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所得稅報表怎麼填寫
納稅申報表指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按期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期應繳稅額時應填報的表格。需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和有關納稅資料。稅務局的相關文件中對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的填寫有非常詳細的說明,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填寫就可以了;
2. 大話西遊2制符利潤表
關於官網提供的制符利潤計算表的疑問及修正(有圖)官方提供論壇天子門生做的制符利潤計算表,先表示對製作者的敬意。
但仔細觀看錶格及我做符文後的感受來說,表格的計算方式是有瑕疵的。
官方論壇鏈接為: http://xy2.netease.com/viewthread.php?tid=932475截圖:不足的地方是,表格里提供的計算是以生產符文(大多是半成品筆墨紙硯)的批次為單位,說的是每個半成品或成品相對成本的利潤,但做符文職業的人都知道,每個符文做出來最需要的是什麼---真元,符文做的多塊,需要前期收集材料,回復靈氣這個不假,但是最需要做的是什麼?
是需要把靈氣轉化為真元,單位小時內了多少真元,而這些真元夠做多少符文,做出的符文能賺多少錢,這才是單位時間內的利潤。
即使一個符文賺10萬,一個小時才能夠做一批的符文,你能說賺了嗎?
如果一個小時了5000真元,能做成10組符文,沒每組轉20萬,就是賺200萬,這別就大了。
截圖:所以,分析符文系統,講的就是一個小時了多少真元,然後才講這些真元摺合的利潤水平,也就是單位真元能賺多少錢,我覺得這才是科學的,而不單單的講一個符文賺多少的問題。
講真元利潤率,就把時間的因素也考慮進去了。
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而且做筆墨紙硯再做符文,涉及2次生產,成本增加利潤下降,是虧本的。
所以符文玩家不要己做這些東西在拿來做符文賣系統。
3. 定增價格可以不公開
可以。
定向增發是增發的一種。向有限數目的資深機構(或個人)投資者發行債券或股票等投資產品。有時也稱「定向募集」或「私募」。發行價格由參與增發的投資者競價決定。發行程序與公開增發相比較為靈活。一般認為,該融資方式較適合融資規模不大、信息不對稱程度較高的企業。
中國在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和股改後,上市公司較多採用此種股權融資方式。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包括:發行對象不得超過35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市價的80%,發行股份6個月內(大股東認購的則為18個月)不得轉讓,募資用途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違規行為等。
定增對沖
定增對沖是指用股指期貨的組合頭寸實時追蹤、封閉股票端的風險敞口,以達到保值、甚至增值的目的。
作為股權再融資的重要方式之一,定向增發廣受外界關注的一大特點是增發價格相對於增發時的市場價格往往有著較高的折價。
2008年以來現金方式進行的定向增發平均折價率是20.65%,但根據我們的計算,解禁後20.65%的折價率只取得了11.1%的平均收益,重要原因是2008年至今上證綜指從5000多點下跌到了3000點下方,系統性風險侵蝕了參與定向增發的大部分獲利空間。
4. 辛巴懟東方甄選「賣貴玉米喪良心,公司利潤太高」,董宇輝是如何回應的
辛巴懟東方甄選“賣貴玉米喪良心,公司利潤太高”,對此董宇輝從以下幾點做出了回應:
第一,讓利於農民!董宇輝稱六元一根的玉米,從農民的玉米地進貨時就二元一根,他們新東方直播間賣的不是五毛的玉米!董宇輝表示別看進貨價只有二元,加上包括,快遞費用以及售後等等,新東方一根玉米的凈利潤只有不到一元錢,介於此,他並不認為新東方利潤太高!
第二,互惠互利!董宇輝表示如果中間商賺不到錢,又有那個中間商願意去收購農民的農產品,這是擺在明面上的一件事!董宇輝稱中間商只要把握好底線,讓農民賺到錢,那麼,適當賺取利潤符合商業精神!
第三,種植!董宇輝稱和新東方合作的種植地農民為了玉米好吃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這些都是精品玉米,價格符合價值!
第四,助農!董宇輝在回應辛巴時,再一次強調了新東方是助農直播間,農民對新東方直播間是認可的,消費者對新東方直播間銷售的產品也是認可的!
辛巴懟東方甄選“賣貴玉米喪良心,公司利潤太高”,對此你怎麼看?
5. 怎麼計算第二季度企業所得稅
1、計算第二季度企業所得稅是按1-6月份累計數來計算的,即按6月份的利潤表中的累計數據來計算。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2015年版)及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於實行查賬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居民納稅人在月(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使用。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的分支機構年度匯算清繳申報適用本表。
二、表頭項目
1.「稅款所屬期間」:為稅款所屬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屬期月(季)度最後一日。
年度中間開業的納稅人,「稅款所屬期間」為當月(季)開始經營之日至所屬月(季)度的最後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況填報。
2.「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核發的稅務登記證號碼(15位)。
3.「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機關核發的稅務登記證記載的納稅人全稱。
三、各列次的填報
1.第一部分,按照實際利潤額預繳稅款的納稅人,填報第2行至第17行。
其中: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額」列,填報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後一日的數據;第2行至第17行的「累計金額」列,填報所屬年度1月1日至所屬月(季)度最後一日的累計數額。
2.第二部分,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計算預繳稅款的納稅人,填報第19行至第24行。
其中:第19行至第24行的「本期金額」列,填報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後一日的數據;第19行至第24行的「累計金額」列,填報所屬年度1月1日至所屬月(季)度最後一日的累計數額。
3.第三部分,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26行。
其中:「本期金額」列,填報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後一日的數額;「累計金額」列,填報所屬年度1月1日至所屬月(季)度最後一日的累計數額。
四、各行次的填報
1.第1行至第26行,納稅人根據其預繳申報方式分別填報。
實行「按照實際利潤額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2行至第17行。實行「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19行至第24行。實行「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26行。
2.第27行至第33行,由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以下簡稱匯總納稅企業)填報。其中: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在填報第1行至第26行基礎上,填報第28行至第31行。匯總納稅企業二級分支機構只填報本表第30行、第32行、第33行。
五、具體項目填報說明
(一)按實際利潤額預繳
1.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按照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等國家會計規定核算的營業收入。本行主要列示納稅人營業收入數額,不參與計算。
2.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按照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等國家會計規定核算的營業成本。本行主要列示納稅人營業成本數額,不參與計算。
3.第4行「利潤總額」:填報按照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等國家會計規定核算的利潤總額。本行數據與利潤表列示的利潤總額一致。
4.第5行「特定業務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從事房地產開發等特定業務的納稅人,填報按照稅收規定計算的特定業務的應納稅所得額。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未完工開發產品取得的預售收入,按照稅收規定的預計計稅毛利率計算的預計毛利額填入此行。
5.第6行「不征稅收入和稅基減免應納稅所得額」:填報屬於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減計收入、所得減免、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等金額。本行通過《不征稅收入和稅基類減免應納稅所得額明細表》(附表1)填報。
6.第7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調減額」:填報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75號)等相關規定,固定資產稅收上採取加速折舊,會計上未加速折舊的納稅調整情況。本行通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明細表》(附表2)填報。
7.第8行「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可在企業所得稅前彌補的以前年度尚未彌補的虧損額。
8.第9行「實際利潤額」:根據本表相關行次計算結果填報。 第9行=4行+5行-6行-7行-8行。
9.第10行「稅率(25%)」:填報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稅率25%。
10.第11行「應納所得稅額」:根據相關行次計算結果填報。第11行=9行×10行,且11行≥0。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和分支機構適用不同稅率時,第11行≠9行×10行。
11.第12行「減免所得稅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當期實際享受的減免所得稅額。本行通過《減免所得稅額明細表》(附表3)填報。
12.第13行「實際已預繳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本年度此前月份、季度累計已經預繳的企業所得稅額,「本期金額」列不填寫。
13.第14行「特定業務預繳(征)所得稅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的特定業務已經預繳(征)的所得稅額。建築企業總機構直接管理的跨地區設立的項目部,按規定向項目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預繳的企業所得稅填入此行。
14.第15行「應補(退)所得稅額」:根據本表相關行次計算填報。15行「累計金額」列=11行-12行-13行-14行,且15行≤0時,填0;「本期金額」列不填。
15.第16行「減:以前年度多繳在本期抵繳所得稅額」:填報以前年度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未辦理退稅,在本納稅年度抵繳的所得稅額。
16.第17行「本月(季)實際應補(退)所得稅額」:根據相關行次計算填報。第17行「累計金額」列=15行-16行,且第17行≤0時,填0,「本期金額」列不填。
(二)按照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
1.第19行「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填報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本期金額」列不填。
2.第20行「本月(季)應納稅所得額」:根據相關行次計算填報。
(1)按月度預繳的納稅人:第20行=第19行×1/12。
(2)按季度預繳的納稅人:第20行=第19行×1/4。
3.第21行「稅率(25%)」:填報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25%稅率。
4.第22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根據本表相關行次計算填報。22行=20行×21行。
5.第23行「減:減免所得稅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當期實際享受的減免所得稅額。本行通過《減免所得稅額明細表》(附表3)填報。
6.第24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根據相關行次計算填報。第24行=第22-23行。
(三)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預繳
第26行「本月(季)確定預繳所得稅額」:填報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確定的本月(季)度應繳納所得稅額。
(四)匯總納稅企業總分機構有關項目的填報
1.第28行「總機構分攤所得稅額」: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以本表(第1行至第26行)本月(季)度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總機構應當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填報,並按不同預繳方式分別計算:
(1)「按實際利潤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第15行×總機構應分攤預繳比例。
(2)「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第24行×總機構應分攤預繳比例。
(3)「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第26行×總機構應分攤預繳比例。
上述計算公式中「總機構分攤預繳比例」:跨地區經營(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填報25%;省內經營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按各省級稅務機關規定填報。
2.第29行「財政集中分配所得稅額」: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以本表(第1行至第26行)本月(季)度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財政集中分配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填報,並按不同預繳方式分別計算:
(1)「按實際利潤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第15行×財政集中分配預繳比例。
(2)「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第24行×財政集中分配預繳比例。
(3)「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第26行×財政集中分配預繳比例。
跨地區經營(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匯總納稅企業,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的預繳比例填報25%;省內經營的匯總納稅企業,財政集中分配的預繳比例按各省級稅務機關規定填報。
3.第30行「分支機構應分攤所得稅額」: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以本表(第1行至第26行)本月(季)度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分支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填報,並按不同預繳方式分別計算:
(1)「按實際利潤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第15行×分支機構應分攤預繳比例。
(2)「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第24行×分支機構應分攤預繳比例。
(3)「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第26行×分支機構應分攤預繳比例。
上述計算公式中「分支機構應分攤預繳比例」:跨地區經營(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匯總納稅企業,分支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填報50%;省內經營的匯總納稅企業,分支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按各省級稅務機關規定執行填報。
分支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所得稅分配表(2015年版)》中的「分支機構分攤所得稅額」填寫本行。
4.第31行「其中:總機構獨立生產經營部門應分攤所得稅額」:填報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設立的具有主體生產經營職能且按規定視同二級分支機構的部門,所應分攤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5.第32行「分配比例」:匯總納稅企業的分支機構,填報依據《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所得稅分配表(2015年版)》確定的該分支機構的分配比例。
6.第33行「分配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企業的分支機構按分配比例計算應預繳或匯算清繳的所得稅額。第33行=30行×32行。
六、「是否屬於小型微利企業」填報
1.納稅人上一納稅年度匯算清繳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本年預繳時,選擇「是」,預繳累計會計利潤不符合小微企業條件的,選擇「否」。
2.本年度新辦企業,「資產總額」和「從業人數」符合規定條件,選擇「是」,預繳累計會計利潤不符合小微企業條件的,選擇「否」。
3.上年度「資產總額」和「從業人數」符合規定條件,應納稅所得額不符合小微企業條件的,預計本年度會計利潤符合小微企業條件,選擇「是」,預繳累計會計利潤不符合小微企業條件,選擇「否」。
4.納稅人第一季度預繳所得稅時,鑒於上一年度匯算清繳尚未結束,可以按照上年度第四季度預繳情況選擇「是」或「否」。
本欄次為必填項目,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選擇「否」。
七、表內表間關系
(一)表內關系
1.第9行=4行+5行-6行-7行-8行。
2.第11行=9行×10行。當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和分支機構適用不同稅率時,第11行≠9行×10行。
3.第15行=11行-12行-13行-14行,且第15行≤0時,填0。
4.第17行=15行-16行,且第17行≤0時,填0。
5.第20行「本期金額」=19行「累計金額」×1/4或1/12。
6.第22行=20行×21行。
7.第24行=22行-23行。
8.第28行=15行或24行或26行×規定比例。
9.第29行=15行或24行或26行×規定比例。
(二)表間關系
1.第6行=《不征稅收入和稅基類減免應納稅所得額明細表》(附表1)第1行。
2.第7行「本期金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明細表》(附表2)第13行11列;第7行「累計金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明細表》(附表2)第13行16列。
3.第12行、第23行=《減免所得稅額明細表》(附表3)第1行。
4.第30行=《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所得稅分配表(2015年版)》中的「分支機構分攤所得稅額」。
5.第32、33行=《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所得稅分配表(2015年版)》中與填表納稅人對應行次中的「分配比例」、「分配所得稅額」列。
6. 種什麼農作物利潤高、成本低、穩賺不賠
種什麼農作物利潤高,成本低,穩賺不賠?在農村裡,搞種植業風險是比較低的。這是因為種植一些農作物的收入就不高,比如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收成好的情況下畝產的收入才一千多元,而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或許一千多元都弄不到。所以來說,在農村裡種植一些比較常見的農作物並不是十分的賺錢。
但是「貓有貓路,狗有狗道」,農民們發財自然有自己的道道。所以在農村裡,同樣是種植農作物,有的農民們在種地收入上,能做到畝產幾千甚至上萬,有的農民則是畝產賺不到一千。而這是怎麼回事呢,我認為在進入現代化的今天,一些農民是用腦子來種地的,畢竟現在誰能掌握超前的信息,就會賺到大錢,而在農村裡,種植農作物自然也是不例外。
那麼在農村裡,種植什麼農作物利潤高,成本低,穩賺不賠呢?在農村裡雖然搞種植業風險比較小,但是還是有風險的,比如一些農作物在收獲旺季的時候,因為價格的較低,還是讓農民們們賠了錢。所以來說,題主說的這個「利潤高、成本地、穩賺不賠」的話,還是有些太絕對了。但是來說,在農村裡有一些穩賺不賠的農作物,還是有的,下面我結合實際情況,在這里說一下:
種植黃煙,也是和上述說的白菜、油菜種子一樣,也是有煙草公司帶頭,然後有農戶們分發種植的一個以煙草公司~農戶合作共贏的模式。
但是來說,由於煙草對於土地的要求要高一些,一些澇地里、土壤豐富的土地里、富含氮磷的土地里等,是無法種植黃煙的。所以來說,這黃煙的種植也只是適用於一些比較乾旱、富含磷鉀的土地里種植。比如說我們山東丘陵地區,雲南山地等地區,由於利於排澇、迎風等特點,也是非常適宜於黃煙種植的,但是一些低窪的中原地區,則是無法種植黃煙的。
因此來說,這黃煙種植雖然也是比較賺錢,但是由於地理條件等原因,導致一些地區是不能種植的。由於我們這里是黃煙種植基地,下面我來說一下,黃煙的種植利潤是多少:
首先,煙草公司和農戶進行合作種植時,是有一定補貼的,比如說購買農機的補貼、肥料補貼、以及售賣黃煙的補貼等,而這些補貼對於煙農來說自然也是不少的,對於農戶的種植黃煙,其種植成本是非常低的。
其次,煙草的價格也是很高的,一般來說農戶們在售賣煙草的時候,也是按照級別來定價格,比如一些品相好的煙草,其價格在30元一斤左右,而一些不好的煙草,其價格只是在幾元一斤。因此來說,這黃煙種植是否賺錢,也是要靠農戶們種植黃煙的技術和烤煙的技術了。
第三,一畝地的黃煙可以出產400~500斤左右的烤煙葉,而按照這個價格,農戶們每賣出一畝地黃煙的收入基本在6000~7000元左右。但是由於種植黃煙,費時費力,在除去一些人工費後,農戶們種植一畝地的黃煙,基本上能保持在3000元左右,可以說這個價格對於農戶來說也是非常不錯得。
第四,種植黃煙是穩賺不賠的,由於煙草公司給予農民們上了黃煙種植保險。比如如果遇到了一些冰雹等自然災害,而受到損失的時候,而保險公司會給予黃煙種植戶,一定的經濟補償,而補償的價格還算是不低的。
所以通過上述黃煙的種植來說,種植黃煙對於一些沒有資金的農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畢竟在煙草公司的帶頭下,農戶們投入的資金很少,但是其獲得的收益,是比種植小麥等農作物的價格要高的。
第三,一些中葯材的種植,也是利潤高、投資低、穩賺不賠的農作物。在我們農村裡,有這么一句俗話說的非常現實:「種植姜蒜一畝幾萬,種棒子麥子窮一輩子」,雖然這句話有誇張的成分,但是來說,這句話也是說的非常有道理。
畢竟種植一些經濟作物的效益,是比一些糧食作物的收成要好的,但是來說,雖然姜蒜非常賺錢,可是由於其價格忽高忽低,而且投資也是非常大,卻不是很適合於上面利潤高、投資低、穩賺不賠的農作物。但是我認為,一些中葯材由於價格非常穩定,是屬於投資低穩賺不賠的農作物之一,下面我側重的說幾種中葯材的種植:
第一,丹參的種植。
丹參這幾年的價格是非常高的,由於丹參的運用非常廣泛,因此這幾年人們對於丹參應用非常的多,所以現在丹參的價格一直穩定在較高的價格上,在8~10元一斤左右。
而至於丹參的畝產值,就拿我們這里來說吧,在土地肥沃的情況下,一畝地的丹參產量在500~600斤左右,按照現在8~10元一斤的丹參價格來看,一畝地的丹參收入基本上還是保持在4000元左右的。而且這丹參易於粗放管理,一般農民們種植以後,只要不荒著就到秋天可以收獲了。所以來說,這丹參的種植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第二,黃芩的種植。
這幾年黃芩的價格也是不錯得,由於今年疫情的原因,一些中葯材也是在今年大放異彩,所以也就導致了現在中葯材的價格節節攀升。而黃芩作為一種特色的中葯材,在今年也是跟著上漲,干貨其價格一度達到12元一斤左右,而鮮的黃芩也在5~6元一斤。
而我們按照現在黃芩的價格來看,一畝地可以收獲鮮黃芩600斤以上,所以我們可以算出,一畝地的黃芩收入在3000~4000元左右。雖然來說黃芩的價格不如丹參的效益,可是由於黃芩非非常容易收獲的,在人工種植方面、以及投入的效益方面也是有很大的優勢的。所以來說,這黃芩的種植對於農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的農作物種植。
綜上所述:通過上述情況來說,在農村裡種植業風險雖然不大,但是由於很多農民們跟風種植等原因,則導致了一些農作物在種植以後,卻有著不賺錢、甚至賠錢的風險。可見在農村,要想獲得利潤高,成本低,穩賺不賠的農作物還是比較困難的。
但是來說,如果農戶們和一些企業集團進行合作,就規避了這種風險,而且還有一定的經濟利潤。比如說一些種子的種植、黃煙的種植等就是屬於這一范疇,而種植這些還真的容易賺錢。但是在農作物上,一些中葯材由於行情十分穩定,也是屬於投資少、利潤大、穩賺不賠的一個致富項目。所以來說,在農村裡搞種植業,只要頭腦經過,照樣可以獲得很大的利潤的。
7. 智慧財稅怎麼更改財務報表
你好 你在申報查詢找到對應的申報表 然後看是否有修改的地方 選擇點擊修改保存 。但是好多地方系統是過了申報期是修改不了 要去大廳修改的。
8. 央行上繳一萬億利潤
人民銀行作為央行,雖然與商業銀行之間存在功能性的不同,但並不意味著央行沒有收入來源。
一般來說,央行可以獲得利息收入,即金融機構再貸款利息收入、再貼現利息收入等;業務收入,即外匯儲備經營收益、金銀業務收入、證券買賣收益等;以及其他收入。
人民銀行也在昨日的公告中透露了其結存利潤的來源,其結存利潤主要來自過去幾年的外匯儲備經營收益,不會增加稅收或經濟主體負擔,也不是財政赤字。
據人民銀行公告,人民銀行依法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不會造成財政向央行透支。結存利潤按月均衡上繳,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規模保持穩定,體現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聯動,共同發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拓展資料】
為何上繳利潤?
其實,安排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利潤,是我國的慣例做法,也是統籌財政資源、跨年度調節資金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中國煙草總公司、中投公司等,人民銀行也是上繳單位之一。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三十九條「中國人民銀行每一會計年度的收入減除該年度支出,並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核定的比例提取總准備金後的凈利潤,全部上繳中央財政」的規定,人民銀行上繳利潤符合我國法律規定。中央銀行利潤上繳財政,也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通行做法,《美聯儲法案》、《日本銀行法》、《英格蘭銀行法》都有類似的規定。
負責人進一步表示,世紀疫情發生以來,為應付可能出現的風險挑戰,在財政政策措施上,我國一直預留政策空間。對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暫停上繳利潤,以應不時之需,是預留的政策空間措施之一。有關機構因此形成了一些待上繳的結存利潤,這些結存利潤應該上繳。考慮當前與長遠,在今年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情況下,經按程序批准,今年安排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了2021年以前形成的部分結存利潤。這些資金安排用於大幅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幫助地方財政特別是縣區財政緩解減收壓力。上述轉移支付資金將納入直達機制管理,快速精準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