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java有幾種實現線程的方式
有三種:
(1)繼承Thread類,重寫run函數
創建:class xx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Thread.sleep(1000) //線程休眠1000毫秒,sleep使線程進入Block狀態,並釋放資源}}
開啟線程:對象.start() //啟動線程,run函數運行
(2)實現Runnable介面,重寫run函數
開啟線程:Thread t = new Thread(對象) //創建線程對象t.start()
(3)實現Callable介面,重寫call函數
Callable是類似於Runnable的介面,實現Callable介面的類和實現Runnable的類都是可被其它線程執行的任務。
Ⅱ java怎麼創建一個線程
Java線程類也是一個object類,它的實例都繼承自java.lang.Thread或其子類。可以用如下方式用java中創建一個線程:
Treadthread=newThread();
執行該線程可以調用該線程的start()方法:
thread.start();
編寫線程運行時執行的代碼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創建Thread子類的一個實例並重寫run方法,第二種是創建類的時候實現Runnable介面。接下來我們會具體講解這兩種方法:
創建Thread的子類
創建Thread子類的一個實例並重寫run方法,run方法會在調用start()方法之後被執行。例子如下:
{
publicvoidrun(){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running");
}
}
可以用如下方式創建並運行上述Thread子類
MyThreadmyThread=newMyThread();
myTread.start();
一旦線程啟動後start方法就會立即返回,而不會等待到run方法執行完畢才返回。就好像run方法是在另外一個cpu上執行一樣。當run方法執行後,將會列印出字元串MyThread running。
實現Runnable介面
第二種編寫線程執行代碼的方式是新建一個實現了java.lang.Runnable介面的類的實例,實例中的方法可以被線程調用。下面給出例子:
{
publicvoidrun(){
System.out.println("MyRunnablerunning");
}
}
為了使線程能夠執行run()方法,需要在Thread類的構造函數中傳入MyRunnable的實例對象。示例如下:
Threadthread=newThread(newMyRunnable());
thread.start();
當線程運行時,它將會調用實現了Runnable介面的run方法。上例中將會列印出」MyRunnable running」。
Ⅲ Java的線程在項目中一般會有什麼具體的應用
java線程在項目中的應用場景如下:
場景一:一個業務邏輯有很多次的循環,每次循環之間沒有影響,比如驗證1萬條url路徑是否存在,正常情況要循環1萬次,逐個去驗證每一條URL,這樣效率會很低,假設驗證一條需要1分鍾,總共就需要1萬分鍾,有點恐怖。這時可以用多線程,將1萬條URL分成50等份,開50個線程,沒個線程只需驗證200條,這樣所有的線程執行完是遠小於1萬分鍾的。
場景二:需要知道一個任務的執行進度,比如我們常看到的進度條,實現方式可以是在任務中加入一個整型屬性變數(這樣不同方法可以共享),任務執行一定程度就給變數值加1,另外開一個線程按時間間隔不斷去訪問這個變數,並反饋給用戶。
總之使用多線程就是為了充分利用cpu的資源,提高程序執行效率,當你發現一個業務邏輯執行效率特別低,耗時特別長,就可以考慮使用多線程。不過CPU執行哪個線程的時間和順序是不確定的,即使設置了線程的優先順序,因此使用多線程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會出現很多預料不到的問題,一定要多熟悉概念,多構造不同的場景去測試才能夠掌握!
Ⅳ java 線程有哪些狀態,這些狀態之間是如何轉化的
線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會處於各種不同的狀態:
新建、等待、就緒、運行、阻塞、死亡。
1 新建
用new語句創建的線程對象處於新建狀態,此時它和其他java對象一樣,僅被分配了內存。
2等待
當線程在new之後,並且在調用start方法前,線程處於等待狀態。
3 就緒
當一個線程對象創建後,其他線程調用它的start()方法,該線程就進入就緒狀態。處於這個狀態的線程位於Java虛擬機的可運行池中,等待cpu的使用權。
4 運行狀態
處於這個狀態的線程佔用CPU,執行程序代碼。在並發運行環境中,如果計算機只有一個CPU,那麼任何時刻只會有一個線程處於這個狀態。
只有處於就緒狀態的線程才有機會轉到運行狀態。
5 阻塞狀態
阻塞狀態是指線程因為某些原因放棄CPU,暫時停止運行。當線程處於阻塞狀態時,Java虛擬機不會給線程分配CPU,直到線程重新進入就緒狀態,它才會有機會獲得運行狀態。
6 死亡狀態
當線程執行完run()方法中的代碼,或者遇到了未捕獲的異常,就會退出run()方法,此時就進入死亡狀態,該線程結束生命周期。
由於java線程調度不是分時的,如果程序希望干預java虛擬機對線程的調度過程,從而明確地讓一個線程給另外一個線程運行的機會,可以採用以下的方法
1 調整各個線程的優先順序
2 讓處於運行狀態的線程調用Thread.sleep(long time)方法 放棄CPU 進入阻塞狀態。
sleep方法可能拋出InterruptedException
線程休眠後只能在指定的時間後使線程處於就緒狀態。(也就是等待cpu的調度)
3 讓處於運行狀態的線程調用Thread.yield()方法 只會同優先順序讓步或更高優先順序讓步,進入就緒狀態。
4 讓處於運行狀態的線程調用另一個線程的join()方法
當前運行的線程可以調用另一個線程的join()方法,當前運行的線程將轉到阻塞狀態,直至另一個線程運行結束,它才會轉到就緒狀態 從而有機會恢復運行。
通過一下幾種途徑中的一種,線程可以從被阻塞狀態到可運行狀態。
1 線程被置於睡眠狀態,且已經經過指定的毫秒數。
2 線程正在等待I/O操作的完成,且該操作已經完成。
3 線程正在等待另一個線程所持有的鎖,且另一個線程已經釋放該鎖的所有權;(也有可能等待超時。當超時發生時,線程解除阻塞。)
4 線程正在等待某個觸發條件,且另一個線程發出了信號表明條件已經發生了變化。(如果為線程的等待設置了一個超時,那麼當超時發生時該線程將解除阻塞。)
5 線程已經被掛起,且有人調用了它的resume方法。不過,由於suspend方法已經過時,resume方法也就隨之被棄用了,你不應該在自己的代碼里調用它。(現在應該用sleep取而代之。)
Ⅳ 如何使用Java編寫多線程程序(1)
一、簡介1、什麼是線程要說線程,就必須先說說進程,進程就是程序的運行時的一個實例。線程呢可以看作單獨地佔有CPU時間來執行相應的代碼的。對早期的計算機(如DOS)而言,線程既是進程,進程既是進程,因為她是單線程的。當然一個程序可以是多線程的,多線程的各個線程看上去像是並行地獨自完成各自的工作,就像一台一台計算機上運行著多個處理機一樣。在多處理機計算機上實現多線程時,它們確實可以並行工作,而且採用適當的分時策略可以大大提高程序運行的效率。但是二者還是有較大的不同的,線程是共享地址空間的,也就是說多線程可以同時讀取相同的地址空間,並且利用這個空間進行交換數據。 2、為什麼要使用線程為什麼要使用多線程呢?學過《計算機體系結構》的人都知道。將順序執行程序和採用多線程並行執行程序相比,效率是可以大大地提高的。比如,有五個線程thread1, thread2, thread3, thread4, thread5,所耗的CPU時間分別為4,5,1,2,7。(假設CPU輪換周期為4個CPU時間,而且線程之間是彼此獨立的)順序執行需要花費1Array個CPU時間,而並行需要的時間肯定少於1Array個CPU時間,至於具體多少時間要看那些線程是可以同時執行的。這是在非常小規模的情況下,要是面對大規模的進程之間的交互的話,效率可以表現得更高。 3、java中是如何實現多線程的與其他語言不一樣的是,線程的觀念在java是語言中是重要的,根深蒂固的,因為在java語言中的線程系統是java語言自建的, java中有專門的支持多線程的API庫,所以你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寫一個支持線程的程序。在使用java創建線程的時候,你可以生成一個Thread類或者他的子類對象,並給這個對象發送start()消息(程序可以向任何一個派生自 Runnable 介面的類對象發送 start() 消息的),這樣一來程序會一直執行,直到run返回為止,此時該線程就死掉了。在java語言中,線程有如下特點:§ 在一個程序中而言,主線程的執行位置就是main。而其他線程執行的位置,程序員是可以自定義的。值得注意的是對Applet也是一樣。 § 每個線程執行其代碼的方式都是一次順序執行的。 § 一個線程執行其代碼是與其他線程獨立開來的。如果諸線程之間又相互協作的話,就必須採用一定的交互機制。 § 前面已經說過,線程是共享地址空間的,如果控制不當,這里很有可能出現死鎖。 各線程之間是相互獨立的,那麼本地變數對一個線程而言就是完全獨立,私有的。所以呢,線程執行時,每個線程都有各自的本地變數拷貝。對象變數(instance variable)在線程之間是可以共享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java中共享數據對象是如此的好用,但是java線程不能夠武斷地訪問對象變數:他們是需要訪問數據對象的許可權的。二、准備知識 在分析這個例子之前,然我們先看看關於線程的幾個概念,上鎖,信號量,和java所提供的API。 上鎖對於大多數的程序而言,他們都需要線程之間相互的通訊來完成整個線程的生命周期,二實現線程之間同步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上鎖。為了防止相互關聯的兩個線程之間錯誤地訪問共享資源,線程需要在訪問資源的時候上鎖和解鎖,對於鎖而言,有讀鎖,寫鎖和讀寫鎖等不同的同步策略。在java中,所有的對象都有鎖;線程只需要使用synchronized關鍵字就可以獲得鎖。在任一時刻對於給定的類的實例,方法或同步的代碼塊只能被一個線程執行。這是因為代碼在執行之前要求獲得對象的鎖。 信號量通常情況下,多個線程所訪問為數不多的資源,那怎麼控制呢?一個比較非常經典而起非常簡單的辦法就是採用信號量機制。信號量機制的含義就是定義一個信號量,也就是說能夠提供的連接數;當有一個線程佔用了一個連接時,信號量就減一;當一個線程是放了連接時,信號量就加一。
Ⅵ java多線程有幾種實現方法線程之間如何同步
Java多線程有兩種實現方式:一種是繼承Thread類,另一種是實現Runable介面,大同小異,推薦後者,因為實現介面的話這個類還可以實現別的介面和繼承一個類,靈活性好,若繼承Thread類之後,就無法繼承其他類了。
至於實現同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同步塊,synchronized(){語句塊}
當多個線程同時訪問到同步語句塊時,會由一個線程先獲得對象鎖,獲取對象鎖的線程執行完畢之後,釋放鎖,其他線程再次競爭鎖,一個一個通過,不存在兩個以上線程同時執行同步語句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