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ndroid 基於UDP的Socket通信
1、連接DatagramSocket的服務端(ip和port):開啟非同步線程和socket
2、發送數據(DatagramPacket):非同步
3、接收數據(DatagramPacket):注意連接狀態,非同步讀取
4、關閉連接:關閉DatagramSocket和對應線程
1、異常:android.os.NetworkOnMainThreadException。 socket需要在線程中使用
2、前後端統一傳輸或者接收協議 [requestcode size d1 d2 d3 ... ],在解析時候用得到
3、實施監控socket的連接狀態,還是用心跳包發過去,然後返回數據,一段時間沒有的話則代表socket連接失敗。
4、注意receive接收數據後的有效長度(一個是預存的buffer,一個是有效結果buffer)
5、客戶端連上去後不知道為何一定要先發送一次,才能接收?
6、UDP不安全,有長度限制64K
2019 (* ̄(oo) ̄) 諸事順利!
⑵ android socket怎樣實現斷網重連
由於當網路出現故障時,recv要很長時間才能返回,如果你覺得這種方式不能接受,可以考慮select或者其他模型。
UINT CMonitorDlg::ThreadFunction(LPVOID pParam)
{
WSADATA wsaData;
WSAStartup(...);
while(1)
{
if (WaitSingleObject(hEventKill, 0) == WAIT_OBJECT_0) //
這個hEventKill到主線程里創建,用於控制線程退出
{
break;
}
SOCKET s; //創建套接字
int port=PORT;
int iLen; //從伺服器接收的數據長度
TCHAR recvbuf[BufferLen]; //接受數據的緩沖器
struct sockaddr_in serv1; //伺服器端地址
serv1.sin_family=AF_INET;
//需要連接的伺服器地址信息
serv1.sin_port=htons(port); //需要連接的伺服器地址信息
serv1.sin_addr.s_addr=inet_addr(p->Ip); //將命令行的IP地址轉化為二進製表示的網路位元組順序IP地址
s=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if(s==INVALID_SOCKET)
{
AfxMessageBox("socket()failed");//套接字失敗
return 0;
}
if(connect(s,(struct
sockaddr*)&serv1,sizeof(serv1))==INVALID_SOCKET)
{
int
b=WSAGetLastError();
//連接失敗
}
else
{ //連接成功
p->connectstate=true;
do{
在此循環體中我接收數據並對數據做處理(省略部分代碼)
iLen=recv(s,recvbuf,sizeof(recvbuf),0); //接收套接字中的數據放入recvbuf1緩沖區
if(iLen==0) // server調用了close
{
strtempMsg.Format(_T("局 %s 數據傳送結束"),p->Name);
break;
//return 0;
}
else
if(iLen==SOCKET_ERROR) // 網路錯誤
{
int
err=WSAGetLastError();
if (err==WSAECONNRESET
||err==WSAECONNABORTED)
strtempMsg.Format(_T("%s連接中斷"),p->Name);
p->connectstate=false;
break; //
退出do-while循環准備重連
// return -2; //連接異常中斷
}
......
.....省略代碼
}while//do-while
} //else
closesocket(s); //關閉套接字
} // end of
while(1)
WSACleanup();
return 0;
}
⑶ Android - Socket簡單使用
ServerSocket類提供如下構造器:
當ServerSocket使用完畢,應使用 close() 方法來關閉此ServerSocket。通常情況下,伺服器不應該只接收一個客戶端請求,而應該不斷接收來自客戶端的請求,所以程序可以通過循環,不斷調用ServerSocket的accept方法:
Socket 常用構造器
註:上面兩個構造器指定遠程主機時既可以使用InetAddress來指定,也可以直接使用String對象來指定遠程IP。本地主機只有一個IP地址時,使用第一個方法更簡單。
在與伺服器進行通訊的時候,無法判斷遠程的伺服器是否斷開連接。如果使用 OutputStream 發送數據則會影響正常的數據發送(無法區分)。所以就引入了一個心跳機制。
心跳機制實現,使用 Socket.sendUrgentData() 方法發送一個位元組流數據(緊急數據)。可以通過判斷服務端的 OOBINLINE 屬性是否打開,來確定是否斷開連接;
setSoTimeout()理解 :設置超時時間;例如:設置為2s,如果阻塞的時間>2s ,那麼就會報錯。
⑷ android網路編程學什麼,如何學習android網路編程
第一個問題解答:android網路編程學習內容詳解:
1.0 Android基礎入門教程
1.1 背景相關與系統架構分析
1.2 開發環境搭建
1.2.1 使用Eclipse + ADT + SDK開發Android APP
1.2.2 使用Android Studio開發Android APP
1.3 SDK更新不了問題解決
1.4 Genymotion模擬器安裝
1.5.1 Git使用教程之本地倉庫的基本操作
1.5.2 Git之使用GitHub搭建遠程倉庫
1.6 .9(九妹)圖片怎麼玩
1.7 界面原型設計
1.8 工程相關解析(各種文件,資源訪問)
1.9 Android程序簽名打包
1.11 反編譯APK獲取代碼&資源
2.1 View與ViewGroup的概念
2.2.1 LinearLayout(線性布局)
2.2.2 RelativeLayout(相對布局)
2.2.3 TableLayout(表格布局)
2.2.4 FrameLayout(幀布局)
2.2.5 GridLayout(網格布局)
2.2.6 AbsoluteLayout(絕對布局)
2.3.1 TextView(文本框)詳解
2.3.2 EditText(輸入框)詳解
2.3.3 Button(按鈕)與ImageButton(圖像按鈕)
2.3.4 ImageView(圖像視圖)
2.3.5.RadioButton(單選按鈕)&Checkbox(復選框)
2.3.6 開關按鈕ToggleButton和開關Switch
2.3.7 ProgressBar(進度條)
2.3.8 SeekBar(拖動條)
2.3.9 RatingBar(星級評分條)
2.4.1 ScrollView(滾動條)
2.4.2 Date & Time組件(上)
2.4.3 Date & Time組件(下)
2.4.4 Adapter基礎講解
2.4.5 ListView簡單實用
2.4.6 BaseAdapter優化
2.4.7ListView的焦點問題
2.4.8 ListView之checkbox錯位問題解決
2.4.9 ListView的數據更新問題
2.5.0 構建一個可復用的自定義BaseAdapter
2.5.1 ListView Item多布局的實現
2.5.2 GridView(網格視圖)的基本使用
2.5.3 Spinner(列表選項框)的基本使用
2.5.4 AutoCompleteTextView(自動完成文本框)的基本使用
2.5.5 ExpandableListView(可折疊列表)的基本使用
2.5.6 ViewFlipper(翻轉視圖)的基本使用
2.5.7 Toast(吐司)的基本使用
2.5.8 Notification(狀態欄通知)詳解
2.5.9 AlertDialog(對話框)詳解
2.6.0 幾種常用對話框基本使用
2.6.1 PopupWindow(懸浮框)的基本使用
2.6.2 菜單(Menu)
2.6.3 ViewPager的簡單使用
2.6.4 DrawerLayout(官方側滑菜單)的簡單使用
3.1.1 基於監聽的事件處理機制
3.2 基於回調的事件處理機制
3.3 Handler消息傳遞機制淺析
3.4 TouchListener PK OnTouchEvent + 多點觸碰
3.5 監聽EditText的內容變化
3.6 響應系統設置的事件(Configuration類)
3.7 AnsyncTask非同步任務
3.8 Gestures(手勢)
4.1.1 Activity初學乍練
4.1.2 Activity初窺門徑
4.1.3 Activity登堂入室
4.2.1 Service初涉
4.2.2 Service進階
4.2.3 Service精通
4.3.1 BroadcastReceiver牛刀小試
4.3.2 BroadcastReceiver庖丁解牛
4.4.1 ContentProvider初探
4.4.2 ContentProvider再探——Document Provider
4.5.1 Intent的基本使用
4.5.2 Intent之復雜數據的傳遞
5.1 Fragment基本概述
5.2.1 Fragment實例精講——底部導航欄的實現(方法1)
5.2.2 Fragment實例精講——底部導航欄的實現(方法2)
5.2.3 Fragment實例精講——底部導航欄的實現(方法3)
5.2.4 Fragment實例精講——底部導航欄+ViewPager滑動切換頁面
5.2.5 Fragment實例精講——新聞(購物)類App列表Fragment的簡單實現
6.1 數據存儲與訪問之——文件存儲讀寫
6.2 數據存儲與訪問之——SharedPreferences保存用戶偏好參數
6.3.1 數據存儲與訪問之——初見SQLite資料庫
6.3.2 數據存儲與訪問之——又見SQLite資料庫
7.1.1 Android網路編程要學的東西與Http協議學習
7.1.2 Android Http請求頭與響應頭的學習
7.1.3 Android HTTP請求方式:HttpURLConnection
7.1.4 Android HTTP請求方式:HttpClient
7.2.1 Android XML數據解析
7.2.2 Android JSON數據解析
7.3.1 Android 文件上傳
7.3.2 Android 文件下載(1)
7.3.3 Android 文件下載(2)
7.4 Android 調用 WebService
7.5.1 WebView(網頁視圖)基本用法
7.5.2 WebView和JavaScrip交互基礎
7.5.3 Android 4.4後WebView的一些注意事項
7.5.4 WebView文件下載
7.5.5 WebView緩存問題
7.5.6 WebView處理網頁返回的錯誤碼信息
7.6.1 Socket學習網路基礎准備
7.6.2 基於TCP協議的Socket通信(1)
7.6.3 基於TCP協議的Socket通信(2)
7.6.4 基於UDP協議的Socket通信
8.1.1 Android中的13種Drawable小結 Part 1
8.1.2 Android中的13種Drawable小結 Part 2
8.1.3 Android中的13種Drawable小結 Part 3
8.2.1 Bitmap(點陣圖)全解析 Part 1
8.2.2 Bitmap引起的OOM問題
8.3.1 三個繪圖工具類詳解
8.3.2 繪圖類實戰示例
8.3.3 Paint API之—— MaskFilter(面具)
8.3.4 Paint API之—— Xfermode與PorterDuff詳解(一)
8.3.5 Paint API之—— Xfermode與PorterDuff詳解(二)
8.3.6 Paint API之—— Xfermode與PorterDuff詳解(三)
8.3.7 Paint API之—— Xfermode與PorterDuff詳解(四)
8.3.8 Paint API之—— Xfermode與PorterDuff詳解(五)
8.3.9 Paint API之—— ColorFilter(顏色過濾器)(1/3)
8.3.10 Paint API之—— ColorFilter(顏色過濾器)(2-3)
8.3.11 Paint API之—— ColorFilter(顏色過濾器)(3-3)
8.3.12 Paint API之—— PathEffect(路徑效果)
8.3.13 Paint API之—— Shader(圖像渲染)
8.3.14 Paint幾個枚舉/常量值以及ShadowLayer陰影效果
8.3.15 Paint API之——Typeface(字型)
8.3.16 Canvas API詳解(Part 1)
8.3.17 Canvas API詳解(Part 2)剪切方法合集
8.3.18 Canvas API詳解(Part 3)Matrix和drawBitmapMash
8.4.1 Android動畫合集之幀動畫
8.4.2 Android動畫合集之補間動畫
8.4.3 Android動畫合集之屬性動畫-初見
8.4.4 Android動畫合集之屬性動畫-又見
9.1 使用SoundPool播放音效(Duang~)
9.2 MediaPlayer播放音頻與視頻
9.3 使用Camera拍照
9.4 使用MediaRecord錄音
10.1 TelephonyManager(電話管理器)
10.2 SmsManager(簡訊管理器)
10.3 AudioManager(音頻管理器)
10.4 Vibrator(振動器)
10.5 AlarmManager(鬧鍾服務)
10.6 PowerManager(電源服務)
10.7 WindowManager(窗口管理服務)
10.8 LayoutInflater(布局服務)
10.9 WallpaperManager(壁紙管理器)
10.10 感測器專題(1)——相關介紹
10.11 感測器專題(2)——方向感測器
10.12 感測器專題(3)——加速度/陀螺儀感測器
10.12 感測器專題(4)——感測器了解
10.14 Android GPS初涉
第二個問題解答:如何學習android網路編程:
1. Android學習之路,博客是Android新手必備資料。
2. 書不在多,適合就好,這里推薦一本Android和兩本Java書籍吧。
《第一行代碼》:郭霖大神的著作。
《Thinking In Java》:Java經典書籍,不必說。
《Effective Java》:Java進階必備書籍。
3. 有些人一開始看書也有困難,沒關系,那就去網上看視頻,結合視頻和書一起看,邊看邊敲。
4. 多去混GitHub,目前最流行的開源社區,多參與開源項目,慢慢試著讀牛人們的代碼,時機到的時候自己也可以為開源社區貢獻力量,可以這樣說在GitHub上認真混一年。
5. 關注一些Android界不錯的博客。
6. 善於利用搜索引擎,從用Google做起,學會英文關鍵字搜索,有問題第一時間想到去搜索而不是去請教別人。
⑸ 如何用socket實現android手機與手機之間的通信
參考一般的JAVA的socket編程,如果通過手機網路,就不要使用UDP即可。
⑹ Android-Socket
由於二者不屬於同一層面,所以本來是沒有可比性的。但隨著發展,默認的Http里封裝了下面幾層的使用,所以才會出現Socket & HTTP協議的對比:(主要是工作方式的不同):
Socket可理解為一種特殊的文件,在伺服器和客戶端各自維護一個文件,並使用SocketAPI函數對其進行文件操作。在建立連接打開後,可以向各自文件寫入內容供對方讀取或讀取對方內容,通信結束時關閉文件。在UNIX哲學中「一切皆文件」,文件的操作模式基本為「打開-讀寫-關閉」三大步驟,Socket其實就是這個模式的一個實現。
創建socket的時候,也可以指定不同的參數創建不同的socket描述符,socket函數的三個參數分別為:
當我們調用socket創建一個socket時,返回的socket描述字它存在於協議族(address family,AF_XXX)空間中,但沒有一個具體的地址。如果想要給它賦值一個地址,就必須調用bind()函數,否則就當調用connect()、listen()時系統會自動隨機分配一個埠。
int bind(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函數的三個參數分別為:
如果作為一個伺服器,在調用socket()、bind()之後就會調用listen()來監聽這個socket,如果客戶端這時調用connect()發出連接請求,伺服器端就會接收到這個請求。
TCP伺服器端依次調用socket()、bind()、listen()之後,就會監聽指定的socket地址了。TCP客戶端依次調用socket()、connect()之後就想TCP伺服器發送了一個連接請求。TCP伺服器監聽到這個請求之後,就會調用accept()函數取接收請求,這樣連接就建立好了。之後就可以開始網路I/O操作了,即類同於普通文件的讀寫I/O操作。
注意:accept的第一個參數為伺服器的socket描述字,是伺服器開始調用socket()函數生成的,稱為監聽socket描述字;而accept函數返回的是已連接的socket描述字。一個伺服器通常通常僅僅只創建一個監聽socket描述字,它在該伺服器的生命周期內一直存在。內核為每個由伺服器進程接受的客戶連接創建了一個已連接socket描述字,當伺服器完成了對某個客戶的服務,相應的已連接socket描述字就被關閉。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至此伺服器與客戶已經建立好連接了。可以調用網路I/O進行讀寫操作了,即實現了網咯中不同進程之間的通信!網路I/O操作有下面幾組:
read()/write()
recv()/send()
readv()/writev()
recvmsg()/sendmsg()
recvfrom()/sendto()
我推薦使用recvmsg()/sendmsg()函數,這兩個函數是最通用的I/O函數,實際上可以把上面的其它函數都替換成這兩個函數。
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客戶端調用connect時,觸發了連接請求,向伺服器發送了SYN J包,這時connect進入阻塞狀態;伺服器監聽到連接請求,即收到SYN J包,調用accept函數接收請求向客戶端發送SYN K ,ACK J+1,這時accept進入阻塞狀態;客戶端收到伺服器的SYN K ,ACK J+1之後,這時connect返回,並對SYN K進行確認;伺服器收到ACK K+1時,accept返回,至此三次握手完畢,連接建立。
總結:客戶端的connect在三次握手的第二個次返回,而伺服器端的accept在三次握手的第三次返回。
某個應用進程首先調用close主動關閉連接,這時TCP發送一個FIN M;
另一端接收到FIN M之後,執行被動關閉,對這個FIN進行確認。它的接收也作為文件結束符傳遞給應用進程,因為FIN的接收意味著應用進程在相應的連接上再也接收不到額外數據;
一段時間之後,接收到文件結束符的應用進程調用close關閉它的socket。這導致它的TCP也發送一個FIN N;
接收到這個FIN的源發送端TCP對它進行確認。
這樣每個方向上都有一個FIN和ACK。
所謂短連接,即連接只保持在數據傳輸過程,請求發起,連接建立,數據返回,連接關閉。它適用於一些實時數據請求,配合輪詢來進行新舊數據的更替。
https://github.com/nuisanceless/MySocketDemo
https://github.com/xuuhaoo/OkSocket
⑺ 我是個android程序員,想改行
第一階段:Java面向對象編程
1.Java基本數據類型與表達式,分支循環。2.String和的使用、正則表達式。3.面向對象的抽象,封裝,繼承,多態,類與對象,對象初始化和回收;構造函數、this關鍵字、方法和方法的參數傳遞過程、static關鍵字、內部類,Java的垃極回收機制,Javadoc介紹。4.對象實例化過程、方法的覆蓋、final關鍵字、抽象類、介面、繼承的優點和缺點剖析;對象的多態性:子類和父類之間的轉換、抽象類和介面在多態中的應用、多態帶來的好處。5.Java異常處理,異常的機制原理。6.常用的設計模式:Singleton、Template、Strategy模式。7.JavaAPI介紹:種基本數據類型包裝類,System和Runtime類,Date和DateFomat類等。8.Java集合介紹:Collection、Set、List、ArrayList、Vector、LinkedList、Hashset、TreeSet、Map、HashMap、TreeMap、Iterator、Enumeration等常用集合類API。9.JavaI/O輸入輸出流:File和類,仿老豎位元組流InputStream和,字元流Reader和Writer,以及相應實現類,IO性能分析,位元組和字元的轉化流,包裝流的概念,以及常用包裝類,計算機編碼。10.Java高級特性:反射、代理和泛型。11.多線程原理:如何在程序中創建多線程(Thread、Runnable),線程安全問題,線程的同步,線程之間的通訊、死鎖。12.Socket網路編程。
第二階段:JavaWeb開發
1.Java解析XML文件DOM4J。2.MySql資料庫的應用、多表連接查詢的應用。3.Jsp和Servlet應用。4.Http協議解析。5.Tomcat伺服器的應用配置。6.WebService服務配置應用。
第三階段:androidUI編程
1、Android開發環境搭建:Android介紹,Android開發環境搭建,第一個Android應用程序,Android應用程序目錄結構。
2、Android初級控制項的使用:
TextView控制項的使用Button控制項的使用方法EditText控制項的使用方法View的使用方法RadioButton的使用方法Checkbox的使用方法Menu的使用方法
3、Android高級控制項的使用:
的使用方法ListView的使用方法GridView的使用方法Adapter的使用方法Spinner的使用方法Gallary的使用方法ScrollView的使用方法
4、對話框與菜單的使用:
Dialog的基本概念AlertDialog的使用方法的使用方法Menu的使用方法自定義Menu的實現方法
5、控制項的布局方法:
線性布局的使用方法相對布局的使用方法表格布局的使用方法
6、多Acitivity管理:
xml文件的作用Intent的使用方法使用Intent傳遞數據的方法啟動Activity的方法的使用方法ActivityGroup的使用方法
7、自定義控制項實現方法:
自定義ListView的實現方法可折疊ListView的使用方法自定義Adapter的實現方法自定義View的實現方法動態控制項布局的上實現方法
第四階段:android網路編程與數據存儲
1、基於Android平台的HTTP通訊:
Http協議回顧ApacheCommons工具包介紹使用Get方法向伺服器提交數據的方法解析服備大務器響應數據的方法使用POST方法向伺服器提交數據的實現方法向伺服器提交非文本數據的實現方法使用Http協議實含梁現多線程下載使用Http協議實現斷點續傳
2、Android數據存儲技術:
SQLite3資料庫簡介SQL語句回顧SQLite3編程介面介紹SQLite3事務管理SQLite3游標使用方法SQLite3性能分析訪問SDCard的方法訪問的方法
3、使用方法:
實現共享數據、URI的解析與UriMatcher、ContentUris的使用、使用操作、的監聽Android當中的非同步操作:Handler的使用方法;非同步任務的基本概念;AsyncTask的使用方法。
第五階段:android手機硬體管理
1、地圖及定位技術:GPS簡介;的使用方法;在GoogleMap上添加標記的方法;查詢某地附近建築的方法;使用GoogleMap實現點對點導航。
2、感測器使用方法:方向、加速度(重力)、光線、磁場、距離、溫度等感測器的使用。
3、近場通信技術:NFC技術簡介;NFC技術是用場景介紹;NFC技術實現方法。
4、媒體管理技術:MediaPlayer的使用方法。
5、觸摸屏技術:手勢識別;多點觸摸技術。
第六階段:Android圖形編程技術
1、圖形處理基礎:2D圖形編程基礎;2、點、線、面等基本圖形元素繪制方法;3、Android動畫框架簡介;4、位移動畫的實現方法;5、淡入淡出動畫的實現方法;6、旋轉動畫的實現方法;7、Matrix的使用方法。第七階段:Android游戲開發1、Android游戲開發:Android游戲開發概述;2、SurfaceView的使用方法;3、物理小球技術;4、碰撞檢測技術;5、圖片、文字和背景音樂等資源的使用方法;6、游戲引擎基礎概念;7、Cocoa2d-Android引擎使用方法;8、OpenGLES使用方法。
⑻ Android socket源碼解析(三)socket的connect源碼解析
上一篇文章著重的聊了socket服務端的bind,listen,accpet的邏輯。本文來著重聊聊connect都做了什麼?
如果遇到什麼問題,可以來本文 https://www.jianshu.com/p/da6089fdcfe1 下討論
當服務端一切都准備好了。客戶端就會嘗試的通過 connect 系統調用,嘗試的和服務端建立遠程連接。
首先校驗當前socket中是否有正確的目標地址。然後獲取IP地址和埠調用 connectToAddress 。
在這個方法中,能看到有一個 NetHooks 跟蹤socket的調用,也能看到 BlockGuard 跟蹤了socket的connect調用。因此可以hook這兩個地方跟蹤socket,不過很少用就是了。
核心方法是 socketConnect 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調用 IoBridge.connect 方法。同理也會調用到jni中。
能看到也是調用了 connect 系統調用。
文件:/ net / ipv4 / af_inet.c
在這個方法中做的事情如下:
注意 sk_prot 所指向的方法是, tcp_prot 中 connect 所指向的方法,也就是指 tcp_v4_connect .
文件:/ net / ipv4 / tcp_ipv4.c
本質上核心任務有三件:
想要能夠理解下文內容,先要明白什麼是路由表。
路由表分為兩大類:
每個路由器都有一個路由表(RIB)和轉發表 (fib表),路由表用於決策路由,轉發表決策轉發分組。下文會接觸到這兩種表。
這兩個表有什麼區別呢?
網上雖然給了如下的定義:
但實際上在Linux 3.8.1中並沒有明確的區分。整個路由相關的邏輯都是使用了fib轉發表承擔的。
先來看看幾個和FIB轉發表相關的核心結構體:
熟悉Linux命令朋友一定就能認出這裡面大部分的欄位都可以通過route命令查找到。
命令執行結果如下:
在這route命令結果的欄位實際上都對應上了結構體中的欄位含義:
知道路由表的的內容後。再來FIB轉發表的內容。實際上從下面的源碼其實可以得知,路由表的獲取,實際上是先從fib轉發表的路由字典樹獲取到後在同感加工獲得路由表對象。
轉發表的內容就更加簡單
還記得在之前總結的ip地址的結構嗎?
需要進行一次tcp的通信,意味著需要把ip報文准備好。因此需要決定源ip地址和目標IP地址。目標ip地址在之前通過netd查詢到了,此時需要得到本地發送的源ip地址。
然而在實際情況下,往往是面對如下這么情況:公網一個對外的ip地址,而內網會被映射成多個不同內網的ip地址。而這個過程就是通過DDNS動態的在內存中進行更新。
因此 ip_route_connect 實際上就是選擇一個緩存好的,通過DDNS設置好的內網ip地址並找到作為結果返回,將會在之後發送包的時候填入這些存在結果信息。而查詢內網ip地址的過程,可以成為RTNetLink。
在Linux中有一個常用的命令 ifconfig 也可以實現類似增加一個內網ip地址的功能:
比如說為網卡eth0增加一個IPV6的地址。而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調用了devinet內核模塊設定好的添加新ip地址方式,並在回調中把該ip地址刷新到內存中。
注意 devinet 和 RTNetLink 嚴格來說不是一個存在同一個模塊。雖然都是使用 rtnl_register 注冊方法到rtnl模塊中:
文件:/ net / ipv4 / devinet.c
文件:/ net / ipv4 / route.c
實際上整個route模塊,是跟著ipv4 內核模塊一起初始化好的。能看到其中就根據不同的rtnl操作符號注冊了對應不同的方法。
整個DDNS的工作流程大體如下:
當然,在tcp三次握手執行之前,需要得到當前的源地址,那麼就需要通過rtnl進行查詢內存中分配的ip。
文件:/ include / net / route.h
這個方法核心就是 __ip_route_output_key .當目的地址或者源地址有其一為空,則會調用 __ip_route_output_key 填充ip地址。目的地址為空說明可能是在回環鏈路中通信,如果源地址為空,那個說明可能往目的地址通信需要填充本地被DDNS分配好的內網地址。
在這個方法中核心還是調用了 flowi4_init_output 進行flowi4結構體的初始化。
文件:/ include / net / flow.h
能看到這個過程把數據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地址埠和目的地址埠,協議類型等數據給記錄下來,之後內網ip地址的查詢與更新就會頻繁的和這個結構體進行交互。
能看到實際上 flowi4 是一個用於承載數據的臨時結構體,包含了本次路由操作需要的數據。
執行的事務如下:
想要弄清楚ip路由表的核心邏輯,必須明白路由表的幾個核心的數據結構。當然網上搜索到的和本文很可能大為不同。本文是基於LInux 內核3.1.8.之後的設計幾乎都沿用這一套。
而內核將路由表進行大規模的重新設計,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網路環境日益龐大且復雜。需要全新的方式進行優化管理系統中的路由表。
下面是fib_table 路由表所涉及的數據結構:
依次從最外層的結構體介紹:
能看到路由表的存儲實際上通過字典樹的數據結構壓縮實現的。但是和常見的字典樹有點區別,這種特殊的字典樹稱為LC-trie 快速路由查找演算法。
這一篇文章對於快速路由查找演算法的理解寫的很不錯: https://blog.csdn.net/dog250/article/details/6596046
首先理解字典樹:字典樹簡單的來說,就是把一串數據化為二進制格式,根據左0,右1的方式構成的。
如圖下所示:
這個過程用圖來展示,就是沿著字典樹路徑不斷向下讀,比如依次讀取abd節點就能得到00這個數字。依次讀取abeh就能得到010這個數字。
說到底這種方式只是存儲數據的一種方式。而使用數的好處就能很輕易的找到公共前綴,在字典樹中找到公共最大子樹,也就找到了公共前綴。
而LC-trie 則是在這之上做了壓縮優化處理,想要理解這個演算法,必須要明白在 tnode 中存在兩個十分核心的數據:
這負責什麼事情呢?下面就簡單說說整個lc-trie的演算法就能明白了。
當然先來看看方法 __ip_dev_find 是如何查找
文件:/ net / ipv4 / fib_trie.c
整個方法就是通過 tkey_extract_bits 生成tnode中對應的葉子節點所在index,從而通過 tnode_get_child_rcu 拿到tnode節點中index所對應的數組中獲取葉下一級別的tnode或者葉子結點。
其中查找index最為核心方法如上,這個過程,先通過key左移動pos個位,再向右邊移動(32 - bits)演算法找到對應index。
在這里能對路由壓縮演算法有一定的理解即可,本文重點不在這里。當從路由樹中找到了結果就返回 fib_result 結構體。
查詢的結果最為核心的就是 fib_table 路由表,存儲了真正的路由轉發信息
文件:/ net / ipv4 / route.c
這個方法做的事情很簡單,本質上就是想要找到這個路由的下一跳是哪裡?
在這裡面有一個核心的結構體名為 fib_nh_exception 。這個是指fib表中去往目的地址情況下最理想的下一跳的地址。
而這個結構體在上一個方法通過 find_exception 獲得.遍歷從 fib_result 獲取到 fib_nh 結構體中的 nh_exceptions 鏈表。從這鏈表中找到一模一樣的目的地址並返回得到的。
文件:/ net / ipv4 / tcp_output.c
⑼ android socket編程,客戶端老是提示socket已關閉是為什麼
TCP連接斷開的時候調用closesocket函數,已經討論過有優雅的斷開和強制斷開,那麼如何設置斷開連接的方式呢?是通過設置socket描述符一個linger結構體屬性。
linger結構體數據結構如下:
struct linger
{
int l_onoff;
int l_linger;
};
有三種組合方式:
第一種
l_onoff = 0;
l_linger忽略
這種方式下,就是在closesocket的時候立刻返回,底層會將未發送完的數據發送完成後再釋放資源,也就
是優雅的退出。
第二種
l_onoff非零
l_linger = 0;
這種方式下,在調用closesocket的時候同樣會立刻返回,但不會發送未發送完成的數據,而是通過一個REST包強制的關閉socket描述符,也就是強制的退出。
第三種
l_onoff非零
l_linger > 0
這種方式下,在調用closesocket的時候不會立刻返回,內核會延遲一段時間,這個時間就由l_linger得值來決定。如果超時時間到達之前,發送完未發送的數據(包括FIN包)並得到另一端的確認,closesocket會返回正確,socket描述符優雅性退出。否則,closesocket會直接返回錯誤值,未發送數據丟失,socket描述符被強制性退出。需要注意的時,如果socket描述符被設置為非堵塞型,則closesocket會直接返回值。
關於TCP的退出暫時了解這些,遇到問題再具體分析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