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控編程的要點有哪些
數控編程技巧:學數控必須掌握的幾個要點(初學必讀本 數控坐標系是以刀具相對靜止工件運動為原則
數控機床坐標系採用的是右手笛卡爾直角坐標系,其基本坐標軸為X、Y、Z直角坐標,如下圖所示,規定了X、Y、Z三個直角坐標軸的方向,這個坐標系的各個坐標軸與機床的主要導軌相平行。根據右手螺旋法則,我們可以確定出A、B、C三個旋轉坐標的方向。
z軸坐標的確定:
(1)與主軸軸線平行的標准坐標軸即為Z坐標。
(2)若無主軸則Z坐標垂直於工件裝夾面。
(3)若有幾個主軸,可選一個垂直於裝夾面的軸作為主軸並確定為Z坐標。
Z軸的正方向-----增加刀具和工件之間距離的方向。
X軸坐標的確定:
(1)沒有回轉刀具或工件的機床上,X軸平行於主要切削方向且以該方向為正方向。
(2)在回轉工件的機床上,X方向是徑向的且平行於橫向滑座,正方向為刀具離開工件回轉中心的方向。
3)在回轉刀具的機床上:若Z坐標水平,由刀具主軸向工件看,X坐標正方向指向右方;若Z坐標垂直,由刀具主軸向立柱看,X坐標正向指向右方。
Y軸坐標方向由右手笛卡爾坐標確定。
二、機床坐標系原點:
機床原點為機床上的一個固定點,也稱機床零點或機床零位。是機床製造廠家設置在機床上的一個物理位置,其作用是使機床與系統同步,建立測量機床運動坐標的起始點。並用M表示。該點是確定機床參考點的基準。
三、機床參考點:
用R表示,它是機床製造廠在機床上用行程開關設置的一個物理位置,與機床原點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機床出廠前由機床廠精密測量確定的。
機床坐標系原點或機床零點是通過機床參考點間接確定的,機床參考點是機床上的一個固定點,其與機床零點間有一確定的相對位置,一般設置在刀具運動的X、Z正向最大極限位置。在機床每次通電之後,工作之前,必須進行回機床零點操作,使刀具運動到機床參考點,其位置由機械檔塊確定。這樣,通過機床回零操作,確定了機床零點,從而准確地建立機床坐標系,即相當於數控系統內部建立一個以機床零點為坐標原點的機床坐標系。機床坐標系是機床固有的坐標系,一般情況下,機床坐標系在機床出廠前已經調整好,不允許用戶隨意變動。
四、浮動原點:
當機床參考點不能或不便滿足編程要求時,可根據工件位置而自行設定的一個相對固定的而又不需永久存儲其位置的原點。具有浮動原點指令功能的機床,允許將其測量系統的基準點或程序原點設在相對於機床參考點的任何位置上。
五、刀架相關點:
從機械意義上說,所謂尋找機床參考點,就使刀架相關點與機床參考點重合,從而使數控系統得知刀架相關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坐標位置。所謂刀具的長度補償即刀尖相對於該點的長度尺寸即刀長。 實際上數控機床往往使用刀庫中的某把刀作為基準刀具,其他刀具的長度補償均是刀尖相對該刀具刀尖的長度尺寸,對刀則由基準刀具完成。
六、工件坐標系:
工件坐標系是用來確定工件幾何形體上各要素的位置而設置的坐標系,工件原點的位置是人為設定的,它是由編程人員在編製程序時根據工件的特點選定的,所以也稱編程原點。
數控車床加工零件的工件原點一般選擇在工件右端面、左端面或卡爪的前端面與Z軸的交點上。是以工件右端面與Z軸的交點作為工件原點的工件坐標系。
同一工件,由於工件原點變了,程序段中的坐標尺寸也隨之改變。因此,數控編程時,應該首先確定編程原點,確定工件坐標系。編程原點的確定是在工件裝夾完畢後,通過對刀確定。
七、對刀
在數控加工中,工件坐標系確定後,還要確定刀具的刀位點在工件坐標系中的位置。即常說的對刀問題。數控機床上,目前,常用的對刀方法為手動試切對刀。
在數控加工中,工件坐標系確定後,還要確定刀具的刀位點在工件坐標系中的位置。即常說的對刀問題。數控機床上,目前,常用的對刀方法為手動試切對刀。
數控車床對刀方法基本相同,首先將工件在三爪卡盤上裝夾好之後,用手動方法操作機床,具體步驟如下:
1)回參考點操作 採用ZERO或HOME(回參考點)方式進行回參考點的操作,建立機床坐標系。此時數控系統顯示器上將顯示刀架中心(對刀參考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當前位置的坐標值。
2)試切對刀 先用已選好的刀具將工件外圓表面車一刀,保持X向尺寸不變,Z向退刀,然後,停止主軸,測量工件外圓直徑D,根據不同的數控系統輸入刀具的X向刀具長度補償。如圖1-22所示。再將工件端面車一刀,z向尺寸不變,X向退刀 ,根據不同的數控系統輸入刀具的z向刀具長度補償。
3)建立工件坐標系 程序運行時刀具添加相應對刀時的補償值,刀具即處於編程的坐標系,工件坐標系即建立。
『貳』 數控技術問題與答案
c
錯
a
c
c
b
『叄』 數控車床編程入門方法
數控車床編程入門方法
數控機床編程課,是數控專業的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專業課,它要求學生不僅會讀懂程序,還要會手工編寫簡單零件的加工程序。編程的入門較難,入門以後就顯得簡單一點。現把編程方法總結如下:
一、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加工工藝過程
分析零件的材料、形狀、尺寸、精度及毛坯形狀和熱處理要求等,確定正確的加工方法、定位夾緊以及加工順序、所用刀具和切削用量等,即制定加工工藝。這一個環節是數控編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確定數控加工的工藝路線、切削用量以及工件的定位、夾緊等。首先是數控加工工藝的劃分,如加工端面、車外圓、切槽、切斷等等;其次是刀具的選擇,應該合理選擇加工刀具;然後是工序順序的安排,要求在確定工藝過程中,要做到加工路線短,進給、換刀次數少,充分發揮數控機床的功能,使加工安全、可靠,效率高。
走刀路線是指在加工過程中,刀具刀位點相對於工件的運動軌跡和方向,它不僅包括了工步內容,還反映了工步順序。在安排可以一刀或多刀進行的精加工工序時,其零件的最終輪廓應由最後一刀連續加工而成。這時,加工刀具的.進退刀位置要考慮妥當,盡量不要在連續的輪廓中安排切人和切出或換刀及停頓,以免因切削力突然變化而造成彈性變形,致使光滑連接輪廓上產生表面劃傷、形狀突變或滯留刀痕等疵病。
二、數值計算
根據零件的尺寸要求、加工路線及設定的坐標系,進行運動軌跡坐標值的計算。對於由圓弧和直線組成的簡單零件,只要求計算零件輪廓上各幾何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得出各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圓心的坐標值。如果數控系統無刀具補償功能,還應該計算刀具刀位點的運動軌跡。對於由非圓曲線組成的復雜零件,由於數控機床通常只具有直線和平面圓弧插補功能,因而只能採用支線段或圓弧段逼近的方法進行加工,這時就要計算逼近線段和被加工曲線的交點(即節點)的坐標值。對於簡單的平面運動軌跡,各幾何元素坐標值的計算常由人工完成。對於運動軌跡十分復雜,或者是三維立體的,則坐標值的計算常藉助於計算機來完成。對數控加工的零件,為了便於編程和尺寸間協調,尺寸最好從一個基準引注,有關坐標尺寸直接給出,用絕對編程方式就可以直接從圖上看出坐標值。如果不是這樣,最好改注過來。
三、編寫程序單
根據計算出的運動軌跡坐標值和已確定的加工順序、刀具號、切削參數以及輔助動作等,按照規定的指令代碼及程序格式,逐段編寫加工程序單。在編寫程序時應注意使程序簡單,方便和直觀。我們在建立工件坐標系時數控車床一般將程序原點設立在工件的右端面上。數控加工程序由一系列程序段構成,程序段又由指令字組成。編程之前,首先要弄清程序段的基本格式,常用指令的格式、功能及用途,實際上基本的加工指令不多,比如G00、G01、G02、G03等等;其次是加工路線要確定,盡量把路線上點的坐標值標示出來,這樣在編程時才不容易出差;然後在編寫程序單。程序編寫的一般步驟總結如下:程序號---程序的內容---程序結束。程序的內容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一)准備階段:工件坐標系的建立(絕對編程時必寫)---選擇刀具---主軸轉動---快速定位(定位到靠近工件的幾個毫米的位置);(二)、加工階段:根據具體加工要求編寫;(三)結束階段:刀具快速退回(一般回到起刀點位置)---取消刀具數據補償。如果是多把刀加工,每一把刀的加工過程重復上述三個階段。必須要學生熟悉編程的這幾個步驟,然後以不變應萬變。對形狀復雜的工件(棒料),通常需要多把刀才能加工完成,編程時先分析工藝、確定夾具、刀具及其加工路線,寫程序時把一把刀加工的內容寫完以後,再考慮另外的刀具加工,這樣編程就要容易一些。
加工程序是按程序段的輸入順序執行的,而不是按程序段號的順序執行的,但書寫程序時,一般按升序書寫程序段號。
下面以華中數控為例 編寫外圓精加工程序
O5566
G92 X60 Z20
M03 S450
M06 T0101
G00 X20 Z2
G01 X20 Z-11 F120
G02 X28 Z-15 R4
G01 X30 Z-15
X30 Z-32
X34 Z-32
X40 Z-35
X40 Z-42
G00 X60
Z20
M05
M30
以上就是程序編制的方法,分析工藝---劃出走刀路線--建立坐標系並適當標注坐標---按格式寫程序。對於初學程序的人,先用此方法多練習,到熟悉以後再寫粗加工。當然,程序熟悉以後,走刀路線、坐標可以不標注出來,但思路一定要清楚,這樣寫的程序才不會出錯。
編程的入門較難,入門以後就顯得簡單一點。只要你獨立理清路線,寫出一個完整的程序,那麼再復雜的零件也用一樣的方法編寫程序。舉一反三,數控編程就容易了。當然,要熟悉數控機床的功能與結構,有一定的機床操作經驗,還要熟悉零件的加工工藝,這樣編制的程序才簡單、實用。
三晶數控車床變頻器主要特點:
1、低頻力矩大、輸出平穩
2、高性能矢量控制
3、轉矩動態響應快、穩速精度高
4、減速停車速度快
5、抗干擾能力強
;『肆』 數控編程的步驟,具體的步驟是怎樣的
1、分析零件圖 首先要分析零件的材料、形狀、尺寸、精度、批量、毛坯形狀和熱處理要求等,以便確定該零件是否適合在數控機床上加工。
2、工藝處理 在分析零件圖的基礎上進行工藝分析,確定零件的加工方法。
3、數值計算 耕根據零件圖的幾何尺寸、確定的工藝路線及設定的坐標系,計算零件粗、精加工運動的軌跡,得到刀位數據。
4、編寫加工程序單 根據加工路線、切削用量、刀具號碼、刀具補償量、機床輔助動作及刀具運動軌跡。
5、製作控制介質 把編制好的程序單上的內容記錄在控制介質上,作為數控裝置的輸入信息。
6、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 編寫的程序和制備好的控制介質,必須經過校驗和試刀才能正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