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0795是什麼意思
10795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數字:
日常用途:
編程語言:
計算機科學:
文化和信仰:
綜上所述,10795的具體含義取決於其被應用的上下文和領域。
② 藍點Linux的5個男孩創造神話
自古英雄出少年
藍點的總經理鄧煜、技術總監廖生苗和研發部經理李凌是3個電腦奇才,他們來自不同的城市,性格迥異,卻有著共同的夢想。這其中的靈魂人物,便是最年輕、學歷最淺卻最富傳奇色彩的鄧煜。
鄧煜高瘦干練,不愛說話,有點像古龍筆下的江湖高手。1988年,13歲的鄧煜隨父母從南昌遷到深圳。在學校里,他開始接觸電腦,學習BASIC語言,並將書上的游戲程序輸入計算機。1994年,高中畢業的鄧煜和幾個朋友合夥在賽格電子市場租了個鋪面,組裝兼容機賣,又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很多軟體應用。1995年2月,鄧煜在深圳待煩了,便跑到杭州,一面做電器生意,一面買一些計算機編程方面的書自學。這年年末,當互聯網在國內出現的時候,他立即去杭州電信局申請了一個賬號,成了國內首批上網沖浪的「新新人類」。
這時正值杭州訊業公司招兵買馬,鄧煜用當時少有人懂的文本文件做了個人簡歷帶去面試,總經理覺得他挺有靈性,盡管只有高中學歷,也破格收下了他。在訊業公司,鄧煜真正接觸到了網路的尖端技術,他開始編寫程序,製作主頁,他的「功力」不斷增強,職位也升到了技術部經理助理。
1997年,鄧煜重返深圳,加盟深圳數據局的下屬企業——龍脈公司。在龍脈,鄧煜負責網路規劃、實施和調試,他的功力在他的好學、鑽研中又進了一層。
1998年,鄧煜在深圳龍脈公司鑽研LINUX(一種免費操作系統)時,在網際網路深圳BBS(電子公告版)的LINUX版上,結識了在深圳萬用網專攻LINUX的「編程浪子」廖生苗,兩人切磋技術,大有相識恨晚之意。
廖生苗是福建大田縣的農家孩子,1988年考進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在學生時代,他就能下載、使用一些加密並壓縮程序。1992年,廖生苗畢業後,一直過著浪跡天涯的「編程浪子」的生活:先是回福州進一家計算機公司工作,後跑到廣州,又換了幾家公司,1993年底他到了深圳,加入在遠望公司,1997年後又去了深圳萬用網,他的編程技術也磨練得日益精湛。
1999年年初的一個深夜,在網易的BBS上,鄧煜與海口的李凌有幸相識。其實李凌經常去鄧煜他們的「網路工作室」下載所需的軟體,對鄧煜的大名早有所聞。兩人一對一地「悄悄」聊天,不知不覺竟聊到了東方發白。從那一夜起,鄧煜和李凌結成莫逆之交,當然還有廖生苗,他們成了「鐵三角」。
李凌是湖北人,1991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計算機系,在校期間便獲得了高級程序員證書。畢業後他在海南熱帶農業大學教授計算機課程,後跳槽到海南省數據局,主持一個聊天室。
自從結識了鄧煜和廖生苗,李凌內心的熱情就像發了芽。1999年春,他竟把工作辭掉,背了個背包買張機票就飛到了深圳。在黃田國際機場,他打了傳呼給鄧煜:「我到深圳了。」鄧煜立即招呼上廖生苗,打的直奔機場迎接遠方來客。
3人吃過晚飯,又去酒吧喝酒暢聊,直喝到酒吧打烊。沒地方去了,他們就買了一堆飲料,在振興路和華發路交界處路旁的長凳上坐下,繼續海闊天空地談技術,說抱負,直到早起的環衛工開始清掃街市……
就在3位電腦高手摩拳擦掌准備共同大幹一番事業之際,頭腦清醒、頗有遠見的鄧煜想到,他們幾個人都是技術型人才,搞技術開發沒問題,但一個項目的成功單有技術遠遠不夠,要推向市場,必須有一套完備的操作流程,他們需要一個把技術商品化、市場化的人。鄧煜選擇了他的同事——在盛潤任企劃部經理的康哲。
5個男孩的英雄夢
康哲是廣東潮州府城人,1990年他考入武漢大學新聞系,在《經濟日報》國內政治部實習時就拿到了韜奮新苗獎一等獎,畢業後順利進入《經濟日報》社工作。一年後,他跳槽去了《深圳特區報》社,愛玩電腦的他遞了一份「商業計劃書」給老總,獨自一人撐起了4個《電腦時代》版,采寫、排版、校對一人獨攬,並將這個版辦得有聲有色,該版的廣告量也水漲船高凈增10倍。
1999年3月,28歲的康哲從《深圳特區報》社辭職,加盟盛潤網路系統公司。盛潤公司是中國第一批從矽谷拿到風險投資、由8個人迅速膨脹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康哲想親眼看看一個概念如何運作、發展壯大到上市的全過程。正是在這里,他認識了鄧煜:一個瘦弱沉靜,沒有大學學歷卻領導著一批大學生、研究生的電腦奇才。
1999年4月28日,康哲、鄧煜、廖生苗、李凌聚在深圳名典咖啡廳,開始鄭重籌劃「信科思」公司的成立問題。這天,康哲還叫來了他的好友、畢業於北京外經貿大學財會專業的曾穎,准備讓這個冷靜、沉穩、心細的出色理財專家做他們的大管家。5個年輕人激昂地圍坐在一起,一份前途光明的事業擺在他們面前。
康哲攤開一張雪白的餐巾紙說:「這是一張白紙,我們從今天開始在上面著墨,能否畫出美妙的藍圖,今天這第一筆至關重要。」
5個小夥子在深圳賽格科技園租了一間不到3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開始了他們艱苦的創業。夏日的深圳,天氣酷熱。辭了職的廖生苗和李凌每天汗流浹背地坐在電腦前,沒日沒夜地干。
1999年7月下旬,公司第一次籌備會議在深圳江南菜館的餐桌上舉行。當時菜館里掛滿了大紅燈籠,一派喜氣洋洋的樣子,大家都高興地說:「這是個好兆頭!」在這次會議上,公司的商業計劃書和遠景規劃包括公司的框架、每人所佔的股份、規章制度等都確定下來,為今後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按照這個規劃,5人的分工是這樣的:康哲為董事長,負責藍點的商業規劃和包裝;鄧煜出任總經理,主持全面工作;廖生苗任技術總監;李凌為研發部經理,兩人負責技術開發;曾穎任財務總監。有意思的是,他們還確立了兩條原則:一、作為創始人和股東,他們將隨時准備在有更具實力的人加入時退出,不能成為企業發展的「絆腳石」。二、要把非商業性的東西完全排除出去,不能因個人的事情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因為在個性上,這5個年輕人各具特色,性格鮮明:鄧煜冷靜穩健;康哲激情圓熟;李凌浪漫不羈;廖生苗孤高莫測;曾穎謙遜謹慎。現在,當他們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斗時,有制度保證做前提,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相互間因個性不同而容易產生的沖突。這種制度的建立是必須的,也體現了一個現代企業的內涵。
9月7日,他們5人自籌資金20萬元,注冊成立了深圳信科思公司(後於2000年2月18日更名為藍點軟體技術有限公司)。藍點的目標非常明確:到美國上市!
不經歷風雨
怎能見彩虹
1999年10月1日,藍點發布了LINUX 1.0 RC版,在IT界引起轟動,並因此被深圳市政府列為高交會11大推薦項目之一。
「藍點」躊躇滿志,但是打擊也接踵而來。這個時候,新的競爭對手不斷冒出來。原先有合作意向的「長城」、「TCL」電腦被同類型的競爭對手美國軟體公司托林斯(TURBO)「搶」走了。沒有投入,沒有收入,這不能不讓藍點的小夥子們有了幾分焦躁,然而他們相互鼓勵,並對前景充滿了信心。
正在這時,托林斯公司亞太區一位副總裁去香港途經深圳時,專門到藍點登門拜訪。鄧煜他們發現來者不善:托林斯竟然打收購藍點的主意!
鄧煜不卑不亢地說,「我們這幾個技術人員跟你們在北京網路的那幾個程序員不一樣,我們不是想拿到高薪,佔一點股份就算了的人。」
托林斯的副總裁臨走時撂下一句話:「答應收購的話,會有一個比較合理的價錢,半年以後,可就難說了。」
藍點的小夥子們沒有屈服,他們堅信自己的實力,憋著一股子勁繼續搞研發。1999年11月,藍點的技術開發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符合了長城和TCL的技術要求,他們毫不猶豫地舍棄托林斯,選擇了藍點。11月24日,藍點在長城公司的主打產品金長城「颶風699」系列和「居易」系列電腦上全面預裝藍點LINUX」。12月8日,藍點與TCL致福電腦有限公司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在其主打產品精彩600、610、718系列電腦上全面預裝藍點LINUX。加上成功與國內最大的PC出口商廈華三寶的合作,藍點每月出貨量就達到15萬套,一躍成為中文LINUX最大的供貨商,佔到了國內市場的80%以上。藍點開始贏利了,他們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有了這個基礎,接下來,藍點的小夥子們開始向他們制定的目標發起了沖刺:到美國上市去!他們實行了反向並購的策略,即物色好一家已經上市的殼公司(美國OTCBB股市的持牌公司MAS),由這家殼公司向藍點定向發行股票,股票的發行量遠大於殼公司本身擁有的股份。這樣,名義上是殼公司在收購藍點,實際上是藍點搖身一變而成為外國公司的同時,又控制了合並後的公司中的80%股份。這是一個以最少成本達到最大效益的妙招。2000年3月7日,藍點成功在美國OTCBB市場「借殼上市」,股票代碼為「BLPT」。
上市第一天,大洋彼岸開盤時,深圳正是深夜時分。藍點5位小夥子在各自的住所,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電腦屏幕,只見屏幕不停刷新,每刷新一次,BLPT的股價就上躥一次,6美元、12美元,20美元,……終於,BLPT從4美元頑強地沖上了22美元!這就是說,它的股價一天之內暴漲了400%。這意味著藍點的市值一夜之間達到了4億美元!這也意味著,像傳說中的一樣,這5位小夥子子一夜之間成了億萬富翁!盡管這筆財富不能套現,只是PAPER MONEY (紙上錢幣)。
藍點的小夥子們再也控制不住了,關上電腦,他們不約而同地從各自的住所回到賽格科技園,在公司樓下的一個小酒館聚會。他們舉杯痛飲,相擁而笑、而泣,為他們的夢想,為他們的付出。帶著醉意,他們又走上街頭,且歌且舞,夜風吹拂著他們的頭發和衣襟,他們的青春也御風而飛……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個月後,席捲全球的納斯達克股災驟然爆發,全盤皆墨,包括中國的新浪、搜狐等在內的網路股股價應聲急跌。藍點的股價也不能倖免,一度跌去90%。
不言而喻,這是一場災難。這場災難是全球性的。然而藍點的小夥子們卻很鎮靜,沒亂陣腳。由於是趕在股災前一個月上市,藍點已經從資本市場上獲得了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因此這場股災對藍點影響不大。然而,這場股災對膨脹發展、有泡沫化傾向的IT經濟是一記警鍾,也讓藍點得到啟迪。投機不能帶來長期的輝煌,只有創新與實力,只有腳踏實地地佔領市場方能不敗。
2000年5月,藍點軟體(北京)研發中心成立。這個設在新世紀飯店的研發中心網羅了20多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學府的技術能手,技術研究方向定位於嵌入式系統和MIMU GUL(用戶界面介面),目光直盯與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相關的信息家電領域。相繼時,藍點軟體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已搬到了深南中路電子科技大廈,已有50多名員工。
8月18日,藍點2.0標准版,豪華版、「藍點嵌入」等在北京發布。同月,藍點LINUX產品榮獲《電腦報》讀者調查「讀者首選品牌獎」、「LINUX操作系統市場佔有率第一品牌獎」……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藍點小夥子們正在乘風破浪,圓他們的英雄夢想……
③ 250158是什麼意思
250158的含義取決於它所在的語境,以下是幾種可能的解釋:
計算機編程相關:
產品編號或電話區號:
隨機生成的數字組合:
文化和背景影響:
個人信仰和靈性意義:
綜上所述,250158的確切含義取決於它所在的語境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因素。在沒有具體上下文的情況下,我們無法確定其確切含義。
④ 學習PLC在那裡學習難不難,找工作簡單嗎
我就是做相關工作的,所以比較有發言權吧。PLC比較容易上手,比較典型的就是西門子,施耐德,AB,三菱,歐姆龍這幾個品牌。建議從西門子開始學,因為網上就有非常多的學習資料,S7-300系列就行。找工作好不好找取決於你學得好不好,學得好多參與項目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一步一步來。
⑤ 編程是什麼(具體、易解)
簡單的說,編程就是為了藉助於計算機來達到某一目的或解決某個問題,而使用某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程序代碼,並最終得到結果的過程。
么叫做編程?或許是這樣的,編寫自己的代碼和文檔以及閱讀別人的代碼或文檔!
我們太多的強調了寫自己的代碼和文檔,而對後者我們好像並沒有在意。這就像文
章一樣,太多的人會寫,太多的寫的經驗和規則已經存在,但是對讀文章,那仍然
就像是一門藝術,所以大家經常用恍然大悟一些詞語來形容讀懂了一篇文章。程序
的狀況和文章差不多,但是程序相比文章更加的固定,更加的具有規則可言,因此
我們有理由相信,閱讀代碼雖然也是一門藝術,但是應該是一門更加有規律可循的
的藝術。下面這個故事摘錄《編程之道》:
我的故事開始於我從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畢業後的幾個星期。我大學畢業後的目
標是為一家研究和開發機構工作,最好是編譯程序或操作系統設計的部門。我最
後終於找到一家願意盲僱傭我的機構,但條件是我必須在一段時間內,通過完成
程序維護的工作來「學會這套系統」。
我當然會對這個建議產生抵觸心理。我花了五年的大學時間,竟然是為了浪費時
間來解決其他一些程序員的錯誤!然而,因為他們曾經答應日後讓我干感興趣的
工作,於是我便接受了,並在心中提醒自己,即使這份工作干不出名堂,我還能
找到其他的工作。
當我第二個禮拜去報到的時侯,我被領著去與那個程序維護組的師父見面。人事
部總管帶著我快步地穿過開發中心黑暗的走廊,最後她指著長長的大廳通道盡頭
處的一扇門說:「他在那裡面。」說完志身走了,好像有些心神不定。
我向門口走去,眼睛朝裡面窺探,我看見一個男人正坐在終端前工作,但他背對
著我,所以我不知道他有多大年紀,長得什麼樣。我只有靠咳嗽一聲來表明我的
存在,這里,那位大師甚至沒有回頭瞅一眼便說:「請坐」。
越過他的肩膀,我瞟見了那些難以理解的屏幕顯示,隨著他纖長的手指在鍵盤上
飛舞,它們一閃一閃地出現在他的終端上。最後,他滿意地咕噥了一聲,退出系
統,然後轉過身來面對著我。
我所看見的讓我吃了一驚,因為他看上去不像那種應該是禪師的人,他的臉乏味,
幾乎是醜陋的,他的頭發如同一圈煩惱的光環。但人們首先注意的是他的眼睛,
透過厚厚的眼鏡片射出淡淡的藍光。
他從頭到腳地打量了我一番,然後點點頭,就好像確認一個個人觀點,「你就是
那個新來的?」他酸酸地問。
「是的。」我回答。我假裝充滿激情,把我的經歷和在大學的成績向他作了快速
的匯報。
這位禮貌的聽著,然後說:「那很好,但你以前做過程序的維護工作嗎?」
我坦白地告訴他我沒有做過。
師父長長地嘆了口氣,「那好,我們應該做我們做做的事。」他說。然後他從一
個架子上取下一本龐大的程序清單,隨意地翻開它,並遞給我。接著他問:「你
怎樣對付這個?」
我眼睛盯著這本清單,那上面是匯編語言,還攙和著一些奇怪的宏語言。每隔十
幾行語句,控制權便轉移到某個神秘的子程序,而且,即使這個程序具有任何結
構性,我也看不出來。「這是什麼程序、」我問。
師父把那本清單從我的膝蓋上拿了過去,「這是《世代大師編碼藏經》,」他說,
「當你學會了從迷魂陣中把錯誤的代碼抓出來時,那就是你出師的時侯了。」然
後,他合上清單,把它放回到書架上。
我不久便意識到,程序的維護遠比我想像的要難得多。我起初試圖學會那本《編
碼藏經》中所用的匯編語言,但令我煩惱的是,我發現那套匯編語言從未按規矩
提供過說明文檔,現存的僅有一些筆記,是一位多年前就死去或離開公司的硬體
開發者寫的。
這本《編碼藏經》不能給我什麼幫助了。雖然其中偶爾有一些注釋,但這些注釋
和這種匯編語言一樣模糊,除了一些涉及到有關原始硬體構造的使人干著急的資
料以外,別無它物。
當我向那位師父抱怨這一切的時侯,他禮貌地聽著,並在我們兩人沉默了許久之
後,回答我說:
「你正在試圖理解某種不可能被你的理性思維所理解的東西,」他說,「這樣所
導致的結果必然是失敗。你必須先清空你的大腦,只有那時,你才能開始領悟《編
碼藏經》。」
接著,師父開始慢慢地向我闡釋那本《編碼藏經》里復雜的邏輯。當我聆聽他那
溫和的聲音時,我終於開始覺察到一點光芒的閃爍,這是隱藏在《編碼藏經》中
輝煌的和永恆的靈光。「那些大師對『良好的程序設計慣例與規則』一無所
知,」師父說,他們努力去理解普遍意義上的計算機思維的內部活動,他們還需
要什麼說明文檔呢?那些程序是極限的表達。
然而,即使我慢慢開始有所領會,我還是感覺到自己像一隻在琥珀在掙扎的小飛
蟲。師父所講的與我曾學過的東西截然不同,我的理性思維很難接受。但師父總
是耐心地一遍遍解釋說,我必須不靠理性思維去推理,而要用潛意識來領悟《編
碼藏經》的內涵。
經過數月的指點後,我感到很自信了,便想試試我的第一塊修補程序。為了給師
父一個驚喜,我偷偷地工作。我寫了一段能重新運行幾行語句的補丁,把程序重
新進行匯編,並把新程序釋放到生產系統中去。
第二天早上,我來晚了一會兒。讓我感到奇怪的是,開發中心的主任和從事部總
管正在師父的辦公室里。當我走進大廳後,從事部總管看見了我就把門關上了。
我聽見了很大的說話聲,但聽不清說什麼。
等到那兩位來訪者離開後,我走進師父的辦公室,「什麼事?」我問。
「你的修補程序,昨天晚上六點整進入了生產系統。它現在已經被刪除了。」
「那麼?」
「你仍然可以繼續工作。」師父說。
最後,我終於明白,所有用我的理性思維去理解《編碼藏經》的努力都是徒勞的,
這使我很絕望。師父覺察到了我思想上的這個變化,他開始向我傳授開機。他教
給我冥想和查錯的技巧,他說這些技巧是從計算機時代之初,由技術支持部一代
一代地傳下來的。
我聽著聽著,開始意識到一個關於我以前的編程體驗的特大事實。在大學里,我
一起認為程序員的工作主要是控制硬體和軟體的活動,編程的最高藝術境界是,
為了完成一項任務或達到一個目標而成功地運用高超的編程技巧。但程序維護是
不同於程序開發的。要想維護一個程序,就要把程序看作是一棵漸漸成長的植物,
拔苗助長是毫無益處的。事實上,這樣的行為更容易導致植物的死亡。一個程序
必須被小心地滋養。程序員在對程序進行改動之前,必須對每一個邏輯關系非常
熟悉,必須對程序的意圖有很深刻的理解力。這種理解力不是在一夜之間就可以
得來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好幾個月以後,我終於能夠給《編碼藏經》成功地設計修補程序了,但設計之前
要經過長時間的冥想,還要把那本程序清單打開著支在我的桌子上。我還發現,
如果我工作的時侯點燃一支香,口中不停在重復師父教給我的口訣:
「Null-So-Stix-Etx-Eot」(ASCII 碼表中頭五個位元組NUL、SOH、STX、ETX、EOT
的發音--譯注),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師父說,那個口訣意味著宇宙的「五
原」。
不久我發現我不再關心是否能為工作成績而得到獎勵了,在我自身和我所維護的
程序之間也看不見任何分離了。我像一個一生都活在陰影里的人一樣,開始理解
編程之禪,這是一種隱於程序員設計背後的難以言喻和難以形容的力量,就像投
射影子的太陽一樣。
從那毫無意義的「自我的存在」中擺脫出來後,我開始發覺,那些偉大的編程語
句過去對我來說似乎模糊不清,只是因為我還沒有徹悟,無法理解它們。我現在
知道了為什麼過去的那些程序員從不為他們的程序提供文檔,因為英語語言的描
述本身更讓人迷惑,而非使人受到啟發。
一天,我發現自己正在解決的一個問題涉及到《編碼藏經》中最復雜的部分--
錯誤分析全程。我在對此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給出了一個修補程序,它能通過對
硬體中斷區的內容進行檢查來測定錯誤的情況,使程序能繼續正確執行。
那天下午,師父第一次走進了我的工作間,他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眼睛朝下看
著我,「現在該是你出師的時侯了。」他說。
計算機雖然功能十分強大。可以供你上網、打游戲、管理公司人事關系等等,但是沒有程序,它就等於是一堆廢鐵,不會理會我們對它下達的「命令」。於是,我們要馴服它,只有通過一種方式——程序,這也是我們和計算機溝通的唯一方式。
那程序到底是什麼呢?
程序也就是指令的集合,它告訴計算機如何執行特殊的任務。
打個比方說,它好比指導你烹調菜品的菜譜或指揮行駛一路到達目的地的交警(或者交通路標)。沒有這些特殊的指令,就不能執行預期的任務。計算機也一樣,當你想讓計算機為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計算機本身並不能主動為我們工作,因此我們必須對它下達指令,而它根本不會也不可能聽懂人類自然語言對事情的描述,因此我們必須使用程序來告訴計算機做什麼事情以及如何去做?甚至對最簡單的任務也需要指令,例如如何取得擊鍵,怎樣在屏幕上放一個字母,怎樣在磁碟中保存文件等等。
這么麻煩,連這些東西編程都要考慮!怪不得人家說編程好難!你錯了,其實許多這樣的指令都是現成的,包含在處理晶元中內置於操作系統中,因此我們不必擔心它們工作,他們都是由處理器和操作系統來完成的,並不需要我們來干預這些過程。
上面講到的計算機本身不會主動的做任何事情。因此我們要通過程序的方式來讓計算機為我們「效勞」。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們「編」出來的。編程可以使用某一種程序設計語言來實現,按照這種語言的語法來描述讓計算機要做的事情。
我們這里所講的語法和外語中的語法完全兩碼事,這里講的語法只是讀你的程序書寫做出一寫規定而已。
寫出程序後,再由特殊的軟體將你的程序解釋或翻譯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計算機語言」,然後計算機就可以「聽得懂」你的話了,並會按照你的吩咐去做事了。因此,編程實際上也就是「人給計算機出規則」這么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