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編程好學習嗎
很多人都覺得學習編程就跟運動員選拔或者高考這樣的智力選拔一樣 —— 你需要經過固定的流程、按部就班的訓練 —— 只有能通過一項又一項考試或者競賽的人才叫「有天分」。這大概也是一種典型的「做題家思維」了吧。
整個行業乃至全世界可能都需要更多的多樣性與復合性人才。回想一下我認識的最優秀的程序員,超過半數都是非科班的背景(藝術、哲學、政治、經管、人文、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理工科…)。他們能夠脫穎而出,大概並不是因為他們把編程當做一場又一場的「智力競賽」,而是他們能找到屬於自己在編程中的那份「天分」 —— 可能是「創造力」,可能是「商業與產品價值」,可能是「解決某個垂直領域的問題」—— 編程在這里更多的是一門工具、一項技能,他們因此獲得了成就感、培養了興趣與熱愛,而這些又反過來不斷支撐他們繼續去學習,形成了一個正循環。
如果做一件事兒的整個過程都很痛苦,那當然也很難堅持下去。所以方法很重要。
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找對編程學習的方法,便覺得自己在這件事兒上毫無天分,因此終身告別了編程這件事兒。
「零基礎」學習真正需要的,其實更像是一種「啟蒙式的、開竅的教育」 —— 拿學打乒乓球舉個例子,如果你連拍子和球都沒怎麼摸過,我上來就跟你說你要用這個動作這個擊球角度這么摩擦球打那個落點你這才叫打球,那能不勸退嗎?更好的方式是直接帶你到球台邊,把拍子給你,你打著打著立刻就會先產生一種「自頂向下」的「感性認知」:「哦,這個這么用拍子把球打得一來一去的玩意兒叫乒乓球」。
所以,只要找對正確的方法學習編程,他是不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