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年國家發布少兒編程教育相關政策匯總
【導讀】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家更加註重高科技人才的培養,認為人工智慧的培養應該從少兒時代就開始,並出台和實行了一系列的少兒編程教育政策,在未來,編程教育必將被列入基礎教育,今天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國家發布少兒編程相關政策,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吧。
1、1月
1月19日,教育部《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項目發布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並發布了階段性四項成果。北京、廣州、深圳、武漢、西安5個城市作為第一批試點落地城市,3-8年級的學生將全面試點學習人工智慧與編程的課程.
2、3月
3月13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路安全工作要點》。3月21日,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確定了同意設置的備案專業、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新增目錄外專業點名單,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
3、4月
4月15日,北京教育考試院公布了2019年北京市中招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藝術特色學校和科技示範學校特長生招生計劃,其中53所中學將科技特長生納入招生范疇,共計劃招生593人。
4、5月
5月7日,山西省教育廳發布《山西省教育廳關於開展中小學校創客教育的指導意見》,以點帶面,鼓勵、引導帶動更多的學校參與,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創客教育模式,培育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時代新人。
5月20日,鞍山2019年中考政策出台,根據《鞍山市2019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見》指出:為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鞍山一中作為遼寧省特色普通高中(科技特色)在2019年試點招收具有科技特長的優秀初中畢業生6名。
5、6月
6月24日,深圳教育局根據《深圳市教育局關於遴選學校參與「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項目」實驗工作的通知》。隨著項目的推進,在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統一安排下,擬遴選100所學校參與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項目」 實驗工作。
6、7月
7月1日,廣州市教育局發布了《關於開展人工智慧課程改革實驗區、校遴選的通知》,提出將在在全市遴選若干實驗區和100所左右實驗校,開展中小學人工智慧課程實驗。
到2022年,實現人工智慧教育覆蓋全市學校,培養適合未來適合的創新型人才。
7月1日,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下發文件《關於「西安市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學校」遴選結果的通知》,其中,包括西工大附中、陝師大附中、西安中學等多所名校在內。
7月15日,北京市教委下發了《北京促進人工智慧與教育融合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計劃提出了三個階段的發展目標。
7月30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廣東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等科目學業水平考試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將信息技術納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這是繼山東、浙江後,第三個將編程納入高考的省份。
7、8月
8月13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山東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2019—2022)》,提出:整合人工智慧、編程教育、機器人教育等創客教育資源,著力打造創客教育課程體系。建立人工智慧研究院,有條件的高校建立人工智慧實驗室,開展人工智慧研究。推進人工智慧教育試點區域和試點學校建設。
8、9月
2019年9月,青島市在100所實驗學校至少2萬名學生中,啟動實施人工智慧教育課程,實施學校數量與學生數量均位列全國前列。青島市人工智慧課程開設是為貫徹國家、省、市有關要求,落實市委關於培養一批操作型、技能型的人工智慧人才的重要舉措,通過課程的開設,落實《山東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實現「人工智慧賦能教育」為目標,打造全國人工智慧實踐基地。
9月10日,廣州市教育局發布《廣州市教育局關於公布廣州市中小學人工智慧課程改革實驗區、校的通知》,明確指出荔灣區、天河區、黃埔區3個區為市人工智慧課程改革實驗區,全市147所學校為市人工智慧改革實驗校。
9月12日,福建省就已經發布了《關於福建省義務教育階段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區和試點學校的公示》。
9月18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廣東省普通高中2018級、2019級學生課程開設的通知》,通知提到:信息技術學科必修學分4分,「信息技術基礎」為必修模塊,為2學分。除此之外,還要從5個選修模塊中任意選擇1個選修模塊,獲得餘下的2個必修學分。
9月24日,廈門教育局發布《廈門市教育局關於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人工智慧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廈門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人工智慧教育試點。
9、11月
11月21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意見指出:加強實驗教學與多學科融合教育、編程教育、創客教育、人工智慧教育、社會實踐等有機融合。
10、12月
12月5日,福建省教育廳發布《福建省義務教育階段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區和第二批試點學校評審結果公示》,擬確定省級義務教育階段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區2個、試點校17所。
12月7日,河南省教育廳發布《河南省教育廳關於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的通知》,在全省范圍遴選 10
個(市、縣、區)作為「河南省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區」、500 所中小學校作為「河南省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實驗校」。
少兒編程教育一般針對的是小學及以下幼兒設計的編程模式,把原來復雜的英文代碼編程語言轉換成圖形化的,以指令化,模塊化方式讓游戲,情景動畫,積木構件的形式呈現。旨在孩子九大能力的培養: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邏輯思維力,問題解決,空間思維,判斷性思維,序列與條件,調試操作能力。其實,讓孩子學習編程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寫代碼,更多的是接觸一下比較新的技能,還能開拓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另外國家也發布了「強基計劃」,想要了解具體內容,大家可以參閱少兒編程和「強基計劃」全面解析。
⑵ 計算機編程有哪些學校
開設計算機編程專業的學校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技技術大學(中科大)、東南大學、浙江大學。1、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
哈爾濱工業大學(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工作研討會、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創始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等,是首批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的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始建於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是新中國第一所畢業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師稱號、研究生三年制的理工科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築大學合並組建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
哈工大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本部校園面積5212.35畝,建築面積202.69萬平方米;專任教師3045人,在校學生46138人。
2、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稱「西電」或「西軍電」,是中央部屬高校,1959年中央確定的首批20所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共建,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特色985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行列,是我國最早的ƈ所國防工業重點軍校之一(哈軍工、西軍電並稱)和56所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研究生院之一,''兩電一郵''成員,先後入選首批5所科技部撥付專項經費的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首批6所教育部集成攻關大平台、首批7所世界一流網路安全學院(排名第一)、首批9所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理事長單位)、首批11所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常務理事單位、首批35所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
學校前身是1931年誕生於江西瑞金的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創建的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 歷經中央軍委工程學校、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等歷史時期。
學校是國內最早建立資訊理論、信息系統工程、雷達、微波天線、電子機械、電子對抗等專業的高校之一,開辟了中國IT學科的先河。先後為國家輸送了20餘萬名電子信息領域的高級人才,產生了120多位解放軍將軍,成長起了28位兩院院士。
中國正在實施的無線網路安全標准(WAPI)、太陽系近鄰宜居行星太空探索計劃(覓音計劃)和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項目(逐日工程)均由學校提出並牽頭負責。
3、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簡稱「西工大」,位於陝西省會西安,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牽頭成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歐盟QB50項目亞洲區唯一發起單位與亞洲區總協調單位。
1938年國立北洋工學院、國立北平大學工學院、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在陝西漢中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1946年遷至咸陽,1950年更名為西北工學院;1952年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組建華東航空學院;1956年遷至西安,更名為西安航空學院;1957年,西北工學院與西安航空學院合並組建西北工業大學;1970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航空工程系整體並入。
學校友誼、長安及江蘇太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7100多畝,下設23個學院、67個本科專業;擁有21個博士後流動站、2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教職工4000餘人,全職院士7人,在校生2.9萬餘人。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hang University)簡稱北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強基計劃試點高校,為國際宇航聯合會、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成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於1952年,時名北京航空學院,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並組建,1988年4月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校學院路、沙河校區總佔地共3000多畝;學校下有30個二級學院;有2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60個本科專業;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教職工3928人,全日制在校生30000餘人。
5、中國科技技術大學(中科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學校有20個學院(含6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3個系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附屬第一醫院等;有1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4個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和62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6、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Southeast University),簡稱「東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由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
1902年,三江師范學堂創辦。1921年,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為基礎建立國立東南大學,下設工科,其後工科又經歷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工學院、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國立南京大學工學院等歷史時期;1952年,以原南京大學工學院為主體,並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學校的有關系科,在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南京工學院;1988年5月,學校復更名為東南大學;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合並,南京地質學校並入,組建新的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建有四牌樓、九龍湖、丁家橋等校區,佔地面積5888畝,其中九龍湖校區3752.35畝,總建築面積約78.97萬平方米;有專任教師2991人;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1071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166人。有兩院院士12人;有34個院系、83個本科專業;有34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8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有全日制在校生36277人,其中本科生16200人,研究生20077人。
7、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前身是創立於1897年求是書院,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1937年浙江大學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1946年秋回遷杭州。1952年,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中國科學院和其他高校,主體部分在杭州重組為若干所院校,後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實現合並,組建了新的浙江大學。
在120餘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秉承「求是創新」為校訓的優良傳統,逐步形成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浙大人共同價值觀和「海納江河、啟真厚德、開物前民、樹我邦國」的浙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