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聯網技術是學什麼的
物聯網技術學如下:
課程1、物聯網產業與技術導論使用電子工業出版社《物聯網:技術、應用、標准和商業模式》等等教材。 在學完高等數學,物理,化學,通信原理,數字電路,計算機原理,程序設計原理等課程後開設本課程,全面了解物聯網之RFID、M2M、感測網、兩化融合等技術與應用。
課程2、C語言程序設計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C語言程序設計》等教材。 物聯網涉及底層編程,C語言為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術標准。
課程3、Java程序設計,使用機械工業出版社《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等教材。 物聯網應用層,伺服器端集成技術,開放Java技術也是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Eclipse,SWT, Flash, HTML5,SaaS等技術。
課程4、無線感測網路概論,使用 無線龍通訊科技出版社《現代無線感測器網路概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短距離無線通訊入門與實戰》等教材。 學習各種無線RF通訊技術與標准,Zigbee, 藍牙,WiFi,GPRS,CDMA,3G, 4G, 5G等等 。
課程5、 TCP/IP網路與協議 ,《TCP/IP網路與協議》,清華大學出版社,等教材。 TCP/IP以及OSI網路分層協議標準是所有有線和無線網路協議的基礎,Socket編程技術也是基礎技能,為必修課。
課程6、嵌入式系統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等教材。 嵌入式系統(包括TinyOS等IoT系統),是物聯網感知層和通訊層重要技術, 為必修課。
課程7、感測器技術概論,《感測器技術》,中國計量出版社,等教材。 物聯網專業學生需要對感測器技術與發展,尤其是在應用中如何選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感測器的設計與生產,對相關的材料科學,生物技術等有深入了解。
課程8、RFID技術概論,《射頻識別(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RFID作為物聯網主要技術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與智能卡技術融合)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以是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9、工業信息化及現場匯流排技術,《現場匯流排技術及應用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工業信息化也是物聯網主要應用領域,需要了解,它本身也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作為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10、M2M技術概論 ,《M2M: The Wireless Revolution》,TSTC Publishing,等教材。 本書是美國「Texas State Techinical College」推出的M2M專業教材,在美國首次提出了M2M專業教學大綱,M2M也是物聯網主要領域,需要了解,建議直接用英文授課。
課程11、物聯網軟體、標准、與中間件技術 ,《中間件技術原理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物聯網:技術、應用、標准和商業模式》,電子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於應用,軟體是靈魂,中間件是產業化的基石,需要學習和了解,尤其是對畢業後有志於物聯網技術發展的學生。
物聯網應用技術就業方向
隨著物聯網在智能化城市、交通、物流、電網、醫療、工業、農業等方面的廣泛應用,物聯網人才都將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其需求具有緊迫性和稀缺性。作為國家倡導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物聯網備受各界重視。
並成為就業前景廣闊的熱門領域,使得物聯網成為各家高校爭相申請的一個新專業,主要就業於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路協議和標准、無線感測器、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Ⅱ 物聯網應用技術應該要學習哪些課程
物聯網應用技術應該要學習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組裝調試技術、計算機網路英語、程序設計基礎、網頁設計基礎、數字電路、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網路、物聯網技術基礎、信息安全技術等;
核心課程:計算機網路技術、路由與交換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無線感測器技術、嵌入式技術、智能家居技術、入侵檢測與防禦技術、網路資料庫、Linux操作系統、Windows Server操作系統等;
拓展課程:智能蔬菜大棚技術、信息安全法規、應用文寫作、網路營銷、數據恢復技術、語音網路技術、無線網路技術、Ipv6技術等。
物聯網最為明顯的特徵是網路智慧化,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實現物物相連,提高不同行業的自動化管理水平,減少人為干預,從而極大程度地提升效率,同時降低人工帶來的不穩定性。因此,物聯網在許多行業應用中將發揮巨大的潛力。
例如未來通過感應設備將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數據信息化,並通過網路傳輸方式實現信息的採集及管理,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
Ⅲ 物聯網工程專業學什麼開發語言按高校分類,具體點!
首先,指出一點問題的邏輯錯誤,物聯網的開發語言不是按照高校來分類的,物聯網工程是新開沒多久的專業,看宣傳前景不錯,但是肯定近些年會有些晦暗不明,畢竟新興嘛。個人覺得,如果選這個專業肯定要選好一點的學校。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B 等級的學校有:
黑龍江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華僑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 長春大學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C+等級的學校有:
河北師范大學 鄭州輕工業學院 青島科技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 常熟理工學院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C等級的學校有: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學習
學生需要學習包括信息與通信工程、模擬電子技術,無線通信,物聯網安全技術等20多門主要課程,同時還要有較強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最好還擁有外語這把「刷子」,這樣就能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了。
課程1:物聯網導論推薦使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物聯網導論》(國際著名物聯網專家、ACM中國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劉雲浩編著)等教材。 全面了解物聯網的3個重要特徵,並且需要大概了解物聯網的感知識別、網路構建、管理服務等技術及其行業綜合應用。
課程2: C語言程序設計推薦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C語言程序設計》(譚浩強教授的經典著作)、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設計語言(第2版新版)》(國際經典教材)等教材。 物聯網涉及底層編程,C語言為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術標准。
課程3: Java程序設計推薦使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等教材。 物聯網應用層,伺服器端集成技術,開放Java技術也是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Eclipse,SWT,Flash,HTML5,SaaS等技術。
課程4:無線感測網路推薦使用清華出版社出版的《無線感測器網路》(中科院軟體所研究員孫利民、哈工大教授李建中等編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短距離無線通訊入門與實戰》等教材。 學習各種無線RF通信技術與標准,Zigbee,藍牙,WiFi,GPRS,CDMA,3G,4G,5G等。
課程5 :TCP/IP網路協議推薦使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用TCP/IP進行網際互連(第1卷):原理、協議與結構(第5版)》等教材。 TCP/IP協議標準是所有有線和無線網路協議的基礎,Socket編程技術也是基礎技能,為必修課。
課程6: 嵌入式系統技術推薦使用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嵌入式系統技術教程》等教材。 嵌入式系統(包括TinyOS等IoT操作系統),是物聯網感知層和通訊層重要技術,為必修課。
課程7:感測器技術推薦使用中國計量出版社出版的《感測器技術》等教材。 物聯網專業學生需要對感測器技術與發展,尤其是在應用中如何選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感測器的設計與生產,對相關的材料科學,生物技術等有深入了解。
課程8:RFID技術推薦使用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物聯網RFID原理與技術》,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射頻識別(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等教材。 RFID作為物聯網主要技術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與智能卡技術融合)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以是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9 :工業信息化及現場匯流排技術推薦使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現場匯流排技術及應用教程》等教材。 工業信息化也是物聯網主要應用領域,需要了解,它本身也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作為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10 :M2M技術推薦使用TSTC Publishing出版的《M2M: The Wireless Revolution》等教材。 本書是美國「Texas State Techinical College」推出的M2M專業教材,在美國首次提出了M2M專業教學大綱,M2M也是物聯網主要領域,需要了解,建議直接用英文授課。
課程11 :物聯網軟體、標准、與中間件技術 推薦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間件技術原理與應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物聯網:技術、應用、標准和商業模式》等教材。 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於應用,軟體是靈魂,中間件是產業化的基石,需要學習和了解,尤其是對畢業後有志於物聯網技術發展的學生。
就業方向
(1)面向物聯網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路協議、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
(2)主要面向崗位包括:物聯網系統設計架構師、物聯網系統管理員、網路應用系統管理員、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工程師等核心職業崗位以及物聯網設備技術支持與營銷等相關職業崗位。目前通信網路發展中就業前景看好。
這邊有幾個是關於物聯網學校和就業方向的報道,我也引用裡面的不少東西,你可以仔細看一下,物聯網專業好一點學校和就業方向裡面都有!
1、物聯網工程就業前景怎麼樣?:http://iot.ofweek.com/2014-08/ART-132216-8500-28864448.html
2、物聯網專業就業解讀。http://iot.ofweek.com/2015-04/ART-132216-8420-2895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