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python中,怎樣對列表中每一項求絕對值
可以使用map函數,map函數會對列表的每一個元素執行函數操作後返回一個新的函數。
map函數的一個參數是需要對每一個元素執行的操作,對於本問題就是求絕對值,可以通過內置abs()函數實現,第二個參數是列表。示常式序如下:
myList=[-1,2,-3,4,-5,6]
absList=map(abs,myList)#對於Python3.x需要用list函數對map的返回值轉換為列表
print(absList)
#[1,2,3,4,5,6]
❷ python 求數值絕對值最小值並返回原值
代碼如下
lst=[5,3,4,-6,-2,-9]
minabs=abs(lst[0])
minele=lst[0]
forlinlst:
ifabs(l)<minabs:
minabs=abs(l)
minele=l
print('minabs=%s;minele=%s'%(minabs,minele))
這是返回最左邊的絕對值最小的元素,要想返回最右邊的絕對值最小的元素把<改成<=就可以了。不明白可追問。
❸ python中的if判斷語句怎麼寫
python中寫if判斷語句的方法:
1、創建一個一維列表
2、通過for循環來遍歷列表的每一個元素。
3、用if語句判斷等於7的元素,如果元素等於7,列印這個元素
結果如下:
❹ python初級編程 輸入一個數 輸出其絕對值
n = raw_input(num)
r = abs(n)
print r
--3.x中 print(r)
❺ python if用法
Python條件語句是通過一條或多條語句的執行結果(True或者False)來決定執行的代碼塊。
Python程序語言指定任何非0和非空(null)值為true,0 或者 null為false。
Python 編程中 if 語句用於控製程序的執行。其中"判斷條件"成立時(非零),則執行後面的語句,而執行內容可以多行,以縮進來區分表示同一范圍。
條件測試:
(1)概念:
每條if語句的核心都是一個值為True或False的表達式,這種表達式被稱為條件測試。Python根據條件測試的值為True還是False來決定是否執行if語句中的代碼。如果條件測試的值為True,Python就執行緊跟在if語句後面的代碼;如果為False,Python就忽略這些代碼。
(2)檢查是否相等:
通常情況下會用 「==」的左值和右值是否相等來判斷程序是否繼續進行,會區分大小寫也會用「!=」 來表示不相等繼續進行,相等則忽略。
(3)檢查多個條件:
and: 要檢查是否兩個條件都為True,可使用關鍵字and將兩個條件測試合而為一;如果每個測試都通過了,整個表達式就為True;如果至少有一個測試沒有通過,整個表達式就為False。
or: 關鍵字or也能夠讓你檢查多個條件,但只要至少有一個條件滿足,就能通過整個測試。僅當兩個測試都沒有通過時,使用or的表達式才為False。
(4)檢查特定值是否包含在列表內:
要判斷特定的值是否已包含在列表中,可使用關鍵字in。
(5)檢查特定值是否不包含在列表內:
確定特定的值未包含在列表中很重要,可使用關鍵字not in。
(6)布爾表達式:
布爾表達式的結果要麼為True,要麼為False。
❻ Python的if 條件語句
Python 中用if語句進行條件判斷;與Excel 中的if作用有些類似,具體的語句如下:
if 條件:
結果
else:
結果
下面我們來舉例進行說明:
例1:年齡>=18歲,輸出「成年了」;否則輸出「未成年」
age = 16
if age >= 18:
print("成年了")
else:
print("未成年")
當存在兩個以上條件時,可在if條件判斷後,增加 elif(else if 的縮寫)繼續進行分支條件判斷。
說明:分支條件判斷的結果輸出,當滿足第一個條件時既停止後續判斷並返回第一個結果;當滿足第二個條件時既停止後續判斷並返回第二個結果;以此類推,如果全部條件判斷均不滿足,則返回else的結果。
例2:年齡<18歲,「未成年」; 18歲 =<年齡<40歲,「青年」; 40歲 =<年齡<60歲,「中年」;年齡>=60歲,「老年」
age = 25
if age >= 60:
print("老年")
elif age >= 40:
print("中年")
elif age >=18:
print("青年")
else:
print("未成年")
註:第二個條件中 可以直接寫 「age >=40」; 無需寫成 40 =<age<60;因為當判斷大盤第二個條件時,已經不滿足第一個條件、即age !>=60(age < 60),所以「<60」部分可省略。第三個條件同理
條件分支的簡單表達:三元表達式
我們將例1(:年齡>=18歲,輸出「成年了」;否則輸出「未成年」)改寫為「三元表達式」
age = 59
result ="成年" if age >=18 else "未成年"
print(result)
註:僅有兩個條件判斷時,可使用三元表達式進行簡寫
例3:國籍=china ,輸出「中國人」;否則輸出「外國人」
nationality = "England"
result = "中國人" if nationality == "china" else "外國人"
print(result)
註:一個「=」代表賦值,「==」代表等於
例4:通過身份證號判斷性別(身份證號17位單號為男性,雙號為女性)
id = "2308__________2642"
result = "女" if int(id[17]) % 2 == 0 else "男"
print(result)
註:id的類型為字元串,需要通過「int()」函數將其轉換為整數; 」%」代表取余數,
「XX % 2 ==0 」 代表XX除2餘數為0即偶數.
❼ Python if 語句的問題
#第一首先要有縮進因為python中是以縮進區分不同的代碼塊
#eg1:
if...:
....
if...:
...
#eg2:
if...:
.....
if...:
....
#eg1和eg2是兩種代碼塊
#eg1會走完第一個if後條件成立與否都會繼續走第二個if
#eg2則當第一個if條件不成立時不會走第二個if
#這是python最基礎要掌握的通過題主的問題不知道題主掌握沒…所以多說一嘴(因為我看到下面有追問可能是這個原因)
#另外如果想要python幫你完成條件1條件2條件3某一成立則執行某代碼塊的話
#eg3:
if...:
...
#當滿足條件時會執行這裏的代碼塊然後調到最後
elif...:
...
#當滿足條件時會執行這裏的代碼塊然後調到最後
elif...:
...
#當滿足條件時會執行這裏的代碼塊然後調到最後
else:
...
#當以上條件都不滿足時執行這裏的代碼塊當然可以沒有該代碼塊取決與coder
#所謂「當條件符合第一個第二個if語句,為什麼輸出結果的同時還是輸出else的結果
而條件符合第三個則不會輸出else」
#我猜想代碼塊是這樣的:
if...:
...
if...:
...
if...:
...
if...:
...
else:
...
#當然還要看你的條件是什麼不太好判斷
#還有可能使用了break
if...:
break
print("test")
#你會發現test並沒有顯示出來…
#最後期待題主貼出源代碼!
❽ python中如何求一個數的絕對值
a=-12。
按照從左至右結合性和優先順序順序,先計算a-=a*a,最後a結果為a=a-a*a,a=3-3*3=-6;
再計算a+=-6,因為此時a的值已經變成了-6,所以計算過程是a=a+(-6)=-6-6=-12。
或:
a+=a-=a*a;
復合賦值表達式,從右到左運行,可以分拆成:
a-=a*a;
a+=a;
a的原值為3
a-=a*a;
相當於
a=a-a*a=3-3*3=-6;
再運行
a+=a;
自然就成了-12
(8)python的if語句輸出絕對值擴展閱讀:
任務的優先順序等級與相對截止期、空閑時間之間的層次關系可以用一種線性關系來描述,比如,
di+ksj=g
其中,k為線性關系的斜率,g 可以看成是優先順序等級。對於確定的斜率k,g 越小,優先順序等級越高。比如,對於g1<g2,滿足di+ksj=g1的任務優先順序要高於滿足di+ksj=g2的任務優先順序。圖中帶箭頭的斜向上直線表示一種不同等級的排序,越往左上,等級越高。
❾ python if 語句如何書寫
第三行前面應該也有三個點,怎麼沒有了,第二行結束後按的是回車么。還有對於python的子句和嵌套關系都是又空格來確定的,在命令行運行盡量用tab鍵。
如果某個子句沒有內容,那麼也不能是空的,也就是冒號:包含的塊即使沒有東西,也得寫一個pass,如果想結束子塊,在命令行下,要按兩行enter。
或者
if <條件> then <語句> ;
注意:Pascal中也有if 的嵌套,但else只承接最後一個沒有承接的if,如:
if <條件1> then if <條件2> then <語句1> else <語句2>; 此處<語句2>當且僅當<條件1>成立且<條件2>不成立時運行。
if <條件1> then begin if <條件2> then <語句1> end else <語句2>; 此處<語句2>只要<條件1>成立就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