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哥倫布星球怎麼用gcmp付款
不心情怎麼用記性mp付款,你可以用微信上付款,也可以用支付寶上付款。我之前用過一次看你想用哪個付款而已
『貳』 哥倫布的簡介是什麼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是西班牙的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參閱《征服天堂》(Conquest of Paradise)(Vangelis范吉利斯))。出生在義大利港口市熱那亞。哥倫布年輕時就是地圓說的信奉者,他十分推崇曾在熱那亞坐過監獄的馬可·波羅,立志要做一個航海家。
『叄』 哥倫布星球app有人知道嗎怎麼樣呀
沒聽說說過,建議謹慎下載
『肆』 哥倫布是不是科學家,是什麼
哥倫布(約1451~1506),Colombo,Cristoforo
義大利航海家。生於義大利熱那亞,卒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一生從事航海活動。先後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說,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先後4次出海遠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後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達等島。在帕里亞灣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陸。考察了中美洲宏都拉斯到達連灣2000多千米的海岸線;認識了巴拿馬地峽;發現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緯度吹東風,較高緯度吹西風的風向變化。證明了大地球形說的正確性。促進了舊大陸與新大陸的聯系。他誤認為到達的新大陸是印度,並稱當地人為印第安人。
哥倫布十分推祟曾在熱那亞作過監獄的馬可.波羅,他讀過《馬可·波羅游記》,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國。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麼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需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游說了十幾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後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楊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後來,對於誰最早發現美洲不斷出現各種微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結論是不容置疑的。這是因為當時,歐洲乃至亞洲、非洲整個舊大陸的人們確實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陸。至於誰最先到達美洲,則是另外的問題,因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遠古時期從亞洲遷徙過去的。中國、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達美洲也是極為可能的,但這些都不能改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實。
哥倫布的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它使海外貿易的路線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從那以後,西方終於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於世界, 並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哥倫布
時代的影響
1451年哥倫布生於義大利的熱那亞。哥倫布在青年時代沒有受到過多少正規教育。雖然他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紡織匠,但哥倫布對航海和來往於地中海之上的商船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哥倫布25歲那年,也就是1476年,滿頭紅發,身材高大的他隨著一艘沉船的殘骸安全地游到了葡萄牙。以後的幾年,他就住在葡萄牙並且結了婚,有了孩子。可是不幸的是,他的年輕的妻子不久就死了。本可以在葡萄牙近海的商船上繼續穩穩當當地做水手度日的哥倫布卻總是夢想得到財富和榮譽,憧憬著西邊的神秘的地方。
《馬可·波羅游記》一書是哥倫布少年時代就喜歡讀的,後來他不僅精讀了此書,並且還做了研究。一部拉丁文的《馬可·波羅游記》至今還保存在座落於西班牙塞維爾的哥倫布紀念館中,書上還保存著許多哥倫布的眉批。哥倫布喜歡讀這本書的緣故不僅是此書像《天方夜譚》一樣有趣,更是由於這本書合乎他的做為一個拜金狂的理想。他對書中描寫的地方非常仰羨,他仰羨中國和印度的珠寶金銀,但使他最欣羨不已的是其中對日本的描述。
沒有到達日本的馬可·波羅是根據傳聞寫了關於日本的幾章。根據他的記述,日本位於距中國海岸2400公里的海上,國內有取之不盡的黃金。但是,因為國王不允許輸出黃金,所以到那裡做生意的商人很少。在那個充滿黃金的日本國里,用黃金蓋成了國王的宮殿,在宮中用4厘米厚的金磚鋪起了道路以及房間的地板,甚至用金子做窗戶框。並且在那裡還到處都能採集到玫瑰色的珍珠,人們要把一顆珍珠放在土葬時死人的嘴裡。書中記敘了元帝國皇帝發動對日本的戰爭是由於聽信了傳聞所致。
哥倫布處心積慮地要闖出一條搶先到達東方的航路,夢想達到忽必烈沒有達到的目的。他曾在一封信中說自己日夜祈求從上帝那裡得到產金的土地,在信中他寫道:「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佔有黃金,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時也就取得了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並使靈魂重享天堂之樂的手段。」
另外,哥倫布的好奇心也被他博覽群書和長期的航海實踐所搏動著。在他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自年輕的時候出海以來,至今還不曾離開海上的生活。這種職業,似乎使所有干這一行的人,都產生了一種想知道世界奧秘的心情。」
1476年,哥倫布加入了一隻法國的海盜船隊。在一次攻打義大利船隻的戰斗中,他所乘的船火下沉,他跳海逃生,在海中他遊了很長時間到達了葡萄牙。哥倫布認為他能大難不死並且到達了葡萄牙都是上帝對他做的安排。
在葡萄牙這一「探險者」的國度里,哥倫布學到了很多航海知識,知道了怎樣使用羅盤、海圖和各種新航海儀器,獲得了怎樣利用太陽、星星的位置來確定船的位置的方法,並且隨船參加了多次的遠洋航行。有一次,他獲得了一個航行到冰島的機會,他到達冰島後又繼續航行了160公里,這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哥倫布後來西航的志向。但對他有更大感召力的可能是關於北歐海盜的故事。
北歐海盜原意是「居住在海灣的人」,由於北歐海盜的原字是Vikings,所以許多書上也譯作「維京人」。公元800~1500年間,由於人口增長很快再加上內部政治動亂,北歐地區一些善於航海的瑞典人、丹麥人、挪威人,往往結隊出海去尋求新的生路。他們在海上橫行一時,攔截來往商船,襲擊別國海岸進行掠奪,有的人也經商和探險。所謂「海盜時代」就是歐洲中世紀史學家對這一時期的稱呼。
公元900年左右挪威的維京人到達格陵蘭並且把居民點建在了西海岸,這是他們的許多探險活動的一次。公元1000年前後,由冰島人萊夫·艾列克遜帶領的一批人乘船從格陵蘭出海,到達了北美海岸。由於他們在那裡發現一種很像葡萄樣的藤科植物,就把這兒稱為「酒的土地」音譯就是「汶蘭」,現在的聖勞倫斯河的河口一帶可能就是那時「汶蘭」一帶。由於遭到當地土著人的襲擊使他們要在那裡建立居民點的打算沒能實現。
對於許多人只當故事聽的艾列克遜探險到汶蘭一事,哥倫布卻深信不疑。他堅信橫跨大西洋可以到達陸地,並且認為「汶蘭」就是東亞的某一國家。從一些傳聞中,哥倫布更堅定了他的想法。那就是在連續強西風的時候,海上有時飄 來一些屍體,這些屍體既非歐洲人也不是非洲人的屍體。對此,哥倫布認為那就是居住在大洋對面亞洲人的屍體。
除了哥倫布認為自己是上帝選定的神舟——載運基督者,要去完成一項發現「新天新地」的使命這些神秘的,妄自尊大的靈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古希臘學者波昔多尼指出的大地的球形說以及中世紀思想家培根關於地球概念的影響,這一切都促使他去冒險。
在1474年哥倫布從故鄉義大利寫給著名的天文學家、兼地理學家托斯康內利的信中,他就曾詢問過從海上到達印度的最短航線。這位學者指出:「通過大西洋到達黃金和香料的王國是一條比葡萄牙人所發現的沿非洲西海岸的道路更短的途徑。」隨信還給他寄來了一幅示意圖,並且對路程進行了推算。哥倫布根據《舊約》經外書中記載的:「到了第三天,你應將水集合於大地的第七個部分,使其餘的六個部分乾涸。」對地球的大小做了比托斯康內利的估計小得多的判斷。哥倫布認為歐亞非三個大陸的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6/7,而海洋只有1/7。在把托勒密、馬可·波羅和達伊(1350~1420)的著作作了研究後,哥倫布得出結論:整個地球經度為360度,從西非往東到達廣闊的亞洲陸地佔280度 (按托勒密的設想,非洲南端和亞洲大陸相連),從西非向西到東亞岸邊的海洋占不到80度。
由於托勒密的《地理學》譯文中的「海里」阿拉伯的計量單位,而哥倫布未經換算成歐洲的「海里」就進行了計算,所以哥倫布又犯了錯誤。假使從迦納利群島出發朝正西航行,由於該地的經度比赤道經度距離短,這樣每個經度的距離將減至50海里 (合80公里)。這樣,由迦納利群島向正西航行6400公里,那麼中國、日本和印度就到了。
尋求支持
哥倫布經過以上推想,認為亨利王子和他的後繼者採取沿非洲海岸南航的計劃是不足取的。可是,由於哥倫布自己沒有亨利王子那樣的條件來實施自己的計劃,所以,他只有把希望寄託於裘安王子身上,當時葡萄牙的航海事業是由裘安王子掌管的。但是,哥倫布出身低微,沒有求見王子的機會。哥倫布卻憑自己英俊瀟灑,在里斯本常到貴族女兒們住的修道院做禮拜,獲得了一位大家小姐的垂青,不久他們就結婚了。憑著這一婚姻才使哥倫布得以同王室接近。1478年,他向裘安王子兜售自己的計劃時,也許是害怕他的計劃被別人竊取而隱瞞了關鍵部分,加上他平時愛說大話無人信任和要價太高:除了一年用的糧食、三艘船、船員外,他要求封他為騎士,並且擔任新發現地方的總督和分得該地一切財富的1/10,所以沒人相信。
1482年,裘安王子當上國王後曾召開學者評價會來審查哥倫布的計劃,最後還是被否決了。3年後,哥倫布的妻子死去,他就帶著獨生子離開葡萄牙來到了建立不久的西班牙王國。由於害怕哥倫布的計劃被別國採納搶先到達印度,裘安二世曾下令召回哥倫布,但遭到拒絕。
哥倫布到西班牙後就開始活動,想從西班牙國王菲迪南德和皇後伊麗貝拉那裡得到支持,1486年5月,國王和皇後終於召見了他。由於他的忠厚、自信及豐富的地理知識,哥倫布給國王和皇後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西班牙很想在開辟東印度群島航路的競爭中擊敗葡萄牙,所以對哥倫布的計劃很支持,並責成一個由海員和學者組成的委員會進行研究。遺憾的是委員會辦事拖拉,到1488年還未做出任何決定,等得不耐煩的哥倫布又回到了里斯本,試圖從國王約翰那裡得到支持。可是,當時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門·迪亞斯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後勝利歸來。這樣國王約翰認為,東行到達亞洲的航路已通,於是對哥倫布的計劃就失去了興趣。
盡管哥倫布又向英國和法國國王提出了建議,但都失敗了。毫無辦法的他,只好等待西班牙的那個委員會的決定了。1490年,哥倫布的計劃不切實際的斷言終於被西班牙皇家顧問們宣布,但皇後仍然對此抱有信心。1491年一年新任命的委員會終於通過了哥倫布的東印度群島探險計劃。
多年的冷遇非但沒使他妄自菲薄,相反竟使他自信到了狂妄的程度。他提出在試航成功後任命他為海洋將軍和新領地的總督,親且要把將來全部殖民地收入的10%歸他所有。
這一要求遭到國王和皇後的斷然拒絕。幸虧一個替皇後管理個人財務的寵臣向皇後說明這次探險的代價比獲得的利益來說是微不足道的。1492年,同意哥倫布所提各項條件的正式文件終於簽定了。經過8年的挫折,哥倫布的計劃終於被採納了。
成功的首航
8月初,出海的一切已准備就緒。一支將在大洋上航行的最赫赫有名的船隊停泊在西班牙西南的一個小海港帕洛斯港中。它包括哥倫布的旗艦聖瑪麗亞號和兩艘輕快帆船平塔號和尼娜號。三艘船大小各不相同,在船上裝有大炮,與當地土著居民做交易的物品以及6個月糧食和其他食品。旗艦「聖瑪利亞號」,重130噸,長約35米,甲板長18米,有3根桅桿,並備有角帆,由哥倫布任船長。第二艘是平塔號,船長是馬丁·賓森,重90噸,速度快,船體長度只有旗艦長度的一半。第三艘尼娜號,重約60噸左右,船長是馬丁的兄弟維森特·賓森。賓森兄弟也是做為投資者參加這次探險的,是否成功也與他們的切身利益緊相關聯。
最困難的工作是召募水手,隊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哥倫布的朋友,傭人,也有好奇的官員們。相當一部分是以這次航行為條件特赦的犯人。這樣湊成了88人,其中包括一名懂阿拉伯語的語言學家。這是因為在那時人們認為所有語言的母語是阿拉伯語,所以這位語言學家是打算在會見中國大汗時充當翻譯的。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領船隊起錨出海了。那時沒有一點風,船帆無力地懸垂著,船隊緩緩地趁著落潮沿著廷托河駛出。
8月12日,船隊駛到了位於非洲近海的加那利群島。補充了木柴和供應品之後,9月6日,船隊離開加那利群島,由於所有的船員情緒都很好,所以沒有一個逃亡的。船隊乘著加那利群島附近常起的東北風朝正西方航行,根據哥倫布幾年前在這一帶航海的經驗,這種東北風是越洋駛向日本國最好的風向。
船隊順著偏東風日夜不停地航行著,有時一晝夜可以向西航行150多英里。可是日復一日,總是那空無一物的海面展現在人們面前。船員們過著單調的海上生活。從早到晚,船童每隔30分鍾報告一次根據沙漏得到的時間。船員每隔4小 時換一次班,由於在15世紀後期的小船上,只有船長和一兩名高級官員才有享受舒適的船艙和卧鋪的權力,所以不當班的船員只有懶洋洋地躺在甲板上閑聊,或縮在陰涼處好好地睡上一覺。
遠航開始的日子裡,哥倫布過得非常愉快,空氣清新的早晨,煦暖的午後和寧靜的大海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喜悅。唯一使他焦慮不安的是海員們焦慮的心情。哥倫布在開始的時候就准備了兩本航海日誌。一本記錄他估計的每天駛過的實際距離,是秘密的;另一本記載的航程比實際航程小得多,是公開的,這樣是為了在航期拖長時,使船員們不致感到驚恐而失去信心。但是由於哥倫布總是把航速估計過高,所以他這本假日誌倒更接近於實際的情況。
雖然,兩個星期後,由於風向改變,航隊開始逆風而行,可這卻使哥倫布感到寬慰。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我正需要這逆風,因為船員們很擔心這一帶海上以後永遠不會有適當的風向來送他們返回西班牙。」
不久,他們發現一簇簇碧綠的海草飄浮在海面上,這時他們已經航行到了大西洋中部由大量漂浮的馬尾藻覆蓋的馬尾藻海。當他們順利通過之後,他們才意識到起初擔心船會觸上暗礁或被四周的海草纏住是沒有必要的。後來,一個海員找到了一隻附在海草上的海蟹,哥倫布認為這跡象表明陸地即將臨近了,因為在他看來,蟹是不可能在離陸地80里以外被發現的。其實,這只是一種在馬尾藻海里到處繁生的小蟹。
9月25日傍晚,平塔號的船隻高喊在前面到了陸地,另外船上的船員也跟著爬上了桅桿,一個海島在海天相接之處隱約可見。哥倫布激動不已,跪在地上感謝上帝,並且命令全體船員唱起了對上帝的頌歌。可是他們發現的海島在第二天卻無影無蹤了。這種事在過去和以後都發生過,他們是把低垂著的雷雨雲誤認為是陸地了。
10月份,船隊已與世隔絕地在大洋上漂泊了3個星期了,可是陸地的影子還是看不見。滿面胡茬,衣服也由於汗浸海水淋而成板塊的海員開始公開抱怨,他們說這次遠航是一種愚蠢的航行,有幾個海員要把哥倫布扔到大海里後再返航回去。
可是毫不動搖的哥倫布還是要繼續一直向西航行。10月7日,他們看到一種肯定不是海鳥的小鳥越過頭頂向西南方飛去。這時正值大批候鳥從北美飛向加勒比海島群和南美過冬的轉徙高潮。因此哥倫布就率領整個船隊朝西偏西南方航進,這是以候鳥為航標的。
10月11日,海浪送來了一根有樹葉的枝條,一根開滿花朵的樹枝和一塊好像人工砍鑿過的木頭……這些跡象表明陸地已臨近了。哥倫布在日落時帶著船員唱起了祝福歌。他提醒大家,國王曾許諾以巨額年金做報酬給第一個發現陸地的人,並且哥倫布還以一件絲綢緊身上衣為獎勵。晚上,船上點起了明火,把燈籠懸掛在船尾,這樣可以保證各船互相不失散。晚上7點,船員開始值第一個夜班。
在海浪洶涌的夜間,船隊顛簸在月光閃爍下的浪頭上。各船船長都凝神搜索著西邊遠處的洋面上,或在甲板上緊張地來回踱著。10點鍾,哥倫布終於發現了遠處的一點微弱的火光。好像有人拿著一隻蠟燭舉起後又放下,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永遠消失了。據後人分析,哥倫布看到的火光可能是印第安人在一個海島的東海岸燃起的野火,以用來驅趕室內的蚊蚋。
使大家空歡喜一場的誤報過去了,大家又都恢復了平靜,在靜謐的星光下,船隊繼續向前航行。第二天上午兩點鍾,平塔號的一個船員又高呼道:
「陸地!陸地!」這次他們的確發現了陸地,那些在月光中閃顯出灰白色調的砂石構成了崖岸。這只是在佛羅里達外緣成弧形展開的巴哈馬群島中的一個海島,卻不是東印度群島的一部分。
這時哥倫布已不是一個探險家,而是一個新大陸的發現者,這可以說是哥倫布一生中最偉大的日子。一條項鏈似的珊瑚礁和光閃閃的沙灘環繞著的一個微微起伏的海島聳立在前方6英里處。這個被哥倫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的島上到處生長著綠油油的熱帶森林。聖薩爾瓦多西班牙語的意思是「神聖的救主」,實際上這只是一個長13英里,寬5英里的小海島。
哥倫布從船上看到有幾個裸體的人從樹林中出來,於是他把各船船長召集起來,「總督」哥倫布把石榴紅的服裝穿上,綠色的代表國王和女王的「F」和「Y」字旗也分別由另外兩名船長扛著,舉行儀式,然後在剛剛豎立的木桿上升起了那兩面旗子。哥倫布宣布這里已成為西班牙的國土。隨後他率眾踏上大地,匍伏在地上,以感謝上帝給他們帶來的好運。紅棕色皮膚的居民,看著這群白皮肢不速之客的「表演」感到十分好奇和困惑。
不久,居民們好奇地開始圍觀哥倫布,他們全是裸體,體態十分健美,自以為是到了東印度群島的哥倫布,把這些土著居民稱做印第安人。這樣,從那時起所有的美洲土著也都被這樣稱呼了。實際上,他們當時見到的這些人是散居於南美北岸諸海島上的阿拉瓦克人。
哥倫布同這些土著居民做了交易,以銅鈴、紅帽子、玻璃珠之類的小物品換得了黃金製成的小飾物、棉紗和鸚鵡等等。這項貿易是絕對不平等的交換,一枚普通的西班牙錢幣就可以換25磅棉紗。後來哥倫布描寫這些居民時說道:「我所見到的所有的人都很年輕……,他們沒攜帶也不懂得鐵的武器可以傷人,當我把劍拿給他們看時,他們抓住了劍刃,因無知而傷了手指。他們沒有任何鐵器……」
船員們在聖薩爾瓦多停留了兩天,也用一些廉價的裝飾品從印第安人那裡換來了食物、淡水。
那位帶來的阿拉伯語言學家在這里是毫無用武之地的。哥倫布他們只是依靠手勢和符號從阿拉瓦克人那裡得知,南邊有一個擁有大量黃金的國王,且在南邊和西邊還有許多這樣的海島。
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在當時那帶有很多想像成份的地圖上,確實有許多海島散綴在亞洲東部的海上,包括那個所謂的日本國。根據《馬可·波羅游記》的記載,那裡黃金豐富到這樣的程度,連宮殿的屋頂和地板都是用黃金製成的。於是哥倫布下定決心要向西南方尋找這塊寶地。抓了6個阿拉瓦克人當翻譯和向導之後,船隊又朝西南方行進了約兩個多星期。在途中,他們又發現了一些新的海島,並且在這一帶首次嘗到了白薯、玉米和木薯,令他們贊賞不已的還有印第安人奇特的睡鋪——網路狀吊床。這以後不久,歐洲的海員就採用了這種吊床。
然而,尋遍了巴哈馬群島,他們也沒有找到很多黃金,因而根據印第安人的傳聞他們又繼續向南方去尋找一個更大的叫古巴的海島。這里向東風景十分秀美,到處可見巍峨的青山,因而,哥倫布說古巴是他聽見到的最美麗的海島。可是,在那裡,他們同樣沒有找到什麼商船和黃金屋頂的宮殿,他們所見的只是一些獨木舟和一些由圓形小屋組成的村落。
哥倫布拿著一塊黃金指給當地土著人看時,他們指了指內陸的一個地方說:「古巴納坎。」「古巴納坎?」「……坎?」「……可汗?」就是它,哥倫布認為他們一定是說:「中國的大汗」。因此他認為自己現在到了中國,而不是什麼日本國。
一個外交使團很快被哥倫布派出了,攜帶著菲迪南德和伊莎貝拉的公函去見大汗。顯然在這里不可能見到中國的大汗也不可能找到什麼黃金的寶藏,可是卻發現了當地居民的一個奇特的習慣——就是把一種稱做托巴科斯的葉子捲起來塞進鼻孔,吸入點燃時冒出的煙。他們沒有料到這野草有一天會變得像黃金似的貴重,這就是煙草。
沿古巴北岸航行了5個星期,船隊仍舊沒有找到黃金。由於聽信了阿拉瓦克人的意見,有一天,平塔號船長自做主張起錨向東航行,去一個叫巴比克的海島上尋找黃金,自此一去6個星期不見歸來。
12月5日,哥倫布只率領著尼娜號和聖瑪麗號到達了古巴的最東端,在繼續東行中,又一個人口眾多,風景優美的海岸出現了。全體人員都認為這是一個和西班牙同樣美麗的海島,西班牙島就這樣被哥倫布命名為這個海島的名稱,這就是現在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屬於海地和多明尼加。
又過了兩個星期,哥倫布他們勘查了伊斯帕尼奧拉島北部海岸的大約1/3的地方,並且繪制了一幅相當准確的這一帶的地圖。有時他們去參觀阿瓦克人的大部落並一同去尋找黃金。他們發現越是向東走,就越有找到黃金的苗頭。
12月20日,船隊在四周環山的阿庫爾灣下錨。友好的當地居民將一些黃金飾物獻給了他們。一件嵌金的精綉棉布做為禮物送給了哥倫布,這是在東邊幾英里外的一個部落酋長特意送來的,因此哥倫布決定馬上回訪。途中,聖瑪麗號不幸觸礁。哥倫布從這位酋長那裡得知在內地有一個黃金十分豐富的叫錫瓦奧的地方。錫瓦奧又被哥倫布誤解為可能是日本國的誤讀,因此他更認為無盡的寶藏已終於在這個西班牙島上被發現了,也更相信西班牙島就是位於中國東邊海上的日本國。他們在岸上修了一個寨堡,木料來自於聖瑪麗亞號船的殘骸,命名為納維達德,西班牙語的意思就是「聖誕節」。作為在這新大陸上的第一次殖民活動,哥倫布留下40人開采伊斯帕尼奧拉的金礦。隨後,他們帶著從島上弄到的各種特產,大量的黃金以及那6個印第安人作為這次發現的證物,於1493年1月4日起錨開始了返回西班牙的漫長航程。
兩天後,哥倫布的尼娜號又和正貼岸向西航行的平塔號重新會合。兩只探險船無畏地駛向茫茫大西洋。兩星期後,伊斯帕尼奧拉的群山就再也看不到了。歸航的旅途也是驚驗萬狀的,同樣經歷了驚濤駭浪和狂猛的風暴,在亞速爾群島附近,兩艘船又被巨大的風浪所沖散。3月4日,歷盡坎坷的尼娜號終於到達了里斯本,3月15日,船又駛進了出發時的帕洛斯港。平塔號在幾個小時後也進了港口。經過7個月零12天,這些疲倦的探險者終於又回來了。
哥倫布一生中最愉悅的日子要算他回來後的幾個月,4月中旬他被召進宮,並且得到了將軍的封號,隆重的招待也大出哥倫布意料之外。哥倫布也因此成了風雲一時的英雄。
二次遠征
急於想佔有所發現的土地和財富的國王和皇後命令哥倫布馬上返航回伊斯帕尼奧拉。一支包括17艘船和1200船員的巨大船隊,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就組建完成了。這次殖民遠征在當地歐洲派出去的遠征中要算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哥倫布把自己的弟弟迪戈也帶上做他的助手。本次遠征的目的是要哥倫布在那裡建一個永久殖民地,使當地土著人歸順,還要搞明白古巴是否真的是亞洲的一部分。
這次遠航出發時與首次時不同,船隊是在喇叭伴奏下,堂皇地從良港加的斯出發的。而第一次是從沿河的一個小鎮出發的。其時正是1493年9月25日。為了找到印第安人提示的位於伊斯帕尼奧拉東南方的一些大島,船隊從加那利群島出發以後,航向定得比上次更靠南了一些。11月3日,正是禮拜天,禮拜天在西班牙語就是迪斯多米尼 (意為主日),由於在當天他們發現了一個風景秀美的海島,哥倫布就把多米尼加作為這個海島的名字。這個標志哥倫布在加勒比海巡航開端的海島位於小安的列斯群島的中部。
在一個以哥倫布的旗艦命名的叫馬里加朗特島的海島上稍事停留以後,船隊又繼續向北駛進,不久就靠岸在草木茂盛的火山島瓜德羅普。在這里,船員們發現當地的加勒布人有吃人的習性,美味的菠蘿他們也是在這里首次嘗到的。
在繼續向北的航行中,船隊又經過了一系列海島——聖基茨、雷東達、安提瓜、蒙特塞拉特、尼維斯,這些海島的許多名字都是哥倫布起的。11月13日,船隊停在聖克羅伊島,14日,第一次武裝沖突在他們與加勒布人之間發生了。船隊通過長長的維爾京群島,沿著波多黎各南岸行
『伍』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有什麼歷史意義,消極影響有哪些
歷史意義:
1、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世界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
2、以歐洲為世界市場中心地的雛形開始顯現,經貿開始繁榮茂盛。
3、促進了歐洲文藝復興發展、也促進資本主義的萌芽發展。
消極影響:
1、殘酷的殖民掠奪造成了亞非拉美國家長期的落後與貧窮。
2、加大了亞非拉地區的殖民化程度,給亞非拉地區人民帶來深重苦難。
3、造成了奴隸貿易的盛行,造成殖民地地區人口大量流失。
(5)哥倫布app是干什麼的擴展閱讀:
新航路的開辟,是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
公元十四、五世紀,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首的西歐國家相繼開始研究遠洋航海的可行性,從國王到大臣無一不對此痴狂。
到了 16世紀,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西歐社會中的資本主 義生產關系逐漸確立,傳統和世俗的文化得到發展, 封建王權得到加強,基督教教會的文化和政治壟斷地 位受到挑戰,新興的、現代的西方開始崛起。
隨著西 方的崛起,西方人骨子裡崇尚冒險和個人英雄主義的 傳統也復活了。加之在與東方諸國的貿易中,由於波 斯人和阿拉伯人從中盤剝,歐洲一直處於逆差地位, 黃金大量外流,這直接影響了歐洲商人的利益,商人 和新興資產階級急欲直接與東方國家進行貿易,擴充 資本。
於是在對冒險生涯的強烈期盼和對黃金的極度渴望之下,歐洲人,尤其是西歐人甘冒生命危險,開始嘗試由海上打通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陸』 哥倫布是怎樣發現新大陸的
哥倫布在1492年到1502年間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四次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他也因此成為了名垂青史的航海家。但有證據顯示,更早發現美洲大陸的有維京人萊夫·埃里克松(Leif Ericson)。
哥倫布自幼便熱愛航海。當時的歐洲國家極需要東南亞的香料和黃金。可通往亞洲的陸路卻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阻,海路則要經由南非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
哥倫布深信只要向西航行就能找出另一條前往東南亞的航線,他先後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國的國王尋求協助,以實現出海西行至中國和印度的計劃,但均得不到幫助。哥倫布在到處游說了十幾年後,1492年終於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資助。
從1492年到1503年間,哥倫布完成了4次從西班牙到美洲的來回航行。所以這些航行都是由卡斯提亞王國資助的。這些航行標志著歐洲人對美洲大陸的探險和殖民的開始,因此對西方歷史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盡管哥倫布面對日漸增多反對其觀點的證據,但仍然堅持認為他在歷次航行中所到過的地方就是馬可·波羅以及其他歐洲旅行家說描述過的亞洲大陸的一部分。
(6)哥倫布app是干什麼的擴展閱讀:
哥倫布(1451-1506年)出生於義大利的熱那亞城,那裡航海業發達,年輕的哥倫布熱衷於航海和冒險,這些條件為其日後的遠航打下了基礎。
15-16世紀的歐洲,地圓學說已廣為傳播。人們相信從歐洲海岸出發一直向西,便可以到達東方。《馬可·波羅游記》把東方描寫為遍地是黃金和香料的天堂。
當時的歐洲,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發生了所謂的「貨幣危機」,即作為幣材的黃金、白銀嚴重匱乏。許多歐洲人狂熱地想到東方去攫取黃金,以圓自己的發財夢,哥倫布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夢想歸夢想,去東方在當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傳統的東西之間陸上貿易通道已被崛起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隔斷,地中海上的通路又為阿拉伯人把持。
歐洲人要圓自己的夢,必須開辟新航路。可喜的是此時中國的指南針業已傳入歐洲,而歐洲的造船業也達到相當的水平。這時年富力強的哥倫布認為條件已經成熟,決定進行一次遠航。第一次航行並不順利,首要的問題是找不到贊助支持者。
1486年,哥倫布就向西班牙王室提出了自己的設想,直到1492年才獲批准。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哥倫布於當年的8月3日率領3艘帆船和87名水手從巴羅士港出發,向正西駛去。經過兩個多月的顛簸,哥倫布一行終於發現了一片陸地,草木蔥蘢。
他們欣喜地上岸,並將其命名為聖薩爾瓦多,意為救世主。這個島嶼是巴哈馬群島中的一個,現名為華特霖島。
這時哥倫布犯了一個錯誤,他以為已經到了印度,就沒世有再向西,而是轉道向南,沿著海岸線,陸續到達了今天的古巴和海界地。他稱這一帶的土著民族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並了解了他們的風土人情,只是沒有找到大量的黃金
雖然沒有直接獲取黃金,但哥倫布也不虛此行。他一上岸就與當地的土著進行欺詐性貿易,以各種廢舊物品換取他們珍奇、貴重的財物。而善良的土著人待之如上賓,主動幫助他們適應當地的生活,如建築房屋、採集和狩獵等。
這些野心勃勃的殖民者卻在站穩腳跟後,對當地人進行瘋狂掠奪和殘酷的壓榨。臨走的時候,還虜走了10名印第安人。就這樣,哥倫布及其船隊於1493年的3月15日回到出發地巴羅士港,向人們宣布他已找到去東方的新航路。哥倫布由此受到國王的嘉獎,平步青雲地躋身貴族行列。
不久,嘗到甜頭的西班牙王室有意讓哥倫布再度遠航。第二次航行,哥倫布到達海地和多米尼加等地區。之後哥倫布又兩次航行美洲,但最終也未能給西班牙王室帶回可觀的黃金,終於受到冷落。1506年的5月20日,哥倫布在西班牙的瓦里阿多里城鬱郁而終。
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但到死都認為自己到了印度,今天的東印度群島的名稱即來源於此。
美洲的發現開拓了人們的眼界,使世界逐步連為一體,對於擴大世界范圍內的交流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有定積極意義。同時也引發了歐洲大規模的殖民擴張,給當地的人民帶來空前的災難。
『柒』 哥倫布幹了什麼壞事
屠殺當地土著,掠奪金銀財寶。強迫土著人礦山幹活。急於想佔有所發現的土地和財富的國王和皇後命令哥倫布馬上返航回伊斯帕尼奧拉。
一支包括17艘船和1200船員的巨大船隊,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就組建完成了。這次殖民遠征在當地歐洲派出去的遠征中要算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哥倫布把自己的弟弟迪戈也帶上做他的助手。
本次遠征的目的是要哥倫布在那裡建一個永久殖民地,使當地土著人歸順,還要搞明白古巴是否真的是亞洲的一部分。
(7)哥倫布app是干什麼的擴展閱讀:
關於西班牙人是如何對待印第安人,拉斯卡塞斯寫道:「無數的證據……證明,溫文和善、愛好和平是印第安人的天性……但是我們卻做了些什麼呢?煽動仇恨、瘋狂掠奪,大肆屠殺、糟蹋破壞。對此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即使他們偶爾殺死了我們的某一個人,我們也表現得麻木不仁。……而對這真實的一切,我們的海軍上將(哥倫布)卻熟視無睹,對他的手下聽之任之。
取悅國王之心如此急切。怎能不使他對印第安人犯下滔天的罪行……」要想達到徹底控制的目的,就必然要採取十足的暴力。西班牙殖民者「從不把捅上印第安人十幾、二十幾刀,或是從他們身上拉下幾片肉來一試刀刃的快利,當作一回事。」拉斯卡塞斯講述了這樣一個經歷;「有一天,兩個所謂的基督教徒遇見兩個印第安小男孩,他們每人帶著一隻鸚鵡。兩個基督徒從孩子們手中奪走了鸚鵡,並砍下兩個孩子的頭來取樂。」
在土著男子被遣送到很遠的地方去采礦時,他們的妻於仍被留在田裡從事耕種。她們被強迫去開山造田,種植木薯。「夫妻之間八至十個月才能團聚一次,而當這唯一的相見來臨時,雙方都已是精疲力盡,神情沮喪……他們不再生育。至於新生兒,也因為母親超負荷勞作和忍飢挨餓造成無奶可喂而早早夭折。
『捌』 哥倫布是第1個干什麼的人
哥倫布是第一個從熱帶亞熱帶海域橫渡並往返大西洋兩岸的人,是第一個航抵發現美洲加勒比海的全部主要島嶼的人。他首先發現了南美大陸北部和中美地峽,為發現西半球的兩個大陸——北美洲和南美洲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