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下載、安裝各種軟體,要同意獲取個人位置等其他信息
這些軟體是需要你的地理位置信息便於你使用軟體。才能根據你的位置向你推送服務或者具體參考信息或者廣告等。你自己使用起來也方便。並不是為了騙你或者有什麼其他目的。但是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信息安全。要下載正規的軟體。當然你也可以讓軟體不獲取你的位置信息。但是有些軟體不能使用。
『貳』 每天被定位3691次,每隔23秒就被定位一次,數據泄露有多瘋狂
2021年5月22日,國家網信辦又通報了一批違法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的App,一共105款,包括我們熟悉的快手、抖音、360瀏覽器、領英等等。7月2日,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關於對「滴滴出行」啟動網路安全審查的公告,公告顯示,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
此類通報起始於2019年的315晚會,此後,每年315晚會都有一個專題講App是如何濫用個人信息和隱私的。在兩年中,檢查力度不斷加強,分析手段也更加細化,大的互聯網公司當然要謹慎再謹慎,但為什麼它們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慾望如此強烈呢?
App獲取用戶許可權的原因
在今年1月份,小米公布了一組MIUI系統上採集的數據,是各種App獲取各類許可權的次數。其中,最誇張的是定位數據,平均每部小米手機每天會被各類App定位3691次,也就是說,平均每隔23秒就被定位一次。排在第二的是相冊的訪問權,平均每個手機每天被訪問2432次。而App在後台嘗試悄悄啟動,每天會遇到783次。另外,還有大約40萬個App可以讀取用戶的剪切板。
App要正常工作,當然要拿到一些許可權,比如直播軟體必須得有使用攝像頭、使用麥克風的許可權,點外賣和地圖導航必須得有定位的許可權。但現實是一個聽歌軟體,一個看書軟體,或者只是一個LED手電筒,卻也都在安裝時申請獲取好幾個許可權。最常見的組合就是,定位信息+通信錄+相冊(儲存)+收集使用設備標識信息。這對普通人就比較難理解了。
但實際上,僅僅留一個定位信息就可以分析出很多個人隱私,然後就可以通過各種標簽給用戶分類。當一個用戶被貼上了幾百個標簽後,他在系統里就會生成一副用戶畫像,而用戶畫像最核心的作用就是精準投放廣告。廣告是互聯網企業最重要的收入,所以哪怕不能收集到你的具體信息,也要想方設法猜出來你的活動習慣、生活起居、飲食習慣、身高體重、 健康 狀況等等。
用戶畫像是怎麼畫出來的呢?
比如說,如果只有定位信息可以拿到的話,一個用戶在上午9點-下午6點反復出現的位置,很可能就是他上班的地方。相對來說,晚上9點到早上7點經常出現的地方,就是他的住處。這個用戶每天上下班走過的路程就是通勤路線。好,僅僅這些信息就足夠分析出很多了。
首先,如果他每年都換一個住處,那他很可能是租房的打工者,然後根據租住小區的平均價位,就能知道這個人的經濟狀況是在提升還是下降。如果他幾年都沒變,那他很可能就是本地人。
本地人和外來打工人的消費習慣就不一樣了。很明顯,索尼60英寸大屏幕電視對打工者來說就不太可能購買,因為這個搬家沒法帶走。對於電腦來說,打工者就傾向於買筆記本而不是台式機。如果是打工者中住好小區的,就可以推薦更好的筆記本廣告給他,甚至是房產廣告給他,說不定他首付已經攢夠了呢。
此外還有,比如每天下午6點後,用戶都要去一個幼兒園和小學,那當然就是有上學的孩子。如果規律性地去醫院、養老院,說不定家裡有病人。這兩類人需要的商品就很不一樣了,一個可能是各種興趣班、網上英語培訓之類的,一類可能是保健、貸款、房屋買賣之類的服務。還可以從通勤路線和時間上看出這人是坐地鐵、公交,還是自己開車或叫滴滴。於是,車險的廣告和養車用車的商品廣告,就不要推送給從不自己開車的人嘍。你說這個信息有沒有價值呢?當然有啦,精準人群推送的廣告價格,可比漫天撒網的價格高幾十倍上百倍呢。
所以,說到這你也能理解,為什麼一個連廣告功能都沒有的、乾乾凈凈的LED手電筒App都要想方設法拿走你的定位信息了吧。它可能沒有設計直接給你發廣告的功能,但它可以賣數據啊。
個人信息有多值錢呢?
2015年,有個App叫考拉徵信,當年還是央行備案的、可以開展企業徵信和個人徵信業務的一個App,然後它在2018年因為販賣個人信息被查處了。3年時間,他靠賣個人信息非法獲利3800萬。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App都在用各種方式搜集我們的定位信息、通訊錄、相冊訪問許可權的原因。這些東西就算不往外賣,自己用也是很值錢的。越大的App越渴求這些數據,所以哪怕網信辦幾次三番的警告和公示,效果也不明顯。
而有意思的是,有些廠商走出國門馬上就會規矩很多,因為國外懲罰比較嚴。比如歐盟有《通用數據保護條例》,違反的企業罰款額是2000萬歐元,或者全球年營業額的4%,取兩者數值最高的那個罰。像我們經常遇到的,上午注冊了一個看房軟體,下午房產中介就打來電話了,第二天不知道哪兒來的貸款平台,甚至股票微信群主都紛紛打來電話加你入群,這樣的事兒是不會發生的。否則,第二年那個看房的App就會因巨額罰款而消失了。
如果連關乎一個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資源的歸屬都難以說清,那麼那些更加看不見摸不著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就更加說不清了,普遍來講,就連被侵犯的當事人都不會覺得有什麼需要罰重款的必要。而這,也是每個手機今天被定位3691次的根本原因。
『叄』 為什麼好多軟體要訪問我的位置
不過是為推銷一些商品。不要讓這些影響了你的生活。祝福大家都能夠生活得更好,更快樂,更開心,更幸福。1、生活,開心就好,不要追求太多。
2、你必須只有內心豐富,才能擺脫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
3、別人撒鹽傷不了你,除非你身上有潰爛之處。
4、也許有一天,你發覺日子特別的艱難,那可能是這次的收獲將特別的巨大。
5、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堅信有人愛著我們。
6、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重新開始,但誰都可以從現在開始,書寫一個全然不同的結局。
7、與你無緣的人,你與他說話再多也是廢話。與你有緣的人,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
8、百毒不侵的人,都曾無可救葯過。
9、你生活的起點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最後你能到達哪裡。
10、不管朋友還是戀人,當我說「算了」的時候,其實是包含了我太多的失望。
11、沒用的東西,再便宜也不要買;不愛的人,再寂寞也不要依賴。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
12、這個世界,對著你笑的人太多太多。真心包容你的,太少太少。
13、偶爾要回頭看看,否則永遠都在追尋,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
14、心事這東西,你捂著嘴,它就會從眼睛裡跑出來。
15、你無法阻止任何人對你作出差的評價,而你,要給予自己多一點點的溫情。
16、讓你的過去推動你更多成長,而不是增添更多怨恨。
17、有時候,上天沒有給你想要的,不是因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擁有更好的。
18、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候,希望依然是存在的,它也許很遙遠,不太清晰,但它就在那裡。
19、有的東西不過很久,是不可能理解的。有的東西等到理解了,又為時已晚。
20、暖一顆心要多少年,涼一顆心只要一瞬。
『肆』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放在以前,各類APP安裝時需要的許可權其實沒有多少。而現在,哪怕是一款簡簡單單的APP,我們在安裝時會發現它申請的許可權也很多。這是為啥呢?我是 科技 和軟體行業的工作者,所以對這一塊還是比較了解的,現在將一些原因告訴大家:
1、 收集手機號資源 :
其實很多時候,APP安裝時提示需要通訊錄許可權,這個許可權可能和它本身的功能並沒有什麼關系,而是 APP服務商為了收集客戶的資料,為後續的營銷助力 。
2、 風控要求 :
其實很多APP是涉及風控的,比如像金融類APP、小額借貸類的APP,它們 為了風控需要,是要讀取你的通訊錄的,以便必要時能聯繫到你或者你的家人朋友。
所以我們經常在網路上看見,不少年輕人經歷了網路借貸,然後遭到電話轟炸。我們了解了這個原理,其實就可以避免了,比如在安裝這類APP時,通過手機手機嚴格禁止此APP讀取通訊錄許可權,或者做個假的通訊錄即可。
3、 實名制要求 :
隨著工信部對於固話和手機的實名制要求, 現在的手機號已實現全面實名制了 。不像以前在大街上可以買到未實名的臨時手機號,現在行不通了。
因為手機號是實名制的,所以一些 APP就可以通過用戶的手機號綁定來實現實名認證流程,這樣對於用戶而言更加便捷 。按現在的趨勢,未來手機號可能能證明一個人的身份。
綜上,現在各類APP之所以要讀通訊錄,主要原因就是: 收集信息+實名制要求 。為了避免我們信息的泄露,建議大家在安裝APP時拒絕此許可權申請。當然了,有些APP如果讀不了通訊錄許可權,甚至都無法正常運行,對於這類APP,如果必要則開啟通訊錄許可權即可。
前面有回答說APP查看我們的通訊錄和通話記錄,是出於風控和實名制要求,很抱歉,我不認可這個理由哦。網貸/小額貸公司控制風險,要求的是貸款人提供身份證件,本人還要刷臉,聯系電話也要驗證的,哪有事後查看通訊記錄、通話記錄來控制風險的?真這么厲害,網路水軍早被剿滅的乾乾凈凈。
真正的原因, 是 APP開發商利用通訊錄、通話記錄搜集個人隱私信息,無數人的這些信息匯成大數據,然後開發商利用這些大數據完成營銷、推廣,接地氣兒說就是薅羊毛。
那麼,APP開發商是如何利用大數據營銷的呢?
首先,需要搜集用戶信息,APP查看我們的通訊錄、通話記錄就是在搜集信息:通訊錄記載了我們的社交信息(包括朋友、親屬、同事等),而通話記錄可以反映通話頻次、地理信息,從而分析出社交偏好、愛好等重要的個人隱私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推送相應的廣告。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的通訊記錄里有外賣電話,而且每個月有6次(列了個日常數字,方便說明)和外賣通話記錄,連續四五個月都是如此,那麼你的個人畫像為喜歡 美食 ,而且愛用外賣的方式解決,APP開發商分析出這條信息後,可以通過APP向你彈送外賣廣告,展開營銷。
實際上,APP開發商還有一種簡單粗暴的營銷推廣方式,查看你的通訊錄後,再通過同步通訊錄的方式,告訴你通訊錄中其他聯系人:」你的好友XX正在使用XXAPP「,通過簡訊的形式誘導他們下載該APP。
總之,除去部分APP為運行 正常 功能(外賣APP、地圖APP必須索要定位許可權,美顏APP必須索要攝像頭許可權,否則無法運用正常功能)而索要用戶必要許可權外,有部分APP向用戶索要過多許可權,就屬於為營銷而惡意侵犯隱私了。
這種APP,如果不是通訊類的還必須要允許訪問通訊錄聯系人等,那麼多半就是個流氓軟體!
一般來說正規的APP只會建議開啟通訊錄,這些APP對我們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它們無非是先根據你的通訊錄幫你找到其他也正在使用這款軟體的朋友,或是「自作主張」的推薦給通訊錄中的其他人,這種許可權我們完全可以選擇不開啟,對正常使用該軟體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如果以後需要開啟也可以自己手動打開。
除了正規APP,其他的流氓軟體不但會要求開啟通訊錄、通話記錄,有些甚至會要求必須打開地理位置、允許刪除通話記錄、讀取簡訊等,如果不允許,軟體就無法使用一直閃退,這個時候建議大家還是直接刪掉這個軟體吧,否則你就會像「裸奔」一樣暴露在這款APP面前。
舉個例子,網路地圖也會要求打開地理位置許可權,但不打開同樣可以進入軟體,大不了就是無法獲取當前位置沒辦法導航,手動輸入位置後就可以查看路線了,在這種大數據時代,很多APP都在通過收集用戶個人信息賺錢,如果允許了惡意APP查看通訊錄,他們很有可能會根據你的通話記錄和通訊錄找到你的家人朋友然後把這些電話號捆綁出售。
下載APP時,最好選擇正規的應用商店或官網,下載之前先查看軟體有沒有非常過分的許可權要求以及下載人數和有沒有廣告,並不是說應用商店的軟體就一定是非常安全和正規的,凡事沒有絕對,他們完全可以不帶任何病毒或捆綁插件只需要開啟你的手機許可權,然後販賣。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我本身是一個APP開發者 ,所以,知道的較多。
目前,你能知道很多APP需要查看你的通訊錄、通話記錄, 這個事情本身是好事。
安卓手機
放在以前,安卓手機要訪問你的手機內存、通訊錄、通話記錄, 你根本不知道!
為什麼這么說?
在以前,安卓手機系統還沒有那麼完善,但是其用戶已經非常的多了。
需求變多之後,不光催生了一大堆的APP開發人員,也讓某些人,產生了不好的想法。
那個時期,想什麼流氓軟體,你安裝了之後,根本卸載不了。
像什麼劫持APP頁面的流氓APP,也有很多。
系統完善
現在,安卓手機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完善了。
現在要訪問手機的私密, 就要獲取許可權。
而獲取數據,必須在用戶授權後,才能獲取到數據!
通訊錄,通話記錄用來幹啥?
不同公司的不同APP,都會訪問不同的許可權。
其中,獲取通訊錄許可權的比較多。
那麼獲取這方面許可權為了干什麼?
一種是為了產品更好的推廣 ,當獲取到了通訊錄之後,就可以對比手機中的人群,那些還沒有注冊,那些已經注冊。
沒注冊的可以邀請,注冊了的可以互動,增加用戶粘性。
另一種,就是金融類APP了 ,他們獲取通訊錄,通話記錄,是為了風險控制。
比如說貸款APP,就要獲取你手機的通訊錄信息,來記錄你的聯系人,為了以後方便追帳。
那可以用新手機嗎?
可以,但是這些公司的風控部門查不到通訊錄信息,就會考慮要不要給你放款。
同理,通話記錄也是如此!
當然,是否要授權給對應的APP,需要自己把握,如果你相信這款APP,那就授權,不相信,那就不授權,不使用!
比如,使用一個記事本的APP,它要訪問你的攝像頭、存儲許可權。
但你只想當一個記事本使用,這個時候,你覺得沒必要,就不授權。
如果不授權就用不了,卸了這種流氓軟體,換一個吧!
現在大多數安卓應用都會讀取你的聯系人、位置等許可權。
雖然安卓系統可以禁止這些應用讀取關鍵許可權,但有的應用不開放相關許可權的話就無法啟動,非常令人頭疼。那麼這些應用取得這些許可權究竟有什麼用呢?目前應用經常用到的許可權有以下幾種:
一、聯系人
這是最普遍的,幾乎所有安卓應用都會讀取你的通訊錄聯系人。從功能上來講,讀取聯系人可以判斷你的親朋好友中有沒有人使用同樣的應用。比如微信的「添加朋友」裡面有一個「手機聯系人」,就需要用到手機通訊錄的許可權。通過這個許可權可以看到你的通訊錄中有誰也在用微信,方便添加好友。
當然,通訊錄屬於比較敏感的許可權,正規的應用如果你不給它這個許可權也能夠正常使用,只不過類似查找通訊錄好友的功能就用無法開啟了。
二、位置
幾乎所有的手機應用APP都會要求獲取你的位置,因為只有知道你的位置才能夠確定你是哪裡人,需要什麼生活服務。比如天氣、外賣、叫車、本地新聞等功能,沒有位置許可權根本無法正常工作。如果你把微信的位置許可權給關閉了,它就會拒絕啟動。
另外手機的一些關鍵功能也許要位置全新,比如蘋果的「查找我的iPhone」就是通過定位來實現的,如果關閉了位置功能,就無法定位手機的位置,手機丟失了也就無法再找回來了。
三、讀取和發送簡訊
和簡訊相關的許可權就比較敏感了,因為簡訊中包含了很多隱私內容,比如銀行的帳號、驗證碼甚至密碼等。如果泄露了這些關鍵簡訊內容,後果不堪設想。
而如果給予應用發送簡訊的許可權,一些不正規的應用就有可能會在後台偷偷發送一些訂購收費服務的簡訊,比如彩鈴、 游戲 虛擬道具等。甚至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吸干用戶的話費。所以一般情況下應該禁止應用讀取和發送簡訊。
當然,讓應用讀取簡訊也有一個好處,就是當接受驗證碼的時候,應用可以自動讀取驗證碼中的內容,省的用戶再手動填寫驗證碼。這一功能在手機支付等需要驗證碼的場合比較方便。
四、手機識別碼
這個許可權幾乎所有的應用都會用到,手機識別碼可以幫助應用確定你使用的是什麼型號的手機,這對於用戶來說基本上沒有什麼用。但對於應用開發者卻十分有幫助,它可以幫助應用開發者統計使用這款應用的手機型號有哪些,有時候可以針對一些熱門手機開發專門的功能。
比如iPhone 6s之後的蘋果手機都配備了壓感屏幕,一些應用就可以針對這種屏幕設計快捷菜單,並且根據手機識別碼來判斷,如果是iPhone 6s之後的手機,就可以啟動壓感屏幕的功能。
五、攝像頭
很多用戶覺得攝像頭功能十分敏感,擔心應用擁有攝像頭許可權之後會泄露隱私。但是現在很多應用都有掃一掃功能,如果不給它攝像頭許可權,那麼掃一掃就無法正常使用了。當然如果一款應用不具備任何掃碼和拍照功能,卻要求攝像頭許可權,這個時候就需要注意了。
六、讀寫存儲空間
這應該是比較基本的許可權了,因為如果無法讀寫存儲空間的話,應用就無法往手機中增加內容,比如下載和保存圖片、視頻什麼的。 游戲 也許要通過寫入存儲空間來完成版本更新。幾乎所有的應用都會用到讀寫存儲空間的許可權。
目前的手機APP在安裝時都會索取用戶手機上的相應功能,比如讀取通訊錄和通話記錄、定位手機所在位置、攝像頭使用許可權等,有些APP要求的一些許可權與其主要功能毫不相干。手機APP過度索取用戶手機信息,這種情況可以分為三類:一種是申請獲得用戶隱私信息的許可權留作備用,但是並不上傳到其公司伺服器;第二種是申請獲得用戶的隱私信息許可權,然後將用戶的隱私信息上傳到其公司;第三種情況就是濫用已經上傳到公司的用戶隱私,包括用戶的通訊錄、通話記錄及定位等隱私信息。
智能手機普及以後,手機APP尋求的許可權越來越多。目前,一款手機APP只有具備了社交功能,可以做二次營銷,才更有價值,也才能獲得風險投資的青睞。「比如這個手電筒類APP,獲取用戶的定位信息後,就可以推送機主所在位置周邊商家的廣告。藉助對用戶定位信息,這款APP的商業價值就放大了。」
現在很多人習慣在手機上使用打車軟體,拼車在都市白領中也很流行。國內有個拼車手機APP,安裝時要求用戶允許讀取手機里的通訊錄。但是,拼車去年公開提供下載的版本卻偷偷將用戶通訊錄上傳到本公司,而且竟然是以明文的方式上傳用戶手機號碼,沒有加密,任何有能力截獲該信息的人都能看到該手機APP上傳的用戶通訊錄,就如同在讀一個Word文檔一樣。
另外一款手機APP,會將用戶手機里的簡訊內容上傳給本公司,而且在上傳的時候,僅僅做過簡單的編碼。技術人員說,正版軟體使用明文上傳手機用戶隱私信息最大的安全風險在於遭遇中間人攻擊,如手機用戶連接不安全的WiFi後,不法分子攔截了手機和WiFi之間的通信,這些使用明文傳輸的個人隱私數據就會直接被非法獲取。
總結
現在很多手機應用都要求各種各樣的許可權,其中以聯系人、簡訊、位置和手機識別碼最為普遍,一方面是因為這幾個許可權的確是最常用到的。另一方,很多軟體公司也在手機這些和用戶隱私擦邊的敏感數據,然後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方式,來判斷用戶的喜好,並推送相關的廣告內容。
比如用戶在手機瀏覽器中搜索某款3C產品的信息,隨後打開某東、某寶的應用之後,有很大機率能夠看到相關3C產品的廣告。這就是因為購物應用讀取了用戶的瀏覽器搜索記錄,然後自動判斷用戶對這些產品有需求,從而開始有針對性的推送相關的廣告。
盡管這些功能會讓人產生隱私被窺探的感覺,但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其實也是有一定幫助的。不過有一定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裝一些來歷不明的應用時一定要注意避免開放關鍵許可權,比如簡訊的讀取和發送、相冊的讀取等。現在國產手機的系統也都做的十分人性化,在應用使用關鍵許可權的時候都會有彈窗提示,盡可能的保護了用戶的隱私不被泄露。
手機APP調用我們的通訊錄信息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那麼,一起來看看APP為何會調用通訊錄信息,又該如何避免個人信息的泄露呢?
手機軟體APP為何會查看我們的通訊錄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良性調用,常見需要調用通訊錄的多為一些社交軟體。例如微信、QQ、飛聊等軟體,調用我們通訊錄的信息有利於軟體快速的幫助我們建立社交圈,這樣用戶可以靈活的選擇是否添加通訊錄中的好友。同時,通過用戶關系的捆綁,能夠增強用戶使用軟體的黏性,避免用戶出現流失。
其次,我們再來說說惡性調用。分為兩種情況,一類軟體安裝時會詢問您是否授權訪問,一類軟體會偷偷在後台盜用您的相關信息。此類調用並非軟體功能所需,而是淡村的為了獲取個人數據,通過販賣個人數據來獲得非法的利潤。
如何杜絕手機軟體的惡意調用
蘋果的iOS系統相對來說要好一些,只要軟體安裝均需要通過蘋果商城才能下載使用(不過,蘋果手機自帶的後門程序較多,對於信息安全要就較高的也不建議使用)。問題較為嚴重的就是安卓手機,安卓手機軟體安裝的靈活性太強,無法確定隨意安裝的程序中是否存在惡意軟體。這里建議大家使用手機廠家內置的軟體市場進行下載,畢竟所有上傳的軟體已由廠商為我們進行了初次的把關。除此之外,對於較為默生的軟體,安裝時需要調用通訊錄信息時,可以選擇不允許,當軟體具體使用通訊錄信息時在進行放行。
對於一些陌生網站,大家也盡量不要填寫個人數據。例如默些以手機號碼來進行算命的網站,輸入姓名的網站等等,殊不知,個人信息就這樣悄悄的泄露出去。
不知道您是否因為個人信息的泄露遇到騷擾電話呢,最終是如何處理的呢?
現在的手機應用對用戶許可權的索取越來越多,他們的理由是讓軟體可以更好的運行。 實際上,建議大家在安裝完軟體打開後,當提示說索要通訊錄許可權時,盡量點擊取消,不要給通訊錄許可權。 其他的許可權,可根據軟體的性質,適當的給到它,從而保證軟體功能完整。
最近幾年還好了些,因為手機系統的不斷升級,加強了用戶關系,所以軟體索要許可權都有提示,在早期的時候,連提示都沒有,當我們打開軟體後,默認獲取它想要的許可權。
如今人們的很多信息都是保存在手機里的,通訊錄也是最有價值的信息。所以, 很多軟體啟動後在索要一些必要許可權的同時,也會索要通訊錄許可權,這種情況下是可以完全不給它的,而且,不給它也並不會影響使用。
就拿支付寶來說,這是阿里巴巴旗下的APP,不管是安全性還是信任度方面,肯定是問題的吧。但是我也不會給它通訊錄許可權,照樣使用的很正常。雖然每次通過支付寶給手機繳費的時候會提示我打開通訊錄許可權,但我每次都是自己手動輸入,也照樣不會存在使用問題。
試想一下你會發現,連支付寶這樣的軟體不給它通訊錄許可權都可以很好的運行,其他一些功能型的應用(如某某相機、某某天氣等)給它通訊錄許可權有何用?
現在大環境比較好,流氓軟體相對少了很多。但也不乏一些軟體,根本用不到通訊錄,而還是會索要用戶的通訊錄許可權。其實也是為了做營銷、做推廣之類的。在此, 特意提醒大家,對於金融類的APP,一定別給它們通訊錄許可權。否則的話,它們會通過分析你的通訊錄列表、信息等,以後給你或你通訊列表裡的人發各種垃圾廣告。
其實,如果你有留意的話就會發現,大部分APP在使用過程中並沒有需要通訊錄信息的,可是首次打開的時候卻都會索要這一許可權。站在用戶角度來看的話,你可能沒有什麼損失,這只是你不知道,但站在開發商角度的話,它們就又獲取了一批「手機號碼」以及可供它們分析的簡訊「信息」。對於不良的開發商,可能就會做一些別有用心的事兒了。
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 當我們首次打開剛剛安裝的軟體時,不管它是什麼軟體,都不要給它通訊錄許可權。假如在後續使用時候,發現該軟體確實需要此許可權才能正常運行的話,那麼可根據需要決定,要不要給它許可權。這樣,就能很好的保護自己的通訊信息不被泄露。
我是程序員愛編程,我從事互聯網軟體開發多年,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認為一些手機app在運行時會要求獲取相應許可權,我們要根據該app的性質和功能來判斷它是否應該獲取該項許可權。
獲取手機通訊錄訪問許可權
一般情況下,帶有社交性質的app都會要求獲取手機通訊錄的訪問許可權,例如qq、微信、飛聊等等。它的目的是為了根據你通訊錄的手機號為我們推薦你的潛在好友。我們也可以選擇不開啟,app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之後我們也可以在軟體設置中手動開啟。
獲取手機位置的許可權
手機定位對於我們來講也非常重要,一般帶有導航性質的app會要求獲取手機位置許可權,例如各種地圖、美團、各種快遞等等。它的目的是定位我們的位置,為我們提供一些身邊的服務。同樣我們也可以選擇不開啟,之後在軟體設置中開啟。
獲取通話記錄的訪問許可權
說實話,這項許可權在我使用的app中還沒有遇到過,估計那些輔助撥號軟體和輔助簡訊軟體會用到吧,例如無憂通話錄音等等。我覺得通話記錄和簡訊過於私密,不建議對任何軟體開通通話記錄和簡訊的訪問許可權。
所以,我們要根據軟體的用途來判斷我們是否需要提供相應的許可權給它, 如果我們不賦予許可權app就不能用,那一定是流氓軟體,一定要遠離。
很簡單啊,人家要你的數據,要你的關系鏈,進行推廣和二次營銷,從而獲得更多的用戶或者收益!
APP讀取通訊錄後就可以知道你這個當前用戶有哪些聯系人,是怎樣一個關系鏈情況,同時通過其後台的大數據進行分析統計,然後再有針對性的對你通訊錄上的人進行騷擾營銷,最簡單的方式可能就是發一條簡訊。
這里我舉個例子,之前我經常收到脈脈的簡訊,上面寫的是這樣的:xx,某某對你很期待!ta向你發出邀請,希望添加你為最重要的職場人脈等等。
我一看,這某某就是我以前的同事,第一反映就想點簡訊中的鏈接。你看,脈脈這營銷手段是可以的吧!其實這就是讀取對方的通訊錄後,系統自動根據通訊錄上的手機號進行自動發送,從而誘導你來安裝他的APP。由於通訊錄上的聯系人,基本上都是和你相關和認識的人,利用這種關系來進行營銷,人們的戒備心理會不自然的下降,很容易上鉤。而脈脈這種方式,還算 是 簡單粗暴的,完全還可以更精準更隱蔽。
所以你知道現在為什麼詐騙電話、垃圾簡訊這么多嗎?很大程度就是我們把自己的信息交出去了,然後人家APP廠商再進行二次開發,好點的廠商就自己用,惡心點的就將你的信息在轉手出去,然後咱們的信息就在黑色產業鏈中被充分利用。
現在我們的手機號承載著太多內容了,很多服務的帳號都是直接以手機號注冊的,雖然注冊時省事了,但是你的帳號安全性也更差了,APP讀取下通訊錄這些信息全有了。所以,對於莫名索取我們通訊錄的APP應該說NO,而不是隨意開放這個許可權,並且是第一讀取時就制止,等後續禁止就已經晚了。
感謝閱讀,給點個贊鼓勵下吧,歡迎關注【羅氏蟲社】,謝謝!
手機通訊錄涉及個人隱私,手機軟體獲取通訊錄的情況主要有三種:(1)有些軟體的功能需要獲得讀取手機通訊錄許可權才能正常運行,比如說手機備份、手機安全衛士、騷擾電話攔截等軟體。(2)有些軟體對於查看通訊錄許可權是非必要的,譬如很多社交軟體會詢問是否同意讀取通訊錄,如果你不需要使用社交軟體直接關聯通訊錄聯系人的賬號,沒必要把這一項授權給它們。(3)還有部分「野蠻」軟體的功能與通訊錄無關,但是非要獲取查看通訊錄的許可權,才讓用戶正常使用該軟體,其目的極有可能是竊取用戶的通訊錄隱私。
「野蠻」軟體為什麼非要查看用戶通訊錄?①掌握用戶的隱私信息和相關聯系人,非法出售以謀取利益。他們一般把隱私數據賣給業務營銷類、金融借貸類或者詐騙分子,造成用戶經常接到騷擾電話、詐騙簡訊等。②大部分軟體是免費的,絕大多數軟體開發者是通過廣告獲取利益,如果獲取了用戶的隱私信息,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建立用戶畫像,更精準地投放廣告和推送內容。
手機通訊錄許可權,不要隨意授權,辨別清楚該軟體是不是真的需要此許可權,盡可能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被泄露。
『伍』 請問,手機上每個app都要獲取定位信息是什麼意思
現在很多的app都會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沒有一個安全的審核機制,應用商城的app審核太簡單,所以這也是安卓機的一個弱勢,大家玩手機,一些app的來源最好還是搞清楚再裝,不要什麼都裝進去,這個對自己的信息是一個隱患,畢竟大家很多的支付都使用的手機,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陸』 為什麼幾乎所有App都要求獲取位置許可權
這是設計師和程序員設計的時候設定的,都希望多獲取用戶的隱私和數據
『柒』 為什麼很多app程序都想知道位置定位
比如打車軟體,團購軟體等等,都需要定位你所在位置,也不排除有些惡意的APP,收集用戶信息。
『捌』 為什麼手機上所有的音樂軟體都要獲取手機位置信息這是必要的嗎
這個是每個軟體都自帶的,獲取手機位置只是為了統計它這軟體的使用地區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