j

⑨布爾類型

布爾型數據只有兩個取值:True 和 False.

如果將布爾值進行數值運算,True會被當做整型1,False會被當做整型0。

Ⅱ Python購物籃數據(關聯分析)

pip install mlxtend

由於已經是csv格式,所以直接輸入:

每一行: 一個購物籃

每一列: 購物籃中的商品

先看看pd讀的對不對:

然後按行列印:

再將這些存在一個數組中:

1、什麼是獨熱碼

獨熱碼,在英文文獻中稱做 one-hot code, 直觀來說就是有多少個狀態就有多少比特,而且只有一個比特為1,其他全為0的一種碼制,更加詳細參加 one_hot code(維基網路) 。在機器學習中對於離散型的分類型的數據,需要對其進行數字化比如說性別這一屬性,只能有男性或者女性或者其他這三種值,如何對這三個值進行數字化表達?一種簡單的方式就是男性為0,女性為1,其他為2,這樣做有什麼問題?

使用上面簡單的序列對分類值進行表示後,進行模型訓練時可能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特徵的因為數字值得不同影響模型的訓練效果,在模型訓練的過程中不同的值使得同一特徵在樣本中的權重可能發生變化,假如直接編碼成1000,是不是比編碼成1對模型的的影響更大。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使訓練過程中不受到因為分類值表示的問題對模型產生的負面影響,引入獨熱碼對分類型的特徵進行獨熱碼編碼。

        可以這樣理解,對於每一個特徵,如果它有m個可能值,那麼經過獨熱編碼後,就變成了m個二元特徵(如成績這個特徵有好,中,差變成one-hot就是100, 010, 001)。並且,這些 特徵互斥 ,每次只有一個激活。因此,數據會變成稀疏的。

這樣做的好處主要有:

(1)解決了分類器不好處理 屬性數據 的問題

(2)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 擴充特徵 的作用

                                        M

以下為我摘取的別人的,貼上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hellozhxy/article/details/80600845

著名的啤酒與尿布, 這是典型的購物籃問題, 在數據挖掘界叫做頻繁項集(Frequent Itemsets).

note: 數據類型寫法按照Python的格式.

一. 目標與定義

1. 問題背景

超市中購物清單中總是有一些項目是被消費者一同購買的. 如果我們能夠發現這些 關聯規則 (association rules), 並合理地加以利用, 我們就能取得一定成果. 比如我們發現熱狗和芥末存在這種關系, 我們對熱狗降價促銷, 而對芥末適當提價, 結果能顯著提高超市的銷售額.

2. 目標

找到頻繁地 共同 出現在消費者結賬小票中項目(比如啤酒和尿布), 來一同促銷, 相互拉動, 提高銷售額.

3. 定義

支持度support: 其實就是概率論中的頻次frequency

支持度閾值support threshhold: 記為s, 指分辨頻繁項集的臨界值.

頻繁項集: 如果I是一個項集(Itemset), 且I的出現頻次(i.e.支持度)大於等於s, 那麼我們說I是頻繁項集.

一元項, 二元項, 三元項: 包含有一種商品, 兩種, 三種商品的項集.

4. 關聯規則

關聯規則: 形式為I->j, 含義是如果I種所有項都出現在某個購物籃的話, 那麼j很有可能也出現在這個購物籃中. 我們可以給出相應的confidence值(可信度, 即概率論中的置信度).

其中, 這個關聯規則的可信度計算為Confidence = I∪{j} / I, 本身是非常符合直覺和常識的. 比如我們說關聯規則{dog, cat} -> and 的可信度為0.6, 因為{dog, cat}出現在了1, 2, 3, 6, 7五個購物籃中, 而and出現在了1,2,7中, 因此我們可以算出Confidence = freq[{dog, cat, and}] / freq[{dog, cat}] = 3/5 = 0.6

注意到, 分子部分的頻次總是比分母低, 這是因為{dog, cat} 出現的次數總是大於等於{dog, cat, and}的出現次數.

二. 購物籃與A-Priori演算法

1. 購物籃數據表示

我們將有一個文本文件輸入, 比如allBills.txt, 或者allBills.csv. 裡面每行是一個購物籃.

文件的頭兩行可能是這樣(df.show(2)):

{23, 456, 1001}

{3, 18, 92, 145}

我們假定這是一家大型連鎖超市, 比如沃爾瑪, 因此這個文本文件是非常大的, 比如20GB. 因此我們無法一次將該文件讀入內存. 因此, 演算法的主要時間開銷都是磁碟IO.

我們同時還假定, 所有購物籃的平均規模是較小的, 因此在內存中產生所有大小項集的時間開銷會比讀入購物籃的時間少很多.

我們可以計算, 對於有n個項目組成的購物籃而言, 大小為k的所有子集的生成時間約為(n, k) = n! / ((n-k)!k!) = O(n^k/ k!), 其中我們只關注較小的頻繁項集, 因此我們約定k=2或者k=3. 因此所有子集生成時間T = O(n^3).

Again, 我們認為 在內存中產生所有大小項集的時間開銷會比讀入購物籃的時間少很多.

2. Itemset計數過程中的內存使用

我們必須要把整個k,v字典放在內存中, 否則來一個Itemset就去硬碟讀取一次字典將十分十分地慢.

此處, 字典是k=(18, 145), v=15這種形式. 此處, 應當注意到, 如果有{bread, milk, orange}這樣的String類型輸入, 應當預先用一個字典映射成對應的整數值編碼, 比如1920, 4453, 9101這樣.

那麼, 我們最多能用字典存儲多少種商品?

先看下我們存儲多少個count值.

我們假定項的總數目是n, 即超市有n種商品, 每個商品都有一個數字編號, 那麼我們需要(n, 2) = n^2/2 的大小來存儲所有的二元組合的count, 假設int是佔4個byte, 那麼需要(2·n^2)Byte內存. 已知2GB內存 = 2^31 Byte, 即2^31/2 = 2^30 >= n^2 --> n <= 2^15. 也就是說n<33 000, 因此我們說商品種類的最多是33k種.

但是, 這種計算方法存在一個問題, 並不是有10種商品, 那麼這10種商品的任意二元組合都會出現的. 對於那些沒出現的組合, 我們在字典中完全可以不存儲, 從而節省空間.

同時, 別忘了我們同樣也得存儲key = (i, j), 這是至少額外的兩個整數.

那麼我們到底具體怎麼存儲這些計數值?

可以採用三元組的方式來構造字典. 我們採用[i, j, count]形式來存儲, 其中i代表商品種類1, j代表商品種類2, 前兩個值代表key, 後面的value就是count, 是這個二元組合下的計數.

現在, 讓我們注意到我們(1)假定購物籃平均大小較小, 並(2)利用三元組(2個key的)字典和(3)不存儲沒出現組合優勢. 假設有100k = 10^5種商品, 有10million=10^7個購物籃, 每個購物籃有10個項, 那麼這種字典空間開銷是(10, 2) · 10^7 = 45 x 10^7 x 3= 4.5x10^8x3 = 1.35x10^9 個整數.  這算出來約為4x10^8 Byte = 400MB, 處於正常計算機內存范圍內.

3. 項集的單調性

如果項集I是頻繁的, 那麼它的所有子集也都是頻繁的. 這個道理很符合常識, 因為{dog, cat} 出現的次數總是大於等於{dog, cat, and}的出現次數.

這個規律的推論, 就是嚴格地, 我們頻繁一元組的個數> 頻繁二元組的個數 > 頻繁三元組的個數.

4. A-Priori演算法

我們通過Itemset計數中內存使用的部門, 已經明確了我們總是有足夠的內存用於所有存在的二元項集(比如{cat, dog})的計數. 這里, 我們的字典不存放不存在於購物籃中的任何二元項集合, 而且頻繁二元組的數目將會大於三元頻繁三元組> ...

我們可以通過單邊掃描購物籃文件, 對於每個購物籃, 我們使用一個雙重循環就可以生成所有的項對(即二元組). 每當我們生成一個項對, 就給其對應的字典中的value +1(也稱為計數器). 最後, 我們會檢查所有項對的計數結果,並且找出那些>=閾值s的項對, 他們就是頻繁項對.

1) A-Priori演算法的第一遍掃描

在第一遍掃描中, 我們將建立兩個表. 第一張表將項的名稱轉換為1到n之間的整數, 從而把String類型這樣的key轉為空間大小更小的int類型.  第二張表將記錄從1~n每個項在所有購物籃中出現的次數. 形式上類似

table 0(name table): {'dolphin': 7019, 'cat': 7020}  //dict形式, 其實也可以做成list形式 [['dolphin', 7019], ['cat', 7020]]

table 1(single-item counter table): {7019: 15, 7020: 18}  //dict形式, 其實也可以做成數組形式A[7019] = 2, A[7020] = 18

2) 第一遍掃描完的處理

第一遍掃描完後, 我們會按照自己設定的閾值s, 對整個table 1再進行一次mapping, 因為我們只關注最後counter值大於等於閾值的項目, 而且不關心其counter值具體多少. 因此, mapping策略是:

對凡是counter<s的, 一律把counter設成0; 對於counter>=s的, 按照次序, 把其設置成1~m的值(總共有m個滿足要求的項)

3) 第二遍掃描

第二遍掃描所做的事有三:

(1) 對每個購物籃, 在table 1中檢查其所有的商品項目, 把所有為頻繁項的留下來建立一個list.

(2) 通過一個雙重循環生成該list中的所有項對.

(3) 再走一次循環, 在新的數據結構table 2(dict或者list)中相應的位置+1. 此時的效果是dicta = {48: {13: 5}, 49: {71, 16}} 或者 lista [ [48, 13, 5],[49, 71, 16], ... ]

注意此時內存塊上存儲的結構: table1(name table), table2(single-item counter table), table3(double-item counter table)

5. 推廣: 任意大小頻繁項集上的A-Priori演算法

我們對上面這個演算法進行推廣.

從任意集合大小k到下一個大小k+1的轉移模式可以這么說:

(1) 對每個購物籃, 在table 1中檢查其所有的商品項目, 把所有為頻繁項的留下來建立一個list.

(2) 我們通過一個k+1重循環來生成該list中的所有(k+1)元組

(3) 對每個k+1元組, 我們生成其的(k+1 choose k)個k元組, 並檢查這些k元組是否都在之前的table k中. (注意到k=1的時候, 這步與(1)是重復的, 可以省略)

(4)再走一次循環, 在新的數據結構table k+1(dict或者list)中相應的位置+1. 此時的效果是k=2, k+1=3, 生成dicta = {48: {13: {19: 4}}, 49: {71: {51: 10}},  ... } 或者 生成lista [ [48, 13, 19, 4],[49, 71, 51, 10], ... ]

注意, 在進入下一次掃描前, 我們還需要額外把counter中值小於s的元組的計數值都記為0.

模式總體是:C1 過濾後 L1 計數後 C2 置零後 C2' 過濾後 L2 計數後 C3 置零後 C3' ......

END.

生成的商品種類為set形式:轉成list形式

第一張表:把項名稱轉換為1~n的整數:

至於數數,大神說,你就用collections.Counter就好:哈?

哈哈,可愛的wyy,開始分析吧~嚕嚕嚕啦啦啦~嚕啦嚕啦嚕~

生成全零矩陣:

換成zeros:

統計每一列的和,即每種商品的購買總數:

每一行列:

第一行:

建立一個新的只含有頻繁一項集的購物籃矩陣:

頻繁二項集:

Ⅲ Python數據分析案例-葯店銷售數據分析

最近學習了Python數據分析的一些基礎知識,就找了一個葯品數據分析的小項目來練一下手。

數據分析的目的:

本篇文章中,假設以朝陽醫院2018年銷售數據為例,目的是了解朝陽醫院在2018年裡的銷售情況,通過對朝陽區醫院的葯品銷售數據的分析,了解朝陽醫院的患者的月均消費次數,月均消費金額、客單價以及消費趨勢、需求量前幾位的葯品等。

數據分析基本過程包括:獲取數據、數據清洗、構建模型、數據可視化以及消費趨勢分析。

數據准備

數據是存在Excel中的,可以使用pandas的Excel文件讀取函數將數據讀取到內存中,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文件名和Excel中的sheet頁的名字。讀取完數據後可以對數據進行預覽和查看一些基本信息。

獲取數據:朝陽醫院2018年銷售數據.xlsx(非真實數據) 提取碼: 6xm2

導入原始數據

數據准備

數據是存在Excel中的,可以使用pandas的Excel文件讀取函數將數據讀取到內存中,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文件名和Excel中的sheet頁的名字。讀取完數據後可以對數據進行預覽和查看一些基本信息。

獲取數據:朝陽醫院2018年銷售數據.xlsx(非真實數據) 提取碼: 6xm2

導入原始數據

數據清洗

數據清洗過程包括:選擇子集、列名重命名、缺失數據處理、數據類型轉換、數據排序及異常值處理

(1)選擇子集

在我們獲取到的數據中,可能數據量非常龐大,並不是每一列都有價值都需要分析,這時候就需要從整個數據中選取合適的子集進行分析,這樣能從數據中獲取最大價值。在本次案例中不需要選取子集,暫時可以忽略這一步。

(2)列重命名

在數據分析過程中,有些列名和數據容易混淆或產生歧義,不利於數據分析,這時候需要把列名換成容易理解的名稱,可以採用rename函數實現:

(3)缺失值處理

獲取的數據中很有可能存在缺失值,通過查看基本信息可以推測「購葯時間」和「社保卡號」這兩列存在缺失值,如果不處理這些缺失值會干擾後面的數據分析結果。

缺失數據常用的處理方式為刪除含有缺失數據的記錄或者利用演算法去補全缺失數據。

在本次案例中為求方便,直接使用dropna函數刪除缺失數據,具體如下:

(4)數據類型轉換

在導入數據時為了防止導入不進來,會強制所有數據都是object類型,但實際數據分析過程中「銷售數量」,「應收金額」,「實收金額」,這些列需要浮點型(float)數據,「銷售時間」需要改成時間格式,因此需要對數據類型進行轉換。

可以使用astype()函數轉為浮點型數據:

在「銷售時間」這一列數據中存在星期這樣的數據,但在數據分析過程中不需要用到,因此要把銷售時間列中日期和星期使用split函數進行分割,分割後的時間,返回的是Series數據類型:

此時時間是沒有按順序排列的,所以還是需要排序一下,排序之後索引會被打亂,所以也需要重置一下索引。

其中by:表示按哪一列進行排序,ascending=True表示升序排列,ascending=False表示降序排列

先查看數據的描述統計信息

通過描述統計信息可以看到,「銷售數量」、「應收金額」、「實收金額」這三列數據的最小值出現了負數,這明顯不符合常理,數據中存在異常值的干擾,因此要對數據進一步處理,以排除異常值的影響:

數據清洗完成後,需要利用數據構建模型(就是計算相應的業務指標),並用可視化的方式呈現結果。

月均消費次數 = 總消費次數 / 月份數(同一天內,同一個人所有消費算作一次消費)

月均消費金額 = 總消費金額 / 月份數

客單價 = 總消費金額 / 總消費次數

從結果可以看出,每天消費總額差異較大,除了個別天出現比較大筆的消費,大部分人消費情況維持在1000-2000元以內。

接下來,我銷售時間先聚合再按月分組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7月消費金額最少,這是因為7月份的數據不完整,所以不具參考價值。

1月、4月、5月和6月的月消費金額差異不大.

2月和3月的消費金額迅速降低,這可能是2月和3月處於春節期間,大部分人都回家過年的原因。

d. 分析葯品銷售情況

對「商品名稱」和「銷售數量」這兩列數據進行聚合為Series形式,方便後面統計,並按降序排序:

截取銷售數量最多的前十種葯品,並用條形圖展示結果:

結論:對於銷售量排在前幾位的葯品,醫院應該時刻關注,保證葯品不會短缺而影響患者。得到銷售數量最多的前十種葯品的信息,這些信息也會有助於加強醫院對葯房的管理。

每天的消費金額分布情況:一橫軸為時間,縱軸為實收金額畫散點圖。

結論: 從散點圖可以看出,每天消費金額在500以下的占絕大多數,個別天存在消費金額很大的情況。

</article>

Ⅳ 如何使用python連接資料庫,插入並查詢數據

你可以訪問Python資料庫介面及API查看詳細的支持資料庫列表。不同的資料庫你需要下載不同的DB API模塊,例如你需要訪問Oracle資料庫和Mysql數據,你需要下載Oracle和MySQL資料庫模塊。
DB-API 是一個規范. 它定義了一系列必須的對象和資料庫存取方式, 以便為各種各樣的底層資料庫系統和多種多樣的資料庫介面程序提供一致的訪問介面 。
Python的DB-API,為大多數的資料庫實現了介面,使用它連接各資料庫後,就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操作各資料庫。
Python DB-API使用流程:

引入 API 模塊。
獲取與資料庫的連接。
執行SQL語句和存儲過程。
關閉資料庫連接。

什麼是MySQLdb?

MySQLdb 是用於Python鏈接Mysql資料庫的介面,它實現了 Python 資料庫 API 規范 V2.0,基於 MySQL C API 上建立的。

如何安裝MySQLdb?

為了用DB-API編寫MySQL腳本,必須確保已經安裝了MySQL。復制以下代碼,並執行: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MySQLdb

如果執行後的輸出結果如下所示,意味著你沒有安裝 MySQLdb 模塊: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test.py", line 3, in <mole>
import MySQLdb
ImportError: No mole named MySQLdb

安裝MySQLdb,請訪問 ,(Linux平台可以訪問:)從這里可選擇適合您的平台的安裝包,分為預編譯的二進制文件和源代碼安裝包。
如果您選擇二進制文件發行版本的話,安裝過程基本安裝提示即可完成。如果從源代碼進行安裝的話,則需要切換到MySQLdb發行版本的頂級目錄,並鍵入下列命令:
$ gunzip MySQL-python-1.2.2.tar.gz
$ tar -xvf MySQL-python-1.2.2.tar
$ cd MySQL-python-1.2.2
$ python setup.py build
$ python setup.py install

注意:請確保您有root許可權來安裝上述模塊。

資料庫連接

連接資料庫前,請先確認以下事項:

您已經創建了資料庫 TESTDB.
在TESTDB資料庫中您已經創建了表 EMPLOYEE
EMPLOYEE表欄位為 FIRST_NAME, LAST_NAME, AGE, SEX 和 INCOME。
連接資料庫TESTDB使用的用戶名為 "testuser" ,密碼為 "test123",你可以可以自己設定或者直接使用root用戶名及其密碼,Mysql資料庫用戶授權請使用Grant命令。
在你的機子上已經安裝了 Python MySQLdb 模塊。
如果您對sql語句不熟悉,可以訪問我們的 SQL基礎教程

實例:

以下實例鏈接Mysql的TESTDB資料庫: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MySQLdb

# 打開資料庫連接
db = MySQLdb.connect("localhost","testuser","test123","TESTDB" )

# 使用cursor()方法獲取操作游標
cursor = db.cursor()

# 使用execute方法執行SQL語句
cursor.execute("SELECT VERSION()")

# 使用 fetchone() 方法獲取一條資料庫。
data = cursor.fetchone()

print "Database version : %s " % data

# 關閉資料庫連接
db.close()

執行以上腳本輸出結果如下:
Database version : 5.0.45

創建資料庫表

如果資料庫連接存在我們可以使用execute()方法來為資料庫創建表,如下所示創建表EMPLOYEE: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MySQLdb

# 打開資料庫連接
db = MySQLdb.connect("localhost","testuser","test123","TESTDB" )

# 使用cursor()方法獲取操作游標
cursor = db.cursor()

# 如果數據表已經存在使用 execute() 方法刪除表。
cursor.execute("DROP TABLE IF EXISTS EMPLOYEE")

# 創建數據表SQL語句
sql = """CREATE TABLE EMPLOYEE (
FIRST_NAME CHAR(20) NOT NULL,
LAST_NAME CHAR(20),
AGE INT,
SEX CHAR(1),
INCOME FLOAT )"""

cursor.execute(sql)

# 關閉資料庫連接
db.close()

資料庫插入操作

以下實例使用執行 SQL INSERT 語句向表 EMPLOYEE 插入記錄: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MySQLdb

# 打開資料庫連接
db = MySQLdb.connect("localhost","testuser","test123","TESTDB" )

# 使用cursor()方法獲取操作游標
cursor = db.cursor()

# SQL 插入語句
sql = """INSERT INTO EMPLOYEE(FIRST_NAME,
LAST_NAME, AGE, SEX, INCOME)
VALUES ('Mac', 'Mohan', 20, 'M', 2000)"""
try:
# 執行sql語句
cursor.execute(sql)
# 提交到資料庫執行
db.commit()
except:
# Rollback in case there is any error
db.rollback()

# 關閉資料庫連接
db.close()

以上例子也可以寫成如下形式: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MySQLdb

# 打開資料庫連接
db = MySQLdb.connect("localhost","testuser","test123","TESTDB" )

# 使用cursor()方法獲取操作游標
cursor = db.cursor()

# SQL 插入語句
sql = "INSERT INTO EMPLOYEE(FIRST_NAME, \
LAST_NAME, AGE, SEX, INCOME) \
VALUES ('%s', '%s', '%d', '%c', '%d' )" % \
('Mac', 'Mohan', 20, 'M', 2000)
try:
# 執行sql語句
cursor.execute(sql)
# 提交到資料庫執行
db.commit()
except:
# 發生錯誤時回滾
db.rollback()

# 關閉資料庫連接
db.close()

實例:

以下代碼使用變數向SQL語句中傳遞參數:
..................................
user_id = "test123"
password = "password"

con.execute('insert into Login values("%s", "%s")' % \
(user_id, password))
..................................

資料庫查詢操作

Python查詢Mysql使用 fetchone() 方法獲取單條數據, 使用fetchall() 方法獲取多條數據。

fetchone(): 該方法獲取下一個查詢結果集。結果集是一個對象
fetchall():接收全部的返回結果行.
rowcount: 這是一個只讀屬性,並返回執行execute()方法後影響的行數。

實例:

查詢EMPLOYEE表中salary(工資)欄位大於1000的所有數據: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MySQLdb

# 打開資料庫連接
db = MySQLdb.connect("localhost","testuser","test123","TESTDB" )

# 使用cursor()方法獲取操作游標
cursor = db.cursor()

# SQL 查詢語句
sql = "SELECT * FROM EMPLOYEE \
WHERE INCOME > '%d'" % (1000)
try:
# 執行SQL語句
cursor.execute(sql)
# 獲取所有記錄列表
results = cursor.fetchall()
for row in results:
fname = row[0]
lname = row[1]
age = row[2]
sex = row[3]
income = row[4]
# 列印結果
print "fname=%s,lname=%s,age=%d,sex=%s,income=%d" % \
(fname, lname, age, sex, income )
except:
print "Error: unable to fecth data"

# 關閉資料庫連接
db.close()

以上腳本執行結果如下:
fname=Mac, lname=Mohan, age=20, sex=M, income=2000

資料庫更新操作

更新操作用於更新數據表的的數據,以下實例將 TESTDB表中的 SEX 欄位全部修改為 'M',AGE 欄位遞增1: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MySQLdb

# 打開資料庫連接
db = MySQLdb.connect("localhost","testuser","test123","TESTDB" )

# 使用cursor()方法獲取操作游標
cursor = db.cursor()

# SQL 更新語句
sql = "UPDATE EMPLOYEE SET AGE = AGE + 1
WHERE SEX = '%c'" % ('M')
try:
# 執行SQL語句
cursor.execute(sql)
# 提交到資料庫執行
db.commit()
except:
# 發生錯誤時回滾
db.rollback()

# 關閉資料庫連接
db.close()

刪除操作

刪除操作用於刪除數據表中的數據,以下實例演示了刪除數據表 EMPLOYEE 中 AGE 大於 20 的所有數據: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MySQLdb

# 打開資料庫連接
db = MySQLdb.connect("localhost","testuser","test123","TESTDB" )

# 使用cursor()方法獲取操作游標
cursor = db.cursor()

# SQL 刪除語句
sql = "DELETE FROM EMPLOYEE WHERE AGE > '%d'" % (20)
try:
# 執行SQL語句
cursor.execute(sql)
# 提交修改
db.commit()
except:
# 發生錯誤時回滾
db.rollback()

# 關閉連接
db.close()

執行事務

事務機制可以確保數據一致性。

事務應該具有4個屬性: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持久性。這四個屬性通常稱為ACID特性。

原子性(atomicity)。一個事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工作單位,事務中包括的諸操作要麼都做,要麼都不做。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務必須是使資料庫從一個一致性狀態變到另一個一致性狀態。一致性與原子性是密切相關的。
隔離性(isolation)。一個事務的執行不能被其他事務干擾。即一個事務內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數據對並發的其他事務是隔離的,並發執行的各個事務之間不能互相干擾。
持久性(rability)。持續性也稱永久性(permanence),指一個事務一旦提交,它對資料庫中數據的改變就應該是永久性的。接下來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應該對其有任何影響。

Python DB API 2.0 的事務提供了兩個方法 commit 或 rollback。

Ⅳ 什麼是數據挖掘中的關聯分析

FineBI數據挖掘的結果將以欄位和記錄的形式添加到多維資料庫中,並可以在新建分析時從一個專門的數據挖掘業務包中被使用,使用的方式與拖拽任何普通的欄位沒有任何區別。
配合FineBI新建分析中的各種控制項和圖表,使用OLAP的分析人員可以輕松的查看他們想要的特定的某個與結果,或是各種各樣結果的匯總。

Ⅵ 怎麼將python和mysql資料庫連接

在 Python 語言環境下我們這樣連接資料庫。

In [1]: from mysql import connector

In [2]: cnx = connector.connect(host="172.16.192.100",port=3306,user="appuser",password="xxxxxx")

但是連接資料庫的背後發生了什麼呢?


答案

當我們通過驅動程序(mysql-connector-python,pymysql)連接 MySQL 服務端的時候,就是把連接參數傳遞給驅動程序,驅動程序再根據參數會發起到 MySQL 服務端的 TCP 連接。當 TCP 連接建立之後驅動程序與服務端之間會按特定的格式和次序交換數據包,數據包的格式和發送次序由MySQL 協議規定。MySQL 協議:https://dev.mysql.com/doc/internals/en/client-server-protocol.html整個連接的過程中 MySQL 服務端與驅動程序之間,按如下的次序發送了這些包。

Ⅶ 利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筆記:3.1數據結構

元組是一種固定長度、不可變的Python對象序列。創建元組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逗號分隔序列值:

tuple 函數將任意序列或迭代器轉換為元組:

中括弧 [] 可以獲取元組的元素, Python中序列索引從0開始

元組一旦創建,各個位置上的對象是無法被修改的,如果元組的一個對象是可變的,例如列表,你可以在它內部進行修改:

可以使用 + 號連接元組來生成更長的元組:

元組乘以整數,則會和列表一樣,生成含有多份拷貝的元組:

將元組型的表達式賦值給變數,Python會對等號右邊的值進行拆包:

拆包的一個常用場景就是遍歷元組或列表組成的序列:

*rest 用於在函數調用時獲取任意長度的位置參數列表:

count 用於計量某個數值在元組中出現的次數:

列表的長度可變,內容可以修改。可以使用 [] 或者 list 類型函數來定義列表:

append 方法將元素添加到列表尾部:

insert 方法可以將元素插入到指定列表位置:
插入位置范圍在0到列表長度之間

pop 是 insert 的反操作,將特定位置的元素移除並返回:

remove 方法會定位第一個符合要求的值並移除它:

in 關鍵字可以檢查一個值是否在列表中;
not in 表示不在:

+ 號可以連接兩個列表:

extend 方法可以向該列表添加多個元素:

使用 extend 將元素添加到已經存在的列表是更好的方式,比 + 快。

sort 方法可以對列表進行排序:

key 可以傳遞一個用於生成排序值的函數,例如通過字元串的長度進行排序:

bisect.bisect 找到元素應當被插入的位置,返回位置信息
bisect.insort 將元素插入到已排序列表的相應位置保持序列排序

bisect 模塊的函數並不會檢查列表是否已經排序,因此對未排序列表使用bisect不會報錯,但是可能導致不正確結果

切片符號可以對大多數序列類型選取子集,基本形式是 [start:stop]
起始位置start索引包含,結束位置stop索引不包含

切片還可以將序列賦值給變數:

start和stop可以省略,默認傳入起始位置或結束位置,負索引可以從序列尾部進行索引:

步進值 step 可以在第二個冒號後面使用, 意思是每隔多少個數取一個值:

對列表或元組進行翻轉時,一種很聰明的用法時向步進值傳值-1:

dict(字典)可能是Python內建數據結構中最重要的,它更為常用的名字是 哈希表 或者 關聯數組
字典是鍵值對集合,其中鍵和值都是Python對象。
{} 是創建字典的一種方式,字典中用逗號將鍵值對分隔:

你可以訪問、插入或設置字典中的元素,:

in 檢查字典是否含有一個鍵:

del 或 pop 方法刪除值, pop 方法會在刪除的同時返回被刪的值,並刪除鍵:

update 方法將兩個字典合並:
update方法改變了字典元素位置,對於字典中已經存在的鍵,如果傳給update方法的數據也含有相同的鍵,則它的值將會被覆蓋。

字典的值可以是任何Python對象,但鍵必須是不可變的對象,比如標量類型(整數、浮點數、字元串)或元組(且元組內對象也必須是不可變對象)。
通過 hash 函數可以檢查一個對象是否可以哈希化(即是否可以用作字典的鍵):

集合是一種無序且元素唯一的容器。

set 函數或者是用字面值集與大括弧,創建集合:

union 方法或 | 二元操作符獲得兩個集合的聯合即兩個集合中不同元素的並集:

intersection 方法或 & 操作符獲得交集即兩個集合中同時包含的元素:

常用的集合方法列表:

和字典類似,集合的元素必須是不可變的。如果想要包含列表型的元素,必須先轉換為元組:

Ⅷ 如何利用python進行數據的相關性分析

1. 運算優先順序
括弧、指數、乘、除、加、減
2
如果你使用了非 ASCII 字元而且碰到了編碼錯誤,記得在最頂端加一行 # -- coding: utf-8 --
3. Python格式化字元
使用更多的格式化字元。例如 %r 就是是非常有用的一個,它的含義是「不管什麼都列印出來」。
%s -- string
%% 百分號標記 #就是輸出一個%
%c 字元及其ASCII碼
%s 字元串
%d 有符號整數(十進制)
%u 無符號整數(十進制)
%o 無符號整數(八進制)
%x 無符號整數(十六進制)
%X 無符號整數(十六進制大寫字元)
%e 浮點數字(科學計數法)
%E 浮點數字(科學計數法,用E代替e)
%f 浮點數字(用小數點符號)
%g 浮點數字(根據值的大小採用%e或%f)
%G 浮點數字(類似於%g)
%p 指針(用十六進制列印值的內存地址)
%n 存儲輸出字元的數量放進參數列表的下一個變數中
%c 轉換成字元(ASCII 碼值,或者長度為一的字元串)
%r 優先用repr()函數進行字元串轉換(Python2.0新增)
%s 優先用str()函數進行字元串轉換
%d / %i 轉成有符號十進制數
%u 轉成無符號十進制數
%o 轉成無符號八進制數
%x / %X (Unsigned)轉成無符號十六進制數(x / X 代表轉換後的十六進制字元的大小寫)
%e / %E 轉成科學計數法(e / E控制輸出e / E)
%f / %F 轉成浮點數(小數部分自然截斷)
%g / %G : %e和%f / %E和%F 的簡寫
%% 輸出%
輔助符號 說明
* 定義寬度或者小數點精度
- 用做左對齊
+ 在正數前面顯示加號(+)
<sp> 在正數前面顯示空格
# 在八進制數前面顯示零(0),在十六進制前面顯示「0x」或者「0X」(取決於用的是「x」還是「X」)
0 顯示的數字前面填充「0」而不是默認的空格
m.n m 是顯示的最小總寬度,n 是小數點後的位數(如果可用的話)

閱讀全文

與python零售關聯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3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2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5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7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6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3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2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50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9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1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3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