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ava基礎有哪些知識點
java開發技術學習基本上有下邊幾個階段的主要內容,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階段:java基礎
本階段除了JavaSE中要求大家必會的java基礎知識外,重點加強了數據結構思想、集合源碼分析、jdk9-11新特性的學習。
第二階段:資料庫
本階段主要學習MySQL資料庫知識,通過層層遞進,讓大家掌握開發使用的數據是如何存儲和處理的。並且逐步深入學習到索引和優化、鎖機制、存儲過程等。
第三階段:web網頁技術
本階段以項目案例為驅動,採用所學即所用的方式指導大家學習,在邊學邊練過程中,可深入掌握Web開發技術,具備與之匹配的實戰能力。
第四階段:框架學習
本階段主要是學習市面上流行的框架技術來提升自己的開發能力,再輔以Linux命令以及Linux伺服器的使用等內容讓新手學到技術,讓老手學到思想,讓高手學到境界。
第五階段:互聯網高級技術
主要講解分布式管理系統、Keepalived+Nginx主備、微服務架構技術、消息中間件技術、MySQL調優、高並發技術、性能優化、內存和GC等。
第六階段:企業項目
本階段主要是通過讓學員學習企業流行的項目,在動手實操的過程中加深前面知識的認識,並且增加學員企業項目開發經驗。
2. 自學Java如何入門
自學Java看這一篇就夠啦!Java學習路線圖分享給你,跟著學習吧!
一、Java基礎
3. java培訓一般幾個月
java培訓一般4-6個月左右。為什麼是4-6個月呢?請往下看。
一般的都是5個月左右的課程,有的學員想要再加強一下自己的實戰能力,會延續到6個月左右。當然如果變成4個月的話,也是有可能的(拋除休息天),難度是增加很多的。但不建議4個月學完就走,除非您有基礎並且理解能力比較強或是進行java培訓是為了提升一下。如果是零基礎學員是真的不建議4個月學習完就走的,這樣會導致學習知識變少,工作時自己的競爭能力變弱。
如果時課程內容沒有變少,那麼在Java培訓班學習4個月學會是比較難的。
第一:時間比較緊迫,會導致練習的時間變少,可能前邊的課程還沒有了解透徹,又開始講新的內容。
第二:對於存在的問題的解答會延緩,越積越多,到最後問題也得不到良好的解決就結束課程。
第三:影響自己的思考和同學間的交流,讓自己無法進行有效交流學習,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修改回答
4. 怎麼樣才能打好JAVA的學習基礎
從大學到現在,我使用Java已經將近20年,日常也帶實習生,還在公司內部做training,所以可以分享下我的經驗,希望對你有用。
因為是在工作中培訓,就必然有兩個約束:實用、時間緊,因此就不能像大學那樣,把所有的知識點都面面俱到的講到。而只能挑基礎的,實用的,難理解的講。至於其他邊邊角角的知識,就一筆帶過。一則沒有時間,二則不常用,再則既使講了,學生印象也不深刻。總之一句話:「好鋼用在刀刃上」。
下面,就根據我的實踐,具體談下學習過程:
1.基礎知識
我學習java的時候,先是通讀了《Java編程思想》,然後是《Java核心技術》。當時這兩本書還不像現在這么厚,而剛才我把案頭的《Java核心技術》第9版翻了翻,上下兩冊已經1700多頁了,可想而知,如果要把它通讀一遍,且不說把所有的代碼都調通,就是當小說讀,估計也需要些時間。
但我現在教學依然首推《Java核心技術》,主要是體系完整,實例多,可操作性強。但對初學者,我一般是只講前6章,也就是下面的內容:
Java程序設計概述
Java程序設計環境
Java的基礎程序設計結構
對象與類
繼承
介面與內部類
就《Java核心技術》第9版來說,也就是到250頁為止,加把勁,1個月拿下完全沒問題。
因為你是自學,所以建議你一定要把其中的代碼都調通,課後的作業盡量去做。除此之外,還有兩點特別重要:
#.學習筆記
因為你是自學,不像在企業中學了就能夠實踐,印象自然特別深刻。而自學因為沒有實踐的及時反饋,所以記筆記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記筆記就像寫作一樣,是整理思路的絕佳方法。同時學習筆記也是你以後開發,面試的絕好資料。
學習編程,人跟人是不一樣的,別人覺得難理解的東西,對你卻不一定;而你覺得難理解的東西,別人可能又會覺得特簡單。而學習筆記就是自己專有的「難點手冊」,有點像高考時的「錯題本」,以後無論是在面試前,還是在日常工作中,隨時都可以翻出來看看,自是獲益匪淺。
#.分門別類保存demo
學習筆記是很好的文字資料,但編程界有句話說的特別好,所謂「no code, no text」,意思就是說:千言萬語都沒有一段代碼來的實在。
以我的經驗,在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某個知識點,無論當時理解的多透徹,調試的多棒,只要時間一長,等到了實用的時候,肯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一些看似簡單的東西,此時死活就是調不通,正所謂人到事中迷。這個時候,如果你手頭恰有運行良好的demo,打開參考一下(甚至直接拷貝過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而且因為這些demo都是你親手調試出來,印象自然特別深刻,一碰到問題,在腦子中自會立刻涌現。
所以說,在學習的過程,一定要善待你調通的demo,千萬不要用完了就扔,等後來碰到困難,想要用時卻找不到,追愧莫及。正確的做法就是把所有調通的demo,分門別類的保存起來,到時候查起來自是得心應手。
人都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其實代碼也是這樣,所謂「demo用時方恨少」。
2.Spring
目前在Java EE開發中,Spring已經成為和Java核心庫一樣的基礎設施,所以說如果想成為一個合格的Java程序員,Spring肯定繞不開。另一方面,如果掌握了Spring體系,Java基本上就算入門了,就有能力進行一些實用級的開發了。
但Spring本身也是日漸復雜,衍生項目越來越多,但最最核心的概念依舊是IOC和AOP,掌握了這兩個概念,再把Spring MVC學會,再學習其他的衍生項目就會平滑很多。
順便在這里說一下,如果你現在也在學習Java,在入門學習Java的過程當中,有遇見任何關於學習方法,學習路線,學習效率等方面的問題,你可以申請加入我的Java新手學習交流qun:前面輸入是:三九零,最後輸入是:七八一四。裡面聚集了很多正在學習Java技術的初學者,其中不乏也有正在從事Java技術開發的大牛,裙文件裡面還有我做Java技術這段時間整理的一些學習手冊,面試題,開發工具,PDF文檔書籍教程,需要的話都可以自行來獲取下載。
同時,因為Spring本身就應用了許多優雅的設計理念,所以學習Spring的過程,也是加強Java基礎知識學習的過程。因此等你掌握了Spring,原來很多你理解不透徹的Java特性,此時就會恍然大悟,包括介面、抽象類等。
我學習Spring,讀的第一本書是《Spring實戰》,坦率的說,書很一般,但市面上比它好的書,我卻沒有遇到過。還有一本《Spring源碼深度解析》也不錯,對Spring的設計理念講的尤其透徹,雖然整本書讀起來有些艱澀,但前幾章卻生動有趣,也是整本書的精華。所以建議你在學習Spring之前,先把該書的前幾章通讀一下,然後再回過頭來學習《Spring實戰》會順利很多。
以我經驗,要學透Spring,終極的方法還是閱讀源碼(我當時就是這么乾的),待把Spring的核心源碼通讀了,人就真的自由了(所謂無真相不自由),不僅是對Spring,而是對整個Java體系。以後再遇到其他框架,大概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脈絡,所謂到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但這都是後話,可以作為以後你努力的方向。
和學習Java基礎知識一樣,學習Spring也一定要記筆記,一定要分門別類保存demo。
老實說,Spring對初學者不算簡單,因此最好能有個好老師帶一下,不用太長時間,2個課時即可,然後就是在你遇到大的困難時,能及時的點撥下。
以我的經驗,要初步掌握Spring,大概需要1到1個半月的時間。
3.其他知識
Spring是Java編程的基礎設施,但真要進入到實際項目的開發,還有些東西繞不過,包括 MySql,Mybatis,Redis,Servlet等,但如果你經過Spring的洗禮,這些東西相對就簡單多了,以我的經驗,1個月的時間足夠了。
4.實踐
學習Java,光學不練肯定是不行的。但因為是自學,所以就沒有實際的產品讓你練手,但也沒有關系,誰大學還沒有做過畢業設計呢?以我的經驗,大家最愛的「學生管理系統」依舊是個很好的練手系統。
別看「學生管理系統」邏輯簡單,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中資料庫設計、Mybatis,Spring、SpringMVC,Servlet、Tomcat一個都不缺,絕對的練手好伴侶。
還有,雖然你的學習重點在Java,因為要做一個完整的demo,前端的配合肯定少不了。因此就免少不了要學一些簡單的JS、HTML知識,但因為前端本就是個很大的topic,所以一定要控制好邊界,千萬不要顧此失彼。就「學生管理系統」來說,在前端上,只要實現一個包含table、textbox、button,能發送REST請求到server,能實現學生的「增刪改查」的簡單頁面即可。
作為一個練手項目,目標就是把Java的主要技能點串起來,所以自不求盡善盡美(也不可能),所以1個月時間足夠了。
最後
按照上面的過程,4個月的時間剛剛好。當然Java的體系是很龐大的,還有很多更高級的技能需要掌握,但不要著急,這些完全可以放到以後工作中邊用別學。
學習編程就是一個由混沌到有序的過程,所以你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一時碰到理解不了的知識點,大可不必沮喪,更不要氣餒,這都是正常的不能在正常的事情了,不過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暫時而已。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常把下面這句話送給學員們,今天也把它送給你: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