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java8中的字元串的用法
1.
首先String不屬於8種基本數據類型,String是一個對象。
因為對象的默認值是null,所以String的默認值也是null;但它又是一種特殊的對象,有其它對象沒有的一些特性。
2.
new String()和new String(「」)都是申明一個新的空字元串,是空串不是null;
3.
String str=」kvill」;
String
str=new String (「kvill」);的區別:
在這里,我們不談堆,也不談棧,只先簡單引入常量池這個簡單的概念。
常量池(constant
pool)指的是在編譯期被確定,並被保存在已編譯的.class文件中的一些數據。它包括了關於類、方法、介面等中的常量,也包括字元串常量。
看例1:
String
s0=」kvill」;
String
s1=」kvill」;
String
s2=」kv」 + 「ill」;
System.out.println(
s0==s1 );
System.out.println(
s0==s2 );
結果為:
true
true
首先,我們要知道Java會確保一個字元串常量只有一個拷貝。
因為例子中的s0和s1中的」kvill」都是字元串常量,它們在編譯期就被確定了,所以s0==s1為true;而」kv」和」ill」也都是字元串常量,當一個字元串由多個字元串常量連接而成時,它自己肯定也是字元串常量,所以s2也同樣在編譯期就被解析為一個字元串常量,所以s2也是常量池中
」kvill」的一個引用。
所以我們得出s0==s1==s2;
用new
String() 創建的字元串不是常量,不能在編譯期就確定,所以new String() 創建的字元串不放入常量池中,它們有自己的地址空間。
看例2:
String
s0=」kvill」;
String
s1=new String(」kvill」);
String
s2=」kv」 + new String(「ill」);
System.out.println(
s0==s1 );
System.out.println(
s0==s2 );
System.out.println(
s1==s2 );
結果為:
false
false
false
例2中s0還是常量池中」kvill」的應用,s1因為無法在編譯期確定,所以是運行時創建的新對象」kvill」的引用,s2因為有後半部分new
String(「ill」)所以也無法在編譯期確定,所以也是一個新創建對象」kvill」的應用;明白了這些也就知道為何得出此結果了。
4.
String.intern():
再補充介紹一點:存在於.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在運行期被JVM裝載,並且可以擴充。String的intern()方法就是擴充常量池的一個方法;當一個String實例str調用intern()方法時,Java查找常量池中是否有相同Unicode的字元串常量,如果有,則返回其的引用,如果沒有,則在常量池中增加一個Unicode等於str的字元串並返回它的引用;看例3就清楚了
例3:
String
s0= 「kvill」;
String
s1=new String(」kvill」);
String
s2=new String(「kvill」);
System.out.println(
s0==s1 );
System.out.println(
「**********」 );
s1.intern();
s2=s2.intern();
//把常量池中「kvill」的引用賦給s2
System.out.println(
s0==s1);
System.out.println(
s0==s1.intern() );
System.out.println(
s0==s2 );
結果為:
false
**********
false
//雖然執行了s1.intern(),但它的返回值沒有賦給s1
true
//說明s1.intern()返回的是常量池中」kvill」的引用
true
最後我再破除一個錯誤的理解:
有人說,「使用String.intern()方法則可以將一個String類的保存到一個全局String表中,如果具有相同值的Unicode字元串已經在這個表中,那麼該方法返回表中已有字元串的地址,如果在表中沒有相同值的字元串,則將自己的地址注冊到表中「如果我把他說的這個全局的
String表理解為常量池的話,他的最後一句話,「如果在表中沒有相同值的字元串,則將自己的地址注冊到表中」是錯的:
看例4:
String
s1=new String("kvill");
String
s2=s1.intern();
System.out.println(
s1==s1.intern() );
System.out.println(
s1+" "+s2 );
System.out.println(
s2==s1.intern() );
結果:
false
kvill
kvill
true
在這個類中我們沒有聲名一個」kvill」常量,所以常量池中一開始是沒有」kvill」的,當我們調用s1.intern()後就在常量池中新添加了一個」kvill」常量,原來的不在常量池中的」kvill」仍然存在,也就不是「將自己的地址注冊到常量池中」了。
s1==s1.intern()為false說明原來的「kvill」仍然存在;
s2現在為常量池中「kvill」的地址,所以有s2==s1.intern()為true。
5.
關於equals()和==:
這個對於String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兩字元串的Unicode序列是否相當,如果相等返回true;而==是比較兩字元串的地址是否相同,也就是是否是同一個字元串的引用。
6.
關於String是不可變的
這一說又要說很多,大家只要知道String的實例一旦生成就不會再改變了,比如說:String
str=」kv」+」ill」+」 「+」ans」;
就是有4個字元串常量,首先」kv」和」ill」生成了」kvill」存在內存中,然後」kvill」又和」
「 生成 」kvill 「存在內存中,最後又和生成了」kvill
ans」;並把這個字元串的地址賦給了str,就是因為String的「不可變」產生了很多臨時變數,這也就是為什麼建議用StringBuffer的原因了,因為StringBuffer是可改變的。
㈡ java 截取字元串第一個字元
使用substring() 方法返回字元串的子字元串。詳細解析如下:
1、語法:
(1)public String substring(int beginIndex)。
(2)public String substring(int beginIndex, int endIndex)。
2、參數:
(1)beginIndex -- 起始索引(包括), 索引從 0 開始。
(2)endIndex -- 結束索引(不包括)。
3、返回值:
返回一個新字元串,它是此字元串的一個子字元串。該子字元串從指定的 beginIndex 處開始,一直到索引 endIndex - 1處的字元。因此,該子字元串的長度為 endIndex-beginIndex。
4、substring函數存在的拋出錯誤: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如果 beginIndex 為負,或 endIndex 大於此 String 對象的長度,或 beginIndex 大於 endIndex。
5、實例代碼如下:
㈢ java 以字元串獲取的數組,怎麼轉成16位字元串
你可以使用以下步驟將字元串 msg 轉換為16進制字元串:
將字元串 msg 轉換為位元組數組,可以使用 Arrays.toString(msg.getBytes())
將位元組數組中每個位元組轉換為 16 進制字元串,可以使用 Integer.toHexString(byteValue)
將轉換後的字元串拼接起來得到最正磨終的纖謹16進制字元串
例如:
byte[] bytes = msg.getBytes();
StringBuilder hexString = new StringBuilder();
for (byte b : bytes) {
hexString.append(Integer.toHexString(b & 0xff));
}
String result = hexString.toString();
注意:轉換後的字元串可能會有一些前導0,如果需要去掉可以使用 string.replaceFirst("毀清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