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ython之運算符匯總
1.算數運算符
假設 a= 10, b = 20
2.比較運算符
相關推薦:《Python視頻教程》
3.賦值運算符
4.邏輯運算符
邏輯運算的順序排列:從左往右開始執行
() > not > and > or
and or 一真一假
都為真: 取後面的 取前面的 取假的
都為假: 取前面的 去後面的 取真的
not True: False
not False: True
5.成員運算符
in -- 存在
not in -- 不存在
『貳』 python中常用的運算符
python常見的運算符
1.算數運算符
算術運算符用於執行加減乘除、取余等基本數學運算,其中為了方便輸入用斜杠"/"表示除號。和其它編程語言中兩個整數相除結果為整數不同,Python中兩個整數相除結果為小數,如果需要獲取整除結果則需要使用兩個斜杠"//"。Python中用兩個「*」號表示求冪,例如 2**3=8,3**2=9。
①+ 名稱:加
可用於對數字,序列等數據操作 。對於數字進行求和;其他的是連接
②- 名稱 :減 只是求差
③* 名稱:乘法
可用於數字、序列等數據進行操作;數字是求積;其他類型進行連續性的操作
④/ 名稱:除法 求商
⑤% 名稱:取余 求兩個數字除法運算的余數
⑥** 名稱:冪 求a的b次冪
⑦// 名稱:地板除法 求商取整
2.關系運算符
關系運算符用於比較兩個操作數之間的大小關系,返回值為True或False。
① == 名稱:等於 ② != 不等於 ③ > 大於 ④ < 小於 ⑤ <= 小於等於 ⑥ >= 大於等於
注意:1. 一個=表示賦值,兩個==表示判斷兩個對象是否相等
2.關系運算符可以連用
3.邏輯運算符
邏輯運算符用於判斷多個條件是否滿足某一要求。與其他編程語言不同的是:Python中用 not 表示邏輯非,and 表示邏輯與, or 表示邏輯或。
① and 名稱:邏輯與 只有當and兩邊的之都為 True時,結果為True,否則結果均為False
② or 名稱:邏輯或 只有當or兩邊的之都為False時,結果為False,否則結果均為True
③not 名稱:邏輯非 結果與原來的結果相反,總是。
注意:邏輯與和了邏輯或在進行求解期間 ,總是從左到右一次執行 ,如果在某一步可以確定結果,那麼將不在執行後面的表達式。
4.賦值運算符
運算符 += -= *= /= %= **= //= &= |= ^= <<= >>=
名稱 加賦值 減賦值 乘賦值 除賦值 取余賦值 冪賦值 地板除法賦值 位與賦值 位或賦值 位異或賦值 左移賦值 右移賦值
例子 a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說明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5.身份運算符
in 例子:x in y 表示y中是否含有x,如果有則返回True,沒有責則返回False
not in 例子: x not in y 表示y中是否含有,沒有返回位True,有返回False
『叄』 python中常見的運算符有哪些
| 算術運算符 |
+:兩個數相加兩個數相加,或是字元串連接
-:兩個數相減
*:兩個數相乘,或是返回一個重復若干次的字元串
/:兩個數相除,結果為浮點數
%:取模,返回兩個數相除的余數
//:兩個數相除,返回商的整數部分
**:冪運算,返回乘方結果
| 關系運算符 |
==:比較對象是否相等
!=:比較對象是否不相等
>:大於,例如a>b,將比較a與b的大小,a>b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小於,例如a<b,將比較a與b的大小,a<b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p="">
>=:大於等於,例如a>=b,將比較a與b的大小,a>=b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小於等於,例如a<=b,將比較a與b的大小,a<=b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 賦值運算符 |
=:常規賦值運算符,將運算結果賦值給變數
+=:加法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減法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乘法法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除法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取整除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取模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冪運算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 邏輯運算符 |
and:與運算,如果a 為False,a and b返回False 否則返回y的計算值
or:或運算,如果a非0,返回a的值,否則返回b的值
not:非運算,如果a為True,返回False,如果a為False,返回True
| 成員運算符 |
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not 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 身份運算符 |
is:判斷兩個標識符是不是引用自一個對象
is not:判斷兩個標識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對象
『肆』 python中常見的運算符有哪些分類
Python中的運算符主要分為六大類,其中包含算術運算符、賦值運算符、比較/關系運算符、邏輯運算符、位運算符以及三目運算符。
1、Python算術運算符
是對數值類型的變數進行運算的,比如說:加、減、乘、除、取模和乘方運算等;
2、Python賦值運算符
是對已存在的變數進行重新設置新值的運算符;
3、Python關系運算符(也被稱為比較運算符)
關系運算符結果一般包含bool、True、False等,而關系表達式經常用在if結構的條件中或循環結構的條件中;
4、Python邏輯運算符
是用於連接多個條件,一般來講就是關系表達式;
5、Python位運算符
主要是用於數值類型的二進制的運算;
6、Python三目運算符
在Python中,沒有其他語言的三目運算符,可以藉助if語言實現類似的三目運算符。
『伍』 python中運算符有哪些
1. 比較運算符:
如果比較式成立,返回True;不成立,則返回False。
常見的比較運算符如下:
除了簡單的兩值相比之外,比較運算符還支持比較復雜的比較。
(1)多條件比較:
可以先給變數a賦值,然後做多條件比較。
1 a = 3
2 print(1 < a < 5)
(2)變數的比較:
給變數a和變數b分別賦值,進行比較。
1 a = 3
2 b = 3
3 print(a != b)
4
5 s1 = 'wangdan'
6 s2 = 'DuWangDan'
7 print(s1 == s2)
(3)函數結果的比較:
1 print(abs(-1) > len('wagndan'))
2 # abs():返回輸入參數的絕對值
在比較運算中有一些需要留意的小問題:
不同類型的對象不能用「>、>=、<、<=」進行比較,但可以用「==、!=」做比較。
1 print(21 == len('wangdan'))
在文章開頭說過,True對應的是1,False對應的是0。看下面這個例子,False+True其實相當於0+1:
1 print(False + True > False + False)
2. 成員運算符:
成員運算符的關鍵詞是「in」,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在某一個列表中。運行如下程序後,可得到反饋結果。
1 a = 1
2 b = 'beautiful'
3 album = [1,'beautifully',False,7]
4 # 創建列表,命名該列表為album
5 print(a in album)
6 print(b in album
當album=[]時,表示該列表為空。
如果想在album中新增內容,可以用append方法來實現。新增後,會在列表末尾顯示新增的內容。
1 album = [1,'beautifully',False,7]
2 album.append('Wow')
3 # 用append()方法在album中新增內容
4 print(album)
3. 身份運算符:
身份運算符是用來比較兩個對象是否是同一個對象,而之前比較運算符中的「==」 則是用來比較兩個對象的值是否相等。
身份運算符主要用「is、is not」來判斷。
1 a = 'wangdan'
2 b = 'wangdan'
3 print(a is b)
4 print(a is not b)
4. 布爾運算符:
在Python中有3種布爾運算符:and、or、not。
如下例子,返回結果分別為:False、True、True。
1 print(1 > 2 and 1 > 0)
2 print(1 > 2 or 1 > 0)
3 print(not False)
『陸』 Python其實很簡單 第六章 基本運算
Python中將算式稱為表達式。數學上算式是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來表達某種關系、某種運算、某種性質的,同樣的,在Python中,表達式也是用運算符將各種數據類型的數據連接起來。
數據的類型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了,下面介紹一些最常用到的運算符。
6.1算術運算
算術運算符是用於處理四則運算的運算符,常用的算術運算符如下表所示。
算術表達式就是用算術運算符將各種類型的數據連接起來,算術運算的規則和數學中一致。除了數學中用到的四則運算符「 、-、*、/ 」外,要特別注意「取模(%)」、「冪(**)」、「整除(//)」的用法。
6.2給變數賦值
最常用的賦值運算符是「=」,「a=b」的意思就是將值b賦值給變數a。
Python中還一些帶有運算功能的賦值方法,含義為「先計算,後賦值」如:
以下假設變數:a=10,b=20
「+=」,讀作「加賦值」,如a+=b,相當於a=a+b, 則a被賦值為30;
「-=」,讀作「減賦值」,如a-=b,相當於a=a-b, 則a被賦值為-10;
「*=」,讀作「乘賦值」,如a*=b,相當於a=a*b, a被賦值為200;
「/=」,讀作「除賦值」,如a/=b,相當於a=a/b, a被賦值為0.5;
「%=」,讀作「取余數賦值」,如a%=b,相當於a=a%b, a被賦值為10;
「**=」,讀作「冪賦值」,如a**=b,相當於a=a**b, a被賦值為100000000000000000000;
「//=」,讀作「取整數賦值」,如a//=b,相當於a=a//b, a被賦值為0;
6.3關系運算
關系運算符,也叫比較運算符,用於比較兩個變數或表達式運算結果之間的大小關系。關系表達式是用關系運算符將變數或表達式連接起來的表達式,其運算結果為一個布爾值,即True或False。
Python3.0的關系運算符有:「大於>」、「小於=」、「小於或等於<=」。
還有一個特殊的關系運算符「值1變數值2」,如:
>>> a=10
>>> b=20
>>> c=15
>>> print(a<b<c) p=""> </b<c)>
False
>>> print(a<c<b) p=""> </c<b)>
True
6.4邏輯運算
邏輯運算符包括「邏輯與and」、「邏輯或or」、「邏輯非not」,具體用法見下表。
以下假設變數 a 為 10, b為 20:
在上表中,變數a和變數b都是非0的數,被當做值為True的變數參與邏輯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