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做一個app
製作一個手機APP軟體對於很多人來說都非常的困難,一般都是需要懂得編程才能實現。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不通過編程來製作一個手機APP軟體。這里主要是在應用公園製作平台演示的,製作步驟主要包括軟體起名,圖標上傳,頁面的組織,生成發布,下載應用。下面大家跟隨我的步驟一起來操作一下吧。
操作方法
01
首先進入平台主界面,點擊右上角的登錄,如下圖所示
02
然後大家沒有賬號可以先注冊,有賬號直接登錄,當然也可以進行第三方賬號登錄
03
登錄以後點擊立即製作按鈕,如下圖所示
04
然後選擇一個模板,滑鼠放上去,點擊選擇當前模板,如下圖所示
05
接著給你的軟體起一個名字,並上傳軟體的圖標,如下圖所示
06
然後就進入到具體的頁面設計了,這里大家只需要從右邊拖拽即可,如下圖所示
07
設計完頁面以後,點擊右上角的生成按鈕,如下圖所示
08
最後在應用管理中就可以看到我們製作的APP軟體了,直接下載安裝即可,如下圖所示
『貳』 想做一個APP,想知道你們有沒有什麼好點子
軟體外包就是企業為了專注核心競爭力業務和降低軟體項目成本,將軟體項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發包給提供外包服務的企業完成的軟體需求活動。現在業務流程外包(BPO)已經成為外包服務新的發展趨勢,在未來幾年內將成為外包的主要內容。
軟體開發公司排行榜
華盛恆輝軟體軟體開發公司
五木恆潤開發公司
東軟集團 Neusoft(沈陽)
博彥科技 BeyondSoft(北京)
海輝軟體 HiSoft(大連)
文思 VanceInfo(北京)
浙大網新 Insigma (杭州)
奧博傑天 Objectiva(北京)
浪潮 Inspur(濟南)
軟通動力 iSoftStone(北京 )
最近幾年隨著創業風氣的發起,已經湧起創業項目外包公司的興起,已經不僅僅局限為了降低成本,更多的是為了解決自己僱傭技術人員或者無法管理技術人員的難題。
所謂軟體外包就是一些發達國家的軟體公司將他們的一些非核心的軟體項目通過外包的形式交給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的公司開發,以達到降低軟體開發成本的目的。眾所周知,軟體開發的成本中70%是人力資源成本,所以,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將有效地降低軟體開發的成本。
前面講了軟體外包公司排行榜,如何選擇一個靠譜的公司,開發軟體的費用,簡單來說就是這個軟體需要多少人、做多長時間、人員的工資是多少。對於軟體開發的報價,一般取決於下面幾個因素:
1、軟體開發支持平台:
常見的軟體開發平台包括、B/S和C/S,做的軟體開發是針對其中某一個、還是兩個平台都需要,對應了不同的開發成本。
除了軟體開發本身,很多軟體開發還有管理後台,管理後台的開發成本也需要考慮在內
2、開發人員工資
一般來說,外包項目報價的基礎是開發人員的工資,而工資又是和工作年限、經驗、水平等決定的。這里的開發人員包括產品經理、UI設計師、前端工程師、服務端工程師、.NET和C++工程師等,不同的外包項目需要的開發人員不同。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軟體開發工程師一月工資22000元(工資數值僅舉例),按照每月21.75個工作日來計算每天的開發費用,這里是每天
(22000/21.75)=1000元,如果你考慮20%的利潤,則每天費用變為了1000x(1+20%)=1200元。
(註:現實中,開發人員的工資之外,還有社保等其他人力成本支出)
3、產品功能的復雜程度
產品功能的復雜程度決定了所需要的開發人員和時間,開發需要30人/天和100人/天,價格是不同的。
接前面的例子,如果一個項目需要一個軟體開發工程師30人/天,那麼按照1200元每天的價格,項目總費用就是(1200x30)=36000元。
4、外包團隊經驗和素質
如果是產品功能復雜的項目,外包團隊的素質對最終結果影響很大,而好的團隊則報價自然會更高一些。產品功能簡單的項目,另當別論。
5、外包團隊的所在地
同樣能力的外包團隊,在不同的城市也會導致開發成本的差異,比如在北京、深圳和上海的外包團隊成本自然高一些,因為當地開發人員薪資和其他支出相對更高。
6、客戶預算
如果產品需求很多,但是預算不夠,那也白搭,因此客戶應該根據預算了確定產品功能需求。
當然,一定會有甲乙雙方討價還價的過程,雙方合作共贏才是王道。
『叄』 做好一個app需要准備什麼
1.好的標准,
2.大眾的痛點,
3.過硬的技術,
4.足夠的耐心完成演化。
最基本的四點。
至於商業化的推廣,要靠一點點運氣的。
既然問了這問題,我相信你是希望做好app的,如此再推薦幾本書,有空的時候可以看,《代碼質量》by Diomidis Spinellis ,谷歌和亞馬遜如何做產品 by Chris Vander Mey,技術的話新手多看看官網資料,勤問問stackoverflow。也就差不多這些了。
『肆』 如何去開發一個app,做一個好的app
好的app開發是比較容易的,但是目前APP的推廣起來確實難度比較大,可以選擇定製開發小程序的方式,性價比和成本都還是不錯的。
第1種是賣模板為主的網路公司。
優點是:價格低,幾千塊錢到萬元之間就能搞定,方便,能夠快速上線,微塵小程序就可以實現。
缺點是:修改功能麻煩,這里需要避免低價陷阱,不要到最後才發現模板性的修改功能所花的錢比買模板還貴。而且不是獨立的,一個模本賣給很多商家用,模板不是永久使用的,一般每年都要交年費。
第2種是主流的方式,定製開發為主的網路公司。
優點是:獨一無二的,專為你的企業或者店面定製的,功能你來定,要求你來定,後期修改BUG方便,改東西也很方便,最重要的是永久使用權!!
缺點是:相對價格比較高!!! 定製版的基本費用在上萬元到十幾萬不等!不過貴也有貴的道理吧,畢竟功能做的更全面一點。
最後總結,至於找什麼樣的小程序開發公司?花多少錢來開發?還是需要看貴公司准備的預算這塊!希望對大家有用!
『伍』 開發一個APP的詳細流程有什麼
開發一個APP的詳細流程有什麼
按照時間規定,我們分為以下七個階段:
1、溝通階段
仔細做軟體致---電---幺伍扒---幺幺叄叄---駟柒駟駟進行用戶訪談、需求分析、需求評審。企業的想要做什麼樣的APP,APP想要實現什麼樣子的功能,APP整體想要什麼樣的風格,APP想要適配哪個系統平台,進行系統化的交流與整理之後,交給技術團隊去實現的。
4.視覺創意階段
其中包含:編碼規范、頁面製作和技術嵌套、系統兼容、單元測試、修復BUG。之後可以用頭腦風暴的形式,確立初步的創意方向與定位。接下來將會為用戶提供創意表現、頁面分格、創意說明等等內容。
5.技術開發階段
進入開發階段時,對項目本身進行評估,對研發周期、提測時間、預發布時間點進行初步的判斷。然後才是對功能進行分解,進行開發准備,按照編碼—系統集成—系統測試—BUG修復—交付的流程進行。
6、驗收階段
程序開發完成之後,要等待專業測試人員進行測試,測試內容包括APP性能、功能、內容等。如果測試無BUG,那麼就可以驗收了。
7、運營階段
上線之後,APP即可進行運營。在運營期間,要進行推廣與數據分析,即對數據報告與數據跟蹤,為後期維護做好准備。
『陸』 怎樣做一個體驗好的APP
要做一個好的APP ,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流程,比如說我不憂,簡單清晰的流程能夠讓用戶用的更加舒心。其次產品的的整個構架也要進行不斷地創新,時時結合各種應用場景,多多考慮用戶的體驗。
『柒』 怎樣才能做出一個好的app
製作APP是網路公司做的,不是隨便就可以做出來的,而且的看你的用處,有時間APP沒有太大的用處,你的考慮很多因素,比如:人們為什麼要下載,在正常生活中能用到幾次,頻率是否高。
『捌』 app是怎麼做出來的
怎麼做出來?—— 流程介紹
1. idea的出現與產生。要做一個App的想法,一般來自於老闆或產品總監或運營負責人或市場人員,實際中idea來自產品經理的情況我還沒遇到過。
2. idea的提出。接下來,產生idea的人會找到老闆、產品總監、技術總監以非正式的形式聊一聊想法,以確定這個想法是直接否決還是有必要做,如果有必要做,接下來就是後面的流程。這個小會議應當哪些人參與是沒有標準的,但至少是領導級別的。
3. 產品總監會叫來產品經理,把第2步的方案講給產品經理。接下來產品經理上場,正式接手。
4. 產品經理針對此App進行風險評估、成本(耗費的人力資源、公司場地租金、水電費、人員差旅費等)評估、可行性評估以及特別重要的競品分析,還要與市場、銷售進行討論,了解市場對於同類產品的看法、需求等。最後輸出文檔:可行性評估報告、成本分析表格、市場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
5. 產品經理召集技術總監、產品總監、市場、運營、交互設計師開會,將第4步中的文檔過一遍。這一會議是發現並改正這些文檔的問題、會議目的是確定App的目標人群、目標市場、功能點等大方向。
6. 正式進入需求分析環節,產品經理開始與交互設計師研討App框架這類大綱問題。沒交互設計師崗位的公司這一項全部由產品經理完成。 產品經理還需要進行行業相關的用戶調研、用戶訪談、做用戶畫像、典型用戶標簽。 這一步會輸出App需求文檔、線框圖原型文件。
7. 需求評審會。產品總監、技術總監、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師、UI設計師、具體開發人員(App開發人員和後台伺服器人員)、測試主管參與。目的是糾正需求文檔和原型文件中的問題,比如開發難度過大時間不允許的功能需要砍掉、沒考慮清楚的環節需要記錄、意義不大的功能暫緩等。接下來改文檔、原型,再評審、直到通過。一般這個時候需求文檔和原型文件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樣。
8. 上述確定的需求文檔和原型文件郵件發出給所有參與人員,而後產品經理拉著開發、測試、UI挨個找他們評估時間,然後做好項目計劃、將需求分為2-3段,分別是核心功能、重要功能和一般功能,再郵件發給所有參與人員以達到所有人明確項目計劃和周期的目的。接著,UI正式上場,做圖、輸出圖,包括頁面設計圖、頁面坐標圖、切圖(包括App的icon和設計圖中的各個切片)。
9. 開發人員開始根據需求、原型和UI敲代碼、測試人員根據需求寫測試用例。後台的主要工作是部署後台程序如資料庫設計、後台代碼編寫、以及特別重要的介面文檔編寫(介面文檔用於App與後台的對接);App開發人員(Android與iOS)負責編寫界面、本地處理邏輯、使用介面文檔等。
10. 測試用例評審。測試用例的編寫與開發的工作同時進行,一般測試用例會更快出來,然後負責測試的那位同事會組織開測試用例評審會,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師、具體開發人員、測試主管參加,很少數情況產品總監或技術總監會參加。
11. App出首版軟體(非完整功能的版本,一般是核心功能)之後,測試上場,依照測試用例進行。同時,開發人員繼續進行核心功能之後的重要功能和一般功能。一邊改bug一邊繼續新功能開發。這個過程中,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師和測試一樣負責反復試用App找出問題並提出修改,UI設計師負責找UI方面的bug。需求變更的情況在這個期間發生的較多,若問如何有好辦法解決,答案是暫無。
12. 上一步流程一直循環直至bug全部關閉,然後才能准備發布、上線。在上線之前,產品經理需要申請好各個應用商店的賬號如應用寶、網路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等(蘋果App一般是App Store),還需要和交互設計師、UI設計師一同設計線上展示的宣傳圖片+圖片中的文案。
13. 最後是將App安裝包、上個步驟總的文案圖片、App的icon等上傳至各個應用商店,審核成功後,即視為我們所稱呼的「上線」。
14. 上線後的App由運營人員正式接手開始推廣運營。
『玖』 如何設計一個用戶體驗好的app
蘋果的新iOS我們已經上手好幾周了,准備好為它而設計嗎? 如果你已經有一個運行於此平台的APP,你可能打算為新iOS而設計,或者在舊版上做一些必要調整 不論哪種,你都希望為新界面而設計,確保你的APP與用戶在蘋果設備上的體驗相吻合,那麼如何做到這點? 扁平,更加扁平 蘋果的iOS7秉承著扁平的設計理念,盡管它不是完全的扁平化 那麼就秉著“較扁平”來規劃設計你APP或移動站點 所有的那些曾經輝煌的擬物化風格圖標與效果,一去不復返了。如今的潮流是單色塊、多色文字和大量留白 蘋果為iOS7制訂的設計准則鼓勵簡潔設計與易用性。但是設計准則並沒有著重介紹我們即將討論的關於扁平化設計的規范。我們能在這些新設計的APP(包括蘋果自身樣式)中看出一些與扁平設計特徵相違背的東西 比如說顏色,iOS7包含了相當一部分柔和色調和半透明效果。扁平設計通常使用明亮、高對比度的顏色 你所見到的按鍵和按鈕也沒有設計成扁平樣式。例如鍵盤,每個字母都包含在一個帶陰影效果的按鈕中。這些微妙的效果是新界面的顯著特徵 重視字體 字體是iOS7設計的關鍵 大多操作都是點擊文字,而非按鈕(有時是圖標) 蘋果的默認字體是Helvetica Nenu,一種纖細簡單的文字。但那不是你的唯一選擇 iOS7中的字型大小稍微加大了,主要由於它的用途。而且文字間的層級至關重要。利用顏色和不同粗細,來保持文字布局和UI元素清晰易懂 可是從哪入手? 選好並獲得字體的使用許可後,將蘋果的默認字體規格說明作為設計准則著手開始 導航欄標題:Medium, 34像素 按鈕和表頭:Light, 34像素 表格標簽:Regular, 28像素 Tab頁圖標標簽:Regular, 20像素 無邊界 關於iOS7中文字作為按鈕,我們已經討論了不少。不過還能再深入。多數界面設計是無邊界的 看看日歷——日期沒有網格線。看看Safari中的可點擊區域——沒有明確的按鈕。再看看時鍾和內置天氣app——網格線也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留白。但不要誤解。網格也仍然存在(並且很明確),只是劃分“格子”的分隔線被去除了 像這樣去掉線條,創造了更開闊的空間。極簡風格和額外的留白能讓用戶看見並感覺到按鈕和網格的存在,卻不會讓他們拘泥於其中 所以如果用到方塊、按鈕、邊框,並決定何時使用它們——舉棋不定時,去掉就好 考慮使用視差效果 iOS7設計中的一項重要的新特徵就是動畫。這個系統中使用到的動畫效果,比蘋果以往發布的任何系統都來得復雜 好好利用它 考慮新穎且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讓你APP中的物體移動,並與其他物體互動。視覺差滾動(垂直方向甚至水平方向)是一個你以前從未使用過的方案 記住,蘋果這次發布所兜售的理念,大多都關乎用戶體驗。牢記它並將其貫穿整個項目 分層創造層次感 蘋果給設計師們的最後一項工具,是一種在iOS7中創建和操縱層次感的方式。早期版本中,層次感通過擬物化效果來實現。iOS7中,層次感是分層的產物 以主屏幕作為例子。打開一個文件夾。它停留在屏幕中央,並沒有占據全部空間 這層也包含了半透明效果。從你設備的底部滑出菜單。你的視線能夠穿透它。你屏幕上的顏色和主風格就在那裡,只不過帶上了半透明的模糊效果(除非你在設置中選擇了“增加對比度”選項)。通知中心、Siri、甚至主界面上的通話按鈕處都一樣 想想如何將這些效果用在你的APP設計中。對你選擇的配色方案和基調有影響嗎?製作按鈕、圖標和提示時它能起到作用嗎? 如何創造出適當的模糊效果?在Adobe Photoshop中,10像素的高斯模糊大致可行 精心處理你的圖標 設計APP圖標和APP本身一樣重要。它同樣需要遵循蘋果的iOS7設計准則 外形都很相似,但它有些新的特徵,包括一套為圖標本身的設計制訂的特殊柵格系統 Pixelresort的Michael Flarup製作了一個非常棒的圖標模板,迅速創建蘋果標准圖標變得信手拈來 謹記 為iOS7而設計時(全新設計或重新設計),蘋果也有三條准則需要牢記 新APP需要遵循Appstore的這些規則 記得為現有APP更新圖標以匹配新界面。規格:iPhone版120×120像素,iPad版152像素 啟動圖要包含狀態欄區域 所有設計都要支持視網膜屏和iPhone5 結論 現在我們已經看過了為iOS7設計所需要准備的東西,可以著手開始了 如果你需要更多設計准則的說明,蘋果為設計師和開發者提供了過渡指南和文檔,來解釋他們團隊的設計理念 來源:article/view/418335/38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