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java線程監視

java線程監視

發布時間:2024-11-23 03:05:46

java 的線程這塊咋整啊,咋也學不明白啊~~

線程!我把我理解的簡單的很你說說也許有點用
理解線程和進程的區別 先可以理解為線程組成進程
首先也是類是個
他的實例化有一般兩種方法:一是繼承thread一種是實現借口runable
他的方法有start sleep run wait stop等

一、進程與應用程序的區別

進程(Process)是最初定義在Unix等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環境下用於表示應用程序在內存環境中基本執行單元的概念。以Unix操作系統為例,進程是Unix操作系統環境中的基本成分、是系統資源分配的基本單位。Unix操作系統中完成的幾乎所有用戶管理和資源分配等工作都是通過操作系統對應用程序進程的控制來實現的。

C、C++、Java等語言編寫的源程序經相應的編譯器編譯成可執行文件後,提交給計算機處理器運行。這時,處在可執行狀態中的應用程序稱為進程。從用戶角度來看,進程是應用程序的一個執行過程。從操作系統核心角度來看,進程代表的是操作系統分配的內存、CPU時間片等資源的基本單位,是為正在運行的程序提供的運行環境。進程與應用程序的區別在於應用程序作為一個靜態文件存儲在計算機系統的硬碟等存儲空間中,而進程則是處於動態條件下由操作系統維護的系統資源管理實體。多任務環境下應用程序進程的主要特點包括:

●進程在執行過程中有內存單元的初始入口點,並且進程存活過程中始終擁有獨立的內存地址空間;

●進程的生存期狀態包括創建、就緒、運行、阻塞和死亡等類型;

●從應用程序進程在執行過程中向CPU發出的運行指令形式不同,可以將進程的狀態分為用戶態和核心態。處於用戶態下的進程執行的是應用程序指令、處於核心態下的應用程序進程執行的是操作系統指令。

在Unix操作系統啟動過程中,系統自動創建swapper、init等系統進程,用於管理內存資源以及對用戶進程進行調度等。在Unix環境下無論是由操作系統創建的進程還要由應用程序執行創建的進程,均擁有唯一的進程標識(PID)。

二、進程與Java線程的區別

應用程序在執行過程中存在一個內存空間的初始入口點地址、一個程序執行過程中的代碼執行序列以及用於標識進程結束的內存出口點地址,在進程執行過程中的每一時間點均有唯一的處理器指令與內存單元地址相對應。

Java語言中定義的線程(Thread)同樣包括一個內存入口點地址、一個出口點地址以及能夠順序執行的代碼序列。但是進程與線程的重要區別在於線程不能夠單獨執行,它必須運行在處於活動狀態的應用程序進程中,因此可以定義線程是程序內部的具有並發性的順序代碼流。

Unix操作系統和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統支持多用戶、多進程的並發執行,而Java語言支持應用程序進程內部的多個執行線程的並發執行。多線程的意義在於一個應用程序的多個邏輯單元可以並發地執行。但是多線程並不意味著多個用戶進程在執行,操作系統也不把每個線程作為獨立的進程來分配獨立的系統資源。進程可以創建其子進程,子進程與父進程擁有不同的可執行代碼和數據內存空間。而在用於代表應用程序的進程中多個線程共享數據內存空間,但保持每個線程擁有獨立的執行堆棧和程序執行上下文(Context)。

基於上述區別,線程也可以稱為輕型進程 (Light Weight Process,LWP)。不同線程間允許任務協作和數據交換,使得在計算機系統資源消耗等方面非常廉價。

線程需要操作系統的支持,不是所有類型的計算機都支持多線程應用程序。Java程序設計語言將線程支持與語言運行環境結合在一起,提供了多任務並發執行的能力。這就好比一個人在處理家務的過程中,將衣服放到洗衣機中自動洗滌後將大米放在電飯鍋里,然後開始做菜。等菜做好了,飯熟了同時衣服也洗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程序中使用多線程不會增加 CPU 的數據處理能力。只有在多CPU 的計算機或者在網路計算體系結構下,將Java程序劃分為多個並發執行線程後,同時啟動多個線程運行,使不同的線程運行在基於不同處理器的Java虛擬機中,才能提高應用程序的執行效率。

另外,如果應用程序必須等待網路連接或資料庫連接等數據吞吐速度相對較慢的資源時,多線程應用程序是非常有利的。基於Internet的應用程序有必要是多線程類型的,例如,當開發要支持大量客戶機的伺服器端應用程序時,可以將應用程序創建成多線程形式來響應客戶端的連接請求,使每個連接用戶獨佔一個客戶端連接線程。這樣,用戶感覺伺服器只為連接用戶自己服務,從而縮短了伺服器的客戶端響應時間。

三、Java語言的多線程程序設計方法

利用Java語言實現多線程應用程序的方法很簡單。根據多線程應用程序繼承或實現對象的不同可以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應用程序的並發運行對象直接繼承Java的線程類Thread;另外一種方式是定義並發執行對象實現Runnable介面。

繼承Thread類的多線程程序設計方法

Thread 類是JDK中定義的用於控制線程對象的類,在該類中封裝了用於進行線程式控制制的方法。見下面的示例代碼:

[code]//Consumer.java
import java.util.*;
class Consumer extends Thread
{
int nTime;
String strConsumer;
public Consumer(int nTime, String strConsumer)
{
this.nTime = nTime;
this.strConsumer = strConsumer;
}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try
{
System.out.println("Consumer name:"+strConsumer+"\n");
Thread.sleep(nTime);
}
catch(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umer aConsumer = new Consumer (1000, "aConsumer");
aConsumer.start();
Consumer bConsumer = new Consumer (2000, "bConsumer");
bConsumer.start();
Consumer cConsumer = new Consumer (3000, "cConsumer ");
cConsumer.start();
}
} [/code]

從上面的程序代碼可以看出:多線程執行地下Consumer繼承Java語言中的線程類Thread並且在main方法中創建了三個Consumer對象的實例。當調用對象實例的start方法時,自動調用Consumer類中定義的run方法啟動對象線程運行。線程運行的結果是每間隔nTime時間列印出對象實例中的字元串成員變數strConsumer的內容。

可以總結出繼承Thread類的多線程程序設計方法是使應用程序類繼承Thread類並且在該類的run方法中實現並發性處理過程。

實現Runnable介面的多線程程序設計方法

Java語言中提供的另外一種實現多線程應用程序的方法是多線程對象實現Runnable介面並且在該類中定義用於啟動線程的run方法。這種定義方式的好處在於多線程應用對象可以繼承其它對象而不是必須繼承Thread類,從而能夠增加類定義的邏輯性。

實現Runnable介面的多線程應用程序框架代碼如下所示:

//Consumer.java
import java.util.*;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
{
… …
public Consumer(int nTime, String strConsumer){… …}
public void run(){… …}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aConsumer = new Thread(new Consumer(1000, "aConsumer"));
aConsumer.start();
//其它對象實例的運行線程
//… …
}
}

從上述代碼可以看出:該類實現了Runnable介面並且在該類中定義了run方法。這種多線程應用程序的實現方式與繼承Thread類的多線程應用程序的重要區別在於啟動多線程對象的方法設計方法不同。在上述代碼中,通過創建Thread對象實例並且將應用對象作為創建Thread類實例的參數。

四、線程間的同步

Java應用程序的多個線程共享同一進程的數據資源,多個用戶線程在並發運行過程中可能同時訪問具有敏感性的內容。在Java中定義了線程同步的概念,實現對共享資源的一致性維護。下面以筆者最近開發的移動通信計費系統中線程間同步控制方法,說明Java語言中多線程同步方式的實現過程。

在沒有多線程同步控制策略條件下的客戶賬戶類定義框架代碼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RegisterAccount
{
float fBalance;
//客戶繳費方法
public void deposit(float fFees){ fBalance += fFees; }
//通話計費方法
public void withdraw(float fFees){ fBalance -= fFees; }
… …
}

讀者也許會認為:上述程序代碼完全能夠滿足計費系統實際的需要。確實,在單線程環境下該程序確實是可靠的。但是,多進程並發運行的情況是怎樣的呢?假設發生這種情況:客戶在客戶服務中心進行繳費的同時正在利用移動通信設備僅此通話,客戶通話結束時計費系統啟動計費進程,而同時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提交繳費進程運行。讀者可以看到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對客戶賬戶的處理是不嚴肅的。

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呢?很簡單,在RegisterAccount類方法定義中加上用於標識同步方法的關鍵字synchronized。這樣,在同步方法執行過程中該方法涉及的共享資源(在上述代碼中為fBalance成員變數)將被加上共享鎖,以確保在方法運行期間只有該方法能夠對共享資源進行訪問,直到該方法的線程運行結束打開共享鎖,其它線程才能夠訪問這些共享資源。在共享鎖沒有打開的時候其它訪問共享資源的線程處於阻塞狀態。

進行線程同步策略控制後的RegisterAccount類定義如下面代碼所示:

public class RegisterAccount
{
float fBalance;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deposit(float fFees){ fBalance += fFees;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withdraw(float fFees){ fBalance -= fFees; }
… …
}

從經過線程同步機制定義後的代碼形式可以看出:在對共享資源進行訪問的方法訪問屬性關鍵字(public)後附加同步定義關鍵字synchronized,使得同步方法在對共享資源訪問的時候,為這些敏感資源附加共享鎖來控制方法執行期間的資源獨占性,實現了應用系統數據資源的一致性管理和維護。

五、 Java線程的管理

線程的狀態控制

在這里需要明確的是:無論採用繼承Thread類還是實現Runnable介面來實現應用程序的多線程能力,都需要在該類中定義用於完成實際功能的run方法,這個run方法稱為線程體(Thread Body)。按照線程體在計算機系統內存中的狀態不同,可以將線程分為創建、就緒、運行、睡眠、掛起和死亡等類型。這些線程狀態類型下線程的特徵為:

創建狀態:當利用new關鍵字創建線程對象實例後,它僅僅作為一個對象實例存在,JVM沒有為其分配CPU時間片等線程運行資源;

就緒狀態:在處於創建狀態的線程中調用start方法將線程的狀態轉換為就緒狀態。這時,線程已經得到除CPU時間之外的其它系統資源,只等JVM的線程調度器按照線程的優先順序對該線程進行調度,從而使該線程擁有能夠獲得CPU時間片的機會。

睡眠狀態:在線程運行過程中可以調用sleep方法並在方法參數中指定線程的睡眠時間將線程狀態轉換為睡眠狀態。這時,該線程在不釋放佔用資源的情況下停止運行指定的睡眠時間。時間到達後,線程重新由JVM線程調度器進行調度和管理。

掛起狀態:可以通過調用suspend方法將線程的狀態轉換為掛起狀態。這時,線程將釋放佔用的所有資源,由JVM調度轉入臨時存儲空間,直至應用程序調用resume方法恢復線程運行。

死亡狀態:當線程體運行結束或者調用線程對象的stop方法後線程將終止運行,由JVM收回線程佔用的資源。

在Java線程類中分別定義了相應的方法,用於在應用程序中對線程狀態進行控制和管理。

線程的調度

線程調用的意義在於JVM應對運行的多個線程進行系統級的協調,以避免多個線程爭用有限資源而導致應用系統死機或者崩潰。

為了線程對於操作系統和用戶的重要性區分開,Java定義了線程的優先順序策略。Java將線程的優先順序分為10個等級,分別用1-10之間的數字表示。數字越大表明線程的級別越高。相應地,在Thread類中定義了表示線程最低、最高和普通優先順序的成員變數MIN_PRIORITY、MAX_PRIORITY和NORMAL_PRIORITY,代表的優先順序等級分別為1、10和5。當一個線程對象被創建時,其默認的線程優先順序是5。

為了控制線程的運行策略,Java定義了線程調度器來監控系統中處於就緒狀態的所有線程。線程調度器按照線程的優先順序決定那個線程投入處理器運行。在多個線程處於就緒狀態的條件下,具有高優先順序的線程會在低優先順序線程之前得到執行。線程調度器同樣採用"搶占式"策略來調度線程執行,即當前線程執行過程中有較高優先順序的線程進入就緒狀態,則高優先順序的線程立即被調度執行。具有相同優先順序的所有線程採用輪轉的方式來共同分配CPU時間片。

在應用程序中設置線程優先順序的方法很簡單,在創建線程對象之後可以調用線程對象的setPriority方法改變該線程的運行優先順序,同樣可以調用getPriority方法獲取當前線程的優先順序。

在Java中比較特殊的線程是被稱為守護(Daemon)線程的低級別線程。這個線程具有最低的優先順序,用於為系統中的其它對象和線程提供服務。將一個用戶線程設置為守護線程的方式是在線程對象創建之前調用線程對象的setDaemon方法。典型的守護線程例子是JVM中的系統資源自動回收線程,它始終在低級別的狀態中運行,用於實時監控和管理系統中的可回收資源。

線程分組管理

Java定義了在多線程運行系統中的線程組(ThreadGroup)對象,用於實現按照特定功能對線程進行集中式分組管理。用戶創建的每個線程均屬於某線程組,這個線程組可以在線程創建時指定,也可以不指定線程組以使該線程處於默認的線程組之中。但是,一旦線程加入某線程組,該線程就一直存在於該線程組中直至線程死亡,不能在中途改變線程所屬的線程組。

當Java的Application應用程序運行時,JVM創建名稱為main的線程組。除非單獨指定,在該應用程序中創建的線程均屬於main線程組。在main線程組中可以創建其它名稱的線程組並將其它線程加入到該線程組中,依此類推,構成線程和線程組之間的樹型管理和繼承關系。

與線程類似,可以針對線程組對象進行線程組的調度、狀態管理以及優先順序設置等。在對線程組進行管理過程中,加入到某線程組中的所有線程均被看作統一的對象。

六、小結:
本文針對Java平台中線程的性質和應用程序的多線程策略進行了分析和講解。

與其它操作系統環境不同,Java運行環境中的線程類似於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環境下的進程,但在進程和線程的運行及創建方式等方面,進程與Java線程具有明顯區別。

Unix操作系統環境下,應用程序可以利用fork函數創建子進程,但子進程與該應用程序進程擁有獨立的地址空間、系統資源和代碼執行單元,並且進程的調度是由操作系統來完成的,使得在應用進程之間進行通信和線程協調相對復雜。而Java應用程序中的多線程則是共享同一應用系統資源的多個並行代碼執行體,線程之間的通信和協調方法相對簡單。

可以說:Java語言對應用程序多線程能力的支持增強了Java作為網路程序設計語言的優勢,為實現分布式應用系統中多客戶端的並發訪問以及提高伺服器的響應效率奠定堅實基礎。

Java的線程編程非常簡單。但有時會看到一些關於線程的錯誤用法。下面列出一些應該注意的問題。

1.同步對象的恆定性
All java objects are references.

對於局部變數和參數來說,java裡面的int, float, double, boolean等基本數據類型,都在棧上。這些基本類型是無法同步的;java裡面的對象(根對象是Object),全都在堆里,指向對象的reference在棧上。

java中的同步對象,實際上是對於reference所指的「對象地址」進行同步。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千萬不要對同步對象重新賦值。舉個例子。
class A implements Runnable{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void run(){
for(...){
synchronized(lock){
// do something
...
lock = new Object();
}
}
}

run函數裡面的這段同步代碼實際上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每一次lock都給重新分配了新的對象的reference,每個線程都在新的reference同步。
大家可能覺得奇怪,怎麼會舉這么一個例子。因為我見過這樣的代碼,同步對象在其它的函數里被重新賦了新值。
這種問題很難查出來。
所以,一般應該把同步對象聲明為final.
final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使用Singleton Pattern 設計模式來獲取同步對象,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2.如何放置共享數據
實現線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繼承Thread類,一種是實現Runnable介面。

上面舉的例子,採用實現Runnable介面的方法。本文推薦這種方法。

首先,把需要共享的數據放在一個實現Runnable介面的類裡面,然後,把這個類的實例傳給多個Thread的構造方法。這樣,新創建的多個Thread,都共同擁有一個Runnable實例,共享同一份數據。

如果採用繼承Thread類的方法,就只好使用static靜態成員了。如果共享的數據比較多,就需要大量的static靜態成員,令程序數據結構混亂,難以擴展。這種情況應該盡量避免。

編寫一段多線程代碼,處理一個稍微復雜點的問題。兩種方法的優劣,一試便知。

3.同步的粒度
線程同步的粒度越小越好,即,線程同步的代碼塊越小越好。盡量避免用synchronized修飾符來聲明方法。盡量使用synchronized(anObject)的方式,如果不想引入新的同步對象,使用synchronized(this)的方式。而且,synchronized代碼塊越小越好。

4.線程之間的通知
這里使用「通知」這個詞,而不用「通信」這個詞,是為了避免詞義的擴大化。

線程之間的通知,通過Object對象的wait()和notify() 或notifyAll() 方法實現。

下面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其工作原理:

假設有兩個線程,A和B。共同擁有一個同步對象,lock。

1.首先,線程A通過synchronized(lock) 獲得lock同步對象,然後調用lock.wait()函數,放棄lock同步對象,線程A停止運行,進入等待隊列。

2.線程B通過synchronized(lock) 獲得線程A放棄的lock同步對象,做完一定的處理,然後調用 lock.notify() 或者lock.notifyAll() 通知等待隊列裡面的線程A。

3.線程A從等待隊列裡面出來,進入ready隊列,等待調度。

4.線程B繼續處理,出了synchronized(lock)塊之後,放棄lock同步對象。

5.線程A獲得lock同步對象,繼續運行。

例子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SharedResource implements Runnable{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public void run(){

// 獲取當前線程的名稱。

String threadName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if( 「A」.equals(threadName)){

synchronized(lock){ //線程A通過synchronized(lock) 獲得lock同步對象

try{

System.out.println(「 A gives up lock.」);

lock.wait(); // 調用lock.wait()函數,放棄lock同步對象,

// 線程A停止運行,進入等待隊列。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線程A重新獲得lock同步對象之後,繼續運行。

System.out.println(「 A got lock again and continue to run.」);

} // end of synchronized(lock)

}

if( 「B」.equals(threadName)){

synchronized(lock){//線程B通過synchronized(lock) 獲得線程A放棄的lock同步對象

System.out.println(「B got lock.」);

lock.notify(); //通知等待隊列裡面的線程A,進入ready隊列,等待調度。

//線程B繼續處理,出了synchronized(lock)塊之後,放棄lock同步對象。

System.out.println(「B gives up lock.」);

} // end of synchronized(lock)

boolean hasLock = Thread.holdsLock(lock); // 檢查B是否擁有lock同步對象。

System.out.println(「B has lock ? -- 」 +hasLock); // false.

}

}

}

public class Test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Runnable resource = new SharedResource();

Thread A = new Thread(resource,」A」);

A.start();

// 強迫主線程停止運行,以便線程A開始運行。

try {

Thread.sleep(500);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 B = new Thread(resource,」B」);

B.start();

}

}

5.跨類的同步對象
對於簡單的問題,可以把訪問共享資源的同步代碼都放在一個類裡面。

但是對於復雜的問題,我們需要把問題分為幾個部分來處理,需要幾個不同的類來處理問題。這時,就需要在不同的類中,共享同步對象。比如,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共享同步對象,在讀者和寫者之間共享同步對象。

如何在不同的類中,共享同步對象。有幾種方法實現,

(1)前面講過的方法,使用static靜態成員,(或者使用Singleton Pattern.)

(2)用參數傳遞的方法,把同步對象傳遞給不同的類。

(3)利用字元串常量的「原子性」。

對於第三種方法,這里做一下解釋。一般來說,程序代碼中的字元串常量經過編譯之後,都具有唯一性,即,內存中不會存在兩份相同的字元串常量。

(通常情況下,C++,C語言程序編譯之後,也具有同樣的特性。)

比如,我們有如下代碼。

String A = 「atom」;

String B = 「atom」;

我們有理由認為,A和B指向同一個字元串常量。即,A==B。

注意,聲明字元串變數的代碼,不符合上面的規則。

String C= new String(「atom」);

String D = new String(「atom」);

這里的C和D的聲明是字元串變數的聲明,所以,C != D。

有了上述的認識,我們就可以使用字元串常量作為同步對象。

比如我們在不同的類中,使用synchronized(「myLock」), 「myLock」.wait(),「myLock」.notify(), 這樣的代碼,就能夠實現不同類之間的線程同步。

本文並不強烈推薦這種用法,只是說明,有這樣一種方法存在。

本文推薦第二種方法,(2)用參數傳遞的方法,把同步對象傳遞給不同的類。

給你網站
http://www.webpc8.com/Article/java/xc/

閱讀全文

與java線程監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avascriptphpjsp 瀏覽:809
深圳一程序員退房完整版 瀏覽:292
後台管理app哪個好 瀏覽:764
加密鎖無模塊什麼意思 瀏覽:22
加密國度英文 瀏覽:20
科沃斯用了app怎麼使用按鍵 瀏覽:663
爬蟲編譯器價格 瀏覽:885
支付寶視頻app會員自動扣費怎麼關 瀏覽:230
單片機和wifi模塊 瀏覽:725
python倒序二進制代碼 瀏覽:362
廣東程序員離職 瀏覽:586
golang核心編程 瀏覽:170
中小學計演算法則 瀏覽:85
無職轉生哪個app能看 瀏覽:580
夏夢迪在哪個app 瀏覽:107
c編譯軟體cl 瀏覽:933
逗比的程序員頭像 瀏覽:984
單片機原理作業答案 瀏覽:230
文件夾的東西怎麼能轉成文檔 瀏覽:968
linux下解壓iso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