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java中的內鎖機制是什麼
多線程同步的實現最終依賴鎖機制。我們可以想像某一共享資源是一間屋子,每個人都是一個線程。當A希望進入房間時,他必須獲得門鎖,一旦A獲得門鎖,他進去後就立刻將門鎖上,於是B,C,D...就不得不在門外等待,直到A釋放鎖出來後,B,C,D...中的某一人搶到了該鎖(具體搶法依賴於JVM的實現,可以先到先得,也可以隨機挑選),然後進屋又將門鎖上。這樣,任一時刻最多有一人在屋內(使用共享資源)。 Java語言規范內置了對多線程的支持。對於Java程序來說,每一個對象實例都有一把「鎖」,一旦某個線程獲得了該鎖,別的線程如果希望獲得該鎖,只能等待這個線程釋放鎖之後。獲得鎖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synchronized關鍵字。
㈡ java多用戶同時修改一條數據時樂觀鎖怎麼用的
你說的這個version是mysql底層的鎖機制提供的,並不是java提供的。
使用數據版本(Version)記錄機制實現,這是mysql樂觀鎖最常用的一種實現方式。所謂的數據版本就是給數據增加一個版本標識,一般是通過為資料庫表增加一個數字類型的 「version」 欄位來實現。當讀取數據時,將version欄位的值一同讀出,數據每更新一次,對此version值加1。當我們提交更新的時候,判斷資料庫表對應記錄的當前版本信息與第一次取出來的version值進行比對,如果資料庫表當前版本號與第一次取出來的version值相等,則予以更新,否則認為是過期數據,版本號重新讀取再做更新。
㈢ 關於JAVA里的加鎖synchronized
1.凡使用synchronized標記的方法,比如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func1() { .... },則同時只有一個線程能夠運行這個方法。比如,線程1正在運行func1,則其他線程需要運行func1的話,會卡住,等線程1運行func1結束後,其他線程中,才會有一個幸運兒成功爭取到運行func1的資格,然後這個幸運兒線程開始運行func1。沒有爭取到運行資格的其他線程,會繼續等待。
2.你的例子中,被鎖定的是 方法 m1,而不是屬性b。所以,m1的synchronized加鎖操作,與b沒有半點毛錢關系。
3.要實現你的鎖b想法,其實很簡單。去買一件貞操寶甲來就行了。開玩笑,哈哈。要鎖b,把main方法里的tt.m2()修改為tt.m1()。
4.以後別用「b」作為變數,總覺得怪怪了。也許你現在還沒長大,很單純。但大人的世界裡,「b」是一種不文雅但又對人類的未來有重要作用的東西。建議用cb來代替b。
㈣ java中的鎖有哪幾種
lock比synchronized比較如下:
1) 支持公平鎖,某些場景下需要獲得鎖的時間與申請鎖的時間相一致,但是synchronized做不到
2) 支持中斷處理,就是說那些持有鎖的線程一直不釋放,正在等待的線程可以放棄等待。如果不支持中斷處理,那麼線程可能一直無限制的等待下去,就算那些正在佔用資源的線程死鎖了,正在等待的那些資源還是會繼續等待,但是ReentrantLock可以選擇放棄等待
3) condition和lock配合使用,以獲得最大的性能
JAVA中鎖使用的幾點建議:
1.如果沒有特殊的需求,建議使用synchronized,因為操作簡單,便捷,不需要額外進行鎖的釋放。鑒於JDK1.8中的ConcurrentHashMap也使用了CAS+synchronized的方式替換了老版本中使用分段鎖(ReentrantLock)的方式,可以得知,JVM中對synchronized的性能做了比較好的優化。
2.如果代碼中有特殊的需求,建議使用Lock。例如並發量比較高,且有些操作比較耗時,則可以使用支持中斷的所獲取方式;如果對於鎖的獲取,講究先來後到的順序則可以使用公平鎖;另外對於多個變數的鎖保護可以通過lock中提供的condition對象來和lock配合使用,獲取最大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