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ava內部類與匿名內部類作用分別是什麼
Java 內部類 x0dx0a分四種:成員內部類、局部內部類、靜態內部類和匿名內部類。 x0dx0a1、成員內部類: 即作為外部類的一個成員存在,與外部類的屬性、方法並列。x0dx0a注意:成員內部類中不能定義靜態變數,但可以訪問外部類的所有成員。x0dx0apublic class Outer{x0dx0aprivate static int i = 1;x0dx0aprivate int j=10;x0dx0aprivate int k=20;x0dx0apublic static void outer_f1(){x0dx0a //do more somethingx0dx0a}x0dx0apublic void out_f2(){x0dx0a //do more somethingx0dx0a}x0dx0ax0dx0a//成員內部類x0dx0aclass Inner{x0dx0a//static int inner_i =100; //內部類中不允許定義靜態變數x0dx0aint j=100;//內部類中外部類的實例變數可以共存x0dx0aint inner_i=1;x0dx0avoid inner_f1(){x0dx0a System.out.println(i);//外部類的變數如果和內部類的變數沒有同名的,則可以直接用變數名訪問外部類的變數x0dx0a System.out.println(j);//在內部類中訪問內部類自己的變數直接用變數名x0dx0a System.out.println(this.j);//也可以在內部類中用"this.變數名"來訪問內部類變數x0dx0a //訪問外部類中與內部類同名的實例變數可用"外部類名.this.變數名"。x0dx0a System.out.println(k);//外部類的變數如果和內部類的變數沒有同名的,則可以直接用變數名訪問外部類的變數x0dx0a outer_f1();x0dx0a outer_f2();x0dx0a}x0dx0a}x0dx0a//外部類的非靜態方法訪問成員內部類x0dx0apublic void outer_f3(){x0dx0a Inner inner = new Inner();x0dx0a inner.inner_f1();x0dx0a}x0dx0ax0dx0a//外部類的靜態方法訪問成員內部類,與在外部類外部訪問成員內部類一樣x0dx0apublic static void outer_f4(){x0dx0a //step1 建立外部類對象x0dx0a Outer out = new Outer();x0dx0a //***step2 根據外部類對象建立內部類對象***x0dx0a Inner inner=out.new Inner();x0dx0a //step3 訪問內部類的方法x0dx0a inner.inner_f1();x0dx0a}x0dx0ax0dx0a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x0dx0a outer_f4();x0dx0a}x0dx0a}x0dx0a成員內部類的優點:x0dx0a⑴ 內部類作為外部類的成員,可以訪問外部類的私有成員或屬性。(即使將外部類聲明為PRIVATE,但是對於處於其內部的內部類還是可見的。)x0dx0a⑵ 用內部類定義在外部類中不可訪問的屬性。這樣就在外部類中實現了比外部類的private還要小的訪問許可權。x0dx0a注意:內部類是一個編譯時的概念,一旦編譯成功,就會成為完全不同的兩類。對於一個名為outer的外部類和其內部定義的名為inner的內部類。編譯完成後出現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兩類。x0dx0a2、局部內部類: 即在方法中定義的內部類,與局部變數類似,在局部內部類前不加修飾符public或private,其范圍為定義它的代碼塊。x0dx0a注意:局部內部類中不可定義靜態變數,可以訪問外部類的局部變數(即方法內的變數),但是變數必須是final的。x0dx0apublic class Outer {x0dx0a private int s = 100;x0dx0a private int out_i = 1;x0dx0a public void f(final int k){x0dx0a final int s = 200;x0dx0a int i = 1;x0dx0a final int j = 10;x0dx0a class Inner{ //定義在方法內部x0dx0a int s = 300;//可以定義與外部類同名的變數x0dx0a //static int m = 20;//不可以定義靜態變數x0dx0a Inner(int k){x0dx0a inner_f(k);x0dx0a }x0dx0a int inner_i = 100;x0dx0a void inner_f(int k){x0dx0a System.out.println(out_i);//如果內部類沒有與外部類同名的變數,在內部類中可以直接訪問外部類的實例變數x0dx0a System.out.println(k);//*****可以訪問外部類的局部變數(即方法內的變數),但是變數必須是final的*****x0dx0a// System.out.println(i);x0dx0a System.out.println(s);//如果內部類中有與外部類同名的變數,直接用變數名訪問的是內部類的變數x0dx0a System.out.println(this.s);//用"this.變數名" 訪問的也是內部類變數x0dx0a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s);//用外部"外部類類名.this.變數名" 訪問的是外部類變數x0dx0a }x0dx0a }x0dx0a new Inner(k);x0dx0a }x0dx0ax0dx0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x0dx0a //訪問局部內部類必須先有外部類對象x0dx0a Outer out = new Outer();x0dx0a out.f(3);x0dx0a }x0dx0ax0dx0a}x0dx0ax0dx0a注意:x0dx0a在類外不可直接生成局部內部類(保證局部內部類對外是不可見的)。要想使用局部內部類時需要生成對象,對象調用方法,在方法中才能調用其局部內部類。通過內部類和介面達到一個強制的弱耦合,用局部內部類來實現介面,並在方法中返回介面類型,使局部內部類不可見,屏蔽實現類的可見性。x0dx0ax0dx0a3、靜態內部類: 靜態內部類定義在類中,任何方法外,用static定義。x0dx0a注意:靜態內部類中可以定義靜態或者非靜態的成員x0dx0apublic class Outer {x0dx0a private static int i = 1;x0dx0a private int j = 10;x0dx0a public static void outer_f1(){x0dx0a x0dx0a }x0dx0a public void outer_f2(){x0dx0a x0dx0a }x0dx0a// 靜態內部類可以用public,protected,private修飾x0dx0a// 靜態內部類中可以定義靜態或者非靜態的成員x0dx0a static class Inner{x0dx0a static int inner_i = 100;x0dx0a int inner_j = 200;x0dx0a static void inner_f1(){x0dx0a System.out.println("Outer.i"+i);//靜態內部類只能訪問外部類的靜態成員x0dx0a outer_f1();//包括靜態變數和靜態方法x0dx0a }x0dx0a void inner_f2(){x0dx0a// System.out.println("Outer.i"+j);//靜態內部類不能訪問外部類的非靜態成員x0dx0a// outer_f2();//包括非靜態變數和非靜態方法x0dx0a } x0dx0a x0dx0a }x0dx0a x0dx0a public void outer_f3(){x0dx0a// 外部類訪問內部類的靜態成員:內部類.靜態成員x0dx0a System.out.println(Inner.inner_i);x0dx0a Inner.inner_f1();x0dx0a// 外部類訪問內部類的非靜態成員:實例化內部類即可x0dx0a Inner inner = new Inner();x0dx0a inner.inner_f2();x0dx0a x0dx0a }x0dx0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x0dx0a new Outer().outer_f3();x0dx0a }x0dx0ax0dx0a}x0dx0ax0dx0a注意:*******生成(new)一個靜態內部類不需要外部類成員:這是靜態內部類和成員內部類的區別。靜態內部類的對象可以直接生成:x0dx0aOuter.Inner in=new Outer.Inner();x0dx0a而不需要通過生成外部類對象來生成。這樣實際上使靜態內部類成為了一個頂級類。靜態內部類不可用private來進行定義。*******x0dx0ax0dx0a例子:x0dx0a對於兩個類,擁有相同的方法:x0dx0aclass Peoplex0dx0a{x0dx0a run();x0dx0a}x0dx0aclass Machine{x0dx0a run();x0dx0a}x0dx0a此時有一個robot類:x0dx0aclass Robot extends People implement Machine.x0dx0a此時run()不可直接實現。x0dx0a注意:當類與介面(或者是介面與介面)發生方法命名沖突的時候,此時必須使用內部類來實現。用介面不能完全地實現多繼承,用介面配合內部類才能實現真正的多繼承。x0dx0ax0dx0a4、匿名內部類 x0dx0a匿名內部類是一種特殊的局部內部類,它是通過匿名類實現介面。x0dx0aIA被定義為介面。x0dx0aIA I=new IA(){};x0dx0ax0dx0a匿名內部類的特點:x0dx0ax0dx0a1,一個類用於繼承其他類或是實現介面,並不需要增加額外的方法,只是對繼承方法的事先或是覆蓋。x0dx0a2,只是為了獲得一個對象實例,不需要知道其實際類型。x0dx0a3,類名沒有意義,也就是不需要使用到。x0dx0ax0dx0apublic class Outer {x0dx0a private static int i = 1;x0dx0a private int j = 10;x0dx0a public static void outer_f1(){x0dx0a x0dx0a }x0dx0a public void outer_f2(){x0dx0a x0dx0a }x0dx0a// 靜態內部類可以用public,protected,private修飾x0dx0a// 靜態內部類中可以定義靜態或者非靜態的成員x0dx0a static class Inner{x0dx0a static int inner_i = 100;x0dx0a int inner_j = 200;x0dx0a static void inner_f1(){x0dx0a System.out.println("Outer.i"+i);//靜態內部類只能訪問外部類的靜態成員x0dx0a outer_f1();//包括靜態變數和靜態方法x0dx0a }x0dx0a void inner_f2(){x0dx0a// System.out.println("Outer.i"+j);//靜態內部類不能訪問外部類的非靜態成員x0dx0a// outer_f2();//包括非靜態變數和非靜態方法x0dx0a }x0dx0a }x0dx0a x0dx0a public void outer_f3(){x0dx0a// 外部類訪問內部類的靜態成員:內部類.靜態成員x0dx0a System.out.println(Inner.inner_i);x0dx0a Inner.inner_f1();x0dx0a// 外部類訪問內部類的非靜態成員:實例化內部類即可x0dx0a Inner inner = new Inner();x0dx0a inner.inner_f2();x0dx0a x0dx0a }x0dx0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x0dx0a new Outer().outer_f3();x0dx0a }x0dx0ax0dx0a}x0dx0ax0dx0a註:一個匿名內部類一定是在new的後面,用其隱含實現一個介面或實現一個類,沒有類名,根據多態,我們使用其父類名。因他是局部內部類,那麼局部內部類的所有限制都對其生效。匿名內部類是唯一一種無構造方法類。大部分匿名內部類是用於介面回調用的。匿名內部類在編譯的時候由系統自動起名Out$1.class。如果一個對象編譯時的類型是介面,那麼其運行的類型為實現這個介面的類。因匿名內部類無構造方法,所以其使用范圍非常的有限。當需要多個對象時使用局部內部類,因此局部內部類的應用相對比較多。匿名內部類中不能定義構造方法。如果一個對象編譯時的類型是介面,那麼其運行的類型為實現這個介面的類。x0dx0ax0dx0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0dx0ax0dx0a內部類總結:x0dx0a1.首先,把內部類作為外部類的一個特殊的成員來看待,因此它有類成員的封閉等級:private ,protected,默認(friendly),publicx0dx0a 它有類成員的修飾符: static,final,abstractx0dx0a2.非靜態內部類nested inner class,內部類隱含有一個外部類的指針this,因此,它可以訪問外部類的一切資源(當然包括private)x0dx0a 外部類訪問內部類的成員,先要取得內部類的對象,並且取決於內部類成員的封裝等級。x0dx0a 非靜態內部類不能包含任何static成員.x0dx0a3.靜態內部類:static inner class,不再包含外部類的this指針,並且在外部類裝載時初始化.x0dx0a 靜態內部類能包含static或非static成員.x0dx0a 靜態內部類只能訪問外部類static成員.x0dx0a 外部類訪問靜態內部類的成員,循一般類法規。對於static成員,用類名.成員即可訪問,對於非static成員,只能x0dx0a 用對象.成員進行訪問x0dx0ax0dx0a4.對於方法中的內部類或塊中內部類只能訪問塊中或方法中的final變數。x0dx0ax0dx0a類成員有兩種static , non-static,同樣內部類也有這兩種x0dx0anon-static 內部類的實例,必須在外部類的方法中創建或通過外部類的實例來創建(OuterClassInstanceName.new innerClassName(ConstructorParameter)),並且可直接訪問外部類的信息,外部類對象可通過OuterClassName.this來引用x0dx0astatic 內部類的實例, 直接創建即可,沒有對外部類實例的引用。x0dx0a內部類不管static還是non-static都有對外部類的引用x0dx0anon-static 內部類不允許有static成員x0dx0ax0dx0a方法中的內部類只允許訪問方法中的final局部變數和方法的final參數列表,所以說方法中的內部類和內部類沒什麽區別。但方法中的內部類不能在方法以外訪問,方法中不可以有static內部類x0dx0a匿名內部類如果繼承自介面,必須實現指定介面的方法,且無參數 x0dx0a匿名內部類如果繼承自類,參數必須按父類的構造函數的參數傳遞
2. java各種類的區別
java各種類的區別如下:成員內部類、靜態內部類、局部內部類、匿名內部類。
1、成員內部類
非靜態的內部類,外部需要實例化之後進行訪問,和靜態不同,內部的變數不可聲明為靜態的,但是可聲明為常量,即可以加static final。
Java中的各種類型轉換
1、自動類型轉換。Java支持兩種類型轉換,一種是自動類型轉換,另一種是強制類型轉換。自動類型轉換是指在一定條件下,Java自動將一種數據類型轉換為另一種數據類型。例如,當一個整型變數賦值給一個浮點型變數時,Java會自動將整型轉換為浮點型。
2、強制類型轉換。當需要將一種數據類型強制轉換為另一種數據類型時,就需要使用強制類型轉換。強制類型轉換必須手動進行,並且可能會導致精度損失或數據溢出。例如,把一個浮點型變數賦值給一個整型變數時,需要進行強制類型轉換。
3、包裝類之間的轉換。Java中的八種基本數據類型都有相應的包裝類,包裝類的作用是將基本數據類型轉化為對象類型。
3. java中靜態類能否實例化
靜態類,一般使用在某個類的內容,簡稱靜態內部類。
靜態Static又有全局的意思,對於一般的public定義的外部類,沒有必要static關鍵詞,因為可以直接導入包得到該類的引用(只是在訪問其非靜態成員時需要實例化它);
而在一個類內部定義另一個類,如果該內部類不是靜態的,需要實例化它,就得先有一個外部類的對象,
如:public class A{
public class B{}
}
實例化B:
A a = new A();
B b = a.new B();
如果B是靜態的(全局的),即如下:
public class A{
public static class B{}
}
實例化B:
B b = A.new B();或者B b = new A.B();
4. java中內部類
在java語言中,有一種類叫做內部類(inner class),也稱為嵌入類(nested class),它是定義在其他類的內部。內部類作為其外部類的一個成員,與其他成員一樣,可以直接訪問其外部類的數據和方法。只不過相比較外部類只有public和默認的修飾符不同,內部類作為一個成員,可以被任意修飾符修飾。編譯器在編譯時,內部類的名稱為OuterClass$InnerClass.class 。
1、內部類訪問數據變數
當在某些時候,內部類中定義的變數與外部類中變數名稱相同時,如何確保正確地訪問每一個變數呢?
1.1在main中直接從外部類調用內部類的方法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index = 10;
class Inner
{
private int index = 20;
void print()
{
int index = 30;
System.out.println(this); // the object created from the Inner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 // the object created from the Outer
System.out.println(index); // output is 30
System.out.println(this.index); // output is 20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index); // output is 10
}
}
void print()
{
Inner inner = new Inner();//得到內部類的引用
inner.print();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print();
}
}
在這里內部類Inner中關鍵字this指向內部類Inner的對象,如果要想指向外部類的對象,必須在this指針前加上外部類名稱,表示this是指向外部類構造的碎屑,如Outer.this 。
1.2在main中顯式返回內部類引用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index = 10;
class Inner
{
private int index = 20;
void print()
{
int index = 30;
System.out.println(index);
System.out.println(this.index);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index);
}
}
Inner getInner()
{
return new Inner();//返回一個內部類的引用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
inner.print();
}
}
Inner是Outer的內部類,所以在類Test中必須用屬性引用符來標識出內部類。
1.3當main方法在Outer類內部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index = 10;
class Inner
{
private int index = 20;
void print()
{
int index = 30;
System.out.println(index);
System.out.println(this.index);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index);
}
}
Inner getInner()
{
return new Inner();//返回一個內部類的引用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 // 注意此處變化
inner.print();
}
}
因為main方法在Outer內部,故可以直接引用,不需要屬性引用符。
1.4在main方法中直接產生內部類對象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Inner inner = outer.new Inner(); // 注意此處變化
inner.print();
}
}
在利用new構造方法構造一個外部類對象時,並沒有連帶著構造一個內部類對象,故需要訪問內部類方法時,必須使用new操作符為這個外部類對象再構造一個內部類對象。
2、局部內部類
在方法中定義的內部類是局部內部類,它只能訪問方法中的final類型的局部變數,因為用final定義的局部變數相當於是一個常量,延長了其生命周期,使得方法在消亡時,其內部類仍可以訪問該變數。另外,它同樣也可以引用定義在外部類的變數和方法。而且方法體中的局部內部類不允許有訪問修飾符。
class Outer
{
int num=10;
public void print(final int aArgs)
{
class Inner
{
int num=20;
public Inner()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Inner.");//此句可看出它與匿名內部類用法的不同。
}
public void print()
{
int num=30;
System.out.println(this); // the object created from the local Inner
System.out.println(num);
System.out.println(this.num);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num);
System.out.println(aArgs);
}
}
Inner inner=new Inner();//此句必須放在定義類Inner的後面
inner.pri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new Outer();
outer.print(40);
}
}
對於局部類的命名,不管是在一個方法中定義多個類還是在幾個方法中分別定義類,其編譯後命名是:OuterClass$1InnerClass.class
3、匿名內部類
匿名內部類作為一種特殊的內部類,除了具有普通內部類的特點,還有自己的一些獨有特性:
匿名內部類必須擴展一個基類或實現一個介面,但是不能有顯式的extends和implements子句;
匿名內部類必須實現父類以及介面中的所有抽象方法;
匿名內部類總是使用父類的無參構造方法來創建實例。如果是實現了一個介面,則其構造方法是Object();
匿名內部類編譯後的命名為:OuterClass$n.class,其中n是一個從1開始的整數,如果在一個類中定義了多個匿名內部類,則按照他們的出現順序從1開始排號。
abstract class A
{
abstract public void sayHello();
}
class Ou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Outer().callInner(new A()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this); // the object created from the anonymous Inner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
public void callInner(A a)
{
a.sayHello();
}
}
4、靜態內部類
和非靜態內部類相比,區別就在於靜態內部類沒有了指向外部類的引用。除此之外,在任何非靜態內部類中,都不能有靜態數據,靜態方法或者又一個靜態內部類(內部類的嵌套可以不止一層)。不過靜態內部類中卻可以擁有這一切。這也算是兩者的第二個區別吧。一個靜態的內部類,才可以聲明一個static成員,靜態內部類可以訪問外圍類的靜態方法、成員(包括private static的成員)。靜態內部類實例化的時候不必先實例化外圍類,可以直接實例化內部類。而對於非靜態內部類則必須先實例化其外部類,才能再實例化本身。
5.內部類的繼承
當一個類繼承自一個內部類時,預設的構造器不可用。必須使用如下語法:
class WithInner
{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
public class Test extends WithInner.Inner
{
Test(WithInner wi)
{
wi.sup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ithInner wi=new WithInner();
Test test=new Test(wi);
test.sayHello();
}
}
因為每一個內部類都有一個指向外部類的引用,在繼承一個內部類,必須先創建一個外部類,通過這個外部類引用來調用其內部類的構造方法。如果繼承的內部類是一個靜態內部類,則就不需要這樣,直接super()調用即可;
6、內部類的2種特殊用法
一個類從另一個類派生出來,又要實現一個介面。但在介面中定義的方法與父類中定義的方法的意義不同,則可以利用內部類來解決這個問題。
interface Machine
{
void run();
}
class Person
{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run");
}
}
class Robot extends Person
{
private class MachineHeart implements Machin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heart run");
}
}
Machine getMachine()
{
return new MachineHeart();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obot robot = new Robot();
Machine m = robot.getMachine();
m.run();
robot.run();
}
}
在Robot類內部使用內部類MachineHeart來實現介面Machine的run方法。同時Robot類又繼承了父類Person的run方法。如果不使用內部類MachineHeart而使Robot直接實現介面Machine,則該如何調用父類的run方法?
利用內部類可解決c++中多重繼承所解決的問題
class A
{
void fn1()
{
System.out.println("It' s fn1.");
}
}
abstract class B
{
abstract void fn2();
}
class C extends A
{
B getB()
{
return new B()
{
public void fn2()
{
System.out.println("It' s fn2.");
}
};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 c = new C();
c.fn1();
c.getB().fn2();
}
}
類C既要繼承類A又要繼承類B,則可將類B的定義放入類C內部,使之成為內部類。
一般情況下 當我們需要在某一情形下實現一個介面,而在另一情形下又不需要實現這個介面時,我們可以使用內部類來解決這一問題。讓內部類來實現這個介面。另外一個很好的理由是java內部類加上介面可以有效地實現多重繼承。
5. java 有沒有 私有類
java中有私有內部類,即在一個普通Java類里創建一個private的class。
用途:如果一個內部類只希望被外部類中的方法操作,那麼可以使用private聲明內部類,訪問時必須在Out類裡面生成In類的對象進行操作,此時的內部類只有外部類可控制。
私有內部類舉例:
classOut{
privateintage=12;
privateclassIn{
publicvoidprint(){
System.out.println(age);
}
}
publicvoidoutPrint(){
newIn().print();
}
}
publicclassDemo{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此方法無效
/*
Out.Inin=newOut().newIn();
in.print();
*/
Outout=newOut();
out.outPri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