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ython如何引用歐拉常數
歐拉常數(Euler-Mascheroniconstant)。
學過高等數學的人都知道,調和級數S=1+1/2+1/3+..是發散的這時引用歐拉常數。
在數論,對正整數n,歐拉函數是小於n的正整數中與n互質的數的數目(因此φ(1)=1)此函數以其首名研究者歐拉命名(Euler』stotientfunction),它又稱為Euler』stotientfunction、φ函數、歐拉商數等例如φ(8)=4,因為1,3,5,7均和8互質。
2. 如何給python中設定常量
"""
首先聲明:python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常量!
但我們可以通過私有屬性以及property屬性相結合,自己設置出屬於python的偽常量。
當然,這個常量其實也是可以改的,不過是比較麻煩,平常可以當作一個常量用
"""
#1.先是用私有屬性初始化一個量
classMan(object):
def__init__(self,age):
self.__age=age
#2.然後用property獲取到
@property
defAGE(self):
returnself.__age
#3.最後得到常量man.AGE,設置的常量,因property屬性,所以調用不需要括弧
man=Man(300)
print(man.AGE)
#4.現在驗證,輸入以下代碼,結果為"AttributeError:can'tsetattribute"
man.AGE=33
#5.這就是python簡單的設置偽常量!
3. python哪些標准庫
1、os:提供了不少與操作系統相關聯的函數庫
os包是Python與操作系統的介面。我們可以用os包來實現操作系統的許多功能,比如管理系統進程,改變當前路徑,改變文件許可權等。但要注意,os包是建立在操作系統的平台上的,許多功能在Windows系統上是無法實現的。另外,在使用os包中,要注意其中的有些功能已經被其他的包取代。
我們通過文件系統來管理磁碟上儲存的文件。查找、刪除、復制文件以及列出文件列表等都是常見的文件操作。這些功能通常可以在操作系統中看到,但現在可以通過Python標准庫中的glob包、shutil包、os.path包以及os包的一些函數等,在Python內部實現。
2、sys:通常用於命令行參數的庫
sys包被用於管理Python自身的運行環境。Python是一個解釋器,也是一個運行在操作系統上的程序。我們可以用sys包來控制這一程序運行的許多參數,比如說Python運行所能占據的內存和CPU,Python所要掃描的路徑等。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和Python自己的命令行互動,從命令行讀取命令和參數。
3、random:用於生成隨機數的庫
Python標准庫中的random函數,可以生成隨機浮點數、整數、字元串,甚至幫助你隨機選擇列表序列中的一個元素,打亂一組數據等。
4、math:提供了數學常數和數學函數
標准庫中,Python定義了一些新的數字類型,以彌補之前的數字類型可能的不足。標准庫還包含了random包,用於處理隨機數相關的功能。math包補充了一些重要的數學常數和數學函數,比如pi、三角函數等等。
5、datetime:日期和時間的操作庫
日期和時間的管理並不復雜,但容易犯錯。Python的標准庫中對日期和時間的管理頗為完善,你不僅可以進行日期時間的查詢和變換,還可以對日期時間進行運算。通過這些標准庫,還可以根據需要控制日期時間輸出的文本格式
4. python常量基本類型有哪些
4、Python有五個標準的數據類型:
Numbers(數字)
String(字元串)
List(列表)
Tuple(元組)
Dictionary(字典)
4.1 Numbers 四種不同的數值類型:
int(有符號整型) ,long(長整型[也可以代表八進制和十六進制]),Python使用」L」來顯示長整型 ,float(浮點型),complex(復數)復數的實部a和虛部b都是浮點型;
4.2 String 字元串列表有取值順序:
從左到右索引默認0開始的,最大范圍是字元串長度少1。例如:print str[0] # 輸出字元串中的第一個字元;
4.3 List 大多數集合類的數據結構實現,支持字元,數字,字元串甚至可以包含列表(所謂嵌套)
加號(+)是列表連接運算符,星號(*)是重復操作。例如:print list * 2 # 輸出列表兩次 print list + 『test』# 列印組合的列表 ;
4.4 tuple 元組類似於List,元組是不允許更新的。而列表是允許更新的。
例如:
tuple = ( 『abcd』, 786 , 2.23, 『john』, 70.2 )
list = [ 『abcd』, 786 , 2.23, 『john』, 70.2 ]
tuple[2] = 1000 # 元組中是非法應用
list[2] = 1000 # 列表中是合法應用
4.4 dictionary 是除列表以外Python之中最靈活的內置數據結構類型。列表是有序的對象集合,字典是無序的對象集合。
字典(dictionary)是除列表以外Python之中最靈活的內置數據結構類型。列表是有序的對象集合,字典是無序的對象集合。
例如:
dict = {『name』: 『Jack』,』NO.』:6734, 『grade』: 『h1』}
print tinydict.keys() # 輸出所有鍵
print tinydict.values() # 輸出所有值
5. 078為什麼不是python中正確的常數
python中二進制、八進制、十進制、十六進制數的語法有規定
二進制數 以0b開頭 print(0b1110)
八進制數,以0o開頭 print(0o10)
十進制, 按照數學上的實數表示方法 print(123.456)
十六進制數,以0o開頭print(0x2A)
6. 2πa在python表達式
在 Python 中,您可以使用以下表達式表示數學常數「2πa」:
該程序會將「2πa」的值(「a」等於3)輸出到控制台。
回答不易望請採納
7. python中常量類型有哪些
常量定義:不可以被改變的量python中無固定語法,約定俗成的是將變數名全部大寫。8. 在python中怎麼定義常量
通常是在py 函數上面,import下面
大寫字母作為常量名。
比如:
importxxx
WORKER_NUMBER=100
defhehe():
......
9. python實現常量const
新建const.py:
class _const:
import sys
sys.moles[ name ] = _const()
新建test.py:
import const
const.magic = 23
print const.magic
const.magic = 33
結果:
10. Python其實很簡單 第五章 基本數據類型
編程的目的就是為了處理信息,信息則是由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表示的,對數據的進一步處理也會使信息更加豐富和有效。
5.1變數
前面已經提到過「變數」這屬語,下面再進一步解釋一下。
在程序運行時,必須把數據導入計算機的存儲單元中,但存儲單元的命名是用二進制數表示的,晦澀難懂。為了方便起見,可以給存儲單元起上一個通俗易懂的名字,即 變數名 。
變數的生命周期和程序的運行周期是相同的,一個程序運行解釋,所佔用的存儲空間也就隨之釋放,用變數名表示的數據所佔用的這個存儲單元也就空閑了。
變數名的命名規則:
由字母、數字、下劃線構成,必須由字母開頭。
不能包含-、*、?、#、、;、/、、@、%、$、空格等特殊字元。
最好使用有含義的英文單詞或漢語拼音。
最好採用小寫字母。
不能使用保留字(已被Python語言系統本身賦予特定意義的單詞)。Python的保留字如下表所示。
Python保留字列表
Python是區分大小寫的,雖然可以將一個英文單詞通過字母大小寫不同而作為不同變數的變數名,但從程序可讀性的角度看,的確不可取。
Python是一種動態類型的語言,變數的類型由變數的值決定。換而言之,給變數賦何種類型的值,變數就是該值的類型。給變數賦值可以通過賦值號(=)來實現。如:
>>> myvar=100
>>> type(myvar)
>>> myvar='tom'
>>> type(myvar)
在這個例子中,變數myvar首先賦值為100,顯而易見,100是個整數,通過type()這個函數檢測,變數myvar的類型為整數類型(int);接下來變數myvar賦值為『tom』,通過type()這個函數檢測,變數myvar的類型改變為字元串類型(str)。
不僅可以給一個變數賦值為常量,也可以賦值為另一個變數。如:
>>> a=100
>>> b=a
>>> b
100
在這個例子中,「b=a」的實際意義是,變數b和變數a指向同一個存儲單元,既然是同一個存儲單元,變數b和變數a本質上就是完全相同的,這就好比一個人除了本名之外,還有其他的名字,如筆名、昵稱、乳名等等,雖然本質一樣,但是可以在不同場合使用。
5.2關於Python的常量問題
在大多數語言中都有常量這個概念,但是Python卻沒有。其實仔細想想也好像沒有設置常量的必要,只要一個變數的值不發生變化,即不給變數重新賦值,它的值當然不會變化,它便是個常量。
5.3基本數據類型
5.3.1整數型和浮點數
整數型(integer),可以是正整數、負整數和0,可以是十進制、八進制、二進制等。
浮點數(float),由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組成,主要用於處理包括小數的數。浮點數也可以用科學計數法表示。
5.3.2 字元串類型
字元串類型是由一系列的字母或者其他符號組成的數據序列,通常用單引號、雙引號或三引號括起來。
用單引號和雙引號括起來的字元串只能放在同一行,用三引號括起來的字元串可以分布在連續多行上。如:
name='我的名字叫王小明'
old="今年6歲"
introce='''我想說: 我是中國娃
愛講普通話
要學習寫標準的漢字'''
print(name)
print(old)
print(introce)
運行結果為:我的名字叫王小明
今年6歲
我想說: 我是中國娃
愛講普通話
要學習寫標準的漢字
不管是哪一種引號形式,括起來的部分是一個整體,包括空格和換行符都屬於字元串的一部分。
為了保證特殊的輸出效果,Python中的字元串支持轉義字元,可使用反斜杠「」對一些特殊字元進行轉義。常用的轉義字元如下:
續行符
換行符
空
水平製表符
」 雙引號
』 單引號
一個反斜杠
f 換頁
其中,續行符(「」)用於當一個字元串在一行寫不下時用續行符進行連接,但通常更多的採用小括弧「()」即可。
如:
第一種方法採用續行符(「」):
>>> str="A thousand wishes, a thousand plans and
a thousand resolutions are better than one action!"
>>> print(str)
A thousand wishes, a thousand plans and a thousand resolutions are better than one action!
第二種方法採用小括弧():
>>> str=("A thousand wishes, a thousand plans and "
"a thousand resolutions are better than one action!")
>>> print(str)
A thousand wishes, a thousand plans and a thousand resolutions are better than one action!
下面舉例說明換行符(「 」)的用法:
>>> str="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
>>> print(str)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下面舉例說明使用轉義字元輸出雙引號(「)的方法:
>>> str="王之渙的詩《登鸛雀樓》中這樣寫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print(str)
王之渙的詩《登鸛雀樓》中這樣寫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5.3.3布爾類型
布爾類型用來表示邏輯值,所謂邏輯判斷的結果,不外乎「真」或「假」兩種情況。在Python中「真」用True表示,「假」用False表示。如果布爾類型的變數參與算數運算,則True被當作1,False被當作0。
如:
>>> result=True
>>> print(result)
True
>>> print(result+1)
2
>>> result=False
>>> print(result)
False
>>> print(result+1)
1
5.3.4類型強制轉換
Python是一種弱數據類型語言,可以通過給變數重新賦值的方法改變數據類型。但有時為了強制改變數據類型,就要使用類型轉換函數來改變。
譬如,為了從鍵盤讀入成績的數據,可以用float()函數將input()語句讀入的字元串轉換為浮點數,再賦值給變數score。
>>> score=input("請輸入您的成績:")
請輸入您的成績:96.5 (從鍵盤輸入96.5)
為了計算成績比及格線高了多少分,使用下面的命令,發現出現了錯誤提示如下:
>>> score-6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 line 1, in
score-60
TypeError: unsupported operand type(s) for -: 'str' and 'int'
這是屬於類型錯誤,原因是從鍵盤讀入的成績值(96.5)並非數值類型,不能參與算數運算。用type()函數可以進一步查詢變數score的數據類型。
>>> type(score)
使用float()函數進行強制轉換後,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 score=float(input("請輸入您的成績:"))
請輸入您的成績:96.5
>>> score=float(score)
>>> type(score)
>>> score-60
36.5
下表列舉了一些常用的類型轉換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