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兩位享受國葬的人是誰
1、霍英東
霍英東在50年代就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霍英東冒險為內地運送戰略物資,跟北京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單單是這件事情霍英東就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霍英東不計成本為國家發展南沙,支持內地經濟的發展,單單是在南沙霍英東家族就砸下了60億。
(1)中國國葬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霍英東在中國體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可以重返國際奧委會,北京可以成功申辦奧運會,霍英東一家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年霍英東利用私人關系多次宴請國際奧委會主席薩拉蘭奇先生,推動中國申辦奧運會。另外霍英東從80年代就擔任了政協副主席,是副國級的領導人。可以說霍英東去世獲得國葬絕對是實至名歸。
庄世平創業一生都是為了祖國。庄世平從青年時期開始,直到自己97歲去世,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為國家金融事業,還有經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香港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就是庄世平在1949年升起來的,單單是這件事情意義就十分重大。可以說庄世平獲得國葬也是實至名歸。
㈡ 近代史上,首位被實行國葬的人是誰
我國近代史上被實行國葬的第一人是誰?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會想到,蔡鍔、黃興。這句話說對,但是不完全正確!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國葬法》,是1916年12月由民國國會通過的。第一個享受這個國葬法的人是蔡鍔、黃興。蔡鍔黃興分別病逝於1916年11月8日、1916年10月31日。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就任民國總統,鑒於蔡鍔、黃興所作的貢獻,他們一起,成為享受國葬法的第一人
隆裕太後劇照(范冰冰飾)
作為一個已經遜位的前朝太後,為何能受到如此隆重的國葬級待遇?隆裕太後最大貢獻,就是使清朝順利退位,還政於民。當時清朝分為兩派,大部分皇室宗王都主張要和革命黨人拼個魚死網破,如果這樣的話,中國又該陷入幾十年的血腥內戰中。她同意宣統皇帝退位時,遭到眾大臣的反對。最後,隆裕太後召集袁世凱、奕劻商議國事,最後表態說,此事全權交給你們辦,辦不好不怪你們,皇帝小,將來長大了也不怨你們,都是我自己的主意。此事,王公大臣還是不同意,此時,隆裕太後再次表態說,這不僅僅是我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安好,就好
㈢ 中國有哪些關於國葬的規定,求細節。十分感謝
國葬:以國家名義為有特殊功勛的人舉行的葬禮。國葬是一種葬禮的規格,代表了國家對逝者高度的崇敬。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無公開的國葬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規定,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政協主席等人逝世後可下半旗誌哀。
一些政府參與操辦的高規格葬禮有類似國葬的成分,並從下列方面可分成等級:
1,官方訃告用詞、媒體報道的顯著程度和持續時間;
2,遺體告別、靈車移送、追悼會儀式的參與規模、到場的政府官員人數和級別;
3,護送去火葬場的禮兵人數、下半旗天數等。
4,實際舉行的葬禮中,規格最高者為毛澤東和鄧小平(其中毛澤東因其遺體沒有最終處理,嚴格地說只是悼念儀式而不是葬禮)。
這兩次的訃告都以《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的名義發布,同時報紙刊登巨幅遺像,官方媒體對其逝世和悼念的報道持續一個月左右,其各主要儀式均有現任中國共產黨和政府最高領導人出席。
(一)降半旗致哀。一般對國家有卓越貢獻的重要人物、黨和國家領導人、宗教精神領袖等規格高至國葬的人員去世後,各國多有降半旗致哀的慣例,如我國重要領導人或友好國家首腦去世後,就有在天安門、新華門、外交部和各駐外使館以及其他懸掛國旗的重要場所降半旗以示哀悼的做法。
(二)鳴炮致哀。當舉行國葬時,許多國家都有鳴炮向死者致哀的規定,但各個時期以及對不同的領導人,所鳴炮的響數會有所不同。如我國1929年6月1日在南京安葬孫中山先生時,鳴禮炮就多達101響。
(三)鳴笛致哀。國家的首腦去世後,在舉行國葬時,火車、輪船、戰艦、汽車、工廠等可以產生轟鳴的笛器鳴響三分鍾以示致哀的做法,我國1976年為毛主席逝世就曾鳴笛致哀。
(四)停止娛樂宴致哀。平常家中死了人,親朋一定非常悲痛,停止玩樂宴席亦在情理之中。
(五)停止工作致哀。為了表示對死者的懷念,有些國家規定在舉行國葬時,局部或全國停止若干時間的工作,在此時間內向死者默哀悼念。在我國安葬孫中山時就有過全國停止工作三分鍾的規定。
(六)規定哀悼日致哀。為了表示對死者的尊重和懷念之情,有的國家規定從某日至某日為全國哀悼日,時間長短不等。
(七)用藍色印章致哀。有的國家在舉行國葬時,認為官署公文用紅色印油是對死者的不尊敬,故規定在一定時間內所有官署文件必須用藍色印章。孫中山先生逝世時,我國就有過官署文件用藍色印章1個月的規定。
(八)迎靈送靈致哀。有的國家在舉行國葬時,專門組織各界代表進行迎靈和送靈,以表示對死者的哀悼。我國解放後,雖沒有明確規定,但人們出於對死者的懷念和敬仰,多次出現過自發地迎靈送靈場面,如周恩來去世時就曾出現過大批群眾迎靈送靈的景象。
(九)唁電、唁函致哀。為了表達對死者的哀悼,當不能親往時,無論是國與國、單位與單位、親朋友好之間,都可以採取拍發、寄發唁函的方法,向死者表示哀悼,向家屬表示慰問。
(十)獻送花圈致哀。為了對死者表示哀悼,無論是本埠或外埠,本國或外國,都可以採取請人代購代送或者自購自做自送花圈的方法。
(3)中國國葬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2018)無公開的國葬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規定,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政協主席等人逝世後可下半旗致哀。
一些政府參與操辦的高規格葬禮有類似國葬的成分,並從下列方面可分成等級:
官方訃告用詞、媒體報道的顯著程度和持續時間;
遺體告別、靈車移送、追悼會儀式的參與規模、到場的政府官員人數和級別;
護送去火葬場的禮兵人數、下半旗天數等。
實際舉行的葬禮中,規格最高者為毛澤東和鄧小平(其中毛澤東因其遺體沒有安葬,嚴格地說只是悼念儀式而不是葬禮)。
這兩次的訃告都以《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的名義發布,同時報紙刊登巨幅遺像,官方媒體對其逝世和悼念的報道持續一個月左右,其各主要儀式均有現任中國共產黨和政府最高領導人出席。
1916年12月18日,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國葬法》。
波蘭為總統卡欽斯基夫婦舉行國葬
蔡鍔:1917年4月12日國葬於長沙嶽麓山
黃興:1917年4月15日國葬於長沙嶽麓山
孫中山:1925年3月14日國會非常會議決議國葬。1929年6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舉行「奉安大典」,國葬於南京中山陵
1930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頒發第二部《國葬法》。
譚延闓:1930年9月國葬於南京靈谷寺
盧師諦:1930年12月去世,國葬於南京紫金山
黎元洪:1935年11月24日國葬於武昌卓刀泉南土宮山
唐繼堯:1936年改公葬為國葬,補行國葬儀式
段祺瑞:1936年11月2日國葬於北京香山
胡漢民:1936年6月17日國葬於廣州市郊
邵元沖:1937年3月9日國葬
朱培德:1937年3月13日國葬
熊希齡:1937年12月25日國葬
劉湘:1938年2月14日國葬於成都市郊
謝持:1939年5月6日國葬於成都市郊
林森:1943年8月國葬於重慶市
戴安瀾:1943年緬甸北部茅邦村殉國,同年於廣州舉行國葬,1948年卜葬於蕪湖小赭山。
蔡元培:1947年5月10日國葬於香港
張自忠:1940年5月28日國葬於重慶林園
佟麟閣:1946年7月28日國葬北京藍澗溝
1948年5月19日,國務會議通過六先烈國葬案,為柏文蔚、陳其美、張繼、郝夢齡、李家鈺、覃振6人舉行國葬
戴季陶:1949年4月國葬於成都
1918年-1925年間廣州政權所舉行的國葬
程璧光:1918年3月2日國葬
李仲麟:1920年國葬,1928年遷墓穴至嶽麓山
林修梅:1921年國葬,1928年遷墓穴至嶽麓山
伍廷芳:1924年12月3日國葬
廖仲愷:1925年8月國葬於廣州沙河頂駟馬崗,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再次以國葬儀式附葬於中山陵旁
實際上自1948年《國葬法》修法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從未援引《國葬法》規定舉行國葬,因此嚴格來說列名於本小節者僅能說是擁有相當於「國葬」規格的葬禮。
㈣ 中國最後1位享受國葬的皇帝,百姓圍觀人山人海,他是誰呢
大家都知道,國葬意味著什麼,那都是有特殊功勛的人該有的待遇,一個人能享受國葬,那麼這個人在生前絕對是干過大事的,中國之前經歷了那麼多的朝代,一共有495個帝王,其中一個身世和其他的皇帝比較稍微有點慘,這個人就是清朝末代皇帝光緒,他剛上位當皇帝的時候,手中是沒有實權的,當時朝政都在慈禧一人手裡。
也很感慨光緒這一生, 沒有自由,可能他挺羨慕平民的生活,曾也想過折騰一把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最後還是斗不過屈服了,實在是可悲。
㈤ 一個人去世後,能享受國葬的,是不是一種榮譽
國葬,以國家名義為有特殊功勛的人舉行的葬禮。國葬是一種葬禮的規格,代表了國家對逝者高度的崇敬。國葬在許多國家都存在,如中國、日本、美國等。
誰能國葬,並沒有標准,比如大仲馬、義大利的一個被殺的間諜都享受過。而撒切爾夫人去世時為是否國葬爭議很大。李光耀是全體國民對他的認可。
㈥ 中華民國時期有哪些人享受了國葬待遇
中華民國時期
1916年12月18日,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國葬法》。
蔡鍔:1917年4月12日國葬於長沙嶽麓山
黃興:1917年4月15日國葬於長沙嶽麓山
孫中山:1925年3月14日國會非常會議決議國葬。1929年6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舉行「奉安大典」,國葬於南京中山陵
1930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頒發第二部《國葬法》。
譚延闓:1930年9月國葬於南京靈谷寺
盧師諦:1930年12月去世,國葬於南京紫金山
黎元洪:1935年11月24日國葬於武昌卓刀泉南土宮山
段祺瑞:1936年11月2日國葬於北京香山
胡漢民:1936年6月17日國葬於廣州市郊
邵元沖:1937年3月9日國葬
朱培德:1937年3月13日國葬
唐繼堯:1937年12月25日國葬
劉湘:1938年2月14日國葬於成都市郊
謝持:1939年5月6日國葬於成都市郊
林森:1943年8月國葬於重慶市
蔡元培:1947年5月10日國葬於香港
張自忠:1940年5月28日國葬於重慶林園
佟麟閣:1946年7月28日國葬北京藍澗溝
1948年5月19日,國務會議通過六先烈國葬案,為柏文蔚、陳其美、張繼、郝夢齡、李家鈺、覃振6人舉行國葬
戴季陶:1949年4月國葬於成都
1918-1925年間廣州政權所舉行的國葬
程璧光:1918年3月2日國葬
李仲麟:1920年國葬,1928年遷墓穴至嶽麓山
林修梅:1921年國葬,1928年遷墓穴至嶽麓山
伍廷芳:1924年12月3日國葬
廖仲愷:1925年8月國葬於廣州沙河頂駟馬崗,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再次以國葬儀式附葬於中山陵旁
㈦ 中國國葬的規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無公開的國葬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規定,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全國政協主席等人逝世後可下半旗誌哀。一些政府參與操辦的高規格葬禮有類似國葬的成分,並從下列方面分成等級:
官方訃告用詞、媒體報道的顯著程度和持續時間;
遺體告別、靈車移送、追悼會儀式的參與規模、到場的政府官員人數和級別;
護送去火葬場的禮兵人數、下半旗天數等。
實際舉行的葬禮中,規格最高者為毛澤東和鄧小平(其中毛澤東因其遺體沒有最終處理,嚴格地說只是悼念儀式而不是葬禮)。這兩次的訃告都以《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的名義發布,同時報紙刊登巨幅遺像,官方媒體對其逝世和悼念的報道持續一個月左右,其各主要儀式均有現任中國共產黨和政府最高領導人出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第14條規定:
下列人士逝世,下半旗誌哀: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
(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傑出貢獻的人;
(四)對世界和平或者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人。發生特別重大傷亡的不幸事件或者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傷亡時,可以下半旗誌哀。
依照本條第一款(三)、(四)項和第二款的規定下半旗,由國務院決定。依照本條規定下半旗的日期和場所,由國家成立的治喪機構或者國務院決定。
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直沒有制定《國葬法》,「國葬」在制度上並沒有明文依據。但是,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去世,仍然採用了「下半旗誌哀」等國葬形式。
㈧ 1953年斯大林世逝中國出席追悼會的人員有哪些
斯大林追悼會中國派代表團出席了,團長是周恩來,成員有李富春、郭沫若、張聞天、羅瑞卿等人。
㈨ 享受國葬的三個香港人是誰
安子介、霍英東、庄世平
安子介:傑出的社會活動家、著名愛國人士、香港知名實業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安子介先生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高度評價安子介「對國家、對香港社會的重要貢獻」,稱贊安子介「為香港回歸和『一國兩制』的實施竭盡全力」,「不愧為愛國愛港人士的一面旗幟」。
霍英東:霍英東在50年代就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霍英東冒險為內地運送戰略物資,跟北京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單單是這件事情霍英東就立下了汗馬功勞。
庄世平:庄世平是富豪,曾經坐擁千億身家。不過庄世平甘於清貧,不住豪宅,一生是兩袖清風。庄世平創業一生都是為了祖國,庄世平從青年時期開始,直到自己97歲去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為國家金融事業,還有經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國葬以國家名義為有特殊功勛的人舉行的葬禮。國葬屬於一種葬禮的規格,代表了國家對逝者高度的崇敬。國葬在許多國家都存在,如中國、日本、美國、韓國等。
世界許多國家都舉行過國葬,享受國葬者的身份和具體儀式各不相同。通常來說,國葬儀式都會採用國旗元素——用國旗包裹棺槨或進行降半旗儀式、進行全國悼念以及鳴炮致哀。
一些政府參與操辦的高規格葬禮有類似國葬的成分,並從下列方面可分成等級:
官方訃告用詞、媒體報道的顯著程度和持續時間;遺體告別、靈車移送、追悼會儀式的參與規模、到場的政府官員人數和級別;護送去火葬場的禮兵人數、下半旗天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