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IDE是什麼意思
IDE的意思是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集成開發環境。
是用於提供程序開發環境的應用程序,集成了代碼編寫功能、分析功能、編譯功能、調試功能等一體化的開發軟體服務套,所有具備這一特性的軟體或者軟體套都可以叫集成開發環境。
如微軟的Visual Studio系列,Borland的C++ Builder、Delphi系列等。該程序可以獨立運行,也可以和其它程序並用。IDE多被用於開發HTML應用軟體。
(1)python熱插拔擴展閱讀
常見的IDE
1、Microsoft Visual Studio
Microsoft Visual Studio(簡稱VS)是微軟公司的開發工具包系列產品。
Visual Studio產品包含C++、C#和VB.NET語言。還可以為Windows x86、Windows RT和Windows手機做開發。
最新版被優化為可用於觸摸,方便使用Microsoft Surface平板進行編程的開發者。開發者需要付費購買。
2、Eclipse
Eclipse是著名的跨平台開源集成開發環境(IDE)。
最初主要用來Java語言開發,目前亦有人通過插件使其作為C++、Python、PHP等其他語言的開發工具。
Eclipse的本身只是一個框架平台,但是眾多插件的支持,使得Eclipse擁有較佳的靈活性,所以許多軟體開發商以Eclipse為框架開發自己的IDE。
『貳』 樹莓派是什麼
Raspberry Pi(中文名為「樹莓派」,簡寫為RPi,(或者RasPi / RPI) 是為學習計算機編程教育而設計),只有信用卡大小的微型電腦,其系統基於Linux。 隨著Windows 10 IoT的發布,我們也將可以用上運行Windows的樹莓派。
自問世以來,受眾多計算機發燒友和創客的追捧,曾經一「派」難求。別看其外表「嬌小」,內「心」卻很強大,視頻、音頻等功能通通皆有,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019年12月16日,《時代》雜志近期評選出了「10年中最具影響力的10大科技產品」,樹莓派位居第三。
2020年5月29日,樹莓派基金會宣布,推出樹莓派4B新SKU,即8GB RAM版本。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樹莓派
外文名
Raspberry Pi
別名
RPi
品牌
Raspberry Pi 基金會
類型
A/A+/B/B+/2代B型/3代B型
展開全部
微型電腦
樹莓派
樹莓派
樹莓派由注冊於英國的慈善組織「Raspberry Pi 基金會」開發,Eben·Upton/埃·厄普頓為項目帶頭人。2012年3月,英國劍橋大學埃本·阿普頓(Eben Epton)正式發售世界上最小的台式機,又稱卡片式電腦,外形只有信用卡大小,卻具有電腦的所有基本功能,這就是Raspberry Pi電腦板,中文譯名"樹莓派"。這一基金會以提升學校計算機科學及相關學科的教育,讓計算機變得有趣為宗旨。基金會期望這 一款電腦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在發達國家,會有更多的其它應用不斷被開發出來,並應用到更多領域。在2006年樹莓派早期概念是基於Atmel的 ATmega644單片機,首批上市的10000「台」樹莓派的「板子」,由中國台灣和大陸廠家製造。
它是一款 基於ARM的微型電腦主板,以SD/MicroSD卡為內存硬碟,卡片主板周圍有1/2/4個USB介面和一個10/100 乙太網介面(A型沒有網口),可連接鍵盤、滑鼠和網線,同時擁有視頻模擬信號的電視輸出介面和HDMI高清視頻輸出介面,以上部件全部整合在一張僅比信用卡稍大的主板上, 具備所有PC的基本功能只需接通電視機和鍵盤,就能執行如電子表格、文字處理、玩游戲、播放高清視頻等諸多功能。 Raspberry Pi B款只提供電腦板,無內存、電源、鍵盤、機箱或連線。
樹莓派的生產是通過有生產許可的三家公司Element 14/Premier Farnell、RS Components及Egoman。這三家公司都在網上出售樹莓派。現在,你可以在諸如京東、淘寶等國內網站購買到你所想要的樹莓派。
樹莓派基金會提供了基於ARM的Debian和Arch Linux的發行版供大眾下載。還計劃提供支持Python作為主要編程語言,支持Java、BBC BASIC (通過 RISC OS 映像或者Linux的"Brandy Basic"克隆)、C 和Perl等編程語言。[1]
2020年5月29日,樹莓派基金會宣布,推出樹莓派4B新SKU,即8GB RAM版本。[6]
各版本參數
型號
A型
A+型
B型
B+型
2代B型
3代B型
3代B+型
SOC
BroadcomBCM2835(CPU,GPU,DSP和SDRAM,USB)
Broadcom BCM2836
Broadcom BCM2837
-
CPU
ARM1176JZF-S核心(ARM11系列)700MHz
ARM Cortex-A7 (ARMv7系列) 900MHz (四核心)
ARM Cortex-A53 1.2GHz 64-bit quad-core ARMv8 CPU
ARM Cortex-A53 CPU
GPU
Broadcom VideoCore IV,OpenGL ES 2.0,1080p 30 h.264/MPEG-4 AVC高清解碼器
-
內存
256 MB(與GPU共享,可以理解為集成顯卡的顯存與內存共享)
512MB
1GB (LPDDR2)
1GB
.
展開全部
不同版本
早期
樹莓派早期有A和B兩個型號,主要區別:A型:1個USB、無有線網路介面、功率2.5W,500mA、256MB RAM;B型:2個USB、支持有線網路、功率3.5W,700mA、512MB RAM。
樹莓派model B+
樹莓派model B+
2014年7月和11月樹莓派分別推出B+和A+兩個型號,主要區別:Model A沒有網路介面,將4個USB埠縮小到1個。另外,相對於Model B來講,Model A內存容量有所縮小,並具備了更小的尺寸設計。Model A可以說是Model B廉價版本。雖說是廉價版本,但新型號Model A也支持同Model B一樣的MicroSD卡讀卡器、40-pin的GPI連接埠、博通BCM2385 ARM11處理器、256MB的內存和HDMI輸出埠。
從配置上來說,model B+使用了和model B相同的BCM2835晶元和512MB內存,但和前代產品相比較,B+版本的功耗更低,介面也更豐富。model B+將通用輸入輸出引腳增加到了40個,USB介面也從B版本的2個增加到了4個,除此之外,model B+的功耗降低了約0.5W到1W,舊款的SD卡插槽被換成了更美觀的推入式microSD卡槽,音頻部分則採用了低噪供電。從外形上來看,USB介面被移到了主板的一邊,復合視頻移到了3.5mm音頻口的位置,此外還增加了四個獨立的安裝孔。
樹莓派A型與B型的區別
樹莓派A型內置256MB內存,帶一個USB埠,不帶有線網介面。
樹莓派B型內置512MB內存,帶兩個USB埠,帶100M有線網介面。
註:在2012年10月15日前發售的B型機器內存為256MB。
樹莓派B型與B+型的區別
2014年7月, 「樹莓派B+」版本發布,依然採用 BCM2835 處理器以及和上一代樹莓派相同的系統軟體。內存也依然是512MB;但是在以下幾處關鍵部件做了改進:
更多的 GPIO 針腳,40針!(老版本是26針)
更多的USB介面,比老版本多2個,4個!並且對熱插拔和過流保護做了改良。
用Micro SD插口替換了老的SD插口。
更低的功耗,降低了功耗0.5~1W。
音頻優化,音頻電路採用了專用的低噪音電源。
更簡潔的外形,B+版本將USB介面和電路板邊沿對齊了、移除AV介面,並在主板上做了4個固定孔,方便固定。
樹莓派2 相比前代
CPU 單線程速率為提升 1.5 倍(up by 1.5x)
Sunspider 跑分提升 4 倍(4x faster)
基於 NEON 的多核視頻解碼速率提升 20 倍(20x faster)
SysBench 整體多線程 CPU 分數為舊版的 6 倍(6x)
樹莓派2B型與樹莓派B型的區別
搭載900MHz 的四核處理器(900MHz quad-core ARM Cortex-A7 CPU ),預計性能6倍於之前的B+版本。
1GB LPDDR2 SDRAM,2倍於之前的B+版本。
與1代完全兼容。
由於CPU已經升級到 ARM Cortex-A7 系,所以樹莓派2將支持運行全系列的 ARM GNU/Linux 發行版。包括 Ubuntu 甚至 微軟的 Windows 10。
紅版樹莓派
『叄』 python面試一般問什麼常用設計模式
1.設計模式介紹
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s)
——可復用面向對象軟體的基礎
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復使用、多數人知曉的、經過分類編目的、代碼設計經驗的總結。使用設計模式是為了可重用代碼、讓代碼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證代碼可靠性。 毫無疑問,設計模式於己於他人於系統都是多贏的,設計模式使代碼編制真正工程化,設計模式是軟體工程的基石,如同大廈的一塊塊磚石一樣。項目中合理的運用設計模式可以完美的解決很多問題,每種模式在現在中都有相應的原理來與之對應,每一個模式描述了一個在我們周圍不斷重復發生的問題,以及該問題的核心解決方案,這也是它能被廣泛應用的原因。
2. 設計模式分類
經典的《設計模式》一書歸納出23種設計模式,這23種模式又可歸為,創建型、結構型和行為型3大類
2.1.創建型模式
前面講過,社會化的分工越來越細,自然在軟體設計方面也是如此,因此對象的創建和對象的使用分開也就成為了必然趨勢。因為對象的創建會消耗掉系統的很多資源,所以單獨對對象的創建進行研究,從而能夠高效地創建對象就是創建型模式要探討的問題。這里有6個具體的創建型模式可供研究,它們分別是:
簡單工廠模式(Simple Factory);
工廠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抽象工廠模式(Abstract Factory);
創建者模式(Builder);
原型模式(Prototype);
單例模式(Singleton)。
說明:嚴格來說,簡單工廠模式不是GoF總結出來的23種設計模式之一。
2.2 結構型模式
在解決了對象的創建問題之後,對象的組成以及對象之間的依賴關系就成了開發人員關注的焦點,因為如何設計對象的結構、繼承和依賴關系會影響到後續程序的維護性、代碼的健壯性、耦合性等。對象結構的設計很容易體現出設計人員水平的高低,這里有7個具體的結構型模式可供研究,它們分別是:
外觀模式(Facade);
適配器模式(Adapter);
代理模式(Proxy);
裝飾模式(Decorator);
橋模式(Bridge);
組合模式(Composite);
享元模式(Flyweight)
2.3 行為型模式
在對象的結構和對象的創建問題都解決了之後,就剩下對象的行為問題了,如果對象的行為設計的好,那麼對象的行為就會更清晰,它們之間的協作效率就會提高,這里有11個具體的行為型模式可供研究,它們分別是: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觀察者模式(Observer);
狀態模式(State);
策略模式(Strategy);
職責鏈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命令模式(Command);
訪問者模式(Visitor);
調停者模式(Mediator);
備忘錄模式(Memento);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解釋器模式(Interpreter)。
3. 設計模式的六大原則
1、開閉原則(Open Close Principle)
開閉原則就是說對擴展開放,對修改關閉。在程序需要進行拓展的時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碼,實現一個熱插拔的效果。所以一句話概括就是:為了使程序的擴展性好,易於維護和升級。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需要使用介面和抽象類,後面的具體設計中我們會提到這點。
2、里氏代換原則(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代換原則(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面向對象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 里氏代換原則中說,任何基類可以出現的地方,子類一定可以出現。 LSP是繼承復用的基石,只有當衍生類可以替換掉基類,軟體單位的功能不受到影響時,基類才能真正被復用,而衍生類也能夠在基類的基礎上增加新的行為。里氏代換原則是對「開-閉」原則的補充。實現「開-閉」原則的關鍵步驟就是抽象化。而基類與子類的繼承關系就是抽象化的具體實現,所以里氏代換原則是對實現抽象化的具體步驟的規范。—— From Bai 網路
3、依賴倒轉原則(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這個是開閉原則的基礎,具體內容:真對介面編程,依賴於抽象而不依賴於具體。
4、介面隔離原則(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這個原則的意思是:使用多個隔離的介面,比使用單個介面要好。還是一個降低類之間的耦合度的意思,從這兒我們看出,其實設計模式就是一個軟體的設計思想,從大型軟體架構出發,為了升級和維護方便。所以上文中多次出現:降低依賴,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則(最少知道原則)(Demeter Principle)
為什麼叫最少知道原則,就是說:一個實體應當盡量少的與其他實體之間發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統功能模塊相對獨立。
6、合成復用原則(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原則是盡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