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ython的內存管理機制
論壇
活動
招聘
專題
打開CSDN APP
Copyright © 1999-2020, CSD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登錄
XCCS_澍
關注
Python 的內存管理機制及調優手段? 原創
2018-08-05 06:50:53
XCCS_澍
碼齡7年
關注
內存管理機制:引用計數、垃圾回收、內存池。
一、引用計數:
引用計數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內存管理手段, 當一個 Python 對象被引用時其引用計數增加 1, 當其不再被一個變數引用時則計數減 1. 當引用計數等於 0 時對象被刪除。
二、垃圾回收 :
1. 引用計數
引用計數也是一種垃圾收集機制,而且也是一種最直觀,最簡單的垃圾收集技術。當 Python 的某個對象的引用計數降為 0 時,說明沒有任何引用指向該對象,該對象就成為要被回收的垃圾了。比如某個新建對象,它被分配給某個引用,對象的引用計數變為 1。如果引用被刪除,對象的引用計數為 0,那麼該對象就可以被垃圾回收。不過如果出現循環引用的話,引用計數機制就不再起有效的作用了
2. 標記清除
如果兩個對象的引用計數都為 1,但是僅僅存在他們之間的循環引用,那麼這兩個對象都是需要被回收的,也就是說,它們的引用計數雖然表現為非 0,但實際上有效的引用計數為 0。所以先將循環引用摘掉,就會得出這兩個對象的有效計數。
3. 分代回收
從前面「標記-清除」這樣的垃圾收集機制來看,這種垃圾收集機制所帶來的額外操作實際上與系統中總的內存塊的數量是相關的,當需要回收的內存塊越多時,垃圾檢測帶來的額外操作就越多,而垃圾回收帶來的額外操作就越少;反之,當需回收的內存塊越少時,垃圾檢測就將比垃圾回收帶來更少的額外操作。
『貳』 python如何控制內存
python控制內存的方法:
一、對象的引用計數機制
二、垃圾回收機制
三、內存池機制
一、對象的引用計數機制
Python內部使用引用計數,來保持追蹤內存中的對象,所有對象都有引用計數。
引用計數增加的情況:
1、一個對象分配一個新名稱
2、將其放入一個容器中(如列表、元組或字典)
引用計數減少的情況:
1、使用del語句對對象別名顯示的銷毀
2、引用超出作用域或被重新賦值 sys.getrefcount( )函數可以獲得對象的當前引用計數
多數情況下,引用計數比你猜測得要大得多。對於不可變數據(如數字和字元串),解釋器會在程序的不同部分共享內存,以便節約內存。
二、垃圾回收
1、當一個對象的引用計數歸零時,它將被垃圾收集機制處理掉。
2、當兩個對象a和b相互引用時,del語句可以減少a和b的引用計數,並銷毀用於引用底層對象的名稱。然而由於每個對象都包含一個對其他對象的應用,因此引用計數不會歸零,對象也不會銷毀。(從而導致內存泄露)。為解決這一問題,解釋器會定期執行一個循環檢測器,搜索不可訪問對象的循環並刪除它們。
三、內存池機制
Python提供了對內存的垃圾收集機制,但是它將不用的內存放到內存池而不是返回給操作系統。
1、Pymalloc機制。為了加速Python的執行效率,Python引入了一個內存池機制,用於管理對小塊內存的申請和釋放。
2、Python中所有小於256個位元組的對象都使用pymalloc實現的分配器,而大的對象則使用系統的malloc。
3、對於Python對象,如整數,浮點數和List,都有其獨立的私有內存池,對象間不共享他們的內存池。也就是說如果你分配又釋放了大量的整數,用於緩存這些整數的內存就不能再分配給浮點數。
更多Python知識請關注Python視頻教程欄目。
『叄』 python怎麼進行內存管理的
Python作為一種動態類型的語言,其對象和引用分離。這與曾經的面向過程語言有很大的區別。為了有效的釋放內存,Python內置了垃圾回收的支持。Python採取了一種相對簡單的垃圾回收機制,即引用計數,並因此需要解決孤立引用環的問題。Python與其它語言既有共通性,又有特別的地方。對該內存管理機制的理解,是提高Python性能的重要一步。
『肆』 想請問:python中,我知道類,方法,變數內存裡面存儲的東西,但是實例中呢, 內存存儲的東西是什麼呢
python調用內存的機制很簡單,比如我聲明一個變數x
x = 1
python還有個東西叫命名空間,也叫作用域。這個作用域存放的就是變數與值的綁定關系
拿這個x = 1舉例
值是1 變數名是x
假設值1在內存中的地址是00-aa
命名空間中存放的就是x=00-aa
有個方法可以查看,但是python為了方便查看,沒有寫成x=00-aa
而是輸出了 x = 1
明確聲明我要更改全局作用域中的變數"x",這樣就能修改
『伍』 python如何進行內存管理
Python的內存管理主要有三種機制:引用計數機制,垃圾回收機制和內存池機制。
引用計數機制
簡介
python內部使用引用計數,來保持追蹤內存中的對象,Python內部記錄了對象有多少個引用,即引用計數,當對象被創建時就創建了一個引用計數,當對象不再需要時,這個對象的引用計數為0時,它被垃圾回收。
特性
1.當給一個對象分配一個新名稱或者將一個對象放入一個容器(列表、元組或字典)時,該對象的引用計數都會增加。
2.當使用del對對象顯示銷毀或者引用超出作用於或者被重新賦值時,該對象的引用計數就會減少。
3.可以使用sys.getrefcount()函數來獲取對象的當前引用計數。多數情況下,引用計數要比我們猜測的大的多。對於不可變數據(數字和字元串),解釋器會在程序的不同部分共享內存,以便節約內存。
垃圾回收機制
特性
1.當內存中有不再使用的部分時,垃圾收集器就會把他們清理掉。它會去檢查那些引用計數為0的對象,然後清除其在內存的空間。當然除了引用計數為0的會被清除,還有一種情況也會被垃圾收集器清掉:當兩個對象相互引用時,他們本身其他的引用已經為0了。
2.垃圾回收機制還有一個循環垃圾回收器, 確保釋放循環引用對象(a引用b, b引用a, 導致其引用計數永遠不為0)。
內存池機制
簡介
在Python中,許多時候申請的內存都是小塊的內存,這些小塊內存在申請後,很快又會被釋放,由於這些內存的申請並不是為了創建對象,所以並沒有對象一級的內存池機制。這就意味著Python在運行期間會大量地執行malloc和free的操作,頻繁地在用戶態和核心態之間進行切換,這將嚴重影響Python的執行效率。為了加速Python的執行效率,Python引入了一個內存池機制,用於管理對小塊內存的申請和釋放。
內存池概念
內存池的概念就是預先在內存中申請一定數量的,大小相等的內存塊留作備用,當有新的內存需求時,就先從內存池中分配內存給這個需求,不夠了之後再申請新的內存。這樣做最顯著的優勢就是能夠減少內存碎片,提升效率。內存池的實現方式有很多,性能和適用范圍也不一樣。
特性
1.Python提供了對內存的垃圾收集機制,但是它將不用的內存放到內存池而不是返回給操作系統。
2.Pymalloc機制。為了加速Python的執行效率,Python引入了一個內存池機制,用於管理對小塊內存的申請和釋放。
3.Python中所有小於256個位元組的對象都使用pymalloc實現的分配器,而大的對象則使用系統的 malloc。
4.對於Python對象,如整數,浮點數和List,都有其獨立的私有內存池,對象間不共享他們的內存池。也就是說如果你分配又釋放了大量的整數,用於緩存這些整數的內存就不能再分配給浮點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