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c語言編程流程圖

c語言編程流程圖

發布時間:2023-01-02 04:49:34

1. C語言在程序設計中需要使用流程圖的環節是什麼

C語言在程序設計中需要使用流程圖是一種程序簡化的方法,屬於結構化程序設計環節。
早期的非結構化語言中都有go to語句,它允許程序從一個地方直接跳轉到另一個地方去。
執行這樣做的好處是程序設計十分方便靈活,減少了人工復雜度,但其缺點也是十分突出的,一大堆跳轉語句使得程序的流程十分復雜紊亂,難以看懂也難以驗證程序的正確性,如果有錯,排起錯來更是十分困難。這種轉來轉去的流程圖所表達的混亂與復雜,正是軟體危機中程序人員處境的一個生動寫照。而結構化程序設計,就是要把這團亂麻理清。
經過研究,人們發現,任何復雜的演算法,都可以由順序結構、選擇(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這三種基本結構組成,因此,我們構造一個演算法的時候,也僅以這三種基本結構作為「建築單元」,遵守三種基本結構的規范,基本結構之間可以並列、可以相互包含,但不允許交叉,不允許從一個結構直接轉到另一個結構的內部去。正因為整個演算法都是由三種基本結構組成的,就像用模塊構建的一樣,所以結構清晰,易於正確性驗證,易於糾錯,這種方法,就是結構化方法。遵循這種方法的程序設計,就是結構化程序設計。

2. C語言問題:有函數調用的流程圖怎麼畫

1、以特定的圖形符號加上說明,表示演算法的圖,稱為流程圖或框圖。

注意事項:

流程圖是流經一個系統的信息流、觀點流或部件流的圖形代表。在企業中,流程圖主要用來說明某一過程。這種過程既可以是生產線上的工藝流程,也可以是完成一項任務必需的管理過程。

3. c語言程序框圖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float a,b,c;

scanf("%f%f%f",&a,&b,&c);

if(a+b>c&&b+c>a&&a+c>b)

puts("yes");

else

puts("no");

return 0;

}

4. c語言流程圖怎麼畫

畫法如下:
第一步:以特定的圖形符號加上說明,表示演算法的圖,稱為流程圖或框圖
打開流程編輯工具。
第二步:選擇對應的圖形
開始結束用橢圓形
過程用長方形
第三步::繪制整個流程的過程
第四步:將各個流程節點用線連接起來
第五步:添加備注

5. 求解這個流程圖如何用C語言表示

這不是一個流程圖能表示出來的,可以分模塊進行流程圖設計
一、主程序
1.循環開始
2.顯示主菜單
3.輸入選項
4.根據選項調用相應的子模塊,如果是退出,則退出循環,結束程序
5.返回主菜單(循環開始)
二、各子程序
1、添加數據

輸入數據
打開文件stu.txt(追加模式)
寫入數據
關閉文件
返回主程序
2、數據輸出

打開文件stu.txt(只讀模式)
循環
讀數據到變數中
如果無記錄,則顯示相應錯誤,關閉文件,返回主程序
如果讀到文件尾,則結束循環
顯示數據
循環讀取下一條數據

關閉文件
返回主程序
其它:
根據以上畫出另外的流程圖。
你可以安裝一個ms office 的visio,畫流程圖很方便的,自己動動手,可以多了解一些知識,對今後的工作很有幫助的。

6. 跪求C語言流程圖

1.定義了一個全局的4行3列數組b,但沒初始化

2.主函數main里定義並初始化了一個3行4列的2維數組a

3.執行到語句change(a);時切換到change函數的內部。

注意這里的參數是一個2維數組。看起來傳遞了很多個值過去,但其實不然:因為數組只是一個指針,一個指著存放著這12(3*4)個int型數值的內存空間的地址,所以它其實只是 一個 unsigned int的值。

4.change函數的參數c接受到a的值,所以它也指向原來a指向的位置.

5.change函數通過一次兩重循環把數組c(也就是原來的a)的每列依次存入數組b的每行。如此,數組b就是數組a的轉置矩陣。

6.按行輸出數組b

另外如果你只是為了把轉置矩陣輸出到屏幕完全可以不要這個change函數,把main改成這樣:
main()
{
int i,j;
int a[3][4];

for(i=0;i<3;i++)
{
for(j=0;j<4;j++)
{
a[i][j]=i*4+j+1;
printf("%-4d",a[i][j]);
}
printf("\n");
}
printf("-------------------\n");
for(j=0;j<4;j++)
{
for(i=0;i<3;i++)printf("%-4d",a[i][j]);
printf("\n");
}
}

7. C語言從一加到一百流程圖怎麼畫

8. C語言中switch語句的N-S流程圖怎麼畫啊

1、首先要進入到該繪制網站中,在新建文件夾中選擇流程圖進行新建使用,打開流程編輯工具。

9. C語言中for循環嵌套的流程圖怎麼畫

(1)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的程序設計是最簡單的,只要按照解決問題的順序寫出相應的語句就行,它的執行順序是自上而下,依次執行。
例如;a
=
3,b
=
5,現交換a,b的值,這個問題就好像交換兩個杯子水,這當然要用到第三個杯子,假如第三個杯子是c,那麼正確的程序為:
c
=
a;
a
=
b;
b
=
c;
執行結果是a
=
5,b
=
c
=
3如果改變其順序,寫成:a
=
b;
c
=
a;
b
=
c;
則執行結果就變成a
=
b
=
c
=
5,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初學者最容易犯這種錯誤。
順序結構可以獨立使用構成一個簡單的完整程序,常見的輸入、計算,輸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順序結構,例如計算圓的面積,其程序的語句順序就是輸入圓的半徑r,計算s
=
3.14159*r*r,輸出圓的面積s。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順序結構都是作為程序的一部分,與其它結構一起構成一個復雜的程序,例如分支結構中的復合語句、循環結構中的循環體等。
(2)
分支結構
順序結構的程序雖然能解決計算、輸出等問題,但不能做判斷再選擇。對於要先做判斷再選擇的問題就要使用分支結構。分支結構的執行是依據一定的條件選擇執行路徑,而不是嚴格按照語句出現的物理順序。分支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的關鍵在於構造合適的分支條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據不同的程序流程選擇適當的分支語句。分支結構適合於帶有邏輯或關系比較等條件判斷的計算,設計這類程序時往往都要先繪制其程序流程圖,然後根據程序流程寫出源程序,這樣做把程序設計分析與語言分開,使得問題簡單化,易於理解。程序流程圖是根據解題分析所繪制的程序執行流程圖。
學習分支結構不要被分支嵌套所迷惑,只要正確繪制出流程圖,弄清各分支所要執行的功能,嵌套結構也就不難了。嵌套只不過是分支中又包括分支語句而已,不是新知識,只要對雙分支的理解清楚,分支嵌套是不難的。下面我介紹幾種基本的分支結構。
①if(條件)
{
分支體
}
這種分支結構中的分支體可以是一條語句,此時「」可以省略,也可以是多條語句即復合語句。它有兩條分支路徑可選,一是當條件為真,執行分支體,否則跳過分支體,這時分支體就不會執行。如:要計算x的絕對值,根據絕對值定義,我們知道,當x>=0時,其絕對值不變,而x<0時其絕對值是為x的反號,因此程序段為:if(x<0)
x=-x;
②if(條件)
else
這是典型的分支結構,如果條件成立,執行分支1,否則執行分支2,分支1和分支2都可以是1條或若干條語句構成。如:求ax^2+bx+c=0的根
分析:因為當b^2-4ac>=0時,方程有兩個實根,否則(b^2-4ac<0)有兩個共軛復根。其程序段如下:
d=b*b-4*a*c;
if(d>=0)
{x1=(-b+sqrt(d))/2a;
x2=(-b-sqrt(d))/2a;
printf(「x1=%8.4f,x2=%8.4f\n」,x1,x2);
}
else
{r=-b/(2*a);
i
=sqrt(-d)/(2*a);
printf(「x1=%8.4f+%8.4fi\n」r,
i);
printf(「x2=%8.4f-%8.4fi\n」r,i)
}
③嵌套分支語句:其語句格式為:
if(條件1)

else
if(條件2)
else
if(條件3)
……
else
if(條件n)
else
嵌套分支語句雖可解決多個入口和出口的問題,但超過3重嵌套後,語句結構變得非常復雜,對於程序的閱讀和理解都極為不便,建議嵌套在3重以內,超過3重可以用下面的語句。
④switch開關語句:該語句也是多分支選擇語句,到底執行哪一塊,取決於開關設置,也就是表達式的值與常量表達式相匹配的那一路,它不同if…else
語句,它的所有分支都是並列的,程序執行時,由第一分支開始查找,如果相匹配,執行其後的塊,接著執行第2分支,第3分支……的塊,直到遇到break語句;如果不匹配,查找下一個分支是否匹配。這個語句在應用時要特別注意開關條件的合理設置以及break語句的合理應用。
(3)循環結構:
循環結構可以減少源程序重復書寫的工作量,用來描述重復執行某段演算法的問題,這是程序設計中最能發揮計算機特長的程序結構,C語言中提供四種循環,即goto循環、while循環、do
–while循環和for循環。四種循環可以用來處理同一問題,一般情況下它們可以互相代替換,但一般不提倡用goto循環,因為強制改變程序的順序經常會給程序的運行帶來不可預料的錯誤,在學習中我們主要學習while、do…while、for三種循環。常用的三種循環結構學習的重點在於弄清它們相同與不同之處,以便在不同場合下使用,這就要清楚三種循環的格式和執行順序,將每種循環的流程圖理解透徹後就會明白如何替換使用,如把while循環的例題,用for語句重新編寫一個程序,這樣能更好地理解它們的作用。特別要注意在循環體內應包含趨於結束的語句(即循環變數值的改變),否則就可能成了一個死循環,這是初學者的一個常見錯誤。
在學完這三個循環後,應明確它們的異同點:用while和do…while循環時,循環變數的初始化的操作應在循環體之前,而for循環一般在語句1中進行的;while
循環和for循環都是先判斷表達式,後執行循環體,而do…while循環是先執行循環體後判斷表達式,也就是說do…while的循環體最少被執行一次,而while
循環和for就可能一次都不執行。另外還要注意的是這三種循環都可以用break語句跳出循環,用continue語句結束本次循環,而goto語句與if構成的循環,是不能用break和
continue語句進行控制的。
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並不彼此孤立的,在循環中可以有分支、順序結構,分支中也可以有循環、順序結構,其實不管哪種結構,我們均可廣義的把它們看成一個語句。在實際編程過程中常將這三種結構相互結合以實現各種演算法,設計出相應程序,但是要編程的問題較大,編寫出的程序就往往很長、結構重復多,造成可讀性差,難以理解,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將C程序設計成模塊化結構。
(4)模塊化程序結構
C語言的模塊化程序結構用函數來實現,即將復雜的C程序分為若干模塊,每個模塊都編寫成一個C函數,然後通過主函數調用函數及函數調用函數來實現一大型問題的C程序編寫,因此常說:C程序=主函數+子函數。
因此,對函數的定義、調用、值的返回等中要尤其注重理解和應用,並通過上機調試加以鞏固。

閱讀全文

與c語言編程流程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2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1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2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2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1
PDF分析 瀏覽:484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1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1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9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8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0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0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