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宋的儒學復興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之下進行的
五代以來倫常敗壞,人們渴望和平,渴望統一,渴望恢復綱常名教,北宋儒學復興運動由此而來.宋初,柳開、王禹偁等士人繼承韓愈的某些思想資料,抨擊佛老,開啟了北宋排斥佛道運動的先聲。慶歷前後,排斥佛道運動高漲,孫復、石介、歐陽修、李覯等儒家學者紛紛著文,從不同方面力排佛道之學,形成了一股反佛道的社會思潮。在這過程中,歐陽修、李覯等已注意探究佛道之學理論上的長處,認識到儒學自身的理論缺陷,提出了「修其本」的要求。
2. 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是什麼樣壺
端午隨意
朱可心(1904-1986年)出生於宜興蜀山鎮。原名朱凱長,藝名「可心」,寓意「虛心者,可師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14歲時拜汪生義為師,與吳根雲結為師友。1931年受聘於江蘇省立宜興陶瓷職業學校窯業科技工,此間創作紫砂咖啡具。次年,精心製作雲龍鼎和竹節鼎參加美國芝加哥博覽會,並榮獲「特級優獎」,1953年12月「全國民間藝人觀摩大會」攜作品雲龍壺、圓松竹梅壺參展。1959年他以合作社代表的身份參加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世界陶瓷展覽。其作品松鼠葡萄壺、松竹梅三友壺被選入「中國工藝美術巡迴展」出國展出,並獲一等獎。1959年他費時4個多月精心仿製南京博物院珍藏聖思桃杯獲殊榮。創作旺盛期,設計製作了如意壺、雲玉壺、高峰咖啡具,迎賓酒具、萬壽壺、碗梅壺,可心梨式壺等,許多式樣成為紫砂工藝陶暢銷產品。1964年他精心仿製陳鳴遠包袱壺,達到紫砂技藝爐火純青的地步。朱可心首創一種壺式,多種裝飾的手法,深受中外人士的歡迎。
3. 根雲平台為什麼會被政府首推,各種展示都是他們
這個應該是政府一家宣傳和批示,還是比較正規的一個平台吧,就是因為正規的話才會被政府所推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