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python其實很簡單 第六章 基本運算
Python中將算式稱為表達式。數學上算式是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來表達某種關系、某種運算、某種性質的,同樣的,在Python中,表達式也是用運算符將各種數據類型的數據連接起來。
數據的類型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了,下面介紹一些最常用到的運算符。
6.1算術運算
算術運算符是用於處理四則運算的運算符,常用的算術運算符如下表所示。
算術表達式就是用算術運算符將各種類型的數據連接起來,算術運算的規則和數學中一致。除了數學中用到的四則運算符「 、-、*、/ 」外,要特別注意「取模(%)」、「冪(**)」、「整除(//)」的用法。
6.2給變數賦值
最常用的賦值運算符是「=」,「a=b」的意思就是將值b賦值給變數a。
Python中還一些帶有運算功能的賦值方法,含義為「先計算,後賦值」如:
以下假設變數:a=10,b=20
「+=」,讀作「加賦值」,如a+=b,相當於a=a+b, 則a被賦值為30;
「-=」,讀作「減賦值」,如a-=b,相當於a=a-b, 則a被賦值為-10;
「*=」,讀作「乘賦值」,如a*=b,相當於a=a*b, a被賦值為200;
「/=」,讀作「除賦值」,如a/=b,相當於a=a/b, a被賦值為0.5;
「%=」,讀作「取余數賦值」,如a%=b,相當於a=a%b, a被賦值為10;
「**=」,讀作「冪賦值」,如a**=b,相當於a=a**b, a被賦值為100000000000000000000;
「//=」,讀作「取整數賦值」,如a//=b,相當於a=a//b, a被賦值為0;
6.3關系運算
關系運算符,也叫比較運算符,用於比較兩個變數或表達式運算結果之間的大小關系。關系表達式是用關系運算符將變數或表達式連接起來的表達式,其運算結果為一個布爾值,即True或False。
Python3.0的關系運算符有:「大於>」、「小於=」、「小於或等於<=」。
還有一個特殊的關系運算符「值1變數值2」,如:
>>> a=10
>>> b=20
>>> c=15
>>> print(a<b<c) p=""> </b<c)>
False
>>> print(a<c<b) p=""> </c<b)>
True
6.4邏輯運算
邏輯運算符包括「邏輯與and」、「邏輯或or」、「邏輯非not」,具體用法見下表。
以下假設變數 a 為 10, b為 20:
在上表中,變數a和變數b都是非0的數,被當做值為True的變數參與邏輯運算。
Ⅱ Python寫出輸入二個數,求這二個數的加、減、乘、除、取余、取整、冪的值並輸
a = float(input("請輸入第一個數:"))
b = float(input("請輸入第二個數:"))
print("加法:", a + b)
print("減法:", a - b)
print("乘法:", a * b)
print("除法:", a / b)
print("取余:", a % b)
print("取整:", a // b)
print("冪:", a ** b)
其中,input()函數用於接收用戶輸入的數值,float()函數將輸入的字元串轉化為浮點數。在輸出時,使用了字元串連接符號+將提示信息和計算結果連接起來輸出。注意,在除法運算中,需要將其中一個數轉化為浮點核歲數,否則可能會出現整游氏歷數除以神搜整數的情況。
Ⅲ 解決計算問題過程中,哪些步驟中可能用到python語言
我們快點來嘗試吧,打開IDLE,在>>>後輸入 100+300,按下回車,就可以看到結果了。
怎麼用python進行數學計算
或許,你覺得100+300太簡單了,那我們可以嘗試一個復雜的,在>>>後輸入10*(100/2)/3+2,按下回車後,就可以看到結果了,各種四則運算,包括三角函數,python都是可以計算的
怎麼用python進行數學計算
接下來我們看個更強大的功能,輸入65*65940,按下回車,就會看到結果了,驚訝嗎,強大吧,你可以打開windows自帶的計算器計算這個式子,雖然也能計算出結果,但是它的結果卻是很粗略的,不光是整數,小數也是可以計算的,小數在程序設計語言中一般稱為浮點數。還有因為歷史原因,計算機中出現的數學結果如e2,是指的10的2次方,這個和我們學的數學中的e是不一樣了。
怎麼用python進行數學計算
接下來我們嘗試下三角函數的計算,我們輸入sin(30),按下回車後,似乎出問題了,下面出現了一些紅色的字元,注意遇到紅色字元,就表明我們犯錯了。注意有這么一句:
NameError: name 'sin' is not defined,意思呢就是python不認識sin,昨天我們用的print則是它認識的,那該怎麼辦呢,我們應該特別強調一下,告訴python,sin是數學中的三角函數,首先我們敲入import math告訴python我們要用一些數學的功能,然後在敲入math.sin(30)
看到結果了,似乎不對啊,這是怎麼回事呢,實際上在python裡面sin這個函數要的參數是以弧度為單位的,而我們給的是角度,如何把角度轉換成弧度呢,python也給我們方法了,下來我們輸入math.sin(math.radians(30)),這回結果就對了,其中math.radians就是把角度轉換成弧度的
Ⅳ 鍥涘垯榪愮畻鍣╬ython奼備袱涓鏁扮殑鍔犲噺涔橀櫎涔樻柟,姣斾粬浠澶у皬錛
浠ヤ笅鏄 Python 瀹炵幇鐨勫洓鍒欒繍綆楀櫒錛屽彲浠ヨ繘琛屼袱涓鏁扮殑鍔犲噺涔橀櫎鍜屼箻鏂癸紝鍚屾椂涔熷彲浠ユ瘮杈冨畠浠鐨勫ぇ灝忥細
# 瀹氫箟鍔犳硶鍑芥暟
def add(a, b):
return a + b
# 瀹氫箟鍑忔硶鍑芥暟
def subtract(a, b):
return a - b
# 瀹氫箟涔樻硶鍑芥暟
def multiply(a, b):
return a * b
# 瀹氫箟闄ゆ硶鍑芥暟
def divide(a, b):
return a / b
# 瀹氫箟涔樻柟鍑芥暟
def power(a, b):
return a ** b
# 瀹氫箟姣旇緝澶у皬鍑芥暟
def compare(a, b):
if a > b:
return f"{a} > {b}"
elif a < b:
return f"{a} < {b}"
else:
return f"{a} = {b}"
# 杈撳叆涓や釜鏁板瓧
num1 = float(input("璇瘋緭鍏ョ涓涓鏁板瓧: "))
num2 = float(input("璇瘋緭鍏ョ浜屼釜鏁板瓧: "))
# 鎵ц屽姞銆佸噺銆佷箻銆侀櫎鍜屼箻鏂規搷浣
print(f"{num1} + {num2} = {add(num1, num2)}")
print(f"{num1} - {num2} = {subtract(num1, num2)}")
print(f"{num1} * {num2} = {multiply(num1, num2)}")
print(f"{num1} / {num2} = {divide(num1, num2)}")
print(f"{num1} ** {num2} = {power(num1, num2)}")
# 姣旇緝涓や釜鏁扮殑澶у皬
print(compare(num1, num2))
娉ㄦ剰錛岃繖涓瀹炵幇娌℃湁鑰冭檻杈撳叆閿欒鐨勬儏鍐碉紝鎵浠ュ湪瀹為檯浣跨敤涓闇瑕佽繘琛屾洿涓ユ牸鐨勯敊璇澶勭悊銆
Ⅳ 2/20Python之四則運算
190219
每個對象,在內存中都有一個自己的地址,那就是它的身份。
可以用【id()】函數來查看對象的內存地址,可以區別2個相似數是否值一樣。(這個函數得到的內存地址,只讀不能修改)
在python中,小數與整數有別。
3和3.0時不同的對象,其內存地址也是不一樣的。
數字在python中有2種類型:
整數和浮點數,分別用【int】和【float】表示。
其四則運算和我們上學學的數學一樣。
可以用【type()】函數來查看對象的類型。
返回顯示為整數
返回顯示為浮點數
在python中,四則運算和數學中學習過的四則運算規則是一樣的。
在python中,【/】是除號,而【//】則得到的是含有小數位的結果再通過「四捨五入」取整數的商。
同時,不管是被除數還是除數,只要有一個數是浮點數,結果就是浮點數。
在計算機種,有一個成文的bug。
既是
原因在於是計算機在計算浮點數部分時,是把其先轉化為二進制進行計算,轉化為二進制後,不會精確等於十進制的0.1,同時,計算機儲存的位數是有限的,所以就會出現上述情況。
用【%】會得到相除的余數。
用【divmod(對象1,對象2)】函數可以返回對象除以對象2的商和余數.
例如:
用【round(對象1,對象2)】函數可以得到對象1,小數點後{對象2}位的小數
例如:
不過四捨五入還是遵循十進制轉化二進制計算,所以有時候還會出現四捨五入會變成五舍司入的情況,這個bug是在任何語言種都有出現的,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