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體資訊 > 小程序如何取代app

小程序如何取代app

發布時間:2022-10-03 00:30:47

『壹』 小程序運行時的原理以及它將如何顛覆傳統App

長期以來,移動互聯網界一直在尋找一種既能獲得Native原生的體驗,又可以低門檻快速開發的技術。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嘗試,例如React Native(RN),RN本質上是輕量化Native開發,在Native基礎上做減法;H5的特點是開發成本較低,可以做到比較靈活,但缺點在基礎信息獲取方面(如地理位置、手機信息、播放器等)和順滑體驗方面無法做到Native的效果;

就在這個背景下,微信小程序也給出了自己的方案,它的做法是在H5的標准上做Native能力的加法,賦予了小程序很多Native的能力,微信通過自行研發的小程序運行時,為小程序提供了大量的API層面能力支持,如地圖、導航、畫布、滾動視圖等方面都能提供支持。

小程序的優越性體現在既保留了H5開發的便利和靈活性,又可以達到媲美Native體驗,配合微信11億用戶的社交網路,越來越開發者選擇微信小程序的技術的。

據小程序團隊透露,目前已經50萬+的開發者在從事實際的開發,小程序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領域「事實」的標准。伴隨著這種趨勢,阿里、網路分別在2017年的8月和2018年的3月啟動了自己的小程序項目,圍繞著支付寶和手機網路APP幾個超級APP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再次攻城略地。小程序已然成為近幾年最炙手可熱「現象級」技術。

小程序的出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移動互聯網近10年的業務、場景積累上逐步發展起來的。Web開發具有高效、靈活、門檻低的特點,但弊端在於所有的頁面都依賴瀏覽器的渲染,瀏覽器的能力就是的web研發的上限和邊界。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於是便有了JS-Bridge這種方式,將很多常用組件內置到應用中,當內嵌組件足夠多的時候,再做一層封裝,形成了JS-SDK,其本質沒有差別。 

小程序在JS-SDK的基礎上,一方面進一步開放和拓展原生的能力給到Web前端調用,另一方面,頁面渲染(Webview Render)的UI層和邏輯層,使用了兩個獨立的線程。如下圖所示:

小程序運行時本質上是一個處理Web頁面渲染、數據邏輯交互的虛擬機,這個虛擬機提供了豐富的原生能力供小程序調用(API、組件、AI能力等),極大的拓展了Web應用的能力邊界,尤其是在諸如滾動視圖(scrool-view)、導航(navigator)、圖片預覽(cover-image)等組件的提供,使得前端開發人員在使用現有的web前端技術,就可以開發出接近原生體驗的應用。

其實微信可以分成兩部分:即時通訊部分(IM)和小程序的運行渲染引擎(運行時)。小程序的運行的離不開運行時,它作為一個基礎支撐已經深度和微信整合。正是利用了微信11億的巨大的社會協同網路,賦予了小程序方便的轉發、分享能力,為商業應用創造了一個嶄新的藍海,所有人都可以利用的這個平台去更好的觸達、服務客戶。

以往業務部門要發布一些新的功能的時候,用戶必須要主動更新App,而且任何一個局部功能的變化升級需要去重新去應用市場再操作一次,成本很高。由於並不是所有的用戶都去更新,造成IT團隊需要花費大力氣去維護多個不同的版本。這種方式造成用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用戶體驗的不便利。

如果用小程序,這個問題會迎刃而解。首先, 小程序可以獨立的去更新,App作為了一個載體,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需要被頻繁更新。其次,每個小程序可以按照業務具體需要去獨立發布各自的版本,不同的小程序之間的更新升級彼此獨立、互不幹擾。最後,由於小程序運行的沙箱機制,保證了不論是哪個小程序出現Bug、崩潰等情況,不會拖累應用本身 ,即便出現嚴重問題,也不過就是把它下線即可。

凡泰小程序運行時是面向全行業的「小程序解決方案」,它借鑒了被大家廣發熟知的微信小程序概念,在技術上對微信小程序做兼容,開發工程師在現有的技能上可以直接上手。企業可以基於這套合規、安全的小程序運行時,配合整個小程序的上下架運營平台,自己就成為了一個「微信」。真正把這些技術賦能於現有的業務,App的更新也不再束手束腳,既松綁了業務,也松綁了IT研發。

並不會。首先,小程序的體驗和原生幾乎沒有差別,對用戶的來說是「透明」,不細致觀察,用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使用小程序。其次,因為用戶其實每天都在接觸各種各樣的小程序,已經實際上已經嵌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用戶在使用微信坐地鐵、買電影票就在用小程序;打開淘寶購物,許多商鋪就是小程序;打開網路搜索,出現的還是小程序。

互聯網公司實際上已經對用戶完成了「教育」和普及。接下來券商可以考慮如何利用好小程序的技術,結合小程序的優勢、特點,逐步把現有App的一些業務切換到小程序上來。每個業務單元可以基於小程序進行敏捷迭代,好的產品離不開10000小時定律,讓產品團隊可以不斷的圍繞業務場景去打磨、優化,以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服務。同時藉助小程序一次開發多次上架的特點,更好去利用微信的社交網路優勢,在獲客、觸達、營銷方面可以做更多的創新和嘗試。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周期性,顯然小程序的這波紅利已經到來, 今天的創新可能就是明天的標配。當務之急,盡早上船拿到「船票」。

『貳』 微信小程序真的可以取代app嗎

我認為小程序它可以替代app,但程序員沒有把app所有的功能全部在小程序中展現,所以常見的小程序不如app功能那樣的齊全,確有其他app沒有的優勢。使用app或者小程序裡面會有很多看不見的陷阱。我把我上當的一個經歷,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長點心。

最早的時候,我們手機有很多程序不需要點擊支付它自動扣錢,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明顯好轉。

『叄』 哪些小程序代替app

電商類APP使用頻率並不低,且它的頁面較為復雜,使用完整版本能給用戶更好的體驗。而工具類的界面就很簡單,用戶也不太會關注其結構,因此使用小程序代替APP效果好。

視頻類小程序如愛奇藝,它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就是沒有廣告。使用小程序看視頻就不用等待那冗長的廣告時間。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會員能看的資源到小程序上也是只能會員才能觀看。

不過除愛奇藝外,其他視頻類小程序就沒什麼亮點了。如騰訊視頻小程序依然有廣告,其他類別的視頻小程序視頻不完整、沒有搜索功能等。

考慮到視頻小程序連緩存都沒有,因此不是很推薦視頻類小程序,建議下載視頻APP進行使用。

游戲類小程序是消磨時間的首選,簡單的、重復的、容易上癮的游戲較適合發布在小程序中,如跳一跳。另外,對戰類小游戲也較為適合,因為微信的社交功能很強大。

音樂類不適合做小程序,因為小程序沒有緩存,無法下載到本地,導致用戶只能在線聽歌。而音樂類APP的重要使用場景就是離線歌曲,微信小程序的特點決定了幾乎不會有任何音樂類的軟體能夠使用小程序的模式。音樂小程序也沒有普遍的搜索功能,所以並不能替代音樂APP。音樂類小程序表現很一般,可以選擇不使用。

線上教育類也是對緩存要求很高,用戶很多時候是將課程下載到手機上進行觀看的。由於線上教育類的小程序少,開發教育類小程序的唯一好處,就是給自身的軟體打一下廣告。如果轉化好,可以促使用戶去下載APP。

資訊類從使用角度來說,與小程序還是很匹配的。但該類APP的使用頻次較高,如今日頭條APP等,所以也不是很合適使用微信小程序版本。用戶使用小程序的價值不高。

總的來說,小程序是很難取代APP的。即使能夠取代,也有很長一條路要走。但是小程序是一種輕便的應用,適合一些功能簡單,使用頻率低,用完即走的應用。根據這個特點,小程序較適合點餐、工具類、電商等產品。不排除小程序即將迎來變革,才有可能真正的取代APP。

『肆』 小程序和app的區別是什麼

1,APP和商城小程序的基本概念

我們先來區分下兩者的概念,APP軟體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指的是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從不同的應用平台下載安裝到手機上使用,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使用體驗。而小程序主要是面向產品和服務,基於微信搭建發展,無需下載,即用即走,輕松實現基本核心功能。

2、APP和商城小程序的區別

1)、用戶群體

載體不同則用戶群體不同,APP面向所有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小程序面向12億+的微信用戶。APP需要用戶下載才能使用,小程序則更加輕便,即點即用,再走再回,獲取用戶更簡單。

2)、內存佔用

APP從應用商城裡下載,自身佔用手機內存空間,並隨著用戶的日益使用,產生數據越多,甚至導致系統反應慢、操作卡頓等現象,需要用戶定期清理緩存。而小程序通過微信掃碼或者搜索可直接獲取使用,不需要專門下載,和微信共享內存,用戶使用中產生的數據緩存也小到幾乎沒有。

3)、功能

APP更加獨立,靈活性強,由於獨立開發製作,使得它幾乎沒有局限性,能最大程度發揮功能和展示品牌效應,這些都依賴於APP擁有更大的容量才能實現。商城小程序基於 HTML5 進行開發,在功能架構上設置較為簡單,隨著商城小程序開發技術的越發成熟,目前商城小程序能實現的功能也越來越多,不滿足於只展現基本的核心功能,也能夠實現很多延伸功能,比如更高級的營銷功能、支持訂閱消息、線下掃碼、公眾號關聯小程序等。順應微信生態圈的發展能夠滿足更多用戶消費場景需求,更貼近我們生活中的吃喝玩樂。

4)、開發難度

APP對開發的技術要求更高,開發成本更多,開發周期長,需要保持周期性系統更新升級。針對不同系統的手機要適配多種機型,並在不同的應用商城上線需要先經過不同的平台審核,開發成本和日常運營維護成本都遠高於商城小程序。商城小程序開發門檻和成本更低,特別是對個體戶來說操作更易上手,如果商家沒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去獨自開發,也可以尋找靠譜的第三方新零售小程序開發商製作。小程序一次開發就能適用於所有機型,只要提交給微信平台審核即可。

5)、運營推廣

APP需要有優秀專業的團隊負責運營,推廣成本高,想要獲取一定的效果難度較大。商城小程序一方面用戶活躍度和引流效果更好,比如平台支持商城小程序分享朋友圈微信群、公眾號跳轉等功能。另一方面商城小程序擁有多種營銷功能,商家可隨時隨地開展活動。

不難看出小程序和APP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補充,也可以完全獨立。對於已經擁有APP的成熟企業來說,可以藉助商城小程序來打通微信的流量市場,而對於適合快速場景化服務的小型企業,使用商城小程序無疑能更好更快速的服務用戶,更具性價比。

『伍』 小程序推出一年了,究竟能不能取代APP

不能。
1、小程序與APP功能方面
小程序屬於微信產品,微信對小程序的安裝包大小、功能等進行了約束。功能只能實現APP的部分核心功能,更像是微信在細微領域功能的延伸,作為獨立的產品運營是不足的。
2、小程序與APP開發成本
小程序相對於APP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開發成本低、周期快,但是隨著APP在線製作平台的發展,不需要任何的編程技術,讓APP的開發成本可以降低90%左右。現在,二者開發成本相差無幾。
3、小程序與APP自主性
小程序的優勢就是背靠微信,引流效果好。但是微信對小程序進行了諸多限制,很多營銷策略在小程序被禁止。封號嚴重且沒有難以申訴。而APP內部的功能、內容由運營者把控。
4、小程序與APP互通性
小程序和APP的關系是互為補充的,目前,已經實現APP與小程序的相互跳轉!對於APP來說,更加容易的引流,通過小程序,降低用戶體驗部分核心功能的門檻。對小程序來說,拓展了功能。互通共贏才是APP和小程序的正確關系。

『陸』 微信小程序能完全取代手機APP嗎微信小程序不能代替APP所有功能

今天凌晨,微信正式發布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小程序”功能,瞬間火爆網路。有人說小程序就是一個超級APP,只要手機中安裝了微信,就可以輕松找到各類小程序,無需安裝與卸載,隨用隨走,很是吸引用戶。那麼微信小程序能完全取代手機APP嗎?下面小編簡單說說個人觀點。


微信小程序

小編認為,對於一些功能比較簡單的APP,微信小程序完全可以實現,因此對於一些中小APP,小程序基本可以作為替代品。但如果是一些功能比較多的APP,小程序還無法實現個性化定製。因此,微信小程序還無法完全取代APP,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所有APP,從命名的“小程序”就可以看出,它強調的是小,無法取代大型APP。

以下是網友的觀點精選:

微信小程序完全可以取代那些躺在手機里幾周甚至幾月都用不了一次但又覺得說不準哪天會用上的低頻應用,先進微信再點幾次找到小程序並不比翻幾頁點開某個文件夾再打開APP慢多少,還能節約存儲空間和屏幕空間。

體驗了幾個微信小程序,還是不能完全代替APP。比如今日頭條,只能簡單的看官方推薦,不能選擇新聞、體育、娛樂等分相。但是像公交查詢、買火車票飛機票、嘀嘀打車這種功能性單一的APP,還是可以期待的。

體驗了一下小程序,感覺張小龍是想將微信取代所有的APPStore成為入口級平台。什麼意思呢?就是以後你們不用裝APP了,直接在微信中打開使用,用完走人。終極目標是一台手機只要裝微信一個APP就夠了。聽上去相當偉大,也配的上微信這個體量級別的創新,但真正實施起來就不曉得了。

微信小程序剛體驗了,用戶體驗上有差別,功能過於簡單,要取代官方app還需時日。請問你會卸載手機上的官方app嗎?

微信小程序,個人覺得某些應用是取代不了的。但是確實有些完全可以替代了。比如頭條的推薦,還是app精準。顛覆是不可能的,但確實方便,比如快遞100。

微信小程序貌似可以代替部分app, 不過放桌面上的圖標解析度有點低,還需優化。

用獨立的APP有什麼不好?ios端屏幕右劃可以設置widget直接打開APP的部分關鍵功能,還有每天實時的訊息推送,這些超贊功能微信小程序可以做到?可以想像,現在為微信小程序的出現激動不已幫忙背書的人,不出兩個月一定會想要卸載訊息爆炸、還有機械重復打開到手酸的微信,立此存照。

我覺得微信小程序確實挺吊的,有一些使用頻率不高的的APP確實可以直接用小程序替代了。我的手機又多出來很多存儲空間了,哈哈哈。

對於小程序的上線,記者采訪了多名微友。白領小文對“小程序”表示歡迎:“手機里的APP太多了,有的APP一個月用一次,可是又不能刪,占內存還麻煩。小程序雖然不能代替APP所有功能,但應該會減輕手機負荷上的壓力。”IT男小雷表示:“如果高頻使用的APP能覆蓋我需要的功能,那麼我不會再通過微信掃碼弄個小程序來,這有點節外生枝的感覺。”

小程序在剛需低頻、隨機應用、媒體形態的移動互聯網方面上,會有不錯的斬獲。”互聯網分析師、誇克傳媒創始人王如晨對此表示,小程序是微信在用戶達到一個極限、面臨人口紅利弱化之後的新開放、新突破,能局部扭轉走火入魔、泛濫到頭的移動端應用商店模式,改變過去APP的形態。不過,他同時表示,“微信本身就是一個超級APP,它需要移動終端的承載,也需要應用商店或其他集成應用的渠道;小程序在垂直性比較明顯的行業應用,以及具備生態協同的領域,比如吃喝玩樂的綜合服務,不可能將之取代。它不可能顛覆美團點評們、滴滴們、糯米們。它更難動搖阿里電商形態。微信入口的主要價值仍是社交,社交向交易的轉化不可能高,它需要中間的種種儀式。但儀式太多的話,微信就會走向老路,出現一個死循環。”

微信小程序,個人觀點說這么幾點:

1.低頻,剛需的線下服務是最好的應用場景

2.取代不了現有的App,原因很多,其中張小龍不給任何入口的原因也在其中。

3.做純線上的小程序,別著急,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得稍等下微信下一步動作。

同感,取代不了,頂多是解放了部分用戶的手機容量,說白了就是PC版的4399小游戲……頻率高低的問題。

微信的目標很明確,只滿足於用戶的基本需求和體驗,名副其實小程序。

以上就是對微信小程序能完全取代手機APP嗎及微信小程序不能代替APP所有功能詳細介紹,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我們!

『柒』 小程序會取代App嗎

小程序無法代替APP,但是可以讓APP更好,取決於你想要寄居微信平台,還是要獨立發展自己的平台。

自2017年1月9日,張小龍推出產品的小程序來,大家都在討論小程序,從來沒有停過對小程序的討論,
不論你是一個做產品的,還是一個普通的人,那麼你都會關注微信,它的每一個變化都能夠引起大家的討論。
許多的社交產品上,從來沒有一個產品能夠,成為大家熱烈討論的一個話題。
而微信做到了,騰訊利用它雄厚的實力搭建社交平台,然後,又把社交平台分成兩個主戰場,一個是QQ,另一個就是微信。根據2016年微信白皮書的報告還上講,每個人一天裡面大概有90分鍾,是在用微信,而微信每日的活躍的用戶已經超過了8億多。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微信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微信的話,我們該會怎麼辦,怎麼跟人交流,怎麼發朋友圈,怎麼做推文。
然而,產品都有一個生命周期,張小龍覺得微信也在生命周期裡面,不知道什麼產品會取代微信。然後,他做出了一個東西叫做小程序。
小程序是不需要安裝下載就可以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的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的理念,並且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的應用。
從用戶的角度上來講,小程序的出現,就是為用戶設計的。
許多app產品開發一定時期,就會發布一些廣告,用戶點擊這款產品之後,他並不沒有想要看廣告,而廣告是自發性的彈出來,頻繁的廣告出現,對用戶造成一定的干擾,分散他的注意力,會影響他完成這個場景該要做的事情。
舉個例子,比如,我要在手機上,編輯文件,這時候打開一個app,它就彈出了很多種廣告,讓我在編輯文件下分心。
即便,這款軟體的編輯能力很強大,但是,廣告無法讓我產生好感,讓我感覺到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了,影響到我的工作。
另外,從產品角度來講,這些開發者都想要把產品里更多的服務,傳遞給用戶,希望用戶在使用核心功能的同時,又能夠使用產品的增值服務,讓產品盈利。
比如,我點擊下app,然後,看到app上的廣告,手滑點擊進入廣告,發現廣告很不錯,頭腦產生認知,形成的需求,找個機會購買產品,從而實現交易。
這樣的場景比較理想化,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用戶在購買,這裡面會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並不是馬上達成交易。
但是,產品人製作產品就是為了掙錢,他必須要這么做,才能夠實現產品的價值,即使,這些變化都是在意料之中。

我們再來討論一下,該不該學習小程序,並且去開發它呢?
個人覺得,如果有能力的話,還是應該去嘗試著開發。
先做,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會有盈利的想法出現。
不論你是做產品的,還是一個做運營的,即使是你個普通人,你都會對小程序有一定的認識,你的認識就是可以利用小程序來達成的自己的目的。
只要能夠幫助你更好地完成一件事情,這就是小程序的意義。
為什麼這么說呢,理由如下:
第一,小程序的使用,讓品牌影響力更加的強大,穩固自身的地位。
比如今日頭條,是一個憑借演算法為支柱的媒體公共平台,最近,頭條也做了一個小程序。
通過這個小程序,用戶可以關注到今日頭條的所有感興趣的信息,這是用戶所想要的。
未來的頭條可能做一個強大的分發平台,把所有的感興趣的信息都收集起來,根據一系列的演算法,了解用戶心裡所想要的東西,進行一個推送。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細分用戶的需求,用智能的機器,把營銷變得高效。
第二個,小程序還可以在社群上使用,在微信群裡面發送小程序,可以讓社群的人在社群裡面完成工作,不需要離開微信,從而讓人更加專注於在微信上工作。
比如,我們在微信群裡面討論工作,想把這個活動方案發送到微信。
通過微信平台,編輯者可以直接利用某個小程序的編輯功能,把這些東西寫在小程序上,然後,直接推送到群裡面,告訴大家今天要完成的工作,如果,大家怕忘記,還可以把小程序固定在你的聊天窗口上,到時候,你在主頁裡面可以直接關注到小程序的信息,然後你就不用離開微信,去使用其他app。
這樣一來,用戶可以在社群裡面完成自己的事情,讓社群變得更加強大。
第三,小程序的場景應該是在線下,而線下是一片藍海,還有很多空間去爭奪,可以利用小程序提高線下的效率。
因為線上的流量基本上被瓜分完了,還有部分剩下的流量都在線下,為什麼這么說呢?
我們舉個例子,在線下的時候,我們要上車排隊買票,然後,這里出現一個二維碼,可以快速買票上車,你就可以直接掃描這二維碼,然後買到票,就不用去排隊買票,只要等著上車就行了。
一旦養成習慣,你以後就只會在小程序裡面使用。

那麼,未來流量恐怕會越來越集中一個平台。這個平台很可能就是微信,其他弱小的平台為了生存,可能不得不跟微信合作,否則就會越來越難生存。
實際上,跟微信合作不是件壞事,而且還有可能贏得更多。
除非你的產品能夠取代微信,給用戶創造驚喜,讓用戶的好奇心停留在你的產品上。
那麼,這樣的產品存在嗎?
目前,這樣的產品還是比較少(或者說只能偶然性地刺激,不能形成持續性地刺激),但是,我預計內容產品可能會崛起,比如得到,詳細原因下次再說。
綜合上來講,小程序,會給線下創造更多的機會,未來的線下體驗還是無法取代。

『捌』 微信小程序真的可以取代app嗎

據我自己使用微信小程序的體驗來說,我認為可以取代app,但還不是現在。

作為一個手機內存只有32G,興趣愛好卻十分廣泛,需要的app上百個的人,微信小程序簡直是天使般的存在。比如基本上每天都要用的外賣app,在沒有微信小程序的時候,我在美團、餓了么、網路外賣等等外賣app之間糾結地選擇它們的存亡,刪了又下回來,不久又刪了,如此循環。五六個外賣app都下載的話手機內存實在是吃不消,後來有了微信小程序,這幾個外賣app就想用什麼用什麼了,只需要打開微信就可以。

同理還有共享單車的微信小程序,小黃車、摩拜之類的全都需要使用,微信小程序很方便地把它們收納在一起。歸納起來,微信小程序對於現在各類資源分離的情況有著歸類、整集的作用,用戶不需要一個個找app,一律打開微信便可。而且真的節省很多很多手機內存!對於很多手機內存不大的人都是福音。

但是使用微信小程序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缺點,以至於我覺得它還並不能馬上取代手機app。

首先,在一些消費軟體中,比如外賣、電影票,在app中可以隨意選擇支付軟體,支付寶或者微信都可以,但是在微信小程序中,支付只能使用微信支付,這就限制了一大片用戶,畢竟支付寶也是大家很主要的支付軟體。我們可以期待一下今後微信與支付寶的進一步合作哦。

其次,很多公司致力於推廣自己的app,很多紅包、優惠活動都只在app上有,微信小程序用起來就像一個純凈的軟體,活動、優惠統統沒有,動不動就跳出框框讓你下載他們的app,用戶有時為了參加優惠也很無奈。

不過我相信,未來微信小程序一定能完善得更好,期待神器的出現。

閱讀全文

與小程序如何取代ap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3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2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5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7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6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3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2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50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9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1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3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