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項扣除申報方式選哪個
專項扣除申報方式選「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或者「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都可以。
在個人所得稅app上填寫好專項扣除信息後,會讓我們在「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和「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兩種方式中任選一種,如果是單位職工的話建議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如果是自由職業或者個體戶,可以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指的是向單位申報個人信息,最後由單位向稅務機關繳納員工應繳的稅款,在選擇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時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及意願靈活選擇。
個人所得稅退稅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app進行操作,在上面申請退稅之後,審核通過後就會把退稅款打到你的銀行卡上。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申報方式有兩種,具體如下:
1、是扣繳義務人申報,是按月來進行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由單位財務人員進行操作,納稅人在取得收入的當月就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比較適合收入來源單一的納稅人;
2、是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是先將個人所得稅進行扣除,然後在來年由納稅人自行前往當地稅務部門辦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申報,然後由稅務部門辦理退稅,它適合收入來源廣泛多樣化的納稅人。
【法律法規】
《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
第二十五條 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按照納稅人提供的信息計算辦理扣繳申報,不得擅自更改納稅人提供的相關信息。
扣繳義務人發現納稅人提供的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可以要求納稅人修改。納稅人拒絕修改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稅務機關應當及時處理。
除納稅人另有要求外,扣繳義務人應當於年度終了後兩個月內,向納稅人提供已辦理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及金額等信息。
❷ 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怎麼申報
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申報流程如下:
1、打開個稅APP,並登錄成功;
2、進入首頁,點擊【我要辦稅】;
3、點擊專項扣除申報;
4、選擇年度和扣除項;
5、填寫本人信息,點擊下一步,選擇扣除年度,選擇類型,填寫好相關信息,點擊下一步;
6、選擇申報方式,申報方式有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選擇扣繳義務人申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
(一)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二)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
(三)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
(四)取得境外所得;
(五)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
(六)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
(七)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並向納稅人提供其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
❸ 專項附加稅扣除申報方式選哪個
專項附加稅扣除申報方式選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或者「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都可以。在個人所得稅app上填寫好專項扣除信息後,會讓在「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和「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兩種方式中任選一種,如果是單位職工的話建議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這樣就不用花自己時間去稅務部門辦理退稅了。如果是自由職業或者個體戶,可以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指的是向單位申報個人信息,最後由單位向稅務機關繳納員工應繳的稅款,在選擇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時,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及意願靈活選擇。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❹ 專項扣除申報方式怎麼選
專項扣除申報選擇方式如下:
1、可以在個人所得稅APP上進行選擇,在手機上打開「個人所得稅」APP。
2、打開的APP上,點擊下方的「個人中心」。
3、點擊頁面上方的注冊、登錄,沒賬號的進行注冊,有賬號的直接登錄。
4、登錄後,選擇下方的「服務」。
5、服務界面,選擇上方的「專項**信息查詢」,點擊進入。
6、選擇所申報的一條扣除信息,點擊進入。
7、點擊頁面下方「修改」。
8、最後選擇「修改申報方式」就可以對個稅的申報方式進行選擇了。
《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
第二十五條
納稅人首次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應當將專項附加扣除相關信息提交扣繳義務人或者稅務機關;
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將相關信息報送稅務機關,納稅人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負責。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發生變化的,納稅人應當及時向扣繳義務人或者稅務機關提供相關信息。 ?
前款所稱專項附加扣除相關信息,包括納稅人本人、配偶、子女、被贍養人等個人身份信息,以及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與專項附加扣除相關的信息。 ?
本辦法規定納稅人需要留存備查的相關資料應當留存五年。
❺ 專項附加扣除怎麼填報
專項附加扣除按照各地稅務局公告的渠道下載手機APP「個人所得稅」並填寫:1、登錄各省電子稅務局網站填寫;2、填寫電子信息表填寫紙質信息表;3、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解讀電子和紙質信息表都可以在各省稅務局網站下載;4、選擇在扣繳單位辦理專項附加扣除的,可以直接將紙質或者電子表提交給扣繳單位財務或者人力資源部門,也可以通過手機APP或互聯網WEB網頁填寫後選擇推送給扣繳單位。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
第六條
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第二十二條
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❻ 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申報方式選哪個
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或者「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都可以。
法律分析
個人收入如果只有工資薪金類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通過遠程辦稅端直接向稅務機關提交信息,但仍希望在扣繳單位辦理專項附加扣除的。這時,稅務機關將根據納稅人的選擇,把專項附加扣除相關信息全量推送至單位,單位在使用扣繳端軟體時,在「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採集」模塊,選擇需要同步的專項扣除項目,點擊更新,即可以獲取員工已經報送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扣繳單位根據大家提交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按月計算應預扣預繳的稅款,向稅務機關辦理全員全額納稅申報。如果未能及時報送,也可在以後月份補報,由單位在當年剩餘月份發放工資時補扣,不影響大家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在個人所得稅app上填寫好專項扣除信息後,會讓我們在「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和「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兩種方式中任選一種,如果是單位職工的話建議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這樣就不用花自己時間去稅務部門辦理退稅了。如果是自由職業或者個體戶,可以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指的是向單位申報個人信息,最後由單位向稅務機關繳納員工應繳的稅款,在選擇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時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及意願靈活選擇。個人所得稅退稅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app進行操作,在上面申請退稅之後,審核通過後就會把退稅款打到銀行卡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九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❼ 個稅專項扣除申報方式怎麼選擇
個稅專項扣除申報方式有兩種選擇:
1、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由單位按月進行專項附加扣除申報,可以按月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優惠政策;
2、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不由單位申報專項附加扣除,次年3-6月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時自行辦理,延遲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優惠。
如果換新單位,單位會採集並報送你的個人信息,員工在個人所得稅APP修改扣繳義務人後提交即可。
《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
第十七條
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納稅人的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視同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市轄區戶籍人口,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為准。
❽ 專項附加扣除申報方式選哪個
專項附加扣除申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1、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就是指職工向擔保提交個人的申報信息,單位可以直接從代扣繳軟體獲得員工報送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並從中計算出應預扣預繳的稅款,最後向稅務機關辦理全員全額納稅申報;2、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是用戶直接通過個人所得稅APP進行申報,直接在次年辦理匯算清繳。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試行)》
第四條
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納稅人,自符合條件開始,可以向支付工資、薪金所得的扣繳義務人提供上述專項附加扣除有關信息,由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稅款時,按其在本單位本年可享受的累計扣除額辦理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向匯繳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匯算清繳申報時扣除。
納稅人同時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並由扣繳義務人辦理上述專項附加扣除的,對同一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只能選擇從其中一處扣除。
享受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的納稅人,由其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自行向匯繳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匯算清繳申報時扣除。
❾ 個稅專項扣除如何申報
個稅專項扣除申報方法具體如下:
1、登陸個稅APP,填報「子女教育」前,需准備子女教育信息,子女、配偶身份證號碼,填寫完畢後需要設置扣除比例;
2、填報「住房租金」前,需准備好住房租賃信息、工作城市信息等;
3、填報「住房貸款利息」前,需准備好產權證明,貸款合同等信息;
4、填報「贍養老人」前,需准備被贍養人信息如身份證信息,共同贍養人信息(獨生子女無需填寫);非獨生子女還需填寫分攤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十三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所稱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個人一個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額;一個納稅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結轉以後年度扣除。第十五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成本、費用,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各項直接支出和分配計入成本的間接費用以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稱損失,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取得經營所得的個人,沒有綜合所得的,計算其每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減除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在辦理匯算清繳時減除。
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未提供完整、准確的納稅資料,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或者應納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