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控銑 法蘭克系統 攻絲程序怎麼編
以M12*1.25為例(FANUC加工中心):
N3(TAP M12*1.25)
T3
G90G10L2P1Z#514(設定絲錐的Z座標,將其自動輸入給G54中)
M8
G90G54G0X-48.0Y22.0,(調用G54工件座標系,快速移動到第1個螺紋孔位置)
G43Z70.H3(工件最高端離程序原點距離為60mm)
M29S530(鋼性攻牙,線速度20m/min,轉速530r/min)
G98G84Z7.R27.F662.5(採用分進給指令G98,攻牙指令G84,分進給速率F=螺距1.25×轉速530)
X-36.0Y-38.60(第2個螺紋)
X36.0Y-38.60 (第3個螺紋)
X48.0Y22.0(第4個螺紋)
G80
M5
G91G28Z0M9
G30X0Y0
(1)cnc攻絲編程擴展閱讀
數控銑走刀路線最短以及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1)先粗後精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並保證零件的精加工質量,在切削加工時,應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精加工前大量的加工餘量(如圖3-4中的虛線內所示部分)去掉,同時盡量滿足精加工的餘量均勻性要求。
當粗加工工序安排完後,應接著安排換刀後進行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其中,安排半精加工的目的是,當粗加工後所留餘量的均勻性滿足不了精加工要求時,則可安排半精加工作為過渡性工序,以便使精加工餘量小而均勻。
(2)先近後遠
這里所說的遠與近,是按加工部位相對於對刀點的距離大小而言的。在一般情況下,特別是在粗加工時,通常安排離對刀點近的部位先加工,離對刀點遠的部位後加工,以便縮短刀具移動距離,減少空行程時間。對於車削加工,先近後遠有利於保持毛坯件或半成品件的剛性,改善其切削條件。
(3)先內後外
對既要加工內表面(內型、腔),又要加工外表面的零件,在制定其加工方案時,通常應安排先加工內型和內腔,後加工外表面。這是因為控制內表面的尺寸和形狀較困難,刀具剛性相應較差,刀尖(刃)的耐用度易受切削熱影響而降低,以及在加工中清除切屑較困難等。
(4)走刀路線最短
確定走刀路線的工作重點,主要用於確定粗加工及空行程的走刀路線,因精加工切削過程的走刀路線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輪廓順序進行的。
走刀路線泛指刀具從對刀點(或機床固定原點)開始運動起,直至返回該點並結束加工程序所經過的路徑,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徑及刀具引入、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
② 數控攻絲的程序怎樣編啊
CNC機床攻絲工藝與編程的要點
1.攻螺紋動作過程
攻絲是CNC銑床和CNC加工中心上常見的孔加工內容,首先把選定的絲錐安裝在專用攻絲刀套上,最好是具有拉伸和壓縮特徵的浮動刀套。攻絲步驟如下:
第1步: X、Y定位。
第2步:選擇主軸轉速和旋轉方向。
第3步:快速移動至R點
第4步:進給運動至指定深度。
第5步:主軸停止。
第6步:主軸反向旋轉。
第7步:進給運動返回。
第8步:主軸停止。
第9步:快速返回初始位置。
第10步:重新開始主軸正常旋轉。
2.攻絲循環G84、 G74格式
⑴ 指令格式:
攻左旋螺紋:G74 X~Y~Z~R~P~F~;
攻右旋螺紋:G84 X~Y~Z~R~P~F~;
⑵ 孔加工動作:
如圖6-5-5所示,G 74循環用於加工左旋螺紋,執行該循環時,主軸反轉,在XY平面快速定位後快速移動到R點,執行攻螺紋到達孔底後,主軸正轉退回到R點,主軸恢復反轉,完成攻螺紋動作。
G84動作與G74基本類似,只是G84用於加工右旋螺紋。執行該循環時,主軸正轉,在G17平面快速定位後快速移動到R點,執行攻螺紋到達孔底後,主軸反轉退回到R點,主軸恢復正轉,完成攻螺紋動作。
攻螺紋時進給率根據不同的進給模式指定。當採用G94模式時,進給速度=導程×轉速。當採用G95模式時,進給量 =導程。在G74與G84攻螺紋期間,進給倍率、進給保持均被忽略。
⑶ 攻內螺紋程序例
試用攻螺紋循環編寫如圖6-5-6中兩螺紋孔的加工程序。
O6500;
??
N050 G95 G90 G00 X0 Y0;
(加工右旋螺紋M12)
M03 S100
G99 G84 X-25.0 Y0 Z-24 R10.0 F1.75;
???
(換左旋螺紋絲錐,加工左旋螺紋M12LH)
M04 S100;
G98 G74 X25.0 Y0 Z-24.0 R10.0 F1.75;
G80 G94 G91 G28 Z0; 3.攻絲工藝數據的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