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手工編程步驟是
1.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
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計劃,以及確認與生產組織有關的問題,此步驟的內容包括:
確定該零件應安排在哪類或哪台機床上進行加工。
採用何種裝夾具或何種裝卡位方法。
確定採用何種刀具或採用多少把刀進行加工。
確定加工路線,即選擇對刀點、程序起點(又稱加工起點,加工起點常與對刀點重合)、走刀路線 、程序終點(程序終點常與程序起點重合)。
確定切削深度和寬度、進給速度、主軸轉速等切削參數。
確定加工過程中是否需要提供冷卻液、是否需要換刀、何時換刀等。
2.數值計算
根據零件圖樣幾何尺寸,計算零件輪廓數據,或根據零件圖樣和走刀路線,計算刀具中心(或刀尖)運行軌跡數據。數值計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數控機床編程所需要的所有相關位置坐標數據。
3.編寫加工程序單
常用數控機床編程指令
一組有規定次序的代碼符號,可以作為一個信息單元存貯、傳遞和操作。
坐標字:用來設定機床各坐標的位移量由坐標地址符及數字組成,一般以X、Y、Z、U、V、W等字母開頭,後面緊跟「-」或「-」及一串數字。
准備功能字(簡稱G功能):指定機床的運動方式,為數控系統的插補運算作準備由准備功能地址符「G」和兩位數字所組成,G功能的代號已標准化,見表2-3;一些多功能機床,已有數字大於100的指令,見表2-4。常用G指令:坐標定位與插補;坐標平面選擇;固定循環加工;刀具補償;絕對坐標及增量坐標等。
輔助功能字:用於機床加工操作時的工藝性指令,以地址符M為首,其後跟二位數字,常用M指令:主軸的轉向與啟停;冷卻液的開與停;程序停止等。
進給功能字:指定刀具相對工件的運動速度進給功能字以地址符「F」為首,後跟一串字代碼,單位:mm/min(對數控車床還可為mm/r)三位數代碼法:F後跟三位數字,第一位為進給速度的整數位數加「3」,後二位是進給速度的前二位有效數字。如1728mm/min指定為F717。二位數代碼法:F後跟二位數字,規定了與00~99相對應的速度表,除00與99外,數字代碼由01向98遞增時,速度按等比關繫上升,公比為1.12。一位數代碼法:對速度檔較少的機床F後跟一位數字,即0 ~9來對應十種預定的速度。直接指定法:在F後按照預定的單位直接寫上要求的進給速度。
主軸速度功能字:指定主軸旋轉速度以地址符S為首,後跟一串數字。單位:r/min,它與進給功能字的指定方法一樣。
刀具功能字:用以選擇替換的刀具以地址符T為首,其後一般跟二位數字,該數代表刀具的編號。
模態指令和非模態指令 G指令和M指令均有模態和非模態指令之分模態指令:也稱續效指令,一經程序段中指定,便一直有效,直到出現同組另一指令或被其他指令取消時才失效。見表2-3、表2-6 N001 G91 G01 X10 Y10 Z-2 F150 M03 S1500; N002 X15; N003 G02 X20 Y20 I20 J0; N004 G90 G00 X0 Y0 Z100 M02; 非模態指令:非續效指令,僅在出現的程序段中有效,下一段程序需要時必須重寫(如G04)。
在完成上述兩個步驟之後,即可根據已確定的加工方案(或計劃)及數值計算獲得的數據,按照數控系統要求的程序格式和代碼格式編寫加工程序等。編程者除應了解所用數控機床及系統的功能、熟悉程序指令外,還應具備與機械加工有關的工藝知識,才能編制出正確、實用的加工程序。
4.製作控制介質,輸入程序信息
程序單完成後,編程者或機床操作者可以通過CNC機床的操作面板,在EDIT方式下直接將程序信息鍵入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也可以根據CNC系統輸入、輸出裝置的不同,先將程序單的程序製作成或轉移至某種控制介質上。控制介質大多採用穿孔帶,也可以是磁帶、磁碟等信息載體,利用穿孔帶閱讀機或磁帶機、磁碟驅動器等輸入(輸出)裝置,可將控制介質上的程序信息輸入到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
5.程序檢驗
編制好的程序,在正式用於生產加工前,必須進行程序運行檢查。在某些情況下,還需做零件試加工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程序進行修改和調整,檢查--修改--再檢查--再修改……這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直到獲得完全滿足加工要求的程序為止。
上述編程步驟中的各項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這樣的編程方式稱為「手式編程」。在各機械製造行業中,均有大量僅由直線、圓弧等幾何元素構成的形狀並不復雜的零件需要加工。這些零件的數值計算較為簡單,程序段數不多,程序檢驗也容易實現,因而可採用手工編程方式完成編程工作。由於手工編程不需要特別配置專門的編程設備,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均可掌握和運用,因此在國內外,手工編程仍然是一種運用十分普遍的編程方法。
B. 簡述常用的編程方法(至少寫出三種)
常用的編程方法有:順序結構編程、選擇結構編程、循環結構編程等。
C. 手機上怎麼製作編程
手機上要想編程的話,只能編寫編程的代碼,因為代碼編程完之後,需要放到電腦中才能正常的完成編程的程序設置更改。
D. 數控編程的步驟,具體的步驟是怎樣的
1、分析零件圖 首先要分析零件的材料、形狀、尺寸、精度、批量、毛坯形狀和熱處理要求等,以便確定該零件是否適合在數控機床上加工。
2、工藝處理 在分析零件圖的基礎上進行工藝分析,確定零件的加工方法。
3、數值計算 耕根據零件圖的幾何尺寸、確定的工藝路線及設定的坐標系,計算零件粗、精加工運動的軌跡,得到刀位數據。
4、編寫加工程序單 根據加工路線、切削用量、刀具號碼、刀具補償量、機床輔助動作及刀具運動軌跡。
5、製作控制介質 把編制好的程序單上的內容記錄在控制介質上,作為數控裝置的輸入信息。
6、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 編寫的程序和制備好的控制介質,必須經過校驗和試刀才能正式使用。
E. 如何做編程
了解注釋。注釋文本不顯示或以任何方式影響程序。這些都是程序員留下筆記或資料為自己或以後的程序員作參考的。一般情況下,一個或一系列的字元會告訴電腦該文本為注釋,而不是程序的一部分,這些是什麼字元將取決於所使用的編程語言。[1]
例如, python語言使用虛線或數字元號表示注釋。在C + + ,是//。使用變數。變數在任何程序代碼中占很大一部分。這些變數是程序如何存儲信息。從本質上講,您為所存儲的信息創建標簽,然後告訴程序是什麼信息。這看起來是這樣的:垃圾郵件=「wikiHow岩石」。現在每當程序搜索垃圾郵件時,它就會知道這是wikiHow岩石。
這種類型的代碼可用於記錄先前的輸入並且將其連接到一個變數,例如,讓一個程序了解一個人的名字。使用控制結構。控制結構基本上是告訴程序如何瀏覽或做什麼。如果您曾經做過「選擇您自己的冒險」的書,這就是控制結構。在編程中,這通常需要使用狀如「if」, 「while」 或「 for」 的語句。您將需要使用這些語句,如果您想正確地編程就要正確使用它們。使用數據結構。數據結構是程序一次訪問大量信息的速記。這使您不必輸入大量的變數,只需鍵入任何新信息的類型,並使用代碼正確附加到列表中。可能使用的數據結構例子包括列表或鍵-值對應表,有時稱為代碼圖表。使用正確的語法。編程語言在許多方面就像其他語言。如同其他語言有規則,編程語言的語法使編程語句工作或不工作。語法是指使編程語言中具有功能的文字,符號和數字的特定順序或排列。了解您正在學習的編程語言的正確語法是很重要的,因為不像口語,當您出錯時計算機不會自動理解和補償。利用工具。有許多工具可以用來幫助您寫代碼,如集成開發環境(IDE)。IDE之類的程序可以讓您加強代碼的可視性。請確保您研究和了解一些可供您使用的工具,因為這可以使編程更加簡便。
雖然大多數IDE是針對特定的編程語言,也有多功能的,如微軟的Visual Studio。很多高校都有編程的學位課程或證書課程。這將是學習的最佳途徑,因為您將有一個老師可以回答您所有的問題,並幫助您以正確的順序學習關鍵技能。一個編程學位也可以幫助您很容易獲得大量的就業機會,因為它是一種非常有需求的技能。
F. 如何自己編寫一個程序
編程是一項系統而繁瑣的工作,不僅需要程序員有一定的基礎,還需要良好的編程習慣和風格。良好的編程習慣和風格不僅可以使程序代碼更容易閱讀和修改,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程序結構更加合理,有助於提高程序的執行效率。下面是我編程的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設計順序
我們剛開始學編程的時候,要寫一個程序,總是先做一些思路,然後邊寫代碼邊調試。這種方法一般只適用於非常小的程序。根據軟體工程的特點,按照這種方法設計所有的程序是不合理的。
其實設計過程就像我們蓋高樓一樣。首先,我們要設計圖紙,然後開始施工。因此,對於個人編寫程序,應該遵循以下步驟:
1.問題分析:通過編程的方式系統地分析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了解程序是做什麼的,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2.結構設計:即設計程序的整體框架,設計我們需要使用的模塊,繪制流程圖。
3.用戶界面設計:在這里,我們應該設計一個輸入輸出界面,用於與用戶進行交互。
4.代碼設計:在這一步,我們將編寫代碼。
5.調試:處理程序中正在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各種錯誤。
6.維護:一般來說,維護就是升級程序,修改原來的錯誤。
對於上面的步驟,我想大部分人都認為代碼設計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程序的結構還沒有明確,我們寫代碼的時候就會出現混亂。一個程序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它的合理結構。因此,在程序設計中,我們應該盡可能地注意這一點,從而使我們的程序更加完善。
設計環境
好的編程環境可以防止我們寫程序時各種資源的無序,避免資源的流失。建議您在存放源程序的目錄下建立一個「程序」文件夾;然後用你要寫的程序名和版本名創建一個文件夾,用來存放整個源程序和各種資源;最後分別建立幾個文件夾,「文檔」:用來存放程序文檔,包括流程圖等。「資源」:用於存儲圖片、聲音、電影等資源;「調試」:用於存儲調試程序。「版本」:用於存儲最終版本的程序。
例如,如果我們要製作一個名為「english」的1.0版英語學習軟體,那麼我們的編程環境中應該存在以下文件夾:
[drive]:\?\程序 英語1 調試
[驅動器]:\?\程序 英語1 文檔
[驅動器]:\?\程序 英語1 資源
[驅動器]:\?\程序 英語1 發布
另外,最好建立一個專門的文件夾來存放各種模塊,這樣代碼就可以重用了。這樣我們每次寫程序都不用重寫所有模塊,編程速度會大大提高。
設計技巧
如果代碼寫得亂七八糟,程序就不容易被閱讀和修改。因此,編寫代碼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釋:雖然寫注釋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在閱讀和修改代碼的時候會節省很多時間。所以建議你在定義函數的時候,把函數寫在函數的第一行,把函數的參數解釋在一行,在每個變數的定義語句後面給函數加註釋。
(2)變數和函數的命名:每個程序都會用到大量的變數和函數。如果隨意給變數和函數命名,每次使用時都必須在變數或函數的定義語句中找出變數和函數的數據類型和名稱,隨意命名會導致變數和函數的重復定義。
建議您使用匈牙利命名法。方法是:每個變數或函數的開頭以其數據類型的縮寫命名,然後加上代表這個變數或函數的功能的英文單詞縮寫,形成變數或函數的名稱。比如定義整數變數count進行計數,其定義語句為C c++:inti count;基本:dim icount為整數.這種定義既能有效避免變數和函數的混淆和重復定義,又能保證數據類型的匹配。
(3)控制項命名:如果在windows下編程,可能會用到很多控制項。如果不嚴格管理控制項名,會造成很大程度的混亂。因此,建議在給控制項命名時,使用控制項類型的縮寫和表示該控制項功能的英文單詞的縮寫來構成該控制項的名稱。例如,如果要命名一個要刪除的按鈕控制項,控制項名稱可以命名為cmddel。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頂尖的程序員,但我們都在程序員的道路上不斷進步,追求更完美、更專業的程序。你不妨改革一下你的程序,你會從中感受到很多好處。
G. 電腦怎麼編程 電腦編程的方法
1、電腦編程入門教程——最基本的語言有Java、C/C++、Python、C#等。在2019年8月的世界編程語言排行榜中,Java排名第一,Python大漲,這里可以看出來當前哪些語言最火。 2、電腦編程入門教程——首先要選擇一門語言開始學習編程。學習編程當然要從學習編程語言開始,至於具體選擇哪種語言開始,根據個人的喜歡來決定即可。 3、電腦編程入門教程——開始學習編程後如何入門。網上有很多編程社區,編程論壇,以及免費的學習教程、視頻資源等。剛開始學習,除了看書,要親自上手實踐,遇到問題去這些地方查找。 4、電腦編程入門教程——入門教程之菜鳥教程。上網搜索:Java 菜鳥教程,找到這里紅色圈所指示的網址。 5、電腦編程入門教程——免費自學編程的教程。打開這個網址後,可以看到,有很多種語言的教程,而且這些教程都非常基礎,適合初學者學習。 6、電腦編程入門教程——入門教程之school教程。上網搜索:Java school,也是一個類似於上面的自學編程的教程。 7、電腦編程入門教程:要學習電腦編程,對於剛入門的新手來說,一定要多實踐,多敲代碼,遇到bug上網查找,多看看別人的博客、個人網站,向程序員大牛學習。H. 編寫計算機程序有幾種常用的方法
編寫程序是一項系統而繁瑣的工作,它不僅需要程序設計人員具有一定的功底,更需要有良好的編程習慣和風格。良好的編程習慣和風格不僅可以使程序代碼更易於讀懂和修改,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程序的結構更加合理,有助於提高程序的執行效率。下面是我在程序設計中總結的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設計順序
在我們剛開始學習程序設計的時候,要編寫一個程序,總是先進行一番構思,然後就一邊寫代碼一邊調試。這種方法一般只適用於非常小的程序,根據工程的特點,如果對所有程序都還按這種方法進行設計,是不合理的。
其實,設計程序就像我們蓋高樓大廈,首先要設計圖紙,然後動工。所以,對於個人編寫程序來說,應遵循以下步驟:
1、問題分析:對我們要使用程序設計手段去解決的問題進行系統地分析,了解程序是做什麼的,要達到一種什麼樣的效果等。
2、結構設計:也就是對程序的整體框架進行設計,設計出我們需要使用的模塊等等,並畫出流程圖。
3、用戶界面設計:在此,我們要設計出用於與用戶交互的輸入輸出界面。
4、代碼設計:在這個步驟中,我們要進行代碼的編寫。
5、調試:對程序中正在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各種錯誤進行處理。
6、維護:通俗地說,維護就是對程序進行升級,對原有錯誤進行修改。
對於以上幾個步驟,我想大多數人會認為代碼設計最為重要,但如果程序的結構尚未清楚,我們在編寫代碼的時候就會發生混亂,一個程序性能的好壞,主要還是取決於它的結構是否合理。因此,在程序設計中,我們要盡可能注意這一點,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程序更加完善。
設計環境
一個良好的編程環境可以使我們在編寫程序時,不至於造成各種資源的紊亂,還可以避免資源的丟失。建議大家要在放源程序的目錄下建立「Programs」文件夾;然後再以你要編寫的程序名和版本為名建立一個文件夾,用於存放整個源程序以及各種資源;最後,分別建立幾個文件夾,「Documents」:用於存放程序文檔,包括流程圖等;「Resource」:用於存放圖片,聲音,影片等資源;「Debug」:用於存放調試的程序。「Release」:用於存放最終釋放的程序。
例如:我們要製作一個英語學習,名為「English」,版本為1.0,那麼我們的編程環境中應存在以下文件夾:
[DRIVE]:\\…\\Programs\\English1\\Debug\\
[DRIVE]:\\…\\Programs\\English1\\Documents\\
[DRIVE]:\\…\\Programs\\English1\\Resource\\
[DRIVE]:\\…\\Programs\\English1\\Release\\
另外,最好再建立一個專門的文件夾,用於存放各種模塊,以便能實現代碼的重用,這樣,我們就不用在每次寫程序時,都重寫所有的模塊,編程速度會有很大的提高。
設計技巧
代碼如果寫得很亂,程序便不易被閱讀與修改,所以,在編寫代碼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釋:寫注釋雖然要佔用一定的時間,但在閱讀和修改代碼時卻會節省很多的時間。所以,建議大家在定義一個函數時,在函數的第一行寫出函數的作用,再用一行解釋函數的參數,並在每個變數的定義語句後注釋出其作用。
(2)變數和函數的命名:每個程序都會使用很多的變數和函數,如果隨意命名變數與函數,每次使用時還得在變數或函數的定義語句處查出它的數據類型及名稱,而且隨意命名還會造成變數與函數重復定義。
建議大家使用匈牙利命名法,方法是:每個變數或函數的開頭都以其數據類型的縮寫命名,然後再加上代表這個變數或函數的作用的英文單詞簡寫共同組成變數或函數的名稱。例如:要定義用於計數的整型變數count,其定義語句為C\\C++:int icount; Basic:Dim icount as Integer。以這種方法定義,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變數與函數的混亂與重復定義,還可以保證數據類型的匹配。
(3)控制項命名:如果在Windows下編程,你有可能會大量地使用控制項,如果不對控制項名嚴加管理,會造成很大程度的混亂,因此,建議在給控制項命名時,以控制項類型縮寫再加上代表這個控制項作用的英文單詞的簡寫共同組成此控制項的名稱。例如:你要命名一個按鈕控制項,作用是進行刪除操作,那麼控制項名可以命名為cmdDel。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頂級程序員,但我們都在程序員之路上不斷進步,追求更完美、更專業化的程序。不妨好好改造一下你的程序,你會從中感受到很多好處。
I. 編程貓怎麼製作科普類
編程貓製作科普類程序方法如下:
1、進入編程貓軟體,找到編程貓編輯器,點擊編輯器就進入編程界面。首先在事件選項卡中選擇開始進入python的世界界面把它拉到編輯區域。
2、在控制模塊中選擇重復執行模塊,選中之後拖到編程區域,這里選擇之後的重復次數我們可以手動輸入。
3、選擇最下方的turtle庫,這里有關於科普的所有相關設置,我們需要的都可以在這里選擇。
4、同樣的方法,我們需要把圖中所有用到的模塊拉到編程區域,按照積木方式推擠在一起,形成一個小程序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