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python單元測試實例

python單元測試實例

發布時間:2023-09-15 09:03:04

Ⅰ 怎麼用python做自動化測試

這里以web自動化測試為例,簡單介紹一下如何使用python進行web自動化測試,主要用到selenium這個框架,實驗環境win10+python3.6,主要內容如下:

1.首先,安裝selenium框架,這個直接在cmd窗口輸入命令「pipinstallselenium」就行,如下,安裝非常快:

2.安裝完成後,還需要安裝瀏覽器驅動程序,不然直接運行程序會報錯,以谷歌瀏覽器chrome為例,需要下載chromedriver驅動程序,如下,這里chromedriver的版本必須要與自己平台瀏覽器的版本匹配:

下載完成後,是一個zip壓縮包,裡面就一個chromedriver.exe文件,這里需要將這個文件復制到python安裝目錄下,如下:

3.最後,我們就可以進行selenium框架測試了,測試代碼如下,非常簡單,創建一個webdriver,如果能正常打開對應網頁,則說明selenium安裝成功:

之後就可以直接定位相關元攜余素,進行web自動化測試了,主要方法如下(共有8種),辯洞滾分別是id、name、classname、tagname、linktext、partiallinktext、xpath和cssselector,這里可以自行測試,相關資料非常豐富:

至此,我們就完成了pythonweb自動化測試框架selenium的安裝和簡單使用。總的來說,整個過程非常簡單,只要你有一定的python基礎,熟悉一下上面的安裝過程,很快就能搭建好本地selenium自動化測試框架,網上也顫芹有相關教程和資料,介紹的非常詳細,感興趣的話,可以搜一下,希望以上分享的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吧,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進行補充。

Ⅱ 用python單元測試怎麼測一段代碼

單元測試是用來對一個模塊、一個函數或者一個類來進行正確性檢驗的測試工作。

比如對函數abs(),我們可以編寫出以下幾個測試用例:

輸入正數,比如1、1.2、0.99,期待返回值與輸入相同;
輸入負數,比如-1、-1.2、-0.99,期待返回值與輸入相反;
輸入0,期待返回0;
輸入非數值類型,比如None、[]、{},期待拋出TypeError。

把上面的測試用例放到一個測試模塊里,就是一個完整的單元測試。

如果單元測試通過,說明我們測試的這個函數能夠正常工作。如果單元測試不通過,要麼函數有bug,要麼測試條件輸入不正確,總之,需要修復使單元測試能夠通過。

單元測試通過後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我們對abs()函數代碼做了修改,只需要再跑一遍單元測試,如果通過,說明我們的修改不會對abs()函數原有的行為造成影響,如果測試不通過,說明我們的修改與原有行為不一致,要麼修改代碼,要麼修改測試。

這種以測試為驅動的開發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確保一個程序模塊的行為符合我們設計的測試用例。在將來修改的時候,可以極大程度地保證該模塊行為仍然是正確的。

我們來編寫一個Dict類,這個類的行為和dict一致,但是可以通過屬性來訪問,用起來就像下面這樣:

>>> d = Dict(a=1, b=2)
>>> d['a']
1
>>> d.a
1

mydict.py代碼如下:

class Dict(dict):

def __init__(self, **kw):
super(Dict, self).__init__(**kw)

def __getattr__(self, key):
try:
return self[key]
except KeyError:
raise AttributeError(r"'Dict'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s'" % key)

def __setattr__(self, key, value):
self[key] = value

為了編寫單元測試,我們需要引入Python自帶的unittest模塊,編寫mydict_test.py如下:

import unittest

from mydict import Dict

class TestDict(unittest.TestCase):

def test_init(self):
d = Dict(a=1, b='test')
self.assertEquals(d.a, 1)
self.assertEquals(d.b, 'test')
self.assertTrue(isinstance(d, dict))

def test_key(self):
d = Dict()
d['key'] = 'value'
self.assertEquals(d.key, 'value')

def test_attr(self):
d = Dict()
d.key = 'value'
self.assertTrue('key' in d)
self.assertEquals(d['key'], 'value')

def test_keyerror(self):
d = Dict()
with self.assertRaises(KeyError):
value = d['empty']

def test_attrerror(self):
d = Dict()
with self.assertRaises(AttributeError):
value = d.empty

編寫單元測試時,我們需要編寫一個測試類,從unittest.TestCase繼承。

以test開頭的方法就是測試方法,不以test開頭的方法不被認為是測試方法,測試的時候不會被執行。

對每一類測試都需要編寫一個test_xxx()方法。由於unittest.TestCase提供了很多內置的條件判斷,我們只需要調用這些方法就可以斷言輸出是否是我們所期望的。最常用的斷言就是assertEquals():

self.assertEquals(abs(-1), 1) # 斷言函數返回的結果與1相等

另一種重要的斷言就是期待拋出指定類型的Error,比如通過d['empty']訪問不存在的key時,斷言會拋出KeyError:

with self.assertRaises(KeyError):
value = d['empty']

而通過d.empty訪問不存在的key時,我們期待拋出AttributeError:

with self.assertRaises(AttributeError):
value = d.empty

運行單元測試

一旦編寫好單元測試,我們就可以運行單元測試。最簡單的運行方式是在mydict_test.py的最後加上兩行代碼: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這樣就可以把mydict_test.py當做正常的python腳本運行:

$ python mydict_test.py

另一種更常見的方法是在命令行通過參數-m unittest直接運行單元測試:

$ python -m unittest mydict_test
.....
----------------------------------------------------------------------
Ran 5 tests in 0.000s

OK

這是推薦的做法,因為這樣可以一次批量運行很多單元測試,並且,有很多工具可以自動來運行這些單元測試。
setUp與tearDown

可以在單元測試中編寫兩個特殊的setUp()和tearDown()方法。這兩個方法會分別在每調用一個測試方法的前後分別被執行。

setUp()和tearDown()方法有什麼用呢?設想你的測試需要啟動一個資料庫,這時,就可以在setUp()方法中連接資料庫,在tearDown()方法中關閉資料庫,這樣,不必在每個測試方法中重復相同的代碼:

class TestDict(unittest.TestCase):

def setUp(self):
print 'setUp...'

def tearDown(self):
print 'tearDown...'

可以再次運行測試看看每個測試方法調用前後是否會列印出setUp...和tearDown...。

Ⅲ 用 Python 為介面測試自動生成用例

基於屬性的測試 會產生大量的、隨機的參數,特別適合為單元測試和介面測試生成測試用例

盡管早在2006年haskell語言就有了 QuickCheck 來進行」基於屬性的測試「,但是目前來看這依然是一個比較小眾的領域,參考資料有限,本文如有不足,歡迎指正。

在過去的測試實踐中,執行測試時通常需要明確的內容(Value):

這些內容可以通過」判定樹「或者」判斷表「來表示,然後測試的執行過程變成了這樣

可以稱為 基於表的測試

在最初,這給了我們測試的方向,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

你要足夠多的"X->Y" 才能可能覆蓋到隱蔽的bug。

這里請大家回答幾個問題:

如果以上問題的答案不是yes,那麼 基於屬性的測試 就是你需要掌握的東西!

基於屬性的測試和基於表的測試,最大的區別可以這樣描述:

vs

於是利用工具生成大量的X類數據,進行測試,並驗證結果是否Y類。

值得注意的是:

在不同的語言中有不同的工具來實現,比如:

本文以python為例進行演示:

假設有add函數,接收兩個類型整數參數,並返回它們的相加結果

首先寫出一個簡單的測試用例

正如前面所說,一個這樣的用例,根本沒信心覆蓋全部的場景,例如:

所以接下來怎麼辦?

改為基於屬性的測試

執行結果

由結果可知,工具根據 參數是整數 這一規范,自動生成、執行了大量的測試用例

介面測試和函數的單元測試非常相似:

此外介面文檔作為前後端、甚至測試開發的對接窗口,對參數的要求約定的更加細致,

以OpenAPI為例,每個參數可以有以下屬性:

於是為介面生成符合要求的參數就變得可行了,舉個例子:

這是以unittest為例進行封裝的結果,只需要在TestCase中指定openapi的內容(或路徑),

啟動測試框架時,會自動讀取、解析介面文檔,並生成測試用例

下面是部分執行日誌,可以看到對介面發送了隨機參數,並獲得返回值

文章來自https://www.cnblogs.com/dongfangtianyu/p/api_test_by_pbt.html

Ⅳ 如何用python做自動化測試

目前大家對Python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他對測試非常有用,自動化測試里Python用途也很廣,但是Python到底怎麼進行自動化測試呢?今天就簡單的向大家介紹一下怎麼使用Python進行自動化測試,本文只是自己的一點點分享,若有錯誤,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這里主要介紹的是一些Python測試的框架1、單元測試a、unittest:Python自帶的單元測試框架b、pyunit:Junit的Python版本2、使用Pyhon進行WindowsGUI測試這部分的功能主要就是和大家平時使用的QTP類似。在Windows下我們可以使用pywinauto這個開源的框架:/p/pywinauto/來個小例子:app.Notepad.MenuSelect("Help->AboutNotepad")app.AboutNotepad.OK.Click()app.Notepad.Edit.TypeKeys("pywinautoWorks!",with_spaces=True)呵呵,強大吧3、使用Python進行Web自動化測試使用Python進行Web自動化測試的工具有很多,這里就向大家推薦一下我比較熟悉的Selenium(WebDriver)吧。c、Pymeter

Ⅳ BP神經網路的原理的BP什麼意思

原文鏈接:http://tecdat.cn/?p=19936

在本教程中,您將學習如何在R語言中創建神經網路模型。

神經網路(或人工神經網路)具有通過樣本進行學習的能力。人工神經網路是一種受生物神經元系統啟發的信息處理模型。它由大量高度互連的處理元件(稱為神經元)組成,以解決問題。它遵循非線性路徑,並在整個節點中並行處理信息。神經網路是一個復雜的自適應系統。自適應意味著它可以通過調整輸入權重來更改其內部結構。

該神經網路旨在解決人類容易遇到的問題和機器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識別貓和狗的圖片,識別編號的圖片。這些問題通常稱為模式識別。它的應用范圍從光學字元識別到目標檢測。

本教程將涵蓋以下主題:

Ⅵ Python - pytest

目錄

pytest是Python的單元測試框架,同自帶的unittest框架類似,但pytest框架使用起來更簡潔,效率更高。

pytest特點

安裝

測試

在測試之前要做的准備

我的演示腳本處於這樣一個的目錄中:

踩坑:你創建的pytest腳本名稱中不允許含有 . ,比如 1.簡單上手.py ,這樣會報錯。當然,可以這么寫 1-簡單上手.py

demo1.py :

上例中,當我們在執行(就像Python解釋器執行普通的Python腳本一樣)測試用例的時候, pytest.main(["-s", "demo1.py"]) 中的傳參需要是一個元組或者列表(我的pytest是5.2.2版本),之前的版本可能需要這么調用 pytest.main("-s demo1.py") ,傳的參數是str的形式,至於你使用哪種,取決於報不報錯:

遇到上述報錯,就是參數需要一個列表或者元組的形式,而我們使用的是str形式。

上述代碼正確的執行結果是這樣的:

大致的信息就是告訴我們:

pytest.main(["-s", "demo1.py"])參數說明

除了上述的函數這種寫法,也可以有用例類的寫法:

用法跟unittest差不多,類名要以 Test 開頭,並且其中的用例方法也要以 test 開頭,然後執行也一樣。

執行結果:

那麼,你這個時候可能會問,我記得unittest中有setup和teardown的方法,難道pytest中沒有嘛?你怎麼提都不提?穩住,答案是有的。

接下來,我們來研究一下pytest中的setup和teardown的用法。

我們知道,在unittest中,setup和teardown可以在每個用例前後執行,也可以在所有的用例集執行前後執行。那麼在pytest中,有以下幾種情況:

來一一看看各自的用法。

模塊級別setup_mole/teardown_mole

執行結果:

類級別的setup_class/teardown_class

執行結果:

類中方法級別的setup_method/teardown_method

執行結果:

函數級別的setup_function/teardown_function

執行結果:

小結

該腳本有多種運行方式,如果處於PyCharm環境,可以使用右鍵或者點擊運行按鈕運行,也就是在pytest中的主函數中運行:

也可以在命令行中運行:

這種方式,跟使用Python解釋器執行Python腳本沒有什麼兩樣。也可以如下面這么執行:

當然,還有一種是使用配置文件運行,來看看怎麼用。

在項目的根目錄下,我們可以建立一個 pytest.ini 文件,在這個文件中,我們可以實現相關的配置:

那這個配置文件中的各項都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 pytest.ini 文件必須位於項目的根目錄,而且也必須叫做 pytest.ini 。

其他的參數:

OK,來個示例。

首先,(詳細目錄參考開頭的目錄結構)在 scripts/test_case_01.py 中:

在 scripts/test_case_dir1/test_case02.py 中:

那麼,在不同的目錄或者文件中,共有5個用例將被執行,而結果則是兩個失敗三個成功。來執行驗證一下,因為有了配置文件,我們在終端中(前提是在項目的根目錄),直接輸入 pytest 即可。

由執行結果可以發現, 2 failed, 3 passed ,跟我們的預期一致。

後續執行相關配置都來自配置文件,如果更改,會有相應說明,終端都是直接使用 pytest 執行。

我們知道在unittest中,跳過用例可以用 skip ,那麼這同樣是適用於pytest。

來看怎麼使用:

跳過用例,我們使用 @pytest.mark.skipif(condition, reason) :

然後將它裝飾在需要被跳過用例的的函數上面。

效果如下:

上例執行結果相對詳細,因為我們在配置文件中為 addopts 增加了 -v ,之前的示例結果中,沒有加!
另外,此時,在輸出的控制台中, 還無法列印出 reason 信息,如果需要列印,則可以在配置文件中的 addopts 參數的 -s 變為 -rs :

如果我們事先知道測試函數會執行失敗,但又不想直接跳過,而是希望顯示的提示。

Pytest 使用 pytest.mark.xfail 實現預見錯誤功能::

需要掌握的必傳參數的是:

那麼關於預期失敗的幾種情況需要了解一下:

結果如下:

pytest 使用 x 表示預見的失敗(XFAIL)。

如果預見的是失敗,但實際運行測試卻成功通過,pytest 使用 X 進行標記(XPASS)。

而在預期失敗的兩種情況中,我們不希望出現預期失敗,結果卻執行成功了的情況出現,因為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嘛,我預期這條用例失敗,那這條用例就應該執行失敗才對,你雖然執行成功了,但跟我想的不一樣,你照樣是失敗的!

所以,我們需要將預期失敗,結果卻執行成功了的用例標記為執行失敗,可以在 pytest.ini 文件中,加入:

這樣就就把上述的情況標記為執行失敗了。

pytest身為強大的單元測試框架,那麼同樣支持DDT數據驅動測試的概念。也就是當對一個測試函數進行測試時,通常會給函數傳遞多組參數。比如測試賬號登陸,我們需要模擬各種千奇百怪的賬號密碼。

當然,我們可以把這些參數寫在測試函數內部進行遍歷。不過雖然參數眾多,但仍然是一個測試,當某組參數導致斷言失敗,測試也就終止了。

通過異常捕獲,我們可以保證程所有參數完整執行,但要分析測試結果就需要做不少額外的工作。

在 pytest 中,我們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參數化測試,即每組參數都獨立執行一次測試。使用的工具就是 pytest.mark.parametrize(argnames, argvalues) 。

使用就是以裝飾器的形式使用。

只有一個參數的測試用例

來看(重要部分)結果::

可以看到,列表內的每個手機號,都是一條測試用例。

多個參數的測試用例

(重要部分)結果:

可以看到,每一個手機號與每一個驗證碼都組合一起執行了,這樣就執行了4次。那麼如果有很多個組合的話,用例數將會更多。我們希望手機號與驗證碼一一對應組合,也就是只執行兩次,怎麼搞呢?

在多參數情況下,多個參數名是以 , 分割的字元串。參數值是列表嵌套的形式組成的。

固件(Fixture)是一些函數,pytest 會在執行測試函數之前(或之後)載入運行它們,也稱測試夾具。

我們可以利用固件做任何事情,其中最常見的可能就是資料庫的初始連接和最後關閉操作。

Pytest 使用 pytest.fixture() 定義固件,下面是最簡單的固件,訪問主頁前必須先登錄:

結果:

在之前的示例中,你可能會覺得,這跟之前的setup和teardown的功能也類似呀,但是,fixture相對於setup和teardown來說更靈活。pytest通過 scope 參數來控制固件的使用范圍,也就是作用域。

比如之前的login固件,可以指定它的作用域:

很多時候需要在測試前進行預處理(如新建資料庫連接),並在測試完成進行清理(關閉資料庫連接)。

當有大量重復的這類操作,最佳實踐是使用固件來自動化所有預處理和後處理。

Pytest 使用 yield 關鍵詞將固件分為兩部分, yield 之前的代碼屬於預處理,會在測試前執行; yield 之後的代碼屬於後處理,將在測試完成後執行。

以下測試模擬資料庫查詢,使用固件來模擬資料庫的連接關閉:

結果:

可以看到在兩個測試用例執行前後都有預處理和後處理。

pytest中還有非常多的插件供我們使用,我們來介紹幾個常用的。

先來看一個重要的,那就是生成測試用例報告。

想要生成測試報告,首先要有下載,才能使用。

下載

如果下載失敗,可以使用PyCharm下載,怎麼用PyCharm下載這里無需多言了吧。

使用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參數:

效果很不錯吧!

沒完,看我大招

Allure框架是一個靈活的輕量級多語言測試報告工具,它不僅以web的方式展示了簡潔的測試結果,而且允許參與開發過程的每個人從日常執行的測試中最大限度的提取有用信息。
從開發人員(dev,developer)和質量保證人員(QA,Quality Assurance)的角度來看,Allure報告簡化了常見缺陷的統計:失敗的測試可以分為bug和被中斷的測試,還可以配置日誌、步驟、fixture、附件、計時、執行 歷史 以及與TMS和BUG管理系統集成,所以,通過以上配置,所有負責的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可以盡可能的掌握測試信息。
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Allure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大圖」,其中包括已覆蓋的特性、缺陷聚集的位置、執行時間軸的外觀以及許多其他方便的事情。allure的模塊化和可擴展性保證了我們總是能夠對某些東西進行微調。

少扯點,來看看怎麼使用。

Python的pytest中allure下載

但由於這個 allure-pytest 插件生成的測試報告不是 html 類型的,我們還需要使用allure工具再「加工」一下。所以說,我們還需要下載這個allure工具。

allure工具下載

在現在allure工具之前,它依賴Java環境,我們還需要先配置Java環境。

注意,如果你的電腦已經有了Java環境,就無需重新配置了。

配置完了Java環境,我們再來下載allure工具,我這里直接給出了網路雲盤鏈接,你也可以去其他鏈接中自行下載:

下載並解壓好了allure工具包之後,還需要將allure包內的 bin 目錄添加到系統的環境變數中。

完事後打開你的終端測試:

返回了版本號說明安裝成功。

使用

一般使用allure要經歷幾個步驟:

來看配置 pytest.ini :

就是 --alluredir ./report/result 參數。

在終端中輸入 pytest 正常執行測試用例即可:

執行完畢後,在項目的根目下,會自動生成一個 report 目錄,這個目錄下有:

接下來需要使用allure工具來生成HTML報告。

此時我們在終端(如果是windows平台,就是cmd),路徑是項目的根目錄,執行下面的命令。

PS:我在pycharm中的terminal輸入allure提示'allure' 不是內部或外部命令,也不是可運行的程序或批處理文件。但windows的終端沒有問題。

命令的意思是,根據 reportresult 目錄中的數據(這些數據是運行pytest後產生的)。在 report 目錄下新建一個 allure_html 目錄,而這個目錄內有 index.html 才是最終的allure版本的HTML報告;如果你是重復執行的話,使用 --clean 清除之前的報告。

結果很漂亮:

allure open
默認的,allure報告需要HTTP伺服器來打開,一般我們可以通過pycharm來完成,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通過allure自帶的open命令來完成。

allure的其他用法
當然,故事還是沒有完!在使用allure生成報告的時候,在編寫用例階段,還可以有一些參數可以使用:

allure.title與allure.description

feature和story

由上圖可以看到,不同的用例被分為不同的功能中。

allure.severity

allure.severity 用來標識測試用例或者測試類的級別,分為blocker,critical,normal,minor,trivial5個級別。

severity的默認級別是normal,所以上面的用例5可以不添加裝飾器了。

allure.dynamic

在之前,用例的執行順序是從上到下依次執行:

正如上例的執行順序是 3 1 2 。

現在,來看看我們如何手動控制多個用例的執行順序,這里也依賴一個插件。

下載

使用

手動控制用例執行順序的方法是在給各用例添加一個裝飾器:

那麼, 現在的執行順序是 2 1 3 ,按照order指定的排序執行的。

如果有人較勁傳個0或者負數啥的,那麼它們的排序關系應該是這樣的:

失敗重試意思是指定某個用例執行失敗可以重新運行。

下載

使用

需要在 pytest.ini 文件中, 配置:

給 addopts 欄位新增(其他原有保持不變) --reruns=3 欄位,這樣如果有用例執行失敗,則再次執行,嘗試3次。

來看示例:

結果:

我們也可以從用例報告中看出重試的結果:

上面演示了用例失敗了,然後重新執行多少次都沒有成功,這是一種情況。

接下來,來看另一種情況,那就是用例執行失敗,重新執行次數內通過了,那麼剩餘的重新執行的次數將不再執行。

通過 random 模塊幫助我們演示出在某次執行中出現失敗的情況,而在重新執行的時候,會出現成功的情況,看結果:

可以看到,用例 02 重新執行了一次就成功了,剩餘的兩次執行就終止了。

一條一條用例的執行,肯定會很慢,來看如何並發的執行測試用例,當然這需要相應的插件。

下載

使用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

就是這個 -n=auto :

並發的配置可以寫在配置文件中,然後其他正常的執行用例腳本即可。另外一種就是在終端中指定,先來看示例:

結果:

pytest-sugar 改變了 pytest 的默認外觀,添加了一個進度條,並立即顯示失敗的測試。它不需要配置,只需 下載插件即可,用 pytest 運行測試,來享受更漂亮、更有用的輸出。

下載

其他照舊執行用例即可。

pytest-cov 在 pytest 中增加了覆蓋率支持,來顯示哪些代碼行已經測試過,哪些還沒有。它還將包括項目的測試覆蓋率。

下載

使用

在配置文件中:

也就是配置 --cov=./scripts ,這樣,它就會統計所有 scripts 目錄下所有符合規則的腳本的測試覆蓋率。

執行的話,就照常執行就行。

結果:

更多插件參考:https://zhuanlan.hu.com/p/50317866

有的時候,在 pytest.ini 中配置了 pytest-html 和 allure 插件之後,執行後報錯:

出現了這個報錯,檢查你配置的解釋器中是否存在 pytest-html 和 allure-pytest 這兩個模塊。如果是使用的pycharm ide,那麼你除了檢查settings中的解釋器配置之外,還需要保證運行腳本的編輯器配置是否跟settings中配置一致。

閱讀全文

與python單元測試實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ava偽隨機數 瀏覽:124
塗色書怎麼解壓 瀏覽:461
三角形圓邊編程 瀏覽:457
手機壓縮文件怎麼壓縮到十兆以下 瀏覽:985
雲主機雲伺服器品牌 瀏覽:343
安卓emulated文件夾如何打開 瀏覽:311
採用fifo頁面置換演算法是 瀏覽:192
如何上網代理伺服器 瀏覽:591
Hro系統源碼 瀏覽:845
寶庫源碼 瀏覽:340
路飛和熊排解壓力 瀏覽:623
php定時更新 瀏覽:355
數控5軸編程培訓一般多久 瀏覽:558
cadpdf圖層 瀏覽:248
用登號器出現伺服器未響應是什麼 瀏覽:903
java演算法是什麼 瀏覽:634
程序員cc發展方向 瀏覽:987
智慧黑板在哪裡下載app 瀏覽:311
男生穿衣搭配app哪個好 瀏覽:596
光大信用卡年費在app哪裡可以看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