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要系統學習java到底要學習哪些知識
一、java基礎
學習任何一門編程語言,首先要學習的是基礎語法,開啟Java學習的第一步,當然就是深入掌握計算機基礎、編程基礎語法,面向對象,集合、IO流、線程、並發、異常及網路編程,這些我們稱之為JavaSE基礎。當你掌握了這些內容之後,你就可以做出諸如:電腦上安裝的迅雷下載軟體、QQ聊天客戶端、考勤管理系統等桌面端軟體。
java學習路線大陸傳送門
㈡ java中同步和非同步有什麼異同
Java中交互方式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種:
相同的地方:
都屬於交互方式,都是發送請求。
不同的地方:
同步交互:指發送一個請求,需要等待返回,然後才能夠發送下一個請求,有個等待過程;
非同步交互:指發送一個請求,不需要等待返回,隨時可以再發送下一個請求,即不需要等待。區別:一個需要等待,一個不需要等待,在部分情況下,我們的項目開發中都會優先選擇不需要等待的非同步交互方式。
Java,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於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設計語言和Java平台的總稱。用Java實現的HotJava瀏覽器(支持Java applet)顯示了Java的魅力:跨平台、動態的Web、Internet計算。從此,Java被廣泛接受並推動了Web的迅速發展,常用的瀏覽器現均支持Java applet
Java是一種簡單的,面向對象的,分布式的,解釋型的,健壯安全的,結構中立的,可移植的,性能優異、多線程的動態語言。
當1995年SUN推出Java語言之後,全世界的目光都被這個神奇的語言所吸引。那麼Java到底有何神奇之處呢?
Java語言其實最早誕生於1991年,起初被稱為OAK語言,是SUN公司為一些消費性電子產品而設計的一個通用環境。他們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開發一種獨立於平台的軟體技術,而且在網路出現之前,OAK可以說是默默無聞,甚至差點夭折。但是,網路的出現改變了OAK的命運。
㈢ 非同步通知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什麼叫非同步通知? 不知道你是在學web開發嗎?是AJAX?
問題二:java 非同步通知和同步通知 什麼意思 怎麼處理 同步就是指多個操作在同一個時間段內只能有一個線程進行,其他線程要等待此線程完成之後才可以繼續執行。通飢友過wait()和notify()方法分別等待和通知,一個線程執行完後喚醒另一個線程執行,這是我的理解,我也是初學者。
問題三:php支付寶功能中說到"伺服器非同步通知頁面路徑"是什麼意思 如果支付之後,要確定業務邏輯沒有問題,,需要檢查返回地址是否是一個存在的地址!
問題四:支付寶支付回掉同步通知和非同步通知哪個先執數塌行 這個爛畢槐是移動支付的圖,5,就是同步通知,8,是非同步通知;先後關系很明顯,關鍵是同步通知和非同步通知機制不同的。
問題五:請詳細描述通知的驗簽流程,並說明同步通知和非同步通知在驗簽上有何區別 是否MD5 加密用支付寶介面提供的函數?0266
問題六:求助,支付系統的非同步通知實現 登陸支付寶,申請商家,通過後,到支付寶論壇下載和你申請的介面相應的介面文檔,對接即可
問題七:java中非同步處理和同步處理分別是什麼意思 非同步處理就是調用後不能馬上得到結果,需要在後期查詢或接收事件獲得執行結果。不需要死等可以在等待時做其它處理。同步處理就是調用後必須等到結果後才算完成調用。
問題八:當linux應用程序中存在多個非同步通知時怎樣處理 驅動程序運行在內核空間中,應用程序運行在用戶空間中,兩者是不能直接通信的。但在實際應用中,在設備已經准備好的時候,我們希望通知用戶程序設備已經ok,用戶程序可以讀取了,這樣應用程序就不需要一直查詢該設備的狀態,從而節約了資源,這就是非同步通知。好,那下一個問題就來了,這個過程如何實現呢?簡單,兩方面的工作。
一 驅動方面:
1. 在設備抽象的數據結構中增加一個struct fasync_struct的指針
2. 實現設備操作中的fasync函數,這個函數很簡單,其主體就是調用內核的fasync_helper函數。
3. 在需要向用戶空間通知的地方(例如中斷中)調用內核的kill_fasync函數。
4. 在驅動的release方法中調用前面定義的fasync函數
呵呵,簡單吧,就三點。其中fasync_helper和kill_fasync都是內核函數,我們只需要調用就可以了。在
1中定義的指針是一個重要參數,fasync_helper和kill_fasync會使用這個參數。
二 應用層方面
1. 利用signal或者sigaction設置SIGIO信號的處理函數
2. ftl的F_SETOWN指令設置當前進程為設備文件owner
3. ftl的F_SETFL指令設置FASYNC標志
完成了以上的工作的話,當內核執行到kill_fasync函數,用戶空間SIGIO函數的處理函數就會被調用了。
呵呵,看起來不是很復雜把,讓我們結合具體代碼看看就更明白了。
先從應用層代碼開始吧: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_LEN 100
處理函數,沒什麼好講的,用戶自己定義
void input_handler(int num)
{
char data[MAX_LEN];
int len;
讀取並輸出STDIN_FILENO上的輸入
len = read(STDIN_FILENO, &data, MAX_LEN);
data[len] = 0;
printf(input available:%s\n, data);
}
void main()
{
int oflags;
啟動信號驅動機制,將SIGIO信號同input_handler函數關聯起來,一旦產生SIGIO信號,就會執行input_handler
signal(SIGIO, input_handler);
STDIN_FILENO是打開的設備文件描述符,F_SETOWN用來決定操作是干什麼的,getpid()是個系統調用,
功能是返回當前進程的進程號,整個函數的功能是STDIN_FILENO設置這個設備文件的擁有者為當前進程。
ftl(STDIN_FILENO, F_SETOWN, getpid());
得到打開文件描述符的狀態
......>>
問題九:什麼叫非同步提交 非同步傳輸是面向字元的傳輸,它的單位是字元;而同步傳輸是面向比特的傳輸,它的單位是楨,它傳輸的時候要求接受方和發送方的時鍾是保持一致的。 具體來說,非同步傳輸是將比特分成小組來進行傳送。一般每個小組是一個8位字元,在每個小組的頭部和尾部都有一個開始位和一個停止位,它在傳送過程中接收方和發送方的時鍾不要求一致,也就是說,發送方可以在任何時刻發送這些小組,而接收方並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到達。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計算機鍵盤和主機的通信,按下一個鍵的同時向主機發送一個8比特位的ASCII代 碼,鍵盤可以在任何時刻發送代碼,這取決於用戶的輸入速度,內部的硬體必須能夠在任何時刻接收一個鍵入的字元。這是一個典型的非同步傳輸過程。非同步傳輸存在 一個潛在的問題,即接收方並不知道數據會在什麼時候到達。在它檢測到數據並做出響應之前,第一個比特已經過去了。這就像有人出乎意料地從後面走上來跟你說 話,而你沒來得及反應過來,漏掉了最前面的幾個詞。因此,每次非同步傳輸的信息都以一個起始位開頭,它通知接收方數據已經到達了,這就給了接收方響應、接收 和緩存數據比特的時間;在傳輸結束時,一個停止位表示該次傳輸信息的終止。按照慣例,空閑(沒有傳送數據)的線路實際攜帶著一個代表二進制1的信號。步傳輸的開始位使信號變成0,其他的比特位使信號隨傳輸的數據信息而變化。最後,停止位使信號重新變回1,該信號一直保持到下一個開始位到達。例如在鍵盤上數字「1」,按照8比特位的擴展ASCII編碼,將發送「00110001」,同時需要在8比特位的前面加一個起始位,後面一個停止位。
問題十:微信支付 非同步通知怎麼拿到微信的數據 我是非同步通知的url里帶有url參數,結果回傳的時候給我弄沒了,取不到,因為是多個支付平台的,非同步通知用的是同一個處理方式,要通過這個參數區分支付方式,現在取不到這個值,也沒法區分是什麼支付方式了,現在只好給了個默認值是微信,為空的.
㈣ JAVA 遠程 調用的幾種實現方式簡析 詳細�0�3
基本原理 要實現網路機器間的通訊,首先得來看看計算機系統網路通信的基本原理,在底層層面去看,網路通信需要做的就是將流從一台計算機傳輸到另外一台計算機,基於傳輸協議和網路 IO 來實現,其中傳輸協議比較出名的有 http、tcp、 udp 等等,http、tcp、udp 都是在基於Socket 概念上為某類應用場景而擴展出的傳輸協議,網路IO,主要有bio、nio、aio 三種方式,所有的分布式應用通訊都基於這個原理而實現,只是為了應用的易用,各種語言通常都會提供一些更為貼近應用易用的應用層協議。 應用級協議 遠程服務通訊,需要達到的目標是在一台計算機發起請求,另外一台機器在接收到請求後進行相應的處理並將結果返回給請求端,這其中又會有諸如 onewayrequest、同步請求、非同步請求等等請求方式,按照網路通信原理,需要實現這個需要做的就是將請求轉換成流,通過傳輸協議傳輸至遠端,遠端計算機在接收到請求的流後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後將結果轉化為流,並通過傳輸協議返回給調用端。原理是這樣的,但為了應用的方便,業界推出了很多基於此原理之上的應用級的協議,使得大家可以不用去直接操作這么底層的東西,通常應用級的遠程通信協議會提供: 1.為了避免直接做流操作這么麻煩,提供一種更加易用或貼合語言的標准傳輸格式;2.網路通信機制的實現,就是替你完成了將傳輸格式轉化為流,通過某種傳輸協議傳輸至遠端計算機,遠端計算機在接收到流後轉化為傳輸格式,並進行存儲或以某種方式通知遠端計算機。 所以在學習應用級的遠程通信協議時,我們可以帶著這幾個問題進行學習: 1.傳輸的標准格式是什麼?2.怎麼樣將請求轉化為傳輸的流?3.怎麼接收和處理流?4.傳輸協議是? 不過應用級的遠程通信協議並不會在傳輸協議上做什麼多大的改進,主要是在流操作方面,讓應用層生成流和處理流的這個過程更加的貼合所使用的語言或標准,至於傳輸協議則通常都是可選的,在java 領域中知名的有:RMI、 XML-RPC、Binary-RPC、SOAP、CORBA、JMS,來具體的看看這些遠程通信的應用級協議: RMIRMI 是個典型的為java 定製的遠程通信協議,我們都知道,在 singlevm 中,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調用javaobjectinstance 來實現通信,那麼在遠程通信時,如果也能按照這種方式當然是最好了,這種遠程通信的機製成為RPC(RemoteProcereCall),RMI 正是朝著這個目標而誕生的。 來看下基於RMI 的一次完整的遠程通信過程的原理: 1.客戶端發起請求,請求轉交至RMI 客戶端的stub 類;2.stub 類將請求的介面、方法、參數等信息進行序列化;3.基於socket 將序列化後的流傳輸至伺服器端;4.伺服器端接收到流後轉發至相應的skelton 類;5.skelton 類將請求的信息反序列化後調用實際的處理類;6.處理類處理完畢後將結果返回給 skelton 類;7.Skelton 類將結果序列化,通過socket 將流傳送給客戶端的 stub;8.stub 在接收到流後反序列化,將反序列化後的JavaObject 返回給調用者。 根據原理來回答下之前學習應用級協議帶著的幾個問題: 1.傳輸的標准格式是什麼?是JavaObjectStream。2.怎麼樣將請求轉化為傳輸的流?基於Java 串列化機制將請求的javaobject 信息轉化為流。3.怎麼接收和處理流?根據採用的協議啟動相應的監聽埠,當有流進入後基於Java 串列化機制將流進行反序列化,並根據RMI 協議獲取到相應的處理對象信息,進行調用並處理,處理完畢後的結果同樣基於java 串列化機制進行返回。4.傳輸協議是?Socket。 XML-RPCXML-RPC 也是一種和RMI 類似的遠程調用的協議,它和RMI 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以標準的 xml 格式來定義請求的信息(請求的對象、方法、參數等),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就是在跨語言通訊的時候也可以使用。 來看下XML-RPC 協議的一次遠程通信過程: 1.客戶端發起請求,按照XML-RPC 協議將請求信息進行填充;2.填充完畢後將xml 轉化為流,通過傳輸協議進行傳輸;3.接收到在接收到流後轉換為xml,按照XML-RPC 協議獲取請求的信息並進行處理;4.處理完畢後將結果按照XML- RPC 協議寫入xml 中並返回。 同樣來回答問題: 1.傳輸的標准格式是?標准格式的XML。2.怎麼樣將請求轉化為傳輸的流? 將XML 轉化為流。3.怎麼接收和處理流?通過監聽的埠獲取到請求的流,轉化為XML,並根據協議獲取請求的信息,進行處理並將結果寫入XML 中返回。4. 傳輸協議是?Http。 Binary-RPCBinary-RPC 看名字就知道和XML-RPC 是差不多的了,不同之處僅在於傳輸的標准格式由XML 轉為了二進制的格式。 同樣來回答問題: 1.傳輸的標准格式是?標准格式的二進制文件。2.怎麼樣將請求轉化為傳輸的流?將二進制格式文件轉化為流。3.怎麼接收和處理流?通過監聽的埠獲取到請求的流,轉化為二進制文件,根據協議獲取請求的信息,進行處理並將結果寫入XML 中返回。4.傳輸協議是?Http。 SOAPSOAP 原意為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是一個用於分布式環境的、輕量級的、基於XML 進行信息交換的通信協議,可以認為SOAP 是XMLRPC 的高級版,兩者的原理完全相同,都是http+XML,不同的僅在於兩者定義的XML 規范不同,SOAP 也是Webservice 採用的服務調用協議標准,因此在此就不多加闡述了。 (公用對象請求代理[調度]程序體系結構),是一組用來定義"分布式對象系統"的標准,由 OMG(ObjectMenagementGroup)作為發起和標准制定單位。CORBA 的目的是定義一套協議,符合這個協議的對象可以互相交互,不論它們是用什麼樣的語言寫的,不論它們運行於什麼樣的機器和操作系統。CORBA 在我看來是個類似於SOA 的體系架構,涵蓋可選的遠程通信協議,但其本身不能列入通信協議這里來講,而且CORBA 基本淘汰,再加上對CORBA 也不怎麼懂,在此就不進行闡述了。 JMSJMS 呢,是實現java 領域遠程通信的一種手段和方法,基於JMS 實現遠程通信時和RPC 是不同的,雖然可以做到RPC 的效果,但因為不是從協議級別定義的,因此我們不認為JMS 是個RPC 協議,但它確實是個遠程通信協議,在其他的語言體系中也存在著類似JMS 的東西,可以統一的將這類機制稱為消息機制,而消息機制呢,通常是高並發、分布式領域推薦的一種通信機制,這里的主要一個問題是容錯(詳細見ErLang 論文)。 來看JMS 中的一次遠程通信的過程: 1.客戶端將請求轉化為符合JMS 規定的Message;2.通過JMSAPI 將Message 放入JMSQueue 或Topic 中;3.如為JMSQueue,則發送中相應的目標Queue 中,如為Topic,則發送給訂閱了此Topic 的JMSQueue。4.處理端則通過輪訓 JMSQueue,來獲取消息,接收到消息後根據JMS 協議來解析Message 並處理。 回答問題: 1.傳輸的標准格式是?JMS 規定的Message。2.怎麼樣將請求轉化為傳輸的流?將參數信息放入Message 中即可。3.怎麼接收和處理流?輪訓JMSQueue 來接收Message,接收到後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後仍然是以Message 的方式放入 Queue 中發送或Multicast。4.傳輸協議是?不限。 基於JMS 也是常用的實現遠程非同步調用的方法之一。
㈤ java怎麼同步發送及非同步發送簡訊例子解析
發送簡訊的介面
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服務商。
開發文檔
從開發文檔中我們可以看到. 可以直接使用http請求也可以使用WebService請求發送簡訊. 由於DEMO文件夾下的java和jsp文件夾中的代碼都是使用http請求發送簡訊. 所以這里就不再細說了, 我們使用WebService的方式演示發送簡訊.
生成客戶端代碼
從介面文檔中我們知道它的WebService的WSDL的url為:http://106.ihuyi.cn/webservice/sms.php?WSDL那麼我們可以執行下面的命令生成客戶端代碼:
wsimport -keep http://106.ihuyi.cn/webservice/sms.php?WSDL
其中wsimport是JDK自帶的工具, -keep url選項是"保留生成的文件". 該命令會在當前目錄下生成sms.cn.ihuyi._106包, 以及眾多的類. 接下來開始編寫我們自己的代碼.
定義介面
為了方便, 這里我們首先定義一個介面:
Sms.java
publicinterfaceSms{
/**
*向mobile發送簡訊,內容為message
*
*@parammobile手機號
*@parammessage簡訊內容
*@return成功返回-1,否則返回其他值
*/
intsendMessage(Stringmobile,Stringmessage);
}
這個介面很簡單, 只有一個方法. 這個方法用來發送簡訊.
同步發送簡訊
接下來我們首先實現一個同步發送簡訊的類:
IhuyiSmsImpl.java
{
privateStringaccount;
privateStringpassword;
publicvoidsetAccount(Stringaccount){
this.account=account;
}
publicvoidsetPassword(Stringpassword){
this.password=password;
}
@Override
publicintsendMessage(Stringmobile,Stringmessage){
cn.ihuyi._106.Smsfactory=newcn.ihuyi._106.Sms();
SmsSoapsmsSoap=factory.getSmsSoap();
SubmitResultsubmit=smsSoap.submit(account,password,mobile,message);
intcode=submit.getCode();
if(code==2){
return-1;
}
System.out.println("發送簡訊失敗,code:"+code);
returncode;
}
}
非同步發送簡訊
由於發送簡訊涉及到網路通信, 因此sendMessage方法可能會有一些延遲. 為了改善用戶體驗, 我們可以使用非同步發送簡訊的方法. 原理很簡單: 如果用戶請求發送簡訊, 我們不是直接調用IhuyiSmsImpl的sendMessage方法, 而是將請求保存起來(生產者), 然後告訴用戶: 簡訊發送成功. 之後有若干個消費者取出任務, 調用sendMessage方法發送簡訊.
這里, 我使用線程池完成上面的任務:
AsyncSmsImpl.java
{
publicSmssendSms;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
publicvoidsetSendSms(SmssendSms){
this.sendSms=sendSms;
}
@Override
publicintsendMessage(Stringmobile,Stringmessage){
try{
executorService.submit(()->sendSms.sendMessage(mobile,message));
}
catch(Exceptione){
Sysemt.out.println("提交任務時發生錯誤"+e);
return0;
}
return-1;
}
publicvoiddestroy(){
try{
executorService.shutdown();
}
catch(Exceptione){}
}
}
在第17行, 我們獲得遠程對象的一個代理對象. 之後就可以通過這個代理對象進行發送簡訊, 查詢賬戶余額等操作.
第18行, 使用該代理對象的submit方法提交了簡訊內容. 該方法的參數信息及返回值含義在介面文檔中有詳細的說明.
第19行我們獲得了結果的狀態碼. 根據文檔上的說明, 狀態碼為2說明提交成功. 簡單起見, 這里我們只關注提交成功的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 狀態碼為2隻是說明提交成功. 根據官網上的"3-5秒內響應、100%到達", 我們可以推測. 如果提交成功, 那麼基本上3-5秒內,簡訊就會發送成功, 根據用戶的網路情況, 可能稍有延遲用戶就可以收到簡訊.
使用這段代碼發送簡訊也很簡單, 直接new一個對象, 設置好賬號和密碼就可以發送簡訊了.
代碼很簡單, 直接將Sms介面的sendMessage(mobile, message)方法作為一個任務加到線程池的任務隊列中. 這樣等到有空閑線程時, 就會執行sendSms.sendMessage(mobile, message)發送簡訊. 這里我們假設只要保存到線程池就可以成功發送簡訊. 因為發送失敗的情況實際上很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