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程序員如何讓自己的程序少出BUG(轉)
軟體測試心得
,而且還經常寫一些工作上的事,現在感覺自己老了似的,開始轉型了,會選擇寫一些總結而不是瑣碎,也許這是我以後當領導的徵兆吧。
程序員是善於思考的一個職業,做過這行的都知道,寫一個程序的過程都要經過構思、設計、寫代碼、測試到最後運行這幾個步驟。慢慢地,這個習慣也被搬到了生活中,現在我才覺得,我平時做事這么的冷靜善思考原來是工作影響的原因。
象我一樣,大多程序員都有一個毛病,或者說一個習慣,自己編寫過的代碼都不願意測試,他們憑著自己的習慣,理論上完成了代碼的編寫就認為自己的工作結束了,剩下的工作應該交給測試人員了。但實際上來講,如果代碼存在BUG,造成軟體在運行期出錯,那麼測試人員和客戶肯定會發現這些BUG的,再等到測試人員或者客戶把BUG反饋回來的時候代價就已經很大了,不僅僅是時間的浪費,更重要的還有1、影響了客戶對產品以及公司的信任度,2、影響了程序員自己的聲譽,3、影響了代碼的可讀性以及質量,4、增加 了DEBUG的難度,5、對程序員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首先,程序員應該克服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點,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每個程序員都有自己的編程習慣,而且每個程序員對自己剛剛完成的程序都會信心百倍的說「絕對沒問題」,實際上這種想法很正常,因為每段代碼都是通過程序員認真謹慎的思考和設計之後才寫出來的,在設計時已經排除了很多問題,所以程序員不會將自己認為不正確的判斷寫到程序里,但這僅僅是理論上的想法,但人哪有不反錯的時候。其實程序員在讀其他人寫的程序的時候,就會很謹慎,仔細找到程序上的錯誤,但對自己的代碼就很難這樣做,如果把這種謹慎應用到自己的代碼上來,BUG會減少到最少。軟體工程所說的各階段工作想必大家都清楚,前期的設計以及需求分析才是一個軟體工程的重點,這里也是花費時間最多的地方,當對要寫的程序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之後再動手編寫代碼。
第二,剛剛提到的前期設計,是指在編寫代碼之前所作的工作,這要求程序員對系統的整個結構以及邏輯有很清楚的理解,這也要求對系統的需求做到位。我沒有寫過文檔,所以這里不談文檔了。思路清晰很重要,但每個人並不能將系統的整個設計思路都記在腦袋裡,那最好就寫下來,特別是一些復雜的邏輯結構關系還有復雜的演算法。
第三,代碼的編寫,要盡量減少拼寫的錯誤,嚴禁使用關鍵字作為變數來使用,要盡量做到代碼模塊化,並且保證其正確性和可重復使用性。因為是模塊組成的,寫過之後可以將每個模塊部分單獨測試,因為代碼量少了質量自然提高了。對順序執行要求很高的函數盡量不採用調用子函數的方法,讓程序按順序走吧。
第四:代碼檢查以及系統功能測試,這是保證代碼質量的最後一步了,我們可以寫一些代碼模塊或者小工具來進行測試工作,跟蹤變數值的變化,使用一些小技巧在這個階段都是必要的,這里和測試人員的測試不同之處在於:仍然讓程序員的注意力放在其自己的代碼范圍內,減小了排錯的難度。
按照如上步驟來走的話,那麼我想你的系統應該足夠健壯了。
把對待別人代碼的態度放到自己的代碼上來,也就是反復的Review自己的代碼檢查邏輯錯誤也是相當好的辦法。別把自己辛苦寫的代碼看的很值錢,在團隊中盡量與別人分享、Review代碼這是實際工作的經驗。
作為一個優秀的程序員要具備這些習慣,看自己的代碼就象對待自己的一樣,愛惜、呵護是必須的,同時也要象園丁一樣及時修剪多於的樹枝來讓自己的代碼走正確的道路。
Ⅱ 程序員怎麼樣保證自己的程序沒有BUG!
但大部分程序員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不太願意測試自己的代碼。他們草草的調式完成以後就認為工作結束,測試那是測試人員的工作。 1. 影響了程序員自己的聲譽 2. 影響了產品的質量 3. 影響了客戶的信任度 4. 這個時候再 DEBUG 難度增大了許多。 大的不說,就說多自己聲譽的影響吧。如果你的程序總會有這樣那樣的 BUG ,你得到收益會減少,即使你寫了很多代碼。 程序員必須克服一些自身的致命缺點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個問題是什麼?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程序員對自己的代碼都非常寬容,認為那是正確的沒有問題。實際上這種想法比較正常,程序是通過程序員思考和設計之後才寫出來,程序員不會將自己認為不正確的東西寫到代碼里,而到這個時候都一直假設程序是正確的;但人非聖賢,怎麼可能不犯錯誤來。實際上程序員在對待其他程序員時候的態度就很好,帶著一種挑剔和學習的態度;但一旦對待自己的代碼就很難這么做;這就是最致命的。程序員也必須對自己的代碼帶著挑剔和學習的態度;這個基礎是假設自己的代碼是錯誤的,然後需要做的是怎麼樣證明自己的代碼是正確的。程序員自身可以在程序生成的每個階段做這些工作:仔細的設計(這個時候畫點時間是值得的,必須保證我們對自己的程序有清晰的輪廓後才能開始動手寫)、編寫代碼時、單元測試(單元測試的重要性就不在贅婿了)、功能測試。 仔細的設計:這個的仔細是說在程序員編寫代碼之前,其必須對代碼的整個結構以及邏輯結構有明確的清晰的了解,只有這個時候才可以去寫代碼。這里沒有談到文檔,但我說到了一定要清晰的思路,但清晰的思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腦袋中直接形成的,很多人都是普通人,沒有辦法在腦袋瓜中把所有問題都想清楚,那麼就記下來,特別對於復雜的邏輯。 編寫代碼:對於沒有把握的代碼,例如:新設計的演算法,最好保證其正確性。可以單獨將這部分測試,這可以讓代碼模塊化的同時又保證了代碼的正確性。一句話:少量的代碼保證質量還是比較簡單的。 單元測試:單元測試的重要性不在贅敘了,現在也有許多工具可以幫助程序員並減少工作量。 功能測試:程序員保證自己代碼質量的最後一關;為了做這樣的工作我們可能必須寫一些代碼來測試,甚至是測試工作。使用大量的 CASE 來測試,以及錯誤的 CASE 。這里和測試人員的測試不同之處在於:仍然讓程序員的注意力放在其自己的代碼范圍內,減小了排錯的難度。 如果你通過了以上的步驟都找不出你程序中有任何問題的話,那麼我想你的程序應該足夠健壯了。其實還有一點必須說明的就是:代碼 REVIEW 。 前面說道了程序員對待別人代碼的態度是挑剔和學習的態度,所以讓其他程序員來 REVIEW 你的代碼也是檢查程序有沒有邏輯錯誤的很好的辦法。團隊中應該交叉 REVIEW 代碼,這是實踐的經驗。 作為一個好的程序員必須有以上的習慣,以及對待自己代碼象孩子一樣,我們要愛惜我們的代碼,同時也要讓代碼走正確的路。
Ⅲ 評「程序員怎麼樣才能保證自己的程序沒有BUG」
復核代碼的目的有:
* 檢查代碼是否規范,如命名規范,注釋
* 保證一段代碼至少有兩人共同熟悉,可以由任一人來更改。
* 審察未文檔化的細節設計,即由代碼直接表達的設計,由代碼人口述設計並對照代碼
我認為程序員永遠都不會有100%的自信。
即使程序已經發布,被用戶接受很長時間,只有好評沒有抱怨,依舊不能確認有沒有錯誤。
只能假定錯誤是永恆的,它們一直在那裡,只是不到條件爆發。
一個程序員能做的就是,排除所有膚淺的錯誤,加大隱藏錯誤出現的幾率並找到它們,
採用一些容錯性代碼減小可能的錯誤,減少程序發布後爆發的機率。
測試的目的是為了發現錯誤,
沒有100%覆蓋的測試。就是說,總是有一些狀態是測試不到的。
代碼人員認為不可避免地存在錯誤,需要測試,測試人員認為測試覆蓋度不可能100%,還是要代碼小心。
這是一個頭痛的問題,結果是沒有完美的程序。
單元測試是白箱測試,可以根據代碼實現將注意力放到最關鍵的部位。
但仍然不是100%覆蓋的。
單元測試一般針對的是邊界數據,不要求覆蓋度,而更要求有效性。
其目的更主要的是保證代碼更改不會破壞原有的正確性,是提供保障而不是查找故障。
保證沒有錯誤的唯一方法是不寫代碼,減少錯誤的最好方法是少寫代碼。
簡單的設計和實現是減少錯誤的最佳方法。簡單的代碼錯誤必定少。
畫蛇添足式的功能則是最大的錯誤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