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申報個稅App
可以自己從官網下載APP,軟體里有提示,按提示操作就可以了。
B. 如何使用個稅App退稅不如實申報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工作已經開始了,事實上,匯算清繳的本質是在平時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漏補缺、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對於預繳稅額大於應納稅額的,才能辦理退稅。
那麼有人問,不如實申報會有什麼後果?
納稅人如未依法如實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的,可能面臨稅務行政處罰,並記入個人納稅信用檔案。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規定, 納稅人採取隱瞞收入、編造虛假扣除等手段逃避繳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不如實報送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除承擔上述不如實申報的法律後果外,還可能對您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造成一定影響。如果納稅人填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顯錯誤,經稅務機關通知,拒不更正也不說明情況,稅務機關可暫停其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待納稅人按規定更正相關信息或者說明情況後,可繼續專項附加扣除,以前月份未享受扣除的,可按規定追補扣除。
2.不如實申報,對個人納稅信用有什麼影響?
納稅人的納稅申報情況將納入個人信用管理。未按規定辦理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稅款、提供虛假資料申報享受稅收優惠、不配合稅務檢查、虛假承諾等行為,都會對個人信用產生影響。
C. 個人所得稅app退稅流程圖解
個人所得稅app退稅流程圖解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工具:華為手機、個人所得稅app。
1、安裝「個人所得稅」APP,實名注冊並登錄。
D. 個人所得稅app申報方式怎麼選
進入APP首頁能看到可抵扣的六項的申報入口,納稅人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相應的抵扣項下進行申報。進入報前會提示需要准備的各項信息,然後按操作步驟填寫即可,不過填寫到最後一頁「申報方式」時需要申報人選擇申報方式。申報方式分為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還是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兩種。按照APP上的官方解釋,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的,扣繳義務人為您辦理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時,需事先下載您本次提交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的,本次提交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可在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中進行稅前扣除。對於這一解釋,有的朋友還是會存在疑惑,到底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怎麼選,是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還是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簡單來說,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的,意味著通過公司來代扣,適合上班族,選擇這項後單位會獲得你的申報信息,幫你申報幫你代扣,年終不需要再進行核算和申報,對於上班族來說比較省事。如果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需要確認扣繳義務人也就是單位的全稱,如果沒有現單位的信息,需要新增,輸入單位的社會信用代碼即可,這個社會信用代碼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雖然單位獲得的你的申報信息是經過脫敏,但有的朋友並不希望單位知道你具體的申報項,那麼也可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還有一些靈活就業者,或者納稅人沒有固定單位發放固定工資,或者以其他形式發放的,也建議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年終核算扣繳。
E. 網上申報個稅操作流程
法律分析:網上申報個稅操作流程:
1、登錄當地稅務部門的官方網站,點擊進入個稅申報;
2、點擊個稅申報,填寫個稅報表,生成申報數據;
3、對表格進行檢查,卻仍無誤之後點擊提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F. 個稅app單獨計稅怎麼操作
步驟如下:
第一步:登錄個人所得稅app,點擊黃色方塊圖標「進入專題頁」。第二步:點擊「開始申報」。第三步:選擇「我需要申報表預填服務」,大部分人應該都是選這個,這個是根據個人之前申報的數據或者通過單位扣繳申報的數據,第二個「我要填報空白申報表」就是由個人自行重新填寫,不使用之前的數據。第四步:等待數秒,點擊「我已閱讀並知曉」。第五步:點擊「下一步」。第六步:點擊工資薪金後面紅色字體。第七步:有兩種選項,一種是所有收入包括工資和獎金綜合一起計算所得稅,一種是可以選擇一筆獎金單獨進行計稅,兩種計稅方式所計算出來的補稅金額或者退稅金額不一致,所以大家需要把兩種方式都試一下,最終決定選擇哪種適合自己的申報方式,我選擇了適合我的「單獨計稅」方式,點擊「確定」。第八步:出現如下頁面,點擊左上角「返回」鍵。第九步:出現標准申報頁面,點擊「下一步」。第十步:左下角出現應補稅額或者應退稅額,記住金額,此時千萬不要點擊右下角的「提交申報鍵」,而是返回到第七步,選擇「全部並入綜合所得計稅」,類似接著操作第八、九到第十步,看左下角應補稅額或應退稅額,看兩種方式哪種對自己更有利,再決定選擇哪種申報方式。<br>個人所得稅申報從3月1號已經開始了,不過是針對之前已進行預約了的,沒有預約的3月16號開始進行申報
G. 個稅通過企業預扣預繳在手機app上要怎麼需要怎麼操作
摘要 目前系統支持兩種注冊方式:大廳注冊碼注冊、人臉識別認證注冊。
H. 個人所得稅app怎麼申報退稅操作流程是什麼
法律分析:1、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注冊並登錄。2、在「常用業務」板塊下選擇「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即可進入匯算頁面。3、按照提示逐步操作,即可顯示本人是該退稅還是補稅,低於400元的,不用辦理匯算申報,也不需要補稅;超過400元的,申報、補稅;預繳稅額和應交稅額一致的,可申報可不申報。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頁端等網路方式進行年度匯算申報,在完成申報時系統會自動詢問是否申請退稅,只要提供中國境內開設的符合條件的銀行賬戶即可直接申請退稅。 如果是由扣繳義務人、其他單位或個人代為辦理年度匯算的,可以由其在代為完成年度匯算申報後,一並申請退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第十二條 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後,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
I. 2021年個稅扣繳出新規,扣稅人義務該如何操作
主要優化兩類納稅人個稅預扣預繳辦法,避免“先預繳、再退稅”的麻煩。
新方法如何理解?舉例來說,2020年1月起就固定在一家單位上班且全年工資收入不足6萬元的小張,假設他在2021年1月從單位領取1萬元工資,2—12月每月領取4000元工資,全年工資為5.4萬元。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各項扣除情況下,按原來的方法,小張1月因為收入超過5000元,需預繳個稅150元,其他月份無需預繳個稅;全年算賬,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通過匯算清繳可退稅150元。而在採用新預扣預繳方法後,因小張全年工資收入低於6萬元,所以自1月份起即無需預繳稅款,年度終了也不用辦理匯算清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