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華民國時期有哪些人享受了國葬待遇
中華民國時期
1916年12月18日,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國葬法》。
蔡鍔:1917年4月12日國葬於長沙嶽麓山
黃興:1917年4月15日國葬於長沙嶽麓山
孫中山:1925年3月14日國會非常會議決議國葬。1929年6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舉行「奉安大典」,國葬於南京中山陵
1930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頒發第二部《國葬法》。
譚延闓:1930年9月國葬於南京靈谷寺
盧師諦:1930年12月去世,國葬於南京紫金山
黎元洪:1935年11月24日國葬於武昌卓刀泉南土宮山
段祺瑞:1936年11月2日國葬於北京香山
胡漢民:1936年6月17日國葬於廣州市郊
邵元沖:1937年3月9日國葬
朱培德:1937年3月13日國葬
唐繼堯:1937年12月25日國葬
劉湘:1938年2月14日國葬於成都市郊
謝持:1939年5月6日國葬於成都市郊
林森:1943年8月國葬於重慶市
蔡元培:1947年5月10日國葬於香港
張自忠:1940年5月28日國葬於重慶林園
佟麟閣:1946年7月28日國葬北京藍澗溝
1948年5月19日,國務會議通過六先烈國葬案,為柏文蔚、陳其美、張繼、郝夢齡、李家鈺、覃振6人舉行國葬
戴季陶:1949年4月國葬於成都
1918-1925年間廣州政權所舉行的國葬
程璧光:1918年3月2日國葬
李仲麟:1920年國葬,1928年遷墓穴至嶽麓山
林修梅:1921年國葬,1928年遷墓穴至嶽麓山
伍廷芳:1924年12月3日國葬
廖仲愷:1925年8月國葬於廣州沙河頂駟馬崗,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再次以國葬儀式附葬於中山陵旁
㈡ 請問舊中國具體有誰被國葬
蔡鍔、黃興、李仲麟、林修梅、譚延闓、覃振、孫中山、廖仲愷、胡漢民、程璧光、陳其美、邵元沖、蔡元培、戴季陶、盧師諦、謝持、劉湘、李家鈺、段祺瑞、柏文蔚、張繼、郝夢齡、唐繼堯、朱培德、林森、張自忠、袁世凱和黎元洪
㈢ 近代史上,首位被實行國葬的人是誰
我國近代史上被實行國葬的第一人是誰?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會想到,蔡鍔、黃興。這句話說對,但是不完全正確!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國葬法》,是1916年12月由民國國會通過的。第一個享受這個國葬法的人是蔡鍔、黃興。蔡鍔黃興分別病逝於1916年11月8日、1916年10月31日。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就任民國總統,鑒於蔡鍔、黃興所作的貢獻,他們一起,成為享受國葬法的第一人
隆裕太後劇照(范冰冰飾)
作為一個已經遜位的前朝太後,為何能受到如此隆重的國葬級待遇?隆裕太後最大貢獻,就是使清朝順利退位,還政於民。當時清朝分為兩派,大部分皇室宗王都主張要和革命黨人拼個魚死網破,如果這樣的話,中國又該陷入幾十年的血腥內戰中。她同意宣統皇帝退位時,遭到眾大臣的反對。最後,隆裕太後召集袁世凱、奕劻商議國事,最後表態說,此事全權交給你們辦,辦不好不怪你們,皇帝小,將來長大了也不怨你們,都是我自己的主意。此事,王公大臣還是不同意,此時,隆裕太後再次表態說,這不僅僅是我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安好,就好
㈣ 享受國葬的三個香港人是誰
安子介、霍英東、庄世平
安子介:傑出的社會活動家、著名愛國人士、香港知名實業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安子介先生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高度評價安子介「對國家、對香港社會的重要貢獻」,稱贊安子介「為香港回歸和『一國兩制』的實施竭盡全力」,「不愧為愛國愛港人士的一面旗幟」。
霍英東:霍英東在50年代就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霍英東冒險為內地運送戰略物資,跟北京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單單是這件事情霍英東就立下了汗馬功勞。
庄世平:庄世平是富豪,曾經坐擁千億身家。不過庄世平甘於清貧,不住豪宅,一生是兩袖清風。庄世平創業一生都是為了祖國,庄世平從青年時期開始,直到自己97歲去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為國家金融事業,還有經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國葬以國家名義為有特殊功勛的人舉行的葬禮。國葬屬於一種葬禮的規格,代表了國家對逝者高度的崇敬。國葬在許多國家都存在,如中國、日本、美國、韓國等。
世界許多國家都舉行過國葬,享受國葬者的身份和具體儀式各不相同。通常來說,國葬儀式都會採用國旗元素——用國旗包裹棺槨或進行降半旗儀式、進行全國悼念以及鳴炮致哀。
一些政府參與操辦的高規格葬禮有類似國葬的成分,並從下列方面可分成等級:
官方訃告用詞、媒體報道的顯著程度和持續時間;遺體告別、靈車移送、追悼會儀式的參與規模、到場的政府官員人數和級別;護送去火葬場的禮兵人數、下半旗天數等。
㈤ 新中國國葬6人是誰
有毛主席、宋慶齡、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霍英東,國葬以國家名義為特殊功勛葬禮由人們舉行。葬禮是一種葬禮規范,代表著國家對死者的高度尊重。葬禮存在於中國、日本、美國、韓國等許多國家。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創始人之一,國家名譽主席,偉大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20世紀舉世聞名的偉大女性……年輕時追隨她孫中山獻身革命,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堅定不移,英勇奮斗,始終與中國人民堅定不移、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婦幼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
周恩來,字翔宇,曾用名飛飛、吳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官、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㈥ 誰是中國國葬第一人
近代中國國葬第一人——蔡鍔。
蔡鍔(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 ,漢族,湖南邵陽人,近代偉大的愛國者,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 ,中華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
蔡鍔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時期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另一件是四年後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其遺著被編為《蔡松坡先生遺集》 。
拓展資料:
蔡鍔在一生中,注意辨別政治風雲,順應歷史潮流,投身革命運動;在軍事理論和戰爭實踐方面都作出了較突出的貢獻。特別是在護國戰爭中,他抱病參戰,指揮劣勢軍隊頂住了優勢敵人的進攻,逼迫敵軍停戰議和,表現了他堅定不移、臨危不懼的精神和為國為民戰斗到底的英雄氣概。
在作戰指導方面,他注意及時總結經驗,克服初戰時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面性,根據戰場態勢的變化,及時修改作戰計劃,調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動,避免被動,基本體現了他自己所主張的"因時以制宜,審勢以求當,未可稍有拘滯"的戰爭指導思想。
㈦ 什麼是國葬,國葬的規格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國葬
國葬是以國家名義為有特殊功勛的人舉行的葬禮。
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2018)無公開的國葬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規定,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政協主席等人逝世後可下半旗致哀。一些政府參與操辦的高規格葬禮有類似國葬的成分,並從下列方面可分成等級:
官方訃告用詞、媒體報道的顯著程度和持續時間;遺體告別、靈車移送、追悼會儀式的參與規模、到場的政府官員人數和級別;護送去火葬場的禮兵人數、下半旗天數等。
實際舉行的葬禮中,規格最高者為毛澤東和鄧小平(其中毛澤東因其遺體沒有安葬,嚴格地說只是悼念儀式而不是葬禮)。這兩次的訃告都以《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的名義發布,同時報紙刊登巨幅遺像,官方媒體對其逝世和悼念的報道持續一個月左右,其各主要儀式均有現任中國共產黨和政府最高領導人出席。
(7)國葬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在一戰前的俄國,沙皇葬禮一般使用專門的豪華靈車來運送靈柩。俄國革命後,斯維爾德羅夫、古比雪夫、列寧、捷爾任斯基、奧爾忠尼啟則等革命領袖的靈柩由黨的領導人從瞻仰大廳扛著前往安葬地,1936年去世的作家高爾基也享受了這一高規格待遇。
1934年謝爾蓋基洛夫遇刺後,聯共(布)在為其舉行葬禮時使用了炮車來運送靈柩。此後在加里寧、日丹諾夫、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等蘇聯國家領導人的葬禮上都採用了這種形式。與西方國家把靈柩放在炮架車或彈葯車上的做法不同,蘇聯是將靈柩直接放在火炮的炮尾或駐炮鋤上。
除了美英蘇等大國的元首政要外,動用炮車運送靈柩的還包括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埃及總統納賽爾、人類第一名宇航員尤里?加加林、蘇聯武器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等人。2010年在俄羅斯墜機身亡的波蘭總統卡欽斯基靈柩安放在蘇制ZIS-3型加農炮的炮架上,牽曳火炮的則是美製悍馬吉普車。
㈧ 香港兩位享受國葬的人是誰
1、霍英東
霍英東在50年代就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霍英東冒險為內地運送戰略物資,跟北京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單單是這件事情霍英東就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霍英東不計成本為國家發展南沙,支持內地經濟的發展,單單是在南沙霍英東家族就砸下了60億。
(8)國葬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霍英東在中國體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可以重返國際奧委會,北京可以成功申辦奧運會,霍英東一家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年霍英東利用私人關系多次宴請國際奧委會主席薩拉蘭奇先生,推動中國申辦奧運會。另外霍英東從80年代就擔任了政協副主席,是副國級的領導人。可以說霍英東去世獲得國葬絕對是實至名歸。
庄世平創業一生都是為了祖國。庄世平從青年時期開始,直到自己97歲去世,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為國家金融事業,還有經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香港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就是庄世平在1949年升起來的,單單是這件事情意義就十分重大。可以說庄世平獲得國葬也是實至名歸。
㈨ 在英國什麼人死後有資格國葬
一般而言,英國的國葬限於在位君主,其他王室成員則可享受禮儀相仿的所謂「皇家禮葬」(Royal Ceremonial Funeral)。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女王王太後2002年去世,便是此待遇。她的葬禮規格和國葬幾乎沒有區別,王冠置放在靈柩上,以炮架為靈車,出發前鳴禮炮41響,有1,500不同兵種的軍人參加禮儀。禮葬與國葬之間主要容易看出的區別,是拖靈車的任務由皇家騎兵炮兵(Royal Horse Artillery)的國王中隊(King's Troop)承擔,而在正式國葬時這則由海軍的代表來做。黛安娜王妃1997年車禍身亡後的葬禮也屬皇家禮葬規格。其他享受國葬待遇的人如果撒切爾夫人死後果真為她舉辦國葬,她就會成為1965年邱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去世以來享此殊榮的第一位首相。 英國上次國葬是邱吉爾首相1965年的葬禮。 而且她也會是過去兩個世紀內僅僅第八個得到這種待遇的非王室成員。邱吉爾是因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的特殊地位得到這種榮譽的。盡管戰前和戰後他的政治立場都有明顯黨派色彩,但戰爭期間他領導的是聯合政府,為此被廣泛視為是個凝聚民心的人物。19世紀的先例19世紀享受國葬待遇的共有五人,其中海軍將領納爾遜勛爵(Lord Nelson)和陸軍將領(也是後來的首相)惠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都是和法國拿破崙(Napoleon)打仗的功臣。另外還有兩個首相,一個是發明「炮艦外交」(Gunboat Diplomacy)的帕默斯頓勛爵(Lord Palmerston),另一個是在19世紀後半葉近30年間數次擔任首相的格拉德斯通(Gladstone)。唯一不是君主也不是軍政領導人而得到國葬的人是進化論的創始人查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