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java排序一共有幾種
日常操作中,常見的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希爾排序,甚至還有基數排序、雞尾酒排序、桶排序、鴿巢排序、歸並排序等。
各類排序方法代碼如圖:
Ⅱ 用java 編寫一個 數組排序之後用2分法查找特定的對象。
二分查找演算法 - 當中間值小於要找的值時,從leftIndex找到midindex-1; 當中間值大於要找的值時,從midIndex+1找到rightIndex。下面給你一個二分法的代碼,你應該可以看懂
publicclassDemo8{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intarr[]={2,6,8,9,25,26,28,35,40};
Testt=newTest();
t.find(0,arr.length-1,35,arr);
}
}
classTest{
publicvoidfind(intleftIndex,intrightIndex,intval,intarr[]){
intmidIndex=(leftIndex+rightIndex)/2;
intmidval=arr[midIndex];
if(midval==val){
System.out.println("找到index為:"+midIndex);
}
elseif(midval>val){
find(leftIndex,midIndex-1,val,arr);
}
elseif(midval<val){
find(midIndex+1,rightIndex,val,arr);
}
}
}
Ⅲ java二分法查找重復數字的下標
package pers.ly.javase.algorithm;import java.util.Arrays;/**
* 二分法查找
* @author: Lu Yang
* @date: 2019-01-23 10:50:37
*
*/public class BinarySearc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arr = {10,50,30,40,10,80,90,70,60,40,100,10};
// 數組排序 -> 二分法必要條件
Arrays.sort(arr);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System.out.println(binarySearch(arr,50));
}
/**
*
* @author: Lu Yang
* @date: 2019-01-23 11:44:01
* @param arr 數組
* @param value 數組元素值
* @return
*
*/
public static Integer binarySearch(Integer[] arr, Integer value) {
// 定義數組開始位置
Integer start = 0;
// 定義數組結束位置(arr.length是計算數組從1開始的總長度,arr.length-1計算數組從0開始的總長度)
Integer end = arr.length - 1;
// 開始位置 <= 結束位置
while (start <= end) {
// 定義數組的中心位置(開始位置+結束位置)/2
Integer mid = (start + end) / 2;
// 判斷數組mid位置值(當前數據中間位置值)是否小於傳過來的值
if (arr[mid] < value)
// 如果小於傳過來的值,數組開始位置則定義中間位置下標+1
start = mid + 1;
// 判斷數組mid位置值(當前數據中間位置值)是否大於傳過來的值
if (arr[mid] > value)
// 如果大於傳過來的值,數組結束位置則定義中間位置下標-1
end = mid - 1;
if (arr[mid] == value)
return mid;
}
return -1;
}}
Ⅳ java二分法查找的遞歸演算法怎麼實現
什麼是二分查找?
二分查找也稱折半查找(Binary Search),它是一種效率較高的查找方法。但是,折半查找要求線性表必須採用順序存儲結構,而且表中元素按關鍵字有序排列。
二分查找優缺點
優點是比較次數少,查找速度快,平均性能好;
其缺點是要求待查表為有序表,且插入刪除困難。
因此,折半查找方法適用於不經常變動而查找頻繁的有序列表。
使用條件:查找序列是順序結構,有序。
過程
首先,假設表中元素是按升序排列,將表中間位置記錄的關鍵字與查找關鍵字比較,如果兩者相等,則查找成功;否則利用中間位置記錄將表分成前、後兩個子表,如果中間位置記錄的關鍵字大於查找關鍵字,則進一步查找前一子表,否則進一步查找後一子表。重復以上過程,直到找到滿足條件的記錄,使查找成功,或直到子表不存在為止,此時查找不成功。
利用循環的方式實現二分法查找
public class BinarySearc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生成一個隨機數組 int[] array = suiji();
// 對隨機數組排序 Arrays.sort(array);
System.out.println("產生的隨機數組為: " + Arrays.toString(array));
System.out.println("要進行查找的值: ");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 進行查找的目標值 int aim = input.nextInt();
// 使用二分法查找 int index = binarySearch(array, aim);
System.out.println("查找的值的索引位置: " + index);
}
/** * 生成一個隨機數組 *
* @return 返回值,返回一個隨機數組 */
private static int[] suiji() {
// random.nextInt(n)+m 返回m到m+n-1之間的隨機數 int n = new Random().nextInt(6) + 5;
int[] array = new int[n];
// 循環遍歷為數組賦值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array[i] = new Random().nextInt(100);
}
return array;
}
/** * 二分法查找 ---循環的方式實現 *
* @param array 要查找的數組 * @param aim 要查找的值 * @return 返回值,成功返回索引,失敗返回-1 */
private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array, int aim) {
// 數組最小索引值 int left = 0;
// 數組最大索引值 int right = array.length - 1;
int mid;
while (left <= right) {
mid = (left + right) / 2;
// 若查找數值比中間值小,則以整個查找范圍的前半部分作為新的查找范圍 if (aim < array[mid]) {
right = mid - 1;
// 若查找數值比中間值大,則以整個查找范圍的後半部分作為新的查找范圍 } else if (aim > array[mid]) {
left = mid + 1;
// 若查找數據與中間元素值正好相等,則放回中間元素值的索引 } else {
return mid;
}
}
return -1;
}}
運行結果演示:
總結:
遞歸相較於循環,代碼比較簡潔,但是時間和空間消耗比較大,效率低。在實際的學習與工作中,根據情況選擇使用。通常我們如果使用循環實現代碼只要不是太繁瑣都選擇循環的方式實現~
Ⅳ Java的排序演算法有哪些
排序: 插入,冒泡,選擇,Shell,快速排序
Ⅵ 請給出java幾種排序方法
java常見的排序分為:
1 插入類排序
主要就是對於一個已經有序的序列中,插入一個新的記錄。它包括: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和希爾排序
2 交換類排序
這類排序的核心就是每次比較都要「交換」,在每一趟排序都會兩兩發生一系列的「交換」排序,但是每一趟排序都會讓一個記錄排序到它的最終位置上。它包括:起泡排序,快速排序
3 選擇類排序
每一趟排序都從一系列數據中選擇一個最大或最小的記錄,將它放置到第一個或最後一個為位置交換,只有在選擇後才交換,比起交換類排序,減少了交換記錄的時間。屬於它的排序:簡單選擇排序,堆排序
4 歸並類排序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序序列合並成一個新的序列
5 基數排序
主要基於多個關鍵字排序的。
下面針對上面所述的演算法,講解一些常用的java代碼寫的演算法
二 插入類排序之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一般對於已經有序的隊列排序效果好。
基本思想:每趟將一個待排序的關鍵字按照大小插入到已經排序好的位置上。
演算法思路,從後往前先找到要插入的位置,如果小於則就交換,將元素向後移動,將要插入數據插入該位置即可。時間復雜度為O(n2),空間復雜度為O(1)
package sort.algorithm;
public class DirectInser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data[] = { 2, 6, 10, 3, 9, 80, 1, 16, 27, 20 };
int temp, j;
for (int i = 1; i < data.length; i++) {
temp = data[i];
j = i - 1;
// 每次比較都是對於已經有序的
while (j >= 0 && data[j] > temp) {
data[j + 1] = data[j];
j--;
}
data[j + 1] = temp;
}
// 輸出排序好的數據
for (int k = 0; k < data.length; k++) {
System.out.print(data[k] + " ");
}
}
}
三 插入類排序之折半插入排序(二分法排序)
條件:在一個已經有序的隊列中,插入一個新的元素
折半插入排序記錄的比較次數與初始序列無關
思想:折半插入就是首先將隊列中取最小位置low和最大位置high,然後算出中間位置mid
將中間位置mid與待插入的數據data進行比較,
如果mid大於data,則就表示插入的數據在mid的左邊,high=mid-1;
如果mid小於data,則就表示插入的數據在mid的右邊,low=mid+1
最後整體進行右移操作。
時間復雜度O(n2),空間復雜度O(1)
package sort.algorithm;
//折半插入排序
public class HalfInser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data[] = { 2, 6, 10, 3, 9, 80, 1, 16, 27, 20 };
// 存放臨時要插入的元素數據
int temp;
int low, mid, high;
for (int i = 1; i < data.length; i++) {
temp = data[i];
// 在待插入排序的序號之前進行折半插入
low = 0;
high = i - 1;
while (low <= high) {
mid = (low + high) / 2;
if (temp < data[mid])
high = mid - 1;
else
// low=high的時候也就是找到了要插入的位置,
// 此時進入循環中,將low加1,則就是要插入的位置了
low = mid + 1;
}
// 找到了要插入的位置,從該位置一直到插入數據的位置之間數據向後移動
for (int j = i; j >= low + 1; j--)
data[j] = data[j - 1];
// low已經代表了要插入的位置了
data[low] = temp;
}
for (int k = 0; k < data.length; k++) {
System.out.print(data[k] + " ");
}
}
}
四 插入類排序之希爾排序
希爾排序,也叫縮小增量排序,目的就是盡可能的減少交換次數,每一個組內最後都是有序的。
將待續按照某一種規則分為幾個子序列,不斷縮小規則,最後用一個直接插入排序合成
空間復雜度為O(1),時間復雜度為O(nlog2n)
演算法先將要排序的一組數按某個增量d(n/2,n為要排序數的個數)分成若干組,每組中記錄的下標相差d.對每組中全部元素進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後再用一個較小的增量(d/2)對它進行分組,在每組中再進行直接插入排序。當增量減到1時,進行直接插入排序後,排序完成。
package sort.algorithm;
public class Shell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 1, 54, 6, 3, 78, 34, 12, 45, 56, 100 };
double d1 = a.length;
int temp = 0;
while (true)
{
//利用這個在將組內倍數減小
//這里依次為5,3,2,1
d1 = Math.ceil(d1 / 2);
//d為增量每個分組之間索引的增量
int d = (int) d1;
//每個分組內部排序
for (int x = 0; x < d; x++)
{
//組內利用直接插入排序
for (int i = x + d; i < a.length; i += d) {
int j = i - d;
temp = a[i];
for (; j >= 0 && temp < a[j]; j -= d) {
a[j + d] = a[j];
}
a[j + d] = temp;
}
}
if (d == 1)
break;
}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System.out.print(a[i]+" ");
}
}
五 交換類排序之冒泡排序
交換類排序核心就是每次比較都要進行交換
冒泡排序:是一種交換排序
每一趟比較相鄰的元素,較若大小不同則就會發生交換,每一趟排序都能將一個元素放到它最終的位置!每一趟就進行比較。
時間復雜度O(n2),空間復雜度O(1)
package sort.algorithm;
//冒泡排序:是一種交換排序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 按照遞增順序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data[] = { 2, 6, 10, 3, 9, 80, 1, 16, 27, 20, 13, 100, 37, 16 };
int temp = 0;
// 排序的比較趟數,每一趟都會將剩餘最大數放在最後面
for (int i = 0; i < data.length - 1; i++) {
// 每一趟從開始進行比較,將該元素與其餘的元素進行比較
for (int j = 0; j < data.length - 1; j++) {
if (data[j] > data[j + 1]) {
temp = data[j];
data[j] = data[j + 1];
data[j + 1] = temp;
}
}
}
for (int i = 0; i < data.length; i++)
System.out.print(data[i] + " ");
}
}
Ⅶ 怎麼計算java二分法查找的比較次數
您好,我來為您解答:
演算法:當數據量很大適宜採用該方法。採用二分法查找時,數據需是有序不重復的。 基本思想:假設數據是按升序排序的,對於給定值 x,從序列的中間位置開始比較,如果當前位置值等於 x,則查找成功;若 x 小於當前位置值,則在數列的前半段中查找;若 x 大於當前位置值則在數列的後半段中繼續查找,直到找到為止。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Ⅷ java 二分法排序
首先取第一個12,其它元素比12小的放左邊,比12大的放右邊,這樣2,11,12,56,77,34
原來的數組就變成了兩個部分2,11,12和56,77,34
兩個方法按照上面的步驟遞歸排,比如第二部分56,77,34
取第二部分的第一個56,比它小的放左邊,比它大的放右邊,這樣34,56,77
這樣1個數組,分成2各部分,再分成4各部分,一直下去,直到排完
要用到遞歸,二分法就是這樣
Ⅸ java將一個數組排序,然後使用二分法判斷用戶從鍵盤輸入的整數是否和數組中的某個元素的值相同
importjava.util.*;
publicclassEgg{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int[]arr={1,2,3};
Arrays.sort(arr);
Scannerscan=newScanner(System.in);
intindex=Arrays.binarySearch(arr,scan.nextInt());
scan.close();
if(index!=-1){
System.out.println("yes");
}else{
System.err.println("no");
}
}
}
Ⅹ java排序問題求解!!
二分和冒泡網上有實現代碼。
輸入輸出用system.in
比較時間:調用排序方法之前列印一個時間,調用之後列印一個時間。相減就是所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