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羅振宇的得到app怎麼樣
僅從一個普通的訂閱者角度來談
對於羅振宇的「羅輯思維」,本來2014年視頻剛火的時候也跟風去看一下,一開始覺得很驚艷,覺得這人牛逼,什麼都能扯,從歷史、經濟、政治、甚至連怎麼泡妞他都懂,反正就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但是聽久了你就會有種「都是一個套路」的感覺,於是後來我就果斷取關了。
不過雖然「羅輯思維」取關了,但因為我喜歡的一個科普作家萬維鋼(同人於野)被羅胖洗腦安利,竟然從美國的大學里辭職了,當了他羅輯思維的節目策劃,還加入了他的得到,開了個叫【精英日課】的專欄,於是果斷地下載了。從此手機里多了一個叫【得到】的APP。我的另一個朋友,比較喜歡李笑來,訂了他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每天我都能得到他關於李笑來的分享。
從內容上來看,【得到】的專欄裡面的作者幾乎都是日更(但從個人感覺來看,李笑來有偷懶投機的感覺,連獲獎名單都要單獨拿出一天來公布),每個作者都是各自領域小有名氣的人,因此初期很容易導入流量,有一幫穩定而小眾的用戶。
可是因為是日更,所以個人的感覺,文章的質量沒有從前這些作者寫的文章那樣有內容,有深入的可讀性了。可以說是拿「速度換深度」。
再結合其他板塊都是一些解讀或者速讀類的信息,基本每天早上開車或者鍛煉的時候可以聽聽,給人總體的感覺是:
「這是一個披著知識口號的資訊類APP。
2. 得到APP是幹嘛的是免費的嗎 得到APP怎麼樣
得到app是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重度學習者可以更便捷、高效地獲取知識。
高省APP傭金更高,模式更好,終端用戶不流失。【高省】是一個自用省錢傭金高,分享推廣賺錢多的平台,網路有幾百萬篇報道,也期待你的加入。古樓導師高省邀請碼518518,注冊送2皇冠會員,送萬元推廣大禮包。
每天會在首頁更新 6 條以語音方式呈現的干貨知識,時間也就兩三分鍾,就像零食一樣適合碎片時間隨即食用,無論你是在食堂排隊還是在家如廁都沒什麼問題,語音也配上了原文文稿方便查看與保存。值得一提的是每段語音都配上了標簽,點開標簽可以查看這個標簽下的所有內容,以及提供了日歷視圖,雖然只是很小的兩個個點,但是方便了用戶對感興趣的內容繼續探索。「得到」的干貨圖書也許是不錯的方式,羅輯思維的團隊將那些原本厚厚幾萬字的書大部分水分去掉,加工成便於用戶快速消費食用的內容。
得到是免費的嗎
得到app裡面是需要充值金額才能再去訂閱或者買電子書閱讀的,所以要看你買的是那本書了!至於怎麼付費的,在余額中你就會看到充值很方便的,只是充值金額是有最少充值的限制的,注意哦!
得到APP怎麼樣
「得到app」在網上似乎廣受詬病,網友們義憤填膺地說「得到」就是個騙錢的APP,他們通常擺出的觀點是:得到只是滿足了大多數人的「知識焦慮感」,而沒有真的改變他人人生的能力。得到的有些課「很爛」「很水」「很淺」。
我認為一個APP的好壞具體怎麼樣是要看使用者怎麼使用這個APP。工具本身沒有錯誤,如果工具犯了什麼錯,那應該是人沒有用好它。
「得到app」,就是個學習工具而已。有人說,工具可不會主動引誘我花錢去用它。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在你面前擺著三把兵器供你選擇,其中兩把泛著淡淡白光,而另外一把金光閃閃。除了觀看,你還有機會各自拿起來試試它們的順手程度,你選哪一把?武器自帶聖光特效,難道是武器的錯嗎?有的人就是試也不試就選了那把好看的,到頭來自己拿不動,砸了腳,這難道也是武器的錯嗎?
我們總說在「信息大爆炸」時代,」獨立思考「很重要。那難道在「知識大爆炸」的空間里,就不需要獨立思考了嗎?學習需要一個目的,目的不同,使用學習工具的方式當然也不同。
如果你的目的就是緩解空閑時間的焦慮感,得到app可以滿足你,你可以學習到很多新概念新名詞,然後在親朋好友面前好好拽一把,告訴自己生活過很充實。
如果你的目的是學以致用,想藉此讓自己的生活更高效、更聰明,那光聽完不行,得毫無保留地照做,得「刻意練習」。
如果你的目的是成為業界大牛,是踏入精英階層。
……那你首先也該明白,你要成為的到底是哪個業界的精英?
當明確了這一點,你會發現得到里你真正需要的課程並不多,而你也一定知道要成為精英,只靠這點知識當然不夠。在領域內尋找更多資源,繼續深耕,是必然選擇。
而有些人不知道,他們不是不能知道,他們是懶得知道,他們是不想知道。
他們抱著更高級的目的做著低等級的事,指望「每天聽本書」就成為什麼精英大牛,幾年了還原地踏步就來噴人家app騙錢……這不明明是自身見識的局限嗎?這樣的人犯錯、被坑不是很正常嗎?蒙著眼睛走夜路,不撞柱子也撞樹啊。
可是他們當然不會怨自己無知無能,所以他們憤懣地去埋怨那個學習工具,埋怨那個提供了一個相對來說是目前國內最有質量的學習工具的團隊。
事實是,人家的課程已經是比較實在的了。
確實,很多知識都是碎片化的,而且方法論、思想、知識混雜無序,這就需要我們通過結構化,可以把每一篇小文章與已經擁有的知識定期建立關聯。同時還需要掌握了自己的學習節奏,雖然每天都聽,但當時那些知識不過是任它們飄在腦海里左沖右撞,能建立新鏈接當然好,建立不了也無所謂。因為每一個專題講完我都會專門再拿出時間來重新梳理,刻意聯結知識體系,繼而又轉化為方法論,徹底為我所用。(本段有干貨)
這個過程很笨拙很刻意,但是「慢即是快」,那些已經轉化為行為的知識我會盡可能不打折扣地照做,那些知識性思想性的東西我會定期復習,我把它們存在雲端筆記里,不要求自己大量記憶,只復習它們之間怎麼聯系,可以怎麼用。
得到app帶給我的是「視野」而我們真正應該深耕的領域,依舊讀書。此外,獨立思考是個珍貴的基礎能力,它能讓你知道如何使用更高級的工具,而非被工具奴役。
3. 羅胖的得到app到底價值有多大呢
得到APP價值不大,有錢買課程,不如花點兒時間刷刷豆瓣讀書的書評,以及一些著名書評類雜志的APP和公眾號上的文章,然後去真正讀點兒書,再做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