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和python都是計算機編程語言,但是各有各的特點。這里簡單列舉一下。
設計初衷是「寫一次代碼,在哪裡都可以用」,可以完成任何規模的任務,所以它也是很多公司在做商業級項目的時候的普遍選擇。
設計初衷是「讓代碼讀起來更輕松」,並且讓程序員們比起用其他語言,可以寫更少的代碼,事半功倍。
北大青鳥中博軟體學院java課堂實拍
如果你只是編程愛好者,或者把編程語言作為一個工作中的應用工具,數襲敗Python是個不錯的選擇。薯顫如果你想在程序員的道路上穩步發展,建議先學習Java,再學python,C++,JavaScript,php等其他語言,會事半功倍。
一名優秀的程序員,絕不會只靠一門語言走到黑,通吃它們就完了!兼容並蓄,觸類旁通,這才是一個成熟IT從業者該有的心態!
你可以禪族考察對比一下南京課工場、北大青鳥、中博軟體學院等開設有java和python專業的學校。祝你學有所成!望採納!
⑵ 如何用 Python 實現一個圖資料庫(Graph Database)
本文章是 重寫 500 Lines or Less 系列的其中一篇,目標是重寫 500 Lines or Less 系列的原有項目:Dagoba: an in-memory graph database。
Dagoba 是作者設計用來展示如何從零開始自己實現一個圖資料庫( Graph Database )。該名字似乎來源於作者喜歡的一個樂隊,另一個原因是它的前綴 DAG 也正好是有向無環圖 ( Directed Acyclic Graph ) 的縮寫。本文也沿用了該名稱。
圖是一種常見的數據結構,它將信息描述為若干獨立的節點( vertex ,為了和下文的邊更加對稱,本文中稱為 node ),以及把節點關聯起來的邊( edge )。我們熟悉的鏈表以及多種樹結構可以看作是符合特定規則的圖。圖在路徑選擇、推薦演算法以及神經網路等方面都是重要的核心數據結構。
既然圖的用途如此廣泛,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存儲它。如果在傳統的關系資料庫中存儲圖,很自然的做法就是為節點和邊各自創建一張表,並用外鍵把它們關聯起來。這樣的話,要查找某人所有的子女,就可以寫下類似下面的查詢:
還好,不算太復雜。但是如果要查找孫輩呢?那恐怕就要使用子查詢或者 CTE(Common Table Expression) 等特殊構造了。再往下想,曾孫輩又該怎麼查詢?孫媳婦呢?
這樣我們會意識到,SQL 作為查詢語言,它只是對二維數據表這種結構而設計的,用它去查詢圖的話非常笨拙,很快會變得極其復雜,也難以擴展。針對圖而言,我們希望有一種更為自然和直觀的查詢語法,類似這樣:
為了高效地存儲和查詢圖這種數據結構,圖資料庫( Graph Database )應運而生。因為和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存在極大的差異,所以它屬於新型資料庫也就是 NoSql 的一個分支(其他分支包括文檔資料庫、列資料庫等)。圖資料庫的主要代表包括 Neo4J 等。本文介紹的 Dagoba 則是具備圖資料庫核心功能、主要用於教學和演示的一個簡單的圖資料庫。
原文代碼是使用 JavaScript 編寫的,在定義調用介面時大量使用了原型( prototype )這種特有的語言構造。對於其他主流語言的用戶來說,原型的用法多少顯得有些別扭和不自然。
考慮到本系列其他資料庫示例大多是用 Python 實現的,本文也按照傳統,用 Python 重寫了原文的代碼。同樣延續之前的慣例,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程序是如何逐步完善的,我們用迭代式的方法完成程序的各個組成部分。
原文在 500lines 系列的 Github 倉庫中只包含了實現代碼,並未包含測試。按照代碼注釋說明,測試程序位於作者的另一個代碼庫中,不過和 500lines 版本的實現似乎略有不同。
本文實現的代碼參考了原作者的測試內容,但跳過了北歐神話這個例子——我承認確實不熟悉這些神祇之間的親緣關系,相信中文背景的讀者們多數也未必了解,雖然作者很喜歡這個例子,想了想還是不要徒增困惑吧。因此本文在編寫測試用例時只參考了原文關於家族親屬的例子,放棄了神話相關的部分,盡管會減少一些趣味性,相信對於入門級的代碼來說這樣也夠用了。
本文實現程序位於代碼庫的 dagoba 目錄下。按照本系列程序的同意規則,要想直接執行各個已完成的步驟,讀者可以在根目錄下的 main.py 找到相應的代碼位置,取消注釋並運行即可。
本程序的所有步驟只需要 Python3 ,測試則使用內置的 unittest , 不需要額外的第三方庫。原則上 Python3.6 以上版本應該都可運行,但我只在 Python3.8.3 環境下完整測試過。
本文實現的程序從最簡單的案例開始,通過每個步驟逐步擴展,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程序。這些步驟包括:
接下來依次介紹各個步驟。
回想一下,圖資料庫就是一些點( node )和邊( edge )的集合。現在我們要做出的一個重大決策是如何對節點/邊進行建模。對於邊來說,必須指定它的關聯關系,也就是從哪個節點指向哪個節點。大多數情況下邊是有方向的——父子關系不指明方向可是要亂套的!
考慮到擴展性及通用性問題,我們可以把數據保存為字典( dict ),這樣可以方便地添加用戶需要的任何數據。某些數據是為資料庫內部管理而保留的,為了明確區分,可以這樣約定:以下劃線開頭的特殊欄位由資料庫內部維護,類似於私有成員,用戶不應該自己去修改它們。這也是 Python 社區普遍遵循的約定。
此外,節點和邊存在互相引用的關系。目前我們知道邊會引用到兩端的節點,後面還會看到,為了提高效率,節點也會引用到邊。如果僅僅在內存中維護它們的關系,那麼使用指針訪問是很直觀的,但資料庫必須考慮到序列化到磁碟的問題,這時指針就不再好用了。
為此,最好按照資料庫的一般要求,為每個節點維護一個主鍵( _id ),用主鍵來描述它們之間的關聯關系。
我們第一步要把資料庫的模型建立起來。為了測試目的,我們使用一個最簡單的資料庫模型,它只包含兩個節點和一條邊,如下所示:
按照 TDD 的原則,首先編寫測試:
與原文一樣,我們把資料庫管理介面命名為 Dagoba 。目前,能夠想到的最簡單的測試是確認節點和邊是否已經添加到資料庫中:
assert_item 是一個輔助方法,用於檢查字典是否包含預期的欄位。相信大家都能想到該如何實現,這里就不再列出了,讀者可參考 Github 上的完整源碼。
現在,測試是失敗的。用最簡單的辦法實現資料庫: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添加節點還是查詢,程序都使用了拷貝後的數據副本,而不是直接使用原始數據。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字典是可變的,用戶可以在任何時候修改其中的內容,如果資料庫不知道數據已經變化,就很容易發生難以追蹤的一致性問題,最糟糕的情況下會使得數據內容徹底混亂。
拷貝數據可以避免上述問題,代價則是需要佔用更多內存和處理時間。對於資料庫來說,通常查詢次數要遠遠多於修改,所以這個代價是可以接受的。
現在測試應該正常通過了。為了讓它更加完善,我們可以再測試一些邊緣情況,看看資料庫能否正確處理異常數據,比如:
例如,如果用戶嘗試添加重復主鍵,我們預期應拋出 ValueError 異常。因此編寫測試如下:
為了滿足以上測試,代碼需要稍作修改。特別是按照 id 查找主鍵是個常用操作,通過遍歷的方法效率太低了,最好是能夠通過主鍵直接訪問。因此在資料庫中再增加一個字典:
完整代碼請參考 Github 倉庫。
在上個步驟,我們在初始化資料庫時為節點明確指定了主鍵。按照資料庫設計的一般原則,主鍵最好是不具有業務含義的代理主鍵( Surrogate key ),用戶不應該關心它具體的值是什麼,因此讓資料庫去管理主鍵通常是更為合理的。當然,在部分場景下——比如導入外部數據——明確指定主鍵仍然是有用的。
為了同時支持這些要求,我們這樣約定:欄位 _id 表示節點的主鍵,如果用戶指定了該欄位,則使用用戶設置的值(當然,用戶有責任保證它們不會重復);否則,由資料庫自動為它分配一個主鍵。
如果主鍵是資料庫生成的,事先無法預知它的值是什麼,而邊( edge )必須指定它所指向的節點,因此必須在主鍵生成後才能添加。由於這個原因,在動態生成主鍵的情況下,資料庫的初始化會略微復雜一些。還是先寫一個測試:
為支持此功能,我們在資料庫中添加一個內部欄位 _next_id 用於生成主鍵,並讓 add_node 方法返回新生成的主鍵:
接下來,再確認一下邊是否可以正常訪問:
運行測試,一切正常。這個步驟很輕松地完成了,不過兩個測試( DbModelTest 和 PrimaryKeyTest )出現了一些重復代碼,比如 get_item 。我們可以把這些公用代碼提取出來。由於 get_item 內部調用了 TestCase.assertXXX 等方法,看起來應該使用繼承,但從 TestCase 派生基類容易引起一些潛在的問題,所以我轉而使用另一個技巧 Mixin :
實現資料庫模型之後,接下來就要考慮如何查詢它了。
在設計查詢時要考慮幾個問題。對於圖的訪問來說,幾乎總是由某個節點(或符合條件的某一類節點)開始,從與它相鄰的邊跳轉到其他節點,依次類推。所以鏈式調用對查詢來說是一種很自然的風格。舉例來說,要知道 Tom 的孫子養了幾只貓,可以使用類似這樣的查詢:
可以想像,以上每個方法都應該返回符合條件的節點集合。這種實現是很直觀的,不過存在一個潛在的問題:很多時候用戶只需要一小部分結果,如果它總是不計代價地給我們一個巨大的集合,會造成極大的浪費。比如以下查詢: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我們需要另外一種機制,也就是通常所稱的「懶式查詢」或「延遲查詢」。它的基本思想是,當我們調用查詢方法時,它只是把查詢條件記錄下來,而並不立即返回結果,直到明確調用某些方法時才真正去查詢資料庫。
如果讀者比較熟悉流行的 Python ORM,比如 SqlAlchemy 或者 Django ORM 的話,會知道它們幾乎都是懶式查詢的,要調用 list(result) 或者 result[0:10] 這樣的方法才能得到具體的查詢結果。
在 Dagoba 中把觸發查詢的方法定義為 run 。也就是說,以下查詢執行到 run 時才真正去查找數據:
和懶式查詢( Lazy Query )相對應的,直接返回結果的方法一般稱作主動查詢( Eager Query )。主動查詢和懶式查詢的內在查找邏輯基本上是相同的,區別只在於觸發機制不同。由於主動查詢實現起來更加簡單,出錯也更容易排查,因此我們先從主動查詢開始實現。
還是從測試開始。前面測試所用的簡單資料庫數據太少,難以滿足查詢要求,所以這一步先來創建一個更復雜的數據模型:
此關系的復雜之處之一在於反向關聯:如果 A 是 B 的哥哥,那麼 B 就是 A 的弟弟/妹妹,為了查詢到他們彼此之間的關系,正向關聯和反向關聯都需要存在,因此在初始化資料庫時需要定義的邊數量會很多。
當然,父子之間也存在反向關聯的問題,為了讓問題稍微簡化一些,我們目前只需要向下(子孫輩)查找,可以稍微減少一些關聯數量。
因此,我們定義數據模型如下。為了減少重復工作,我們通過 _backward 欄位定義反向關聯,而資料庫內部為了查詢方便,需要把它維護成兩條邊:
然後,測試一個最簡單的查詢,比如查找某人的所有孫輩:
這里 outcome/income 分別表示從某個節點出發、或到達它的節點集合。在原作者的代碼中把上述方法稱為 out/in 。當然這樣看起來更加簡潔,可惜的是 in 在 Python 中是個關鍵字,無法作為函數名。我也考慮過加個下劃線比如 out_.in_ 這種形式,但看起來也有點怪異,權衡之後還是使用了稍微啰嗦一點的名稱。
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定義查詢介面了。在前面已經說過,我們計劃分別實現兩種查詢,包括主動查詢( Eager Query )以及延遲查詢( Lazy Query )。
它們的內在查詢邏輯是相通的,看起來似乎可以使用繼承。不過遵循 YAGNI 原則,目前先不這樣做,而是只定義兩個新類,在滿足測試的基礎上不斷擴展。以後我們會看到,與繼承相比,把共同的邏輯放到資料庫本身其實是更為合理的。
接下來實現訪問節點的方法。由於 EagerQuery 調用查詢方法會立即返回結果,我們把結果記錄在 _result 內部欄位中。雖然 node 方法只返回單個結果,但考慮到其他查詢方法幾乎都是返回集合,為統一起見,讓它也返回集合,這樣可以避免同時支持集合與單結果的分支處理,讓代碼更加簡潔、不容易出錯。此外,如果查詢對象不存在的話,我們只返回空集合,並不視為一個錯誤。
查詢輸入/輸出節點的方法實現類似這樣:
查找節點的核心邏輯在資料庫本身定義:
以上使用了內部定義的一些輔助查詢方法。用類似的邏輯再定義 income ,它們的實現都很簡單,讀者可以直接參考源碼,此處不再贅述。
在此步驟的最後,我們再實現一個優化。當多次調用查詢方法後,結果可能會返回重復的數據,很多時候這是不必要的。就像關系資料庫通常支持 unique/distinct 一樣,我們也希望 Dagoba 能夠過濾重復的數據。
假設我們要查詢某人所有孩子的祖父,顯然不管有多少孩子,他們的祖父應該是同一個人。因此編寫測試如下:
現在來實現 unique 。我們只要按照主鍵把重復數據去掉即可:
在上個步驟,初始化資料庫指定了雙向關聯,但並未測試它們。因為我們還沒有編寫代碼去支持它們,現在增加一個測試,它應該是失敗的:
運行測試,的確失敗了。我們看看要如何支持它。回想一下,當從邊查找節點時,使用的是以下方法:
這里也有一個潛在的問題:調用 self.edges 意味著遍歷所有邊,當資料庫內容較多時,這是巨大的浪費。為了提高性能,我們可以把與節點相關的邊記錄在節點本身,這樣要查找邊只要看節點本身即可。在初始化時定義出入邊的集合:
在添加邊時,我們要同時把它們對應的關系同時更新到節點,此外還要維護反向關聯。這涉及對字典內容的部分復制,先編寫一個輔助方法:
然後,將添加邊的實現修改如下:
這里的代碼同時添加正向關聯和反向關聯。有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代碼略有重復,是的,但是重復僅出現在該函數內部,本著「三則重構」的原則,暫時不去提取代碼。
實現之後,前面的測試就可以正常通過了。
在這個步驟中,我們來實現延遲查詢( Lazy Query )。
延遲查詢的要求是,當調用查詢方法時並不立即執行,而是推遲到調用特定方法,比如 run 時才執行整個查詢,返回結果。
延遲查詢的實現要比主動查詢復雜一些。為了實現延遲查詢,查詢方法的實現不能直接返回結果,而是記錄要執行的動作以及傳入的參數,到調用 run 時再依次執行前面記錄下來的內容。
如果你去看作者的實現,會發現他是用一個數據結構記錄執行操作和參數,此外還有一部分邏輯用來分派對每種結構要執行的動作。這樣當然是可行的,但數據處理和分派部分的實現會比較復雜,也容易出錯。
本文的實現則選擇了另外一種不同的方法:使用 Python 的內部函數機制,把一連串查詢變換成一組函數,每個函數取上個函數的執行結果作為輸入,最後一個函數的輸出就是整個查詢的結果。由於內部函數同時也是閉包,盡管每個查詢的參數形式各不相同,但是它們都可以被閉包「捕獲」而成為內部變數,所以這些內部函數可以採用統一的形式,無需再針對每種查詢設計額外的數據結構,因而執行過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簡化。
首先還是來編寫測試。 LazyQueryTest 和 EagerQueryTest 測試用例幾乎是完全相同的(是的,兩種查詢只在於內部實現機制不同,它們的調用介面幾乎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我們可以把 EagerQueryTest 的測試原樣不變拷貝到 LazyQueryTest 中。當然拷貝粘貼不是個好注意,對於比較冗長而固定的初始化部分,我們可以把它提取出來作為兩個測試共享的公共函數。讀者可參考代碼中的 step04_lazy_query/tests/test_lazy_query.py 部分。
程序把查詢函數的串列執行稱為管道( pipeline ),用一個變數來記錄它:
然後依次實現各個調用介面。每種介面的實現都是類似的:用內部函數執行真正的查詢邏輯,再把這個函數添加到 pipeline 調用鏈中。比如 node 的實現類似下面:
其他介面的實現也與此類似。最後, run 函數負責執行所有查詢,返回最終結果;
完成上述實現後執行測試,確保我們的實現是正確的。
在前面我們說過,延遲查詢與主動查詢相比,最大的優勢是對於許多查詢可以按需要訪問,不需要每個步驟都返回完整結果,從而提高性能,節約查詢時間。比如說,對於下面的查詢:
以上查詢的意思是從孫輩中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節點即可。對該查詢而言,主動查詢會在調用 outcome('son') 時就遍歷所有節點,哪怕最後一步只需要第一個結果。而延遲查詢為了提高效率,應在找到符合條件的結果後立即停止。
目前我們尚未實現 take 方法。老規矩,先添加測試:
主動查詢的 take 實現比較簡單,我們只要從結果中返回前 n 條記錄:
延遲查詢的實現要復雜一些。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查找,返回結果不應該是完整的列表( list ),而應該是個按需返回的可迭代對象,我們用內置函數 next 來依次返回前 n 個結果:
寫完後運行測試,確保它們是正確的。
從外部介面看,主動查詢和延遲查詢幾乎是完全相同的,所以用單純的數據測試很難確認後者的效率一定比前者高,用訪問時間來測試也並不可靠。為了測試效率,我們引入一個節點訪問次數的概念,如果延遲查詢效率更高的話,那麼它應該比主動查詢訪問節點的次數更少。
為此,編寫如下測試:
我們為 Dagoba 類添加一個成員來記錄總的節點訪問次數,以及兩個輔助方法,分別用於獲取和重置訪問次數:
然後瀏覽代碼,查找修改點。增加計數主要在從邊查找節點的時候,因此修改部分如下:
此外還有 income/outcome 方法,修改都很簡單,這里就不再列出。
實現後再次運行測試。測試通過,表明延遲查詢確實在效率上優於主動查詢。
不像關系資料庫的結構那樣固定,圖的形式可以千變萬化,查詢機制也必須足夠靈活。從原理上講,所有查詢無非是從某個節點出發按照特定方向搜索,因此用 node/income/outcome 這三個方法幾乎可以組合出任意所需的查詢。
但對於復雜查詢,寫出的代碼有時會顯得較為瑣碎和冗長,對於特定領域來說,往往存在更為簡潔的名稱,例如:母親的兄弟可簡稱為舅舅。對於這些場景,如果能夠類似 DSL (領域特定語言)那樣允許用戶根據專業要求自行擴展,從而簡化查詢,方便閱讀,無疑會更為友好。
如果讀者去看原作者的實現,會發現他是用一種特殊語法 addAlias 來定義自己想要的查詢,調用方法時再進行查詢以確定要執行的內容,其介面和內部實現都是相當復雜的。
而我希望有更簡單的方法來實現這一點。所幸 Python 是一種高度動態的語言,允許在運行時向類中增加新的成員,因此做到這一點可能比預想的還要簡單。
為了驗證這一點,編寫測試如下:
無需 Dagoba 的實現做任何改動,測試就可以通過了!其實我們要做的就是動態添加一個自定義的成員函數,按照 Python 對象機制的要求,成員函數的第一個成員應該是名為 self 的參數,但這里已經是在 UnitTest 的內部,為了和測試類本身的 self 相區分,新函數的參數增加了一個下劃線。
此外,函數應返回其所屬的對象,這是為了鏈式調用所要求的。我們看到,動態語言的靈活性使得添加新語法變得非常簡單。
到此,一個初具規模的圖資料庫就形成了。
和原文相比,本文還缺少一些內容,比如如何將資料庫序列化到磁碟。不過相信讀者都看到了,我們的資料庫內部結構基本上是簡單的原生數據結構(列表+字典),因此序列化無論用 pickle 或是 JSON 之類方法都應該是相當簡單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完成它們。
我們的圖資料庫實現為了提高查詢性能,在節點內部存儲了邊的指針(或者說引用)。這樣做的好處是,無論資料庫有多大,從一個節點到相鄰節點的訪問是常數時間,因此數據訪問的效率非常高。
但一個潛在的問題是,如果資料庫規模非常大,已經無法整個放在內存中,或者出於安全性等原因要實現分布式訪問的話,那麼指針就無法使用了,必須要考慮其他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分布式資料庫無論採用何種數據模型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本文中我們沒有涉及。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考慮 500lines 系列中關於分布式和集群演算法的其他一些文章。
本文的實現和系列中其他資料庫類似,採用 Python 作為實現語言,而原作者使用的是 JavaScript ,這應該和作者的背景有關。我相信對於大多數開發者來說, Python 的對象機制比 JavaScript 基於原型的語法應該是更容易閱讀和理解的。
當然,原作者的版本比本文版本在實現上其實是更為完善的,靈活性也更好。如果想要更為優雅的實現,我們可以考慮使用 Python 元編程,那樣會更接近於作者的實現,但也會讓程序的復雜性大為增加。如果讀者有興趣,不妨對照著去讀讀原作者的版本。
⑶ java和python是什麼
java和python都是一種面向對象的語言。
Java是一種面向對象的語言,有著和C/C++近似的語法。它是動態鏈接,允許新的代碼在運行時載入與運行,而不是動態類型的。Java的演變相對較慢,最近才合並了一些功能用以支持函數式編程。相對的這種語言和VM的哲學都是將向後兼容作為首要指令。
Python是完全面向對象的語言。函數、模塊、數字、字元串都是對象。而且完全支持繼承、重載、派生、多繼承,有益於增強源代碼的復用性。Python是建立一個可擴展的對象模型的常用語言。用於面向對象的設計並不意味著開發者用Python寫代碼時最常用的風格就是面向對象的風格,它同樣支持過程式編程,模塊化編程和某些方面的函數式編程。
想了解更多有關Java和Python的詳情,推薦咨詢達內教育。達內教育擁有1v1督學跟蹤式學習有疑問隨時溝通,企業級項目,課程穿插大廠真實項目講解,對標企業人才標准制定專業學習計劃,囊括主流熱點技術,理論知識+學習思維+實戰操作,打造完整學習閉環。達內教育實戰講師、經驗豐富、多種班型供學員選擇、獨創TTS8.0教學系統,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感興趣的話點擊此處,免費學習一下
⑷ 學習python能幹什麼
Python 可以做什麼?
可以在伺服器上使用 Python 來創建 Web 應用程序。
Python 可以與軟體一起使用來創建工作流。
Python 可以連接到資料庫系統。它還可以讀取和修改文件。
Python 可用於處理大數據並執行復雜的數學運算。
Python 可用於快速原型設計,也可用於生產就緒的軟體開發
學習完Python可枯做以從事的崗位:
1. linux運維工程師
這個職位主要就是負責Linux伺服器管理,數據分析、自動化處理任務、分析網站日誌、定時計劃管理等等,目的是解放雙手。
2. Python開發工程師
這個職位一般需要精通Python編程語言,有Django等框架的使用經驗,實習無要求。
3. Python高級工程師
需要精通Linux/Unixg平台,有英語閱讀功底。
4. SEO工程師
為自己或公司開發和改進SEO相關軟體,實現自動化搜索引擎優化和日常重復工作。
5. Python游戲開發工程師信跡
網路游戲後端伺服器邏輯的開發和處理,有大型資料庫使用經驗,喜歡從事游戲相關工作。
6. Web網站開發方向
熟悉Web開發的常用 Python框架,熟悉掌握Mysql類資料庫的操作即可。
7. Python自動化測試
熟悉自動化流程沒坦衡、方法和常用的模塊的使用,有英文讀寫的能力。
⑸ Python能做什麼,能夠開發什麼項目
Python是一種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是一種面向對象的動態類型語言,最初被設計用於編寫自動化腳本(shell),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語言新功能的添加,越來越多被用於獨立的、大型項目的開發。
Python是一種解釋型腳本語言,可以應用於Web 和 Internet開發、科學計算和統計、人工智慧、教育、桌面界面開發、軟體開發、後端開發這些領域。
Python的應用
1、系統編程
提供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序編程介面),能方便進行系統維護和管理,Linux下標志性語言之一,是很多系統管理員理想的編程工具。
2、圖形處理
有PIL、Tkinter等圖形庫支持,能方便進行圖形處理。
3、數學處理
NumPy擴展提供大量與許多標准數學庫的介面。
4、文本處理
python提供的re模塊能支持正則表達式,還提供SGML,XML分析模塊,許多程序員利用python進行XML程序的開發。
5、資料庫編程
程序員可通過遵循Python DB-API(資料庫應用程序編程介面)規范的模塊與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Sybase,DB2,MySQL、SQLite等資料庫通信。python自帶有一個Gadfly模塊,提供了一個完整的SQL環境。
6、網路編程
提供豐富的模塊支持sockets編程,能方便快速地開發分布式應用程序。很多大規模軟體開發計劃例如Zope,Mnet 及BitTorrent. Google都在廣泛地使用它。
7、Web編程
應用的開發語言,支持最新的XML技術。
8、多媒體應用
Python的PyOpenGL模塊封裝了「OpenGL應用程序編程介面」,能進行二維和三維圖像處理。PyGame模塊可用於編寫游戲軟體。
9、pymo引擎
PYMO全稱為python memories off,是一款運行於Symbian S60V3,Symbian3,S60V5, Symbian3, Android系統上的AVG游戲引擎。因其基於python2.0平台開發,並且適用於創建秋之回憶(memories off)風格的AVG游戲,故命名為PYMO。
10、黑客編程
python有一個hack的庫,內置了你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函數,但是缺少成就感。
⑹ Python是什麼
Python不僅僅是一個設計優秀的程序語言,它能夠完成現實中的各種任務,你可以在任何場合應用Python,從網站和游戲開發到機器人和太空梭控制。(如何學好Python,請看總結!)
盡管如此,Python的應用領域分為下面幾類。下文將介紹一些Python具體能幫我們做的事情。
1.python可以用於系統編程Python對操作系統服務的內置介面,使其成為編寫可移植的維護操作系統的管理工具和部件(有時也被稱為Shell工具)的理想工具。
Python程序可以搜索文件和目錄樹,可以運行其他程序,用進程或線程進行並行處理等等。
2.python可以用於用戶圖形介面Python的簡潔以及快速的開發周期十分適合開發GUI程序。
此外,基於C平台的工具包wxPythonGUIAPI可以使用Python構建可移植的GUI。諸如PythonCard和Dabo等一些高級工具包是構建在wxPython和Tkinter的基礎API之上的。通過適當的庫,你可以使用其他的GUI工具包,例如,Qt、GTK、MFC和Swing等。
3..python可以用於Internet腳本Python提供了標准Internet模塊,使Python能夠廣泛地在多種網路任務中發揮作用,無論是在伺服器端還是在客戶端都是如此。而且網路上還可以獲得很多使用Python進行Internet編程的第三方工具此外,Python涌現了許多Web開發工具包,例如,Django、TurboGears、Pylons、Zope和WebWare,使Python能夠快速構建功能完善和高質量的網站。
4.python可以用於組件集成在介紹Python作為控制語言時,曾涉及它的組件集成的角色。Python可以通過C/C系統進行擴展,並能夠嵌套C/C系統的特性,使其能夠作為一種靈活的粘合語言,腳本化處理其他系統和組件的行為。
例如,將一個C庫集成到Python中,能夠利用Python進行測試並調用庫中的其他組件;將Python嵌入到產品中,在不需要重新編譯整個產品或分發源代碼的情況下,能夠進行產品的單獨定製。5.python能用於資料庫編程對於傳統的資料庫需求,Python提供了對所有主流關系資料庫系統的介面,Python定義了一種通過Python腳本存取SQL數據枯橘廳庫系統的可移植的資料庫API,這個API對於各種底層應用的資料庫系統都是統一的。
所以一個寫給自由軟體MySQL系統的腳本在很大程度上不需改變就可以工作在其他系統沒隱上(例如,Oracle)--你僅需要將底層的廠商介面替換掉就可以實現。
6.python可以用於快速原型對於Python程序來說,使用Python或C編寫的組件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在一開始利用Python做系統原型,之後再將組件移植到C或C這樣的編譯語言上。
7.python可以用於數值計算和科學計算編程我們之前提到過的NumPy數值編程擴展包括很多高級工具,通過將Python與出於速度考慮而使用編譯語言編寫的數值計算的常規代碼進行集成,其他一些數值計算工具為Python提供了動畫、3D可視化、並行處理等功能的支持。
8.python可以用於游戲、圖像、人工智慧、XML、機器人等Python的應用領域很多,遠比這里提到的多得多。例如,可以利用pygame系統使用Python對圖形和游戲進行編程;用PIL和其他的一些工具進行圖伍薯像處理;用PyRo工具包進行機器人控制編程。
總結:一個優秀的Python工程師在任何的公司待遇都是非常不錯的,不僅僅領域很廣,相比於其他的程序語言來說,Python更加靈活,功能強大,簡單易學,是大部分企業,開發者,甚至運維和測試喜歡的語言,包括全世界最大的蘋果公司。
⑺ 後端編程Python3-資料庫編程
對大多數軟體開發者而言,術語資料庫通常是指RDBMS(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 這些系統使用表格(類似於電子表格的網格),其中行表示記錄,列表示記錄的欄位。表格及其中存放的數據是使用SQL (結構化査詢語言)編寫的語句來創建並操縱的。Python提供了用於操縱SQL資料庫的API(應用程序介面),通常與作為標準的SQLite 3資料庫一起發布。
另一種資料庫是DBM (資料庫管理器),其中存放任意數量的鍵-值項。Python 的標准庫提供了幾種DBM的介面,包括某些特定於UNIX平台的。DBM的工作方式 與Python中的字典類似,區別在於DBM通常存放於磁碟上而不是內存中,並且其鍵與值總是bytes對象,並可能受到長度限制。本章第一節中講解的shelve模塊提供了方便的DBM介面,允許我們使用字元串作為鍵,使用任意(picklable)對象作為值。
如果可用的 DBM 與 SQLite 資料庫不夠充分,Python Package Index, pypi.python.org/pypi中提供了大量資料庫相關的包,包括bsddb DBM ("Berkeley DB"),對象-關系映射器,比如SQLAlchemy (www.sqlalchemy.org),以及流行的客戶端/伺服器數據的介面,比如 DB2、Informix、Ingres、MySQL、ODBC 以及 PostgreSQL。
本章中,我們將實現某程序的兩個版本,該程序用於維護一個DVD列表,並追蹤每個DVD的標題、發行年份、時間長度以及發行者。該程序的第一版使用DBM (通過shelve模塊)存放其數據,第二版則使用SQLite資料庫。兩個程序都可以載入與保存簡單的XML格式,這使得從某個程序導出DVD數據並將其導入到其他程序成為可能。與DBM版相比,基於SQL的程序提供了更多一些的功能,並且其數據設計也稍干凈一些。
12.1 DBM資料庫
shelve模塊為DBM提供了一個wrapper,藉助於此,我們在與DBM交互時,可以將其看做一個字典,這里是假定我們只使用字元串鍵與picklable值,實際處理時, shelve模塊會將鍵與值轉換為bytes對象(或者反過來)。
由於shelve模塊使用的是底層的DBM,因此,如果其他計算機上沒有同樣的DBM,那麼在某台計算機上保存的DBM文件在其他機器上無法讀取是可能的。為解決這一問題,常見的解決方案是對那些必須在機器之間可傳輸的文件提供XML導入與導出功能,這也是我們在本節的DVD程序dvds-dbm.py中所做的。
對鍵,我們使用DVD的標題;對值,則使用元組,其中存放發行者、發行年份以及時間。藉助於shelve模塊,我們不需要進行任何數據轉換,並可以把DBM對象當做一個字典進行處理。
程序在結構上類似於我們前面看到的那種菜單驅動型的程序,因此,這里主要展示的是與DBM程序設計相關的那部分。下面給出的是程序main()函數中的一部分, 忽略了其中菜單處理的部分代碼。
db = None
try:
db = shelve.open(filename, protocol=pickle.HIGHEST_PROTOCOL)
finally:
if db is not None:
db.dose()
這里我們已打開(如果不存在就創建)指定的DBM文件,以便於對其進行讀寫操作。每一項的值使用指定的pickle協議保存為一個pickle,現有的項可以被讀取, 即便是使用更底層的協議保存的,因為Python可以計算出用於讀取pickle的正確協議。最後,DBM被關閉——其作用是清除DBM的內部緩存,並確保磁碟文件可以反映出已作的任何改變,此外,文件也需要關閉。
該程序提供了用於添加、編輯、列出、移除、導入、導出DVD數據的相應選項。除添加外,我們將忽略大部分用戶介面代碼,同樣是因為已經在其他上下文中進行了展示。
def add_dvd(db):
title = Console.get_string("Title", "title")
if not title:
return
director = Console.get_string("Director", "director")
if not director:
return
year = Console.get_integer("Year", "year",minimum=1896,
maximum=datetime,date.today().year)
ration = Console.get_integer("Duration (minutes)", "minutes「, minimum=0, maximum=60*48)
db[title] = (director, year, ration)
db.sync()
像程序菜單調用的所有函數一樣,這一函數也以DBM對象(db)作為其唯一參數。該函數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獲取DVD的詳細資料,在倒數第二行,我們將鍵-值項存儲在DBM文件中,DVD的標題作為鍵,發行者、年份以及時間(由shelve模塊pickled在一起)作為值。
為與Python通常的一致性同步,DBM提供了與字典一樣的API,因此,除了 shelve.open() 函數(前面已展示)與shelve.Shelf.sync()方法(該方法用於清除shelve的內部緩存,並對磁碟上文件的數據與所做的改變進行同步——這里就是添加一個新項),我們不需要學習任何新語法。
def edit_dvd(db):
old_title = find_dvd(db, "edit")
if old_title is None:
return
title = Console.get.string("Title", "title", old_title)
if not title:
return
director, year, ration = db[old_title]
...
db[title]= (director, year, ration)
if title != old_title:
del db[old_title]
db.sync()
為對某個DVD進行編輯,用戶必須首先選擇要操作的DVD,也就是獲取DVD 的標題,因為標題用作鍵,值則用於存放其他相關數據。由於必要的功能在其他場合 (比如移除DVD)也需要使用,因此我們將其實現在一個單獨的find_dvd()函數中,稍後將査看該函數。如果找到了該DVD,我們就獲取用戶所做的改變,並使用現有值作為默認值,以便提高交互的速度。(對於這一函數,我們忽略了大部分用戶介面代碼, 因為其與添加DVD時幾乎是相同的。)最後,我們保存數據,就像添加時所做的一樣。如果標題未作改變,就重寫相關聯的值;如果標題已改變,就創建一個新的鍵-值對, 並且需要刪除原始項。
def find_dvd(db, message):
message = "(Start of) title to " + message
while True:
matches =[]
start = Console.get_string(message, "title")
if not start:
return None
for title in db:
if title.lower().startswith(start.lower()):
matches.append(title)
if len(matches) == 0:
print("There are no dvds starting with", start)
continue
elif len(matches) == 1:
return matches[0]
elif len(matches) > DISPLAY_LIMIT:
print("Too many dvds start with {0}; try entering more of the title".format(start)
continue
else:
matches = sorted(matches, key=str.lower)
for i, match in enumerate(matches):
print("{0}: {1}".format(i+1, match))
which = Console.get_integer("Number (or 0 to cancel)",
"number", minimum=1, maximum=len(matches))
return matches[which - 1] if which != 0 else None
為盡可能快而容易地發現某個DVD,我們需要用戶只輸入其標題的一個或頭幾個字元。在具備了標題的起始字元後,我們在DBM中迭代並創建一個匹配列表。如果只有一個匹配項,就返回該項;如果有幾個匹配項(但少於DISPLAY_LIMIT, 一個在程序中其他地方設置的整數),就以大小寫不敏感的順序展示所有這些匹配項,並為每一項設置一個編號,以便用戶可以只輸入編號就可以選擇某個標題。(Console.get_integer()函數可以接受0,即便最小值大於0,以便0可以用作一個刪除值。通過使用參數allow_zero=False, 可以禁止這種行為。我們不能使用Enter鍵,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意味著取消,因為什麼也不輸入意味著接受默認值。)
def list_dvds(db):
start =」"
if len(db)> DISPLAY.LIMIT:
start = Console.get_string(「List those starting with [Enter=all]」, "start」)
print()
for title in sorted(db, key=str.lower):
if not start or title.Iower().startswith(start.lower()):
director, year, ration = db[title]
print("{title} ({year}) {ration} minute{0}, by "
"{director}".format(Util.s(ration),**locals()))
列出所有DVD (或者那些標題以某個子字元串引導)就是對DBM的所有項進行迭代。
Util.s()函數就是簡單的s = lambda x: "" if x == 1 else "s",因此,如果時間長度不是1分鍾,就返回"s"。
def remove_dvd(db):
title = find_dvd(db, "remove")
if title is None:
return
ans = Console.get_bool("Remove {0}?".format(title), "no")
if ans:
del db[title]
db.sync()
要移除一個DVD,首先需要找到用戶要移除的DVD,並請求確認,獲取後從DBM中刪除該項即可。
到這里,我們展示了如何使用shelve模塊打開(或創建)一個DBM文件,以及如何向其中添加項、編輯項、對其項進行迭代以及移除某個項。
遺憾的是,在我們的數據設計中存在一個瑕疵。發行者名稱是重復的,這很容易導致不一致性,比如,發行者Danny DeVito可能被輸入為"Danny De Vito",用於 一個電影;也可以輸入為「Danny deVito",用於另一個。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使用兩個DBM文件,主DVD文件使用標題鍵與(年份,時間長度,發行者ID)值; 發行者文件使用發行者ID (整數)鍵與發行者名稱值。下一節展示的SQL資料庫 版程序將避免這一瑕疵,這是通過使用兩個表格實現的,一個用於DVD,另一個用於發行者。
12.2 SQL資料庫
大多數流行的SQL資料庫的介面在第三方模塊中是可用的,Python帶有sqlite3 模塊(以及SQLite 3資料庫),因此,在Python中,可以直接開始資料庫程序設計。SQLite是一個輕量級的SQL資料庫,缺少很多諸如PostgreSQL這種資料庫的功能, 但非常便於構造原型系統,並且在很多情況下也是夠用的。
為使後台資料庫之間的切換盡可能容易,PEP 249 (Python Database API Specification v2.0)提供了稱為DB-API 2.0的API規范。資料庫介面應該遵循這一規范,比如sqlite3模塊就遵循這一規范,但不是所有第三方模塊都遵循。API規范中指定了兩種主要的對象,即連接對象與游標對象。表12-1與表12-2中分別列出了這兩種對象必須支持的API。在sqlite3模塊中,除DB-API 2.0規范必需的之外,其連接對象與游標對象都提供了很多附加的屬性與方法。
DVD程序的SQL版本為dvds.sql.py,該程序將發行者與DVD數據分開存儲,以 避免重復,並提供一個新菜單,以供用戶列出發行者。該程序使用的兩個表格在圖12-1
def connect(filename):
create= not os.path.exists(filename)
db = sqlite3.connect(filename)
if create: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CREATE TABLE directors ("
"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 UNIQUE NOT NULL, "
"name TEXT UNIQUE NOT NULL)")
cursor.execute("CREATE TABLE dvds ("
"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 UNIQUE NOT NULL, "
"title TEXT NOT NULL, "
"year INTEGER NOT NULL,"
"ration INTEGER NOT NULL, "
"director_id INTEGER NOT NULL, 」
"FOREIGN KEY (director_id) REFERENCES directors)")
db.commit()
return db
sqlite3.connect()函數會返回一個資料庫對象,並打開其指定的資料庫文件。如果該文件不存在,就創建一個空的資料庫文件。鑒於此,在調用sqlite3.connect()之前,我們要注意資料庫是否是准備從頭開始創建,如果是,就必須創建該程序要使用的表格。所有査詢都是通過一個資料庫游標完成的,可以從資料庫對象的cursor()方法獲取。
注意,兩個表格都是使用一個ID欄位創建的,ID欄位有一個AUTOINCREMENT 約束——這意味著SQLite會自動為ID欄位賦予唯一性的數值,因此,在插入新記錄時,我們可以將這些欄位留給SQLite處理。
SQLite支持有限的數據類型——實際上就是布爾型、數值型與字元串——但使用數據'『適配器」可以對其進行擴展,或者是擴展到預定義的數據類型(比如那些用於日期與datetimes的類型),或者是用於表示任意數據類型的自定義類型。DVD程序並不需要這一功能,如果需要,sqlite3模塊的文檔提供了很多詳細解釋。我們使用的外部鍵語法可能與用於其他資料庫的語法不同,並且在任何情況下,只是記錄我們的意圖,因為SQLite不像很多其他資料庫那樣需要強制關系完整性,sqlite3另一點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其默認行為是支持隱式的事務處理,因此,沒有提供顯式的「開始事務」 方法。
def add_dvd(db):
title = Console.get_string("Title", "title")
if not title:
return
director = Console.get_string("Director", "director")
if not director:
return
year = Console.get_integer("Year", "year」, minimum=1896,
maximum=datetime.date.today().year)
ration = Console.get_integer("Duration (minutes)", "minutes",
minimum=0,maximum=60*48)
director_id = get_and_set_director(db, director)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INSERT INTO dvds 」
"(title, year, ration, director_id)"
"VALUES (?, ?, ?, ?)",
(title, year, ration, director_id))
db.commit()
這一函數的開始代碼與dvds-dbm.py程序中的對應函數一樣,但在完成數據的收集後,與原來的函數有很大的差別。用戶輸入的發行者可能在也可能不在directors表格中,因此,我們有一個get_and_set_director()函數,在資料庫中尚無某個發行者時, 該函數就將其插入到其中,無論哪種情況都返回就緒的發行者ID,以便在需要的時候插入到dvds表。在所有數據都可用後,我們執行一條SQL INSERT語句。我們不需要指定記錄ID,因為SQLite會自動為我們提供。
在査詢中,我們使用問號(?)作為佔位符,每個?都由包含SQL語句的字元串後面的序列中的值替代。命名的佔位符也可以使用,後面在編輯記錄時我們將看到。盡管避免使用佔位符(而只是簡單地使用嵌入到其中的數據來格式化SQL字元串)也是可能的,我們建議總是使用佔位符,並將數據項正確編碼與轉義的工作留給資料庫模塊來完成。使用佔位符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提高安全性,因為這可以防止任意的SQL 被惡意地插入到一個査詢中。
def get_and_set_director(db, director):
director_id = get_director_id(db, director)
if directorjd is not None:
return director_id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lNSERT INTO directors (name) VALUES (?)」,(director,))
db.commit()
return get_director_id(db, director)
這一函數返回給定發行者的ID,並在必要的時候插入新的發行者記錄。如果某個記錄被插入,我們首先嘗試使用get_director_id()函數取回其ID。
def get_director_id(db, director):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SELECT id FROM directors WHERE name=?",(director,))
fields = cursor.fetchone()
return fields[0] if fields is not None else None
get_director_id()函數返回給定發行者的ID,如果資料庫中沒有指定的發行者,就返回None。我們使用fetchone()方法,因為或者有一個匹配的記錄,或者沒有。(我們知道,不會有重復的發行者,因為directors表格的名稱欄位有一個UNIQUE約束,在任何情況下,在添加一個新的發行者之前,我們總是先檢査其是否存在。)這種取回方法總是返回一個欄位序列(如果沒有更多的記錄,就返回None)。即便如此,這里我們只是請求返回一個單獨的欄位。
def edit_dvd(db):
title, identity = find_dvd(db, "edit")
if title is None:
return
title = Console.get_string("Title","title", title)
if not title:
return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SELECT dvds.year, dvds.ration, directors.name"
「FROM dvds, directors "
"WHERE dvds.director_id = directors.id AND "
"dvds.id=:id", dict(id=identity))
year, ration, director = cursor.fetchone()
director = Console.get_string("Director", "director", director)
if not director:
return
year = Console,get_integer("Year","year", year, 1896,datetime.date.today().year)
ration = Console.get_integer("Duration (minutes)", "minutes",
ration, minimum=0, maximum=60*48)
director_id = get_and_set_director(db, director)
cursor.execute("UPDATE dvds SET title=:title, year=:year,"
"ration=:ration, director_id=:directorjd "
"WHERE id=:identity", locals())
db.commit()
要編輯DVD記錄,我們必須首先找到用戶需要操縱的記錄。如果找到了某個記錄,我們就給用戶修改其標題的機會,之後取回該記錄的其他欄位,以便將現有值作為默認值,將用戶的輸入工作最小化,用戶只需要按Enter鍵就可以接受默認值。這里,我們使用了命名的佔位符(形式為:name),並且必須使用映射來提供相應的值。對SELECT語句,我們使用一個新創建的字典;對UPDATE語句,我們使用的是由 locals()返回的字典。
我們可以同時為這兩個語句都使用新字典,這種情況下,對UPDATE語句,我們可以傳遞 dict(title=title, year=year, ration=ration, director_id=director_id, id=identity)),而非 locals()。
在具備所有欄位並且用戶已經輸入了需要做的改變之後,我們取回相應的發行者ID (如果必要就插入新的發行者記錄),之後使用新數據對資料庫進行更新。我們採用了一種簡化的方法,對記錄的所有欄位進行更新,而不僅僅是那些做了修改的欄位。
在使用DBM文件時,DVD標題被用作鍵,因此,如果標題進行了修改,我們就需要創建一個新的鍵-值項,並刪除原始項。不過,這里每個DVD記錄都有一個唯一性的ID,該ID是記錄初次插入時創建的,因此,我們只需要改變任何其他欄位的值, 而不需要其他操作。
def find_dvd(db, message):
message = "(Start of) title to " + message
cursor = db.cursor()
while True: .
start = Console.get_stnng(message, "title")
if not start:
return (None, None)
cursor.execute("SELECT title, id FROM dvds "
"WHERE title LIKE ? ORDER BY title」,
(start +"%",))
records = cursor.fetchall()
if len(records) == 0:
print("There are no dvds starting with", start)
continue
elif len(records) == 1:
return records[0]
elif len(records) > DISPLAY_LIMIT:
print("Too many dvds ({0}) start with {1}; try entering "
"more of the title".format(len(records),start))
continue
else:
for i, record in enumerate(records):
print("{0}:{1}".format(i + 1, record[0]))
which = Console.get_integer("Number (or 0 to cancel)",
"number", minimum=1, maximum=len(records))
return records[which -1] if which != 0 else (None, None)
這一函數的功能與dvdsdbm.py程序中的find_dvd()函數相同,並返回一個二元組 (DVD標題,DVD ID)或(None, None),具體依賴於是否找到了某個記錄。這里並不需要在所有數據上進行迭代,而是使用SQL通配符(%),因此只取回相關的記錄。
由於我們希望匹配的記錄數較小,因此我們一次性將其都取回到序列的序列中。如果有不止一個匹配的記錄,但數量上又少到可以顯示,我們就列印記錄,並將每條記錄附帶一個數字編號,以便用戶可以選擇需要的記錄,其方式與在dvds-dbm.py程序中所做的類似:
def list_dvds(db):
cursor = db.cursor()
sql = ("SELECT dvds.title, dvds.year, dvds.ration, "
"directors.name FROM dvds, directors "
"WHERE dvds.director_id = directors.id")
start = None
if dvd_count(db) > DISPLAY_LIMIT:
start = Console.get_string("List those starting with [Enter=all]", "start")
sql += " AND dvds.title LIKE ?"
sql += 」 ORDER BY dvds.title"
print()
if start is None:
cursor.execute(sql)
else:
cursor.execute(sql, (start +"%",))
for record in cursor:
print("{0[0]} ({0[1]}) {0[2]} minutes, by {0[3]}".format(record))
要列出每個DVD的詳細資料,我們執行一個SELECT査詢。該査詢連接兩個表,如果記錄(由dvd_count()函數返回)數量超過了顯示限制值,就將第2個元素添加到WHERE 分支,之後執行該査詢,並在結果上進行迭代。每個記錄都是一個序列,其欄位是與 SELECT査詢相匹配的。
def dvd_count(db):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SELECT COUNT(*) FROM dvds")
return cursor.fetchone()[0]
我們將這幾行代碼放置在一個單獨的函數中,因為我們在幾個不同的函數中都需要使用這幾行代碼。
我們忽略了 list_directors()函數的代碼,因為該函數在結構上與list_dvds()函數非常類似,只不過更簡單一些,因為本函數只列出一個欄位(name)。
def remove_dvd(db):
title, identity = find_dvd(db, "remove")
if title is None:
return
ans = Console.get_bool("Remove {0}?".format(title), "no")
if ans: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DELETE FROM dvds WHERE id=?", (identity,))
db.commit()
在用戶需要刪除一個記錄時,將調用本函數,並且本函數與dvds-dbm.py程序中 相應的函數是非常類似的。
到此,我們完全查閱了 dvds-sql.py程序,並且了解了如何創建資料庫表格、選取 記錄、在選定的記錄上進行迭代以及插入、更新與刪除記錄。使用execute()方法,我們可以執行底層資料庫所支持的任意SQL語句。
SQLite提供了比我們這里使用的多得多的功能,包括自動提交模式(以及任意其他類型的事務控制),以及創建可以在SQL查詢內執行的函數的能力。提供一個工廠函數並用於控制對每個取回的記錄返回什麼(比如,一個字典或自定義類型,而不是欄位序列)也是可能的。此外,通過傳遞「:memory:」作為文件名,創建內存中的SQLite 資料庫也是可能的。
以上內容部分摘自視頻課程05後端編程Python22 資料庫編程,更多實操示例請參照視頻講解。跟著張員外講編程,學習更輕松,不花錢還能學習真本領。
⑻ 請問python主要應用領域是什麼,哪方面用的多了....
Web開發:最火的Python Web框架Django,支持非同步高並發的Tornado框架,短小精悍的flask,bootle,Django官方的標語把Django定義為the framework for perfectionist with deadlines(大意是一個為完全主義者開發的高效率Web框架)。
網路編程:支持高並發的Twisted網路框架,py3引入的asyncio使非同步編程變得非常簡單。
爬蟲:在爬蟲領域,Python幾乎是霸主地位,Scrapy、Request、BeautifuSoap、urllib等,想爬什麼爬什麼。
雲計算:目前最火的知名的雲計算框架是OpenStack,Python現在的火爆,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雲計算。
人工智慧/數據分析:Python是目前公認的人工智慧和數據分析領域的首選語言。
自動化運維:問問中國運維人員,運維人員必須會什麼語言?十分之九的人會回答Python。
不僅這些,Python還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金融分析,Python是金融分析、量化交易領域使用最多的編程語言;科學計算,Python越來越適用於科學計算、繪制高質量的2D和3D圖像。
此外,現在很多公司都在使用Python,比如谷歌,Google APP Engine、Google earth、谷歌爬蟲等,都在大量使用Python開發;NASA,大量使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和運算;YouTube,世界上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就是用Python開發的;Redhat,世界上最流行的Linux發行版本中的yum包管理工具就是用Python開發的。遠不止這些,還有國內的豆瓣、知乎、春雨醫生、騰訊、搜狐、網路、阿里等公司都在使用Python完成各種任務。
⑼ 請問python主要應用領域是什麼,哪方面用的多了.
python主要應用領域:
1、雲計算:
PYTHON語言算是雲計算最火的語言,典型應用OpenStack。
2、WEB前端開發
python相比php uby的模塊化設計,非常便於功能擴展;多年來形成了大量優秀的web開發框架,並且在不斷迭代;如目前優秀的全棧的django、框架flask,都繼承了python簡單、明確的風格,開發效率高、易維護,與自動化運維結合性好陵手。
python已經成為自動化運維平台領域的事實標准;眾多大型網站均為Python開發,Youtube, Dropbox, 豆瓣。
3、人工智慧應用
基於大數據分析和深度學習而發展出來的人工智慧本質上已經無法離開python的支持,目前世界優秀的人工智慧學習框架如Google的TransorFlow 、FaceBook的PyTorch以及開源社區的神經網路庫Karas等是用python實現的。
甚至微軟的CNTK(認知工具包)也完全含汪指支持Python,而且微軟的Vscode都已經把Python作為第一級語言進行支持。
4、系統運維工程項目
Python在與操作系統結合以及管理中非常密切,目前所有linux發行版中都帶有python,且對於linux中相關的管理功能都有大量的模塊可以使用,例如目前主流的自動化配置管理工具:SaltStackAnsible(目前是RedHat的)。
目前在幾乎所有互聯網公司,自動化運維的標配就是python+Django/flask,另外,在虛擬化管理方面已經是事實標準的openstack就是python實現的,所以Python是所有運維人員的談配必備技能。
5、金融理財分析
量化交易,金融分析,在金融工程領域,Python語言不但在用,且用的最多,而且重要性逐年提高。原因:作為動態語言的Python,語言結構清晰簡單,庫豐富,成熟穩定,科學計算和統計分析都很牛逼,生產效率遠遠高於c,c++,java,尤其擅長策略回測。
5、大數據分析
Python語言相對於其它解釋性語言最大的特點是其龐大而活躍的科學計算生態,在數據分析、交互、可視化方面有相當完善和優秀的庫(python數據分析棧:Numpy Pandas ScipyMatplotlipIpython)
並且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面向科學計算的Python發行版Anaconda,而且這幾年一直在快速進化和完善,對傳統的數據分析語言如R MATLAB SAS Stata形成了非常強的替代性。
⑽ Python有哪些技術上的優點比其他語言好在哪兒
Python有哪些技術上的優點
1. 面向對象和函數式
從根本上講,Python是一種面向對象的語言。它的類模型支持多態、運算符重載和多重繼承等高級概念,並且以Python特有的簡潔的語法和類型為背景,OOP十分易於使用。事實上,即使你不懂這些術語,仍會發現學習Python比學習其他OOP語言要容易得多。
除了作為一種強大的代碼組織和重用手段以外,Python的OOP本質使它成為其他面向對象系統語言的理想腳本工具。例如,通過適當的粘接代碼,Python程序可以對C++、Java和C#的類進行子類的定製。
OOP只是Python的一個選擇而已,這一點非常重要。即使不能立馬成為一個面向對象高手,但你同樣可以繼續深入學習。就像C++一樣,Python既支持面向對象編程也支持面向過程編程的模式。如果條件允許,其面向對象的工具可以立即派上用場。這對策略開發模式十分有用,該模式常用於軟體開發的設計階段。
除了最初的過程式(語句為基礎)和面向對象(類為基礎)的編程範式,Python在最近幾年內置了對函數式編程的支持——一個多數情況下包括生成器、推導、閉包、映射、裝飾器、匿名lambda函數和第一類函數對象的集合。這是對其本身OOP工具的補充和替代。
2. 免費
Python的使用和分發是完全免費的。就像其他的開源軟體一樣,例如,Tcl、Perl、Linux和Apache。你可以從Internet上免費獲得Python的源代碼。你可以不受限制地復制Python,或將其嵌入你的系統或者隨產品一起發布。實際上,如果你願意的話,甚至可以銷售它的源代碼。
但請別誤會:「免費」並不代表「沒有支持」。恰恰相反,Python的在線社區對用戶需求的響應和商業軟體一樣快。而且,由於Python完全開放源代碼,提高了開發者的實力,並產生了一個很大的專家團隊。
盡管研究或改變一種程序語言的實現並不是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那麼有趣,但是當你知道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做到這些,該是多麼的令人欣慰。你不需要去依賴商業廠商的智慧,因為最終的文檔和終極的凈土(源碼)任憑你的使用。
Python的開發是由社區驅動的,是Internet大范圍的協同合作努力的結果。Python語言的改變必須遵循一套規范而有約束力的程序(稱作PEP流程),並需要經過規范的測試系統進行徹底檢查。正是這樣才使得Python相對於其他語言和系統可以保守地持續改進。
盡管Python 2.X和Python 3.X版本之間的分裂有力並蓄意地破壞了這項傳統,但通常它仍然體現在Python的這兩個系列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