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ython日誌—Python日誌模塊logging介紹
從事與軟體相關工作的人,應該都聽過「日誌」一詞。
日誌就是跟蹤軟體運行時事件的方法,為了能夠在程序運行過程中記錄錯誤。
通過日誌記錄程序的運行,方便我們查詢信息,以便追蹤問題、進行維護和調試、還是數據分析。
並且各編程語言都形成了各自的日誌體系和相應的框架。
日誌的作用總結:
首先我們要樹立一個觀點,那就是「不是為了記錄日誌而記錄日誌,日誌也不是隨意記的」。要實現能夠只通過日誌文件還原整個程序執行的過程,達到能透明地看到程序里執行情況,每個線程每個過程到底執行結果的目的。日誌就像飛機的黑匣子一樣,應當能夠復原異常的整個現場乃至細節。
在項目中,日誌這個功能非常重要,我們要重視起來。
在Python中,使用logging模塊來進行日誌的處理。
logging是Python的內置模塊,主要用於將日誌信息進行格式化內容輸出,可將格式化內容輸出到文件,也可輸出到屏幕。
我們在開發過程中,常用print()函數來進行調試,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部署時,我們要將日誌信息輸出到文件中,方便後續查找以及備份。
在我們使用日誌管理時,我們也可以將日誌格式化成Json對象轉存到ELK中方便圖形化查看及管理。
logging模塊將日誌系統從高向低依次定義了四個類,分別是logger(日誌器)、handler(處理器)、filter(過濾器)和formatter(格式器)。其中由日誌器生成的實例將接管原本日誌記錄函數logging.log的功能。
說明:
我們先來思考下下面的兩個問題:
在軟體開發階段或部署開發環境時,為了盡可能詳細的查看應用程序的運行狀態來保證上線後的穩定性,我們可能需要把該應用程序所有的運行日誌全部記錄下來進行分析,這是非常耗費機器性能的。
當應用程序正式發布或在生產環境部署應用程序時,我們通常只需要記錄應用程序的異常信息、錯誤信息等,這樣既可以減小伺服器的I/O壓力,也可以避免我們在排查故障時被淹沒在日誌的海洋里。
那麼怎樣才能在不改動應用程序代碼的情況下,根據事件的重要性或者稱之為等級,實現在不同的環境中,記錄不同詳細程度的日誌呢?
這就是日誌等級的作用了,我們通過配置文件指定我們需要的日誌等級就可以了。
說明:
總結:
開發應用程序時或部署開發環境時,可以使用DEBUG或INFO級別的日誌獲取盡可能詳細的日誌信息,可以方便進行開發或部署調試。 應用上線或部署生產環境時,應用使用WARNING或ERROR或CRITICAL級別的日誌,來降低機器的I/O壓力和提高獲取錯誤日誌信息的效率。 日誌級別的指定通常都是在應用程序的配置文件中進行指定的。 不同的應用程序所定義的日誌等級會有所差別,根據實際需求來決定。
㈡ 日誌文件太大,python怎麼分割文件,多線程操作
python的多線程為偽多線程,多線程並不能提高文件IO的速度,在讀取文件時使用直接讀取 for line in open('文件名', 'r') 效率最高,因為此方式為直接讀取,不像其它方式要把文件全部載入到內存再讀取,所以效率最高。分割時文件時,提前計算好行數,把讀取的每固定數量的行數存入新文件,直接讀取完成,最後刪除舊文件,即可實現文件分割。
示意代碼:
line_count=0
index=0
fw=open('part'+str(index)+'.log','w')
forlineinopen('filename.log','r'):
fw.write(line)
line_count+=1
#假設每10000行寫一個文件
ifline_count>10000:
fw.close()
index+=1
fw=open('part'+str(index)+'.log','w')
fw.close()
㈢ python怎麼設置輸出內容的字體大小
如果你說的是Python輸出到cmd控制台的字體大小,這個是無法修改的。這個字體大小並不是語言控制的,控制台的字體是由系統決定的。
如果你說的是IDE(編輯器)的字體大小,請說明使用的IDE是什麼,不同的IDE修改字體大小的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