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三陰交的具體位置在哪裡
3寸等於7.62厘米??你這還用英寸換算的?囧。
應該來說足內踝尖上3寸這個是比較准確的。中醫的三寸對不同的人是不一樣的數。具體等於本人除拇指外的四指並攏後第二指節寬度之和。
具體來說,你可以先坐著翹個二郎腿,然後用大拇指往足類踝間上四指左右的地方用力的按下去(指尖是立著的)。一般來說如果按對了就會有明顯的酸脹麻的感覺。記得第一次給我朋友按,她痛得直接叫出來了,囧。我自己按得時候是感覺腳底腳踝都很明顯的發麻。
2. 三陰交在哪
三陰交,顧名思義,是肝經、脾經、腎經三條陰經交會之處。三陰交穴本身屬於脾經,位於脛骨內側、腳內踝上約10cm處。針灸該穴主治遺精、陽痿、陰莖痛、小便不利、睾丸縮腹等,是治療男子性功能障礙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3. 人體的三陰交穴在哪裡
取穴方法:
取穴時,患者迎正坐或仰卧。該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足內踝上緣三指寬,在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中。
主治症狀:
此穴的主治症狀為:生理痛、腳底腫脹、過胖過瘦(增肥減肥)、生理不順、手腳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礙、婦科多種疾病。此外,對胃酸、食慾不振也有效。該穴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該穴的治病穴道療法有:治療不孕症、治療月經痛、治療妊娠惡阻等。
補充內容:(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准)
三陰交穴 Sān yīn jiāo(SP6)
〖取穴方法〗 位於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解剖〗 在脛骨後緣和比目魚肌之間,深層有屈趾長肌;有大隱靜脈,脛後動、靜脈;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主治疾病〗 腸鳴腹脹,泄瀉,月經不調,帶下,陰挺,不孕,滯產,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失眠,下肢痿痹,腳氣。
〖人體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治腸鳴泄瀉;配中極穴治月經不調;配子宮穴治療陰挺;配大敦穴治疝氣;配內關穴、神門穴治失眠。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附註〗 (1)足太陰、少陰、厥陰經交會穴。(2)孕婦禁針。
三陰交穴足少陰厥陰太陰之會,足太陰絡。
〖別名〗承命穴,太陰穴,下三里穴。
〖穴義〗足三陰經氣血在此交會。
〖名解〗
(1)三陰交。三陰,足三陰經也。交,交會也。該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本穴交會。本穴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有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三條陰經氣血交會於此,故名。
(2)太陰。太,大也。陰,陰之屬也。本穴物質為足三陰經氣血交會而成,位處足部,總體表現出較強的陰寒特性,故名太陰。
(3)下三里。下,下部也。三里,穴內氣血場的范圍也。下三里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場范圍較大,有如三里之廣,故名。
(4)足少陰厥陰太陰之會。理同三陰交名解。
(5)足太陰絡。絡,聯絡也。本穴物質為足三陰經交會而成,氣血物質又由本穴重新分配到足三陰經,本穴有聯絡足三陰經氣血的作用,故為足太陰絡。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富含水濕,性溫熱。
〖運行規律〗穴內天部之氣的運行分為三支,乾燥偏熱的氣態物在天之上部循脾經上炎,濕熱的風氣循肝經向上橫行,滯重的濕冷之氣循腎經下走築賓穴。
〖功能作用〗將足三陰經氣血重組後再行分流。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4. 三陰交穴位在哪
三陰交穴位置: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上緣三指寬,在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中。
三陰交穴的主治腳底腫脹、生理痛手腳冰冷、生理不順、冷感症、更年期障礙、婦科多種疾病。另外,對食慾不振、胃酸也有效。
5. 三陰交穴在那裡怎麼確定位置才是對的怎麼找到他說的不要太官方
位於小腿內則,在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因脾經肝經腎經在此交匯,故名三陰交。(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並攏,從內踝尖上量4指,4指處就是三陰交穴的位置)。
6. 穴位:三陰交在什麼地方
小腿內側,足內踝上約四指(橫量)處
7. 三陰交在那個位置
三陰交穴
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
經屬:足太陽脾經,系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擊中後,下肢麻木,失靈,傷丹田氣。
主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行,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
三陰交穴,十總穴之一。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綜合症,更年期綜合症等,皆可治療; 又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取穴方法: 內踝尖上直上3吋,約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三陰交穴源流
三陰交與足太陰
1 三陰交首見於《黃帝明堂經》,部位在「內踝上八寸」;
其中「三陰」指足太陰---三陰交,在宋本《千金》中作足太陰交;
2 六朝後,三陰交部位,除《千金》《聖惠》等書引文中作「八寸」外,所有文獻均作「三寸」;
3 六朝前,「足太陰」位置「內踝後白肉際陷骨宛中」《醫心》;
4 六朝後,足太陰部位移至「內踝上三寸」---十二經脈穴中唯一過於手足腕踝關節;
5 混淆源頭:《靈樞 衛氣》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後世醫家多理解為內踝上三寸,從而引起「足太陰」穴部位改變;
6 六朝時,足太陰與三陰交並未混淆;
7 六朝後,三陰交(足太陰交)與足太陰相混;至《千金翼》中「足太陰穴在內踝上一夫,一名三陰交。」至此徹底混淆;
8 宋以後,為了避免混淆,像「足太陰」這樣的腧穴名不再使用,而將內踝上三寸處成為「三陰交」,但其主治症仍沿用「內踝上八寸」之「三陰交」穴主治症,並非「足太陰」主症;
9 自唐代,「三陰交」之「三陰」已被理解成太陰,少陰,厥陰之三陰,從而被視為三陰經交會穴,一直沿襲至今。
8. 穴位 三陰交在那裡
三陰交,人體穴位。位於足太陰脾經穴位,位於小腿三陰交內側,踝關節上三寸。
9. 請問三陰交穴位在哪裡
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穴。位於人體下肢穴位。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主治:調和氣血,通經活絡,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調經止痛,寧心安神,補陰除煩。適用於腹脹腸鳴、大便泄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痛經閉經、小便不利、神經衰弱、腎虛陽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勞等病症。對心、腦病有一定的作用,為主要保健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