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plc編程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
1、功能塊圖是一種對應於邏輯電路的圖形語言。它是用圖形化的方法,以功能模塊為單位,描述控制功能。其表達簡練,邏輯關系清晰。使控制方案的分析和理解變得容易。廣泛地應用於規模較大,控制關系復雜的過程式控制制中。功能塊圖僅在部分PLC中使用。
2、繼電器線圈和觸點的使用。
同一編號的繼電器線圈在程序中只能使用一次,不得重復使用,否則將引起誤操作,但其常開常閉觸點可重復多次使用,如圖1c中的X1、X2、X3。由此可以看出,在同一邏輯支路中,串聯和並聯觸點數目是無限的。
3、結構文本語言是一種與BASIC、PASICAL或C語言等高級語言相類似的語言。可以說是一種較簡易的高級語言。結構文本語言對程序設計人員要求較高,所以目前還不大普及,僅個別PLC提供這類語言。
4、梯形圖與繼電控制電氣原理圖很相似,是一種基於梯級的圖形符號邏輯語言。具有直觀易懂,容易理解和閱讀的編程語言。梯形圖是目前使用得最多的PLC編程語言,也是我們要求所有學員必須熟練掌握的語言。在編程軟體上,梯形圖和指令表可直接互相進行編譯。
5、不允許幾條並聯支路同時運行。
當PLC處於運行狀態時,PLC就開始按照梯形圖符號排列的先後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逐一進行處理,PLC對梯形圖是按掃描方式順序執行,因此不存在幾條並列支路同時動作的因素,所以在設計上可減少許多約束關系的聯鎖電路,從而使程序簡單化。
⑵ plc編程入門基礎知識好學么
plc編程入門基礎知識還是比較好學的,特別是對擅長理工科的人來說。plc編程入門基礎知識需要先了解繼電器控制電路,低壓電氣的知識要熟練掌握,並會看梯形圖,這個是電工的基礎。了解以後,PLC的學習就簡單多了。
編程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硬體知識,最好從硬體的選型和畫圖入手,等把輸入輸出的類型,模擬量的選型等搞清楚之後,再開始編程會簡單點。熟悉基本的硬體電路,這些搞清楚了,你就會發現原來梯形圖和這些硬體電路是可以很好對應起來的。學PLC時,選擇一種常用的PLC型號作為學習目標,比如三菱的Fx系列或者是西門子的S7-200系列。了解這個型號PLC的輸入輸出點數、接線方法等。再下載安裝PLC的編程軟體,熟悉軟體的操作和常用指令的使用。
最後,把繼電器控制電路轉成梯形圖,轉換後就可以在軟體上編寫梯形圖,這個過程和接繼電器的線路一樣,只不過是把電線換成了軟體里的連接線。程序寫好後,下載到PLC里,接上外部的電路(燈、按鈕等)就可以運行了。也可以不接外部線路,PLC都有I/O指示燈,你可以看燈的狀態來判斷程序是否正確。
現在的PLC軟體設計的都非常好,如果有硬體配合更好,沒有的話安裝一個軟體,安裝-個模擬器,基本的操作熟悉起來,然後觀察PLC的輸入輸出變化情況。在程序沒有充分驗證之前,建議先斷開負載,等所有的I0,模擬量測試完成後,再帶負載運行。
拓展資料:
1、有的初學者在理論上花了很多功夫,結果半年下來還是沒有把PLC搞懂,其實他們只是缺少了一些PLC的實踐經驗,只要再進行一些實際的梯形圖編寫、程序下載、調試等操作,增加對PLC的感性認識,很快就可以掌握PLC技術了。
2、電工電子是學習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基礎。PLC梯形圖編程的邏輯來自於常見的繼電器電路,需要懂得繼電器、接觸器、開關的工作原理,想學好plc,最起碼能夠看懂普通的電路,當然,如果有維修經驗更好,如果沒有任何的電工基礎知識,那就需要惡補電工方面的基礎知識。其實,電工基礎知識也不難學,只要認真學,花個一兩個月也是能夠完全掌握的,如果是電工轉行,想學PLC,就可以跳過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