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python的index作用

python的index作用

發布時間:2023-01-17 19:28:36

python 中的index一般是什麼意思,怎麼個用法

Python index() 方法檢測字元串中是否包含子字元串 str ,如果指定 beg(開始) 和 end(結束) 范圍,則檢查是否包含在指定范圍內,該方法與 python find()方法一樣,只不過如果str不在 string中會報一個異常。
功能:從列表中找出與某個元素匹配的第一個匹配項的位置
index()方法語法:
str.index(str, beg=0, end=len(string))

str -- 指定檢索的字元串
beg -- 開始索引,默認為0。
end -- 結束索引,默認為字元串的長度。
例子:
#!/usr/bin/python
str1 = "this is string example....wow!!!";
str2 = "exam";

print str1.index(str2);
print str1.index(str2, 10);
print str1.index(str2, 40);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如下:
15
15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test.py", line 8, in
print str1.index(str2, 40);
ValueError: substring not found

shell returned 1

❷ python中find和index的區別

find方法和index方法都是用來查找目標字元串的索引位置,當目標字元串不存在,find查詢返回-1,index則拋出異常。

❸ python中【index】的含義是什麼

index就是一個變數,如果前面有賦值的話,整句的意思就是如果result的第index個元素為真的話就執行冒號後面的。

index作為英語單詞,主要用作為名詞,動詞,用作名詞譯為「指標;指數;索引;指針」,用作動詞譯為「指出;編入索引中」。

index雙語例句:

1、There's even a special subject index. 甚至有一個特別的主題索引。

2、The Dow Jones index fell 15 points this morning. 道瓊斯指數今天上午下跌了15點。

3、It will be published with annotations and index. 這本書出版時將附有注釋和索引。

❹ index在python中的用法

語法:list.index(x[,start[,end]])。index() 函數用於從列表中找出某個值第一個匹配項的索引位置。

x-- 查找的對象。

start-- 可選,查找的起始位置。

end-- 可選,查找的結束位置。

返回值:該方法返回查找對象的索引位置,如果沒有找到對象則拋出異常。

實例代碼:

str1 = "this is string example....wow!!!"

str2 = "exam"

print(str1.index(str2))

如果要對資料庫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進行排序,使用索引可快速訪問資料庫表中的特定信息。例如想按特定職員的姓來查找他或她,則與在表中搜索所有的行相比,索引有助於更快地獲取信息。如果沒有索引,必須遍歷整個表,就會很麻煩。在python中,也有對列表做索引的函數,就是index() 函數。

excel中的 INDEX

INDEX(array, row_num, [column_num])

返回表格或數組中的元素值,此元素由行號和列號的索引值給定。當函數 INDEX 的第一個參數為數組常量時,使用數組形式。

Array必需。單元格區域或數組常量。

如果數組只包含一行或一列,則相對應的參數 row_num 或 column_num 為可選參數。

如果數組有多行和多列,但只使用 row_num 或 column_num,函數 INDEX 返回數組中的整行或整列,且返回值也為數組。

Row_num必需。選擇數組中的某行,函數從該行返回數值。如果省略 row_num,則必須有 column_num。

Column_num可選。選擇數組中的某列,函數從該列返回數值。如果省略 column_num,則必須有 row_num。



❺ Python中字元串常用操作有哪些

字元串是 Python
中常用的數據類型,我們可以使用引號('或")來創建字元串,對字元串進行使用和操作,需要用到特定的函數,以下是常用的Python字元串操作方法:
1. capitalize()
作用:capitalize() 主要是用來實現字元串首字母大寫,其他字母小寫的功能。
實例:
1
2str1 = "oldboy"
print(str1.capitalize())
輸出結果:Oldboy
2. swapcase()
作用:swapcase() 主要是用來實現字元串大小寫反轉。
實例:
1
2str1 = " Oldboy"
print(str1.swapcase())
輸出結果:oLDBOY
3. title()
作用:title() 主要是用來實現字元串非字母隔開的部分,首字母大寫,其餘字母小寫。
實例:
1
2str1 = "Old boy e com"
print(str1.title())
輸出結果:Old Boy E Com
4. upper()
作用:upper() 主要是用來實現字元串所有字母全部大寫。
實例:
1
2str1 = "Oldboye"
print(str1.upper())
輸出結果:OLDBOYEDU
5. lower()
作用:lower() 主要是用來實現字元串所有字母全部小寫。
實例:
1
2str1 = "oLDBOYEDU"
print(str1.lower())
輸出結果:oldboye
6. center()
作用:center() 主要是用來實現字元串內容居中,填充物默認為空。
實例:
1
2
3str1 = "Oldboye"
print(str1.center(15))
print(str1.center(15,"*"))
輸出結果:
Oldboye
***Oldboye***
7. find()
作用:find() 主要作用是通過元素找索引,可以整體找,可以切片,找不到則返回-1。
實例:
1
2
3str1 = "Oldboye"
print(str1.find('b'))
print(str1.find('A'))
輸出結果:3 -1
8. index()
作用:index() 主要作用是通過元素找索引,可以整體找,可以切片,找不到會報錯。
實例:
1
2
3str1 = " Oldboye "
print(str1.index("b"))
print(str1.index("A"))
輸出結果:
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ValueError: substring not found
9. startswith(obj)
作用:startswith(obj) 主要作用是檢查字元串是否是以 obj 開頭,是則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
實例:
1
2str1 = "Oldboye"
print(str1.startswith("O"))
輸出結果:True
10. endswith(obj)
作用:endswith(obj) 主要作用是檢查字元串是否是以 obj 開頭,是則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
實例:
1
2str1 = " Oldboye "
print(str1.endswith("e"))
輸出結果:True
11. strip()
作用:strip() 主要作用是去除字元串前後兩端的空格或其他字元、換行符、tab鍵等。
實例:
1
2
3
4str1 = "***Oldboy***"
print(str1.strip("*")) #去除兩邊的*
print(str1.lstrip("*")) #去除左邊的*
print(str1.rstrip("*")) #去除右邊的*
輸出結果:
Oldboy
Oldboy***
***Oldboy
12. replace(oldstr, newstr)
作用:replace(oldstr, newstr)主要作用是替換字元串。
實例:
1
2str1 = "Oldboye"
print(str1.replace("boy","man"))
輸出結果:Oldmane
13. isalpha()
作用:isalpha()主要作用是要判斷字元串是否只由字母組成,是返回Ture,否返回False。
實例:
1
2
3
4str1 = "Oldboye"
str2 = 「Old boy e」
print(str1.isalpha())
print(str2.isalpha())
輸出結果:True False
14. isdigit()
作用:isdigit()主要作用是判斷字元串是否只由數字組成,是返回Ture,否返回False。
實例:
1
2
3
4str1 = "Oldboye"
str2 = 「520」
print(str1.isdigit())
print(str2.isdigit())
輸出結果:False True
15. format()
作用:format()主要作用是格式化字元串。
方式一:按位置傳參
1
2str1 = '我叫{},今年{}歲'.format('oldboy',30)
print(str1)
輸出結果:我叫oldboy,今年30歲
方式二:按索引傳參
1
2str1 = '我叫{0},今年{1}歲'.format('oldboy',30)
print(str1)
輸出結果:我叫oldboy,今年30歲
方式三:按key傳參
1
2str1 = '我叫{name},今年{age}歲'.format(age=30,name='oldboy')
print(str1)
輸出結果:我叫oldboy,今年30歲
16. count()
作用:count()主要作用是統計元素在字元串出現的次數。
1
2str1 = "oldboye"
print(str1.count(『o』)) #統計字元o在字元串中出現的次數
數據結果:2

❻ Python中元組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分別有什麼作用

元組特點:定義元組使用小括弧,且逗號隔開各個數據,數據可以是不同的數據類型
如果定義的元組只有一個數據也需要加逗號,否則數據類型為唯一的這個數據的數據類型
元組中的數據是不可以刪除,修改的
如果要存儲對個數據,但這些數據是不能修改的數據就使用元組

使用方法:
1、查找 元組數據不支持修改,只支持查找

按下標查找數據
index()
count()
len()

# 1,按下標查找數據
tuplel = ('aa','bb','cc','dd')
print(tuplel[0]) # aa

# 2,index():查找某個數據,如果數據存在返回對應的下標,否則報錯,語法和列表,字元串的index方法相同
tuplel = ('aa','bb','cc','bb')
print(tuplel.index('aa')) # 0

# 3,count():統計某個數據在當前元組中出現的次數
tuplel = ('aa','bb','cc','bb')
print(tuplel.count('bb')) # 2

# 4,len()
print(len(tuplel)) # 4--tuplel 中有4個數據
2、修改

元組內的直接數據如果修改則立即報錯
但是如果元組裡面有列表,修改列表裡面的數據則是支持的,

t1 = ('aa','bb','cc','dd')
# t1[0] = 'aaa' # 直接報錯,列表數據不允許修改

t2 = ('aa','bb',['cc','dd'])
print(t2)
print(t2[2][0])
t2[2][0] = 'xiaoguai'
print(t2)

閱讀全文

與python的index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voc文件夾 瀏覽:862
租廣東聯通伺服器注意什麼雲空間 瀏覽:932
javascript高級程序設計pdf 瀏覽:289
pwm單片機原理 瀏覽:346
ai演算法在線修復圖片 瀏覽:979
scratch編程中如何做射擊游戲 瀏覽:476
at89c51編程器 瀏覽:341
項目經理叫醒程序員 瀏覽:342
autocad旋轉命令 瀏覽:660
手機版wpsoffice怎麼打包文件夾 瀏覽:579
在成都學車用什麼app 瀏覽:818
grep命令管道 瀏覽:426
java修改重啟 瀏覽:567
單片機供電方案 瀏覽:770
airpodspro一代怎麼連接安卓 瀏覽:218
豌豆莢app上有什麼游戲 瀏覽:285
公路商店app標簽選什麼 瀏覽:339
linuxoracle命令行登錄 瀏覽:227
android深度休眠 瀏覽:173
php微信開發例子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