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找卷子的電子版
可以在網路文庫中或者有關的微信公眾號或者詢問同一專業的師兄師姐尋找。
在國內用慣了知網和校園電子期刊庫的同學們,到了英國對如何查找文獻資料可能一頭霧水。這里介紹一些國外好用的學術資源平台、學術搜索引擎以及一些平時對學習很有幫助的好用App。
1、Google Scholar。
它是一個可以免費搜索學術文章的網路搜索引擎,由計算機專家Anurag Acharya開發。
能夠幫助用戶查找包括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書籍、預印本、文摘和技術報告在內的學術文獻,內容涵蓋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多種學科。BETA版本於2004年11月發行,收錄歐洲和美洲地區最大學術書版商們共同評定(Peer-Reviewed)的文章。
Google Scholar除了學術搜索做的很棒之外,還有個超級好用的小工具叫「Google Alert」,使用起來很簡單。
打開Alert功能之後,只要將你做的Research相關的關鍵詞輸入Google Alert,之後只要有更新的文章標題或者摘要內容中有相近或者同領域的信息,Google Scholar就會自動發郵件到你的郵箱提醒。
告訴你「you got some paper to read!」 對於想要做文獻綜述、尋找大量相關學術論文的同學來說,是超級實用的。
2、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ICPSR)。
ICPSR全名為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中文翻譯過來是「政治和社會研究大學間聯合體」。最早成立於1962年,由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中心建立,是國際上重要的學術研究資料庫之一。
包含教育、社會、經濟、人口、歷史等研究資料,約9000個研究主題和50萬個檔案資料。涉及16個領域,如教育、老齡化、刑事司法、恐怖主義等。非常適合學人文科學的同學們使用。
雖然是美國的學術資源庫,但是在英國的同學也可以通過網路使用。需要注意的是,ICPSR採用會員制,有一部分是公開資料,任何人都可以閱讀、下載和使用;還有一部分是只有會員才能使用。
ICPSR目前擁有700多個成員機構,包括大學和研究中心。同學們需要上自己學校的官網查詢自己的學校有沒有訂購,很多學校都有訂購,從自己學校的IP地址進入、注冊,就可以使用。
2. 微信睿芽聯統考服務平台怎麼查找期末考試卷子
這個平台怎麼查找期末考試的卷子具體的我也是不清楚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3. 怎麼找試卷答案
1、上學吧
去學校在線考試中心,有大量的題庫。專注各類教育資格考試和資格考試在線模擬考試,提供自動評分、題型分析等多功能服務,是各類考生順利通過考試的好幫手。學霸隸屬於長沙優學互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4. 問問有什麼軟體可以找到卷子並且線上答題批改
現在網上的答題軟體其實還是不少的,因為現在很多學校或者公司都很需要這種軟體。下邊介紹幾種軟體。
金數據,它可以在線考試,而且題庫的題材也很豐富,自己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題庫來答題,答完後,軟體會自動閱卷批改,答錯的的題會給你指出錯在哪裡,是自學的好幫手。
考試星,它的題材類型也很豐富,而且課件支持的類型也很不錯,比如word,PDF格式的,都可以正常使用。
5. 班級要統一訂卷子,怎麼和家長溝通
1.
第一,改變傳統教子觀念.家長要改變傳統觀念,加強社會責任感,樹立為國教子的思想,克服把孩子當成自己私有財產的心理,認識到孩子是未來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成長關繫到國家的興旺、民族的發展,按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規格去做,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放得開、收得攏.
2.
第二,鼓勵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她)多與同齡的同學一起活動,用群的功能彌補獨的缺陷.通過集體活動過程中的沖突,使孩子反省自己,知道不能恣意妄為,必須同時為別人考慮.因此,如果孩子(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喜歡和同學們一起活動,教師和家長不應予以抵制,而應讓他們玩個痛快.倘若過度保護孩子,擔心他們會吃虧或被人欺負,孩子日後將
3.
第三,避免自我中心意識.家長要擺正獨生子女與成人的關系.孩子一出生,家長就要注意不把他置於家庭的特殊地位,避免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識.平時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應使其產生特殊感,讓孩子明白他雖然是家中的獨子,但是沒有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權利,和家庭成員一樣平等.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裡吃飯,要使孩子懂得讓大人先
6. 一張卷子怎麼找到全套答案
摘要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你可以上作業幫家長的版。把題拍下來搜索就可以了。只要題沒出錯就應該沒問題,希望能幫到你。
7. 《給班主任的建議》讀書心得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心得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給班主任的建議》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寒假裡,我認真拜讀了中國教育學會理事長張萬祥先生主編的《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一書,收獲頗豐。全書共分七輯,「這樣管好一個班」、「與學生相處有藝術」、「做一個有智慧的班主任」、「一個學生,一個世界」、「藉助家長的力量」、「換個思路做德育」、「做個夠專業的班主任」。生動、真實、充滿教育意義的德育案例其中所蘊含了先進的德育理念,豐富的管理經驗,有效的教育實踐。作為一名年輕的班主任,讓我在一個個的德育案例中受益匪淺。
當我讀完這本書使我更深刻理解了作為一個班主任,想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必須從學生入手,審度自己的處事原則。正如文中所述:「做好起點工作,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要時刻注意分析事態的變化,讓學生逐漸地走入管理中去,讓學生成為管理自己的主人,為自己的發展設計藍圖。在書中這些建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有以下幾點:
一、班主任要做好起點工作。 班主任建立在責任心基礎之上的是對學生了解的前提下制定工作計劃和目標,不要使得自己的管理方式形成定勢,使自己的工作受到局限。同時也不要過早的為班級定位。
二、不要在班內設置」探頭「: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
三、班主任應有名牌戰略思想 :任何知名大企業都有獨特的企業文化,沒有文化底蘊的產品是沒有生產力的。班級作為重要的育人環境更需要建設班級文化。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黏合劑,可以把學生緊緊地聚集在一起。同時還可以使班級成員保持蓬勃朝氣,維持良好班風、班貌,從而維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四、哪壺先開提哪壺
我們的教育在自覺不自覺中製造差生,因此我們有必要調整認識學生的視野。學生之間只有差異沒有差生。多關注教育過程和關注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在不斷成長的,從肯定自我,激勵自我再到創造一個更加完善的自我。當每一個班主任都關注到全體學生,都善於哪壺先開提哪壺時,學生的主題地位必然得到凸現。
五、不要遷怒到整個班
班主任往往會因為幾個學生而遷怒到整個班,把個別問題全面化。遷怒的後果一方面對於個別學生來說,由於批評的面比較廣而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讓集體受到了傷害,使全班同學產生消極的心理。要給學生以積極的期待。
六、打扮好你的晨會課
像陸其忠老師寫的《打扮好你的晨會課》,讓我真切感受到老師是用心用愛在做教育。他在書中這樣寫:」一次心靈之旅的告白,讓學生的心靈在晨會課上曬曬太陽;一次時事點評,讓學生時刻傾聽著窗外的不同聲音;一次隨意的聊天談話,讓閑暇的愉悅滋生青蔥的智慧;一次大膽的才藝展示,讓大家分享一席成功的盛宴……不要讓枯燥乏味的說教污染你的晨會課,不要輕易讓指示、命令的威嚴聲音在孩子耳際縈繞,更不要讓訓斥、冰霜的言語去封凍孩子的心靈。
在安靜的聆聽中,讓孩子們感悟時間的可貴、人生的短暫,提高學生對生命的認識。「眾人劃槳開大船」——班級是我們共同的家,經常交流、經常探討、經常反思,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集聚人心的班級才能煥發出無窮的潛能。「與先賢對話」——一句名言、一條警句、一則傳記,或許能洞開學生的心扉,盪滌學生的靈魂。
七、體驗建構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給學生構建起一個能活躍其中的道德世界,讓學生在裡面自我體驗、自我鍛造,從而讓學生逐步成為一個富有崇高的「德行」和人性的現代人。
書中「和學生相處有藝術」一節內容讓我感觸很大。「藝術」畢竟是個抽象的東西,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回想自己的工作經歷,雖然邁入教師行業已將近十幾年了,擔任班主任工作也是十幾年的光景,嘗盡了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這期間,我也一直在思索諸如一個班主任怎樣才能成為學生的「朋友」,怎樣才能具有人格魅力?一個班集體又是如何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樂園」,如何才能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等一系列的問題?班主任工作能夠「藝術化」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一書使我對班主任工作又有了重新的認識,也學到一些實用的工作方法。
另外班主任要學會冷處理。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事務性的工作往往讓人喘不過氣。面對這樣的工作,除了需要班主任大量的辛勤付出,更需要的是班主任的睿智。在實際工作中,面臨突然起來的事件,往往老師會先入為主。老師會以自己所了解到情況和對自己的判斷進行處理。這樣固然是及時處理了班級事務,然而效果如何有待商榷。有時候,班主任情緒不佳,處理起來還會有失分寸作出過激的舉動。所以這時候的冷處理,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到這里,我不禁想到自己剛做班主任的時候,學生有錯誤,進行嚴厲的批評,以為可以「嚴師出高徒」。但事後發現,這樣「大嗓門」看似威嚴,其實無力。這樣教育既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只不過是發泄了自己當時的不良情緒而已。應該針對每個學生一個一個進行交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做可以讓學生覺得受到了尊重,並且可以配合你改掉缺點,並單單「訓斥」效果來得好。
教師不是教書匠,教育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告訴學生應該怎麼樣。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應該明白、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學會因人施教,循序漸進,對學生既要「歸其行,更要收其心」。
所以,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請千萬不要在自己生氣時處理問題。給自己幾分鍾,讓自己冷靜下來,為學生找點借口,找找自己的問題,什麼事都會有妥善的處理方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比懲罰更重要。」
「其實本書一開始就告訴我」教育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的教育,就是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不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其實我們選擇的不僅僅是一個職業,更是神聖而偉大的教育事業。面對這個事業,我們要用自己的「心」認真、執著得去愛,那麼我們的學生個個都是挺可愛的,我們要用真情創設積極向上的氛圍,激發學深的潛能和創造力,把每一個學生都作為有個性,有人格,有希望的人予以關心,把他們一言一行看作有意義,值得重視的事情予以注意,使他們充滿自信的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本書還告訴我作為一個班主任,要和學生成為「朋友」,而不是「敵人」;一個班集體要成為學生心中的「樂園」,而不是「地獄」。要做到這一點,重要的因素在於作為班主任的我是否具有人格魅力,這個班集體是否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而這些都是作為一名年輕班主任所要努力的方向。
我知道班主任工作雖然辛苦,但充滿挑戰,讓我們任重道遠,求索而前吧。用一句話來勉勵自己,那就是「多一點投入、多一點學習、多一點反思、多一點執著」!
成為班主任也有近乎一年的時間了,但在班主任這條道路上,我卻始終找不到更好的方向讓自己自信滿滿地成為一名優秀的受學生喜愛的班主任,甚至連合格都達不到吧。
無意間從同事那,我發現了《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這本著作,隨意翻看幾面,我便如飢似渴地想要把整本書閱讀完,這本書對於一名年輕的毫無工作經驗的新教師新班主任來說,確實大有益處。不僅是在班級管理方面,在教學方面也同樣有所收獲,很多的道理其實也是相通的。這本書總共由七輯組成:第一輯,這樣管好一個班;第二輯,與學生相處有藝術;第三輯,做一個有智慧的班主任;一個學生,一個世界;藉助家長的力量;換個思路做德育;做個夠專業的班主任。看罷全書,總結三點:
一、 從愛出發
不僅僅是班主任,任何一位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都應該本著「愛」的教育,以愛為出發點,就像中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所說,「教育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的教育,就是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不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作為孩子的班主任,而且還是小學班主任,我們更該為孩子灌輸愛的教育,讓她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由此培養他們也成為一個會愛他人的好學生。
二、 育人有方
做每一件事都是講求方法的,教育學生更是如此。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孩子的特性,班主任應該要在了解孩子個性的基礎上因材施教,選擇孩子願意也樂於接受的方式,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並不是多加指責嚴厲批評就可以取得好的成效的,這種方式反而會讓學生反感,相反,倘使是耐心地教育或是採取另一種方式去教育,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可以使學生的變化成長更大。為人師者,就應該多點耐心和愛心幫助學生更健康地成長。
三、 充實學識
「活動老,學到老」,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社會在進步,時代在進步,教師更應該與時俱進,在社會不斷前進的道路上想方設法充實自己的內在。這不僅僅是對學生負責的一種表現,也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行為。班主任在學習方面要充分發揮師表作用,用強烈的求知慾、刻苦學習的精神、嚴謹的學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如此,學生便也能秉承師德、繼承師業,養成刻苦學習、終生學習的好品質。
這幾天,讀了《給班主任的100條建議 》一書,獲益匪淺。現將自己的最大的一些收獲體會總結如下:
一、德育為首。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主要可以從以下諸方面著手:生命意識、情商、心存感激、良知、超脫、讀書、愛情、自尊、個性、誠信、快樂、、反思、面對挫折、師法自然、心態、性格、哲人、親情等等。但也不能生硬灌輸,可以分門別類的准備有關名言、小故事、小短文和精美時文。
二、善於賞識。
教師的賞識是陽光,是一座橋,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教師的賞識越多,學生就越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更是調控課堂,管理班級的法寶。這就要求班主任要用心的觀察和了解學生,具體的把握學生的表現和成就,針對學生不同的現實基礎和進步特點去誇獎孩子,這樣才能做到誇獎的真誠性。另外誇獎不能泛泛,如:你是一個天才,你真棒。一顆五角星,一個微笑或驚奇的表情,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縷贊許的目光,抑或給學生一次想像不到的驚喜安排。都會讓學生驚喜不已。同時對於孩子的閃光點,我們既可以在全班學生面前真誠的誇獎,也可以在學生的耳邊輕輕地稱贊,可以打個電話告訴他的父母,也可以在他的好朋友面前贊許一番。總之,用好的賞識藝術,可以最大限度的催化真誠的魅力和魔力。
三、恰當批評。
肖川博士在《教育的理念和信念》一書中,強調教師要學會批評。批評不應是刻板的說教和訓斥。不露痕跡且不刻薄,娓娓道來,潤物細無聲,吹面不寒而讓人易於接受,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壓力使心情沉重,伏在台中會使心態扭曲,心態變形會使語言變味,語言變味會傷害師生的而感情。
四、善於寬容。
管理學生首先要學會寬容。我們班主任要學會寬容,要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去寬容班裡的每一個學生。學生是有著個性差異的,如果用千篇一律的統一標准來衡量和要求一個個有著不同個性的人,這顯然是不科學的,也是有失公允的。動輒把學生以「好」、「壞」加以區分,會摧殘學生業已存在的個性心理品質中的積極因子。班主任尤其要寬容那些違反了「校紀班規」的,也即所謂「犯了錯誤」的學生。對待這些學生,班主任必須摘掉「有色眼鏡」,拿出我們一顆寬厚、大度的真誠愛心去感化他們,去教育幫助他們,從而使他們不斷地改正或減少錯誤,因為他們是特別需要我們班主任關愛。我們每一個班主任都應該學會寬容,惟有我們的寬容,才能真誠地幫扶我們教育中的「弱勢群體
暑假裡,我認真拜讀了《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一書,收獲頗豐。這本書是中國教育學會理事長張萬祥先生主編的。全書共分七章,「這樣管好一個班」、「與學生相處有藝術」、「做一個有智慧的班主任」、「一個學生,一個世界」、「藉助家長的力量」、「換個思路做德育」、「做個夠專業的班主任」。 其內容既有成功的案例又有值得借鑒的具體做法;既有理論的深度又有實際的指導。參加編寫本書的班主任,雖然身處全國各地,但都是富有經驗的一線班主任。他們通過一個個精彩的案例,將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最切身的感悟、最寶貴的經驗、最實用的建議,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年輕的班主任。
當我細細地讀完這本書後,一種對參加編寫的班主任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們把自己最切身的感受、最高貴的經驗、最鮮活的創造都記載下來,留下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他們對教育事業,對孩子的那顆火熱的、跳動的心。捧著書本細細品讀讀著,我的心被深深震撼著!
在書中這些建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班主任要做好起點工作。
① 了解學生。
② 不要過早的為班級定位。
③ 不要讓自己的管理方式成為定勢。
2.不要在班內設置「探頭」: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
3.班主任應有名牌戰略思想
任何知名大企業都有獨特的企業文化,沒有文化底蘊的產品是沒有生產力的。班級作為重要的育人環境更需要建設班級文化。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黏合劑,可以把學生緊緊地聚集在一起。同時還可以使班級成員保持蓬勃朝氣,維持良好班風、班貌,從而維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4.哪壺先開提哪壺
我們的教育在自覺不自覺中製造差生,因此我們有必要調整認識學生的視野。學生之間只有差異沒有差生。多關注教育過程和關注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在不斷成長的,從肯定自我,激勵自我再到創造一個更加完善的自我。當每一個班主任都關注到全體學生,都善於哪壺先開提哪壺時,學生的主題地位必然得到凸現。
5.不要遷怒到整個班
班主任往往會因為幾個學生而遷怒到整個班,把個別問題全面化。遷怒的後果一方面對於個別學生來說,由於批評的面比較廣而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讓集體受到了傷害,使全班同學產生消極的心理。要給學生以積極的期待。
6.打扮好你的晨會課
像陸其忠老師寫的《打扮好你的晨會課》,讓我真切感受到老師是用心用愛在做教育。他在書中這樣寫:「一次心靈之旅的告白,讓學生的心靈在晨會課上曬曬太陽;一次時事點評,讓學生時刻傾聽著窗外的不同聲音;一次隨意的聊天談話,讓閑暇的愉悅滋生青蔥的智慧;一次大膽的才藝展示,讓大家分享一席成功的盛宴……不要讓枯燥乏味的說教污染你的晨會課,不要輕易讓指示、命令的威嚴聲音在孩子耳際縈繞,更不要讓訓斥、冰霜的言語去封凍孩子的心靈。
晨會課,只有班主任才有的陣地,好好地打扮好屬於你——班主任的舞台吧!」 「讓贊美包圍你。」—每天輪流贊美一個學生,讓自信的微笑盪漾在課堂。「小故事,大智慧。」——一則小故事,啟迪我們的靈魂,撫慰我們的心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展現充滿個性、朝氣蓬勃的你。你的舞台你設計,你的舞台你做主。「說說我的家」——讓家的溫馨、家的幸福、家的甜蜜在課堂上搖曳,在課堂上綻放、流淌。「聆聽脈搏的跳動……」
在安靜的聆聽中,讓孩子們感悟時間的可貴、人生的短暫,提高學生對生命的認識。「眾人劃槳開大船」——班級是我們共同的家,經常交流、經常探討、經常反思,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集聚人心的班級才能煥發出無窮的潛能。「與先賢對話」——一句名言、一條警句、一則傳記,或許能洞開學生的心扉,盪滌學生的靈魂。
是啊!多少個晨會課我都是與學生在布置任務和嘮叨、訓話中結束的啊,要是能像陸其忠老師老師所給的這些建議一樣去上晨會課,我想收到的不僅僅是這10幾分鍾的效果。
7.帶好「差班」大有學問。
第一要義:調動起全班學生內心深處的拼搏激情。
第二要義: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第三要義:需要班主任發揚「打持久戰」的精神。
第四要義:班主任要做最優秀的班主任。
8.學生宿舍應推行文化管理
① 讓學生給自己的「家」起一個美麗的名字,並用簡練的話語結實其含義
② 每一個宿舍為自己的「家」選一句座右銘,也可自擬,然後貼在正對門口的牆上。
③ 用宿舍成員的名字串成一段話,主題要體現全宿舍團結和睦、積極向上
④ 舉行朗誦會。
9.體驗建構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給學生構建起一個能活躍其中的道德世界,讓學生在裡面自我體驗、自我鍛造,從而讓學生逐步成為一個富有崇高的「德行」和人性的現代人。
書中「和學生相處有藝術」一節內容讓我感觸很大。「藝術」畢竟是個抽象的東西,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回想自己的工作經歷,雖然邁入教師行業已將近十幾年了,擔任班主任工作也是十幾年的光景,嘗盡了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這期間,我也一直在思索諸如一個班主任怎樣才能成為學生的「朋友」,怎樣才能具有人格魅力?一個班集體又是如何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樂園」,如何才能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等一系列的問題?班主任工作能夠「藝術化」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一書使我對班主任工作又有了重新的認識,也學到一些實用的工作方法。
另外班主任要學會冷處理。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事務性的工作往往讓人喘不過氣。面對這樣的工作,除了需要班主任大量的辛勤付出,更需要的是班主任的睿智。在實際工作中,面臨突然起來的事件,往往老師會先入為主。老師會以自己所了解到情況和對自己的判斷進行處理。這樣固然是及時處理了班級事務,然而效果如何,有待商榷。有時候,班主任情緒不佳,處理起來還會有失分寸作出過激的舉動。所以這時候的冷處理,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到這里,我不禁想到自己剛做班主任的時候,學生有錯誤,進行嚴厲的批評,以為可以「嚴師出高徒」。但事後發現,這樣「大嗓門」看似威嚴,其實無力。這樣教育既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只不過是發泄了自己當時的不良情緒而已。應該針對每個學生一個一個進行交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做可以讓學生覺得受到了尊重,並且可以配合你改掉缺點,並單單「訓斥」效果來得好。
教師就要象如來佛,既要有博大的胸懷,又要有收服他的能力。這樣才能「氣定神閑」見怪不驚。如果學生和你頂,你也和學生頂,那你也就和學生一樣的水平。教師不是教書匠,教育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告訴學生應該怎麼樣。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應該明白、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學會因人施教,循序漸進,對學生既要「歸其行,更要收其心」。
所以,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請千萬不要在自己生氣時處理問題。給自己幾分鍾,讓自己冷靜下來,為學生找點借口,找找自己的問題,什麼事都會有妥善的處理方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比懲罰更重要。」
「情在左,愛在右,站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收獲。」無論是應對突發狀況的「冷處理」,還是在生活中尋找教育的契機,都要從關愛學生出發,以尊重學生為本。陶行知說:「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我想,教育中的「情」與「愛」,便是貫穿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價值。
讀完這本張萬祥老師《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我深深感受到:讀一本好書,猶如在乾渴時找到一泓清泉。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讀書是促進我們教師人生發展和工作成長的最好途徑。只有不斷汲取書籍的力量,才能具備合格教師所必須的一種博大而高遠的精神,一個充實而聖潔的靈魂,一份虔誠而溫馨的情懷和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朋友們,沏上一杯香茶,讓我們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吧,讓書香靜靜飄溢在我們美麗的西彭一小校園。
8. 怎麼查大學往年期末考試卷子
查詢大學往年期末考試卷子主要就是有幾個方法,第一個方法就是跟自己的輔導員進行詢問,因為在輔導員的電腦存檔裡面可能就會存有往年的一些期末考試的卷子,因為輔導員掌管著那麼多的班級,多多少少都會收集一些試卷然後提供給一些學生。
然後第二個方法就是去尋找自己的師兄師姐,在他們的考試裡面也是會有存檔一些試卷的,然後他們的復習卷也是有進行存檔的,所以可以跟他們詢問一下,有沒有往年期末考試的一些卷子。
然後第三個方法,同時第三個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就是跟自己專門的一些課程的老師,然後去跟他詢問卷子的一個索取,然後在大學往年期末考試卷子的話,肯定就會在專門的課程老師那裡會有所以,以上就是查大學往年期末考試卷子的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