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創產品怎麼做才能有內涵、價值
這個問題就涉及到文創怎麼開展的問題了。
「第一:文創項目怎麼開展?」
想要了解文創怎麼開展,首先需要就是了解什麼是文創?文創的理解很容易,就是文化創新,但是他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什麼是文創?
即使是現在,文創的定義還非常的模糊,甚至還有很大的一部分人群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文創。什麼是文創,有的人說:「好看的設計就是文創」;有的人說:「文創就是書簽本子等產品」;有的人說:「IP形象就是文創」;有的人說:「文創是一個文化品牌」;有的人說:「文創就是好玩好看一點的旅遊紀念品」;有的人說:「非遺工藝民俗文化等是文創」;有的人說:「文創就是宣傳的噱頭而已」;有的人說:「文創就是文化的表現形式」……等等等等,這些有的對,有的不對,但是肯定的是,這些都是很片面的。文創不是簡單的設計個IP形象,然後出品一點產品同時開個店。
文創是一個很系統龐大的集合。文創想要順利開展,需要做好全面充足的准備。一定要分清做文創和做品牌的區別。
經常有人說,做文創就是做披著文化噱頭外衣的品牌,這其實是不對的。很多人這么認為,是因為現在很多成功的做文創的公司以前都在做品牌的公司,甚至現在很多做品牌的公司都說自己可以做文創。其實這根本不能混為一談。我們來看一下比較知名的專業文創公司,像吞象文創,最早就是做品牌的平面商業設計公司,品牌商業設計雖然現在還做,但是文創和品牌是獨立運營的;再像洛可可,是工業設計起家的文創公司,為了區分文創和品牌,洛可可甚至獨立了洛客公司作為文創板塊的服務商;再像東道設計,一家25年歷史的老牌品牌公司,文創反而是其一小部分而已,雖然設計人員等部分是重合的,但是卻是有獨立的文創服務團隊的。這些知名文創公司的特性,就是把文創和品牌分得很清,雖然有交集,但是絕對是獨立的兩部分。把文創和品牌分清楚的企業,才能真正稱之為文創公司,不然其就是一個披著文創外衣的品牌公司。
文創的開展需要品牌的專業和知識,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但把文創等同於品牌,這個是完全錯誤的,這兩者之間有相同的東西,甚至部分東西是一模一樣的,但是文創和品牌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其中設計可以是同一個團隊,但是運營和規劃絕對不能混為一談。而文創最重要的就是規劃和運營,雖然做品牌也需要這些,但是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方向和思路。
真正的文創,其實是在產業上+創意,以文化發展和產業盈利為目標。請一定記住這個定義,否則您將找不到真正的文創產業!而文創的核心應該建立在兩個支柱上,一個支柱是「產業」,是經濟的力量,另一個支柱是「創意」,是文化的力量。且在文化產業中增加「創意」這樣的字眼,使得這整個產業鏈的核心是以創意為力量向外展開,因此,文創產業的核心就是文化。
所謂品牌,通俗地講就是一個特定的企業或產品,給他人帶來的印象或聯想。是市場是消費者對企業的客戶價值的一種認知。而品牌也具有一些基本要素,符號logo、理念、定位、模式、營銷、物料等等。一句話來說,品牌是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資產!
經濟是商業、精神是文化事業。商業和產業的區別很大。其實,我們可以將文創定義為文化創意產業,他是近幾年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強調一種主體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個人(團隊)通過技術、創意和產業化的方式開發、營銷知識產權的行業,這就被稱為文化創意產業。
再通俗點講,品牌是商業,文創是產業。品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賦能價值,而文創確是在價值上創造一個實體和精神結合的產業。
那麼,文創怎麼開展?
文創的開展,不是盲目的設計,不是盲目的開發產品,他是一系列動作。
文創開展的第一步,明確做文創的目的
最常見的目的有:通過文創發展產生盈利、打造一個長遠盈利的文創產業、文化形象宣發、文化名片打造、特色文化伴手送禮、民俗工藝傳播和變現、創造一個文化商業品牌、產業帶動地方經濟外溢發展等等等等,大部分人的目的肯定是希望這些兼顧的,但是側重點肯定是不一樣的。目的不同,文創的開展方向是完全不一樣的。品牌的目的百分之百是盈利,但是文創卻不一定,至少在短期內不一定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吞象文創負責人張勤良先生說過:吞象文創有過簡單統計,文創客戶半數以上盈利周期都很長。而這半數中,大部分客戶本來就不單純以這個文創項目盈利為目的而開展文創,至少在短期內不強求盈利,他們的目的是一個產業的創造,從而帶動衍生項目的共同盈利發展。所以要很好的開展文創,就必須知道自己做文創的目的是什麼。
文創開展的第二步,做文化的調研和定製文創系統的規劃
文創就是文化創新的意思,文化是文創的靈魂,創新是文創的生命。有靈魂才能讓生命活得精彩。文化是什麼?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調研誰來做?最合適的就是自己,沒有誰會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文化,因為對其他人來說這個是文化,對自己來說,這個就是自己以及自己先輩們的生活。調研的時候,需要後期文創規劃團隊的參與配合。當年洛可可做故宮貓之前,根本就不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現在故宮的居民居然是這些貓,因為之前根本接觸不到。沒有人比故宮的工作人員更了解故宮現在的情況,他們了解故宮的貓,因為這個也是他們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故宮的文化和故宮貓的文化相結合,是由故宮的人員提出的,然後就是經過系統的規劃了。有了文化調研以後,就需要對這些文化進行深層次的挖掘,進行系統性的創意融入和文創規劃。這些就不是自己能做的了,需要專業的公司來做。這些有經驗的公司其實不難找,前文提到的吞象文創、洛可可啊,還有像老牌的東道設計啊,文創的平台造物圃等等,這些都可以。更重要的是,這一部分很多公司能白嫖。規劃是需要經驗和長遠考慮的,可以把文創店、文創產品、未來的發展、可能的方向、預期與風險等等都規劃進去。規劃最好全面,當前的規劃不一定馬上實施,也可以不斷修改,甚至可以不實施,但是這個是文創要做好的前提准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文創開展的第三步,文創設計
這個是文創開展中最直觀的東西,往往人們會忽略前兩步,直接開展這一步。但其實這只能算文創開展的第三步。設計些什麼?文創品牌!IP形象!線上線下視覺!系列產品!產品方案!文創店鋪視覺!運營和推廣視覺!主題設計!……等等等等。做這些其實就需要說回第二步中的規劃了,這些的設計,都是根據第二步的規劃進行了,同時根據實際的需求和變化進行調整。設計,每個設計者的審美和風格都不一樣,每個甲方的需求也不相同。自己設計也可以,交給像洛可可、東道設計這樣的專業公司設計也可以。設計只有喜歡不喜歡,沒有好壞。但是設計在文創中的佔比不是太高。設計有時候很重要,但是有時候也不是很重要。雖然有點像廢話,但是值得深思。而總體來講,設計放在整個文創中,雖然不可或缺,但是絕對不是起決定性質的因素。
文創開展的第四步,文創落地
不能落地的規劃和設計都是白瞎。就因為設計規劃和落地分開,才會出現拍腦袋設計這個詞。其實落地論證應該做在設計之前。落地中,設計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方面建議找專業有經驗的公司咨詢一下了。比如能不能落地,精度要求是多少,顏色要求,工藝要求,可行性論證,問題在哪,怎麼避免等等;再比如成本問題,同樣的書簽,因為前期設計或者規劃的原因,最後落地效果差不多的東西,落地成本可能會差幾倍甚至十幾倍。所以一定要找對落地的服務者,可以直接找某個工藝的生產商,比如像景德鎮陶瓷定製商、迪士尼公仔的供貨商等等。也可以找有這些專業經驗文創服務公司,想吞象文創、叄拾爾蟻等等。但是這一塊比較繁瑣,現在市面上的文創公司有這塊服務的一半都不到,大部分只願意接比較容易的純設計的活,或者限制某幾樣合作工藝的活。所以這個部分,在合作前一定要溝通好。無論是文創項目還是文創產品,最終的實現形式都是落地。做好前期落地的准備,是一份保障,也是一個風險把控的工具。
文創開展的第五步,文創運營
開發文創產品和開始文創項目,都需要考慮運營這一步,即使說真的有不以盈利為目的而開發文創,比如目的就是為了諸如活動贈送等,那也是需要運營來提高產品的價值和形象的。更何況大部分開發的文創項目和產品,都希望能夠帶來利潤與影響的。比如自由渠道創建、品牌聯合借勢、權威傳播矩陣、文創產業鏈的結合與構想、文創品牌輔助、聯合渠道共贏、落地成本分擔等等。比如可以運用自己的一些官方渠道,以達到正規官方的目的。和一些品牌聯名聯合,以達到共贏的目的。比如利用一些權威的資源或者分銷的渠道進行產品銷售。這些其實在前期的規劃中都需要考慮進去,這部分在前期肯定是沒法很全面的規劃的,所以需要同步慢慢優化。這些內容,自己可以做,部分文創公司也都可以做,比如像造物圃IPGraden,他們就會利用他自身平台的特性,把產品引入自己的聯合平台系統,有時候會進行與其自己品牌聯名聯合,推向各大其合作的實體和線上合作平台,以實現渠道共贏。比如像吞象文創就會利用其客戶優勢,整合合適的相關權威客戶,進行溝通洽談,確定合作可能性,從而讓文創需求者降低成本的同時拓展運營渠道,再比如像叄拾爾蟻,就會對每一個產品進行線上資源的口碑營造,所有的這些都是運營的一部分。再比如像自然造物,就會結合當地工藝手藝非遺等進行聯合,打造統一的品牌,從而形成各地連鎖又各有特色的商店,進行商品聯合渠道銷售等等。
文創開展的第六步,口碑營造衍生和風險分攤
單單靠文創產品來盈利,其實是單一且有風險的,也不是文創的真正目的。文創的真正目的是在保證盈利的同時,可持續發展文化,創造特色文化品牌,從而收獲一個以文創為出發點的產業聯合載體。通過文創的發展,創造一個以文創為中心的發展業態,而不是單一的通過售賣文創產品來盈利。比如敦煌,通過九色鹿文創的營造,敦煌旅遊的遊客流量出現了明顯的提升,促進了敦煌整體的經濟發展。再比如故宮的文創開展,打破了其歷史宮殿的刻板印象,從而讓更多的非歷史愛好者更加愛上了好玩的故宮。再比如人民日報,通過文創的發展,進行全方位的文化輸出,在文化輸出中獲得了更大的口碑和利益。至於風險降低,這個是和口碑衍生相輔相承的,比如通過口碑進行文化輸出,進行品牌聯名聯合,從而增加渠道降低風險,再比如通過聯名,開發產品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成本分攤,這樣風險自然就低了。像這一部分,可以找同級單位,可以找合作夥伴,或者找像前文中提到的那些文創公司,他們的合作夥伴都有這些需求,因為都想內容分享,口碑共贏,風險共擔。
文創開展的第七步,持續文化輸出和價值提升
文化輸出在前面已經有提到過,這個是文創發展的一個升級階段。比如像故宮,其在開發文創的同時,利用故宮的品牌和影響力,對山西省文旅進行了戰略合作輸出,從而實現了共贏共利;再比如像哈密的甜茶品牌,除了哈密文創,其甜茶品牌發展加盟,連鎖已經達到了六七百家,實現了更大的盈利;再比如像中國航天,通過文創線路的品牌授權,發展品牌的同時進行文化的輸出從而獲取提升價值。再比如像造物圃,除了提供文創服務,造物圃通過文創的服務,打造自己的品牌,造物圃自身就成為了一個比較有渠道和影響的文創品牌,從而實現文化輸出盈利。文化輸出的形式多種多樣,前期可以規劃,後期也可以探索,但是最終的目的就是自身文創產業價值的提升和價值的自造血創造。
「第二:文創產品怎麼做好?」
文創產品怎麼做好?就是文創怎麼做好的問題,參照上文寫的進行一些總結
首先文創產品要做好,前期的系統規劃真的很重要
即使是空手套白狼也是需要計劃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重要條件。這些可以自己做,也可以找一些專業的文創公司做,像吞象文創、洛可可、東道設計等知名文創公司都可以做,而且這些規劃前期基本都是不收費的。
第二文創產品要做好,必要的投入是肯定要的
投入不一定有收益,但是收益肯定是在投入的基礎上加減乘除的,零乘以任何數字都是零。投入不一定是錢,可以是人,可以是渠道,可以是資源。文創行業很特殊,有時候通過資源置換、聯名生產等,可能剛投入就能收獲成果,當然這些成果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第三文創產品要做好,一定要有一群靠譜的夥伴
自己人也好,找靠譜的公司合作也好,一定要有發展,多論證多調整;如果沒有經驗或者沒有好的資源,那就老老實實找一些專業的團隊來做吧。
第四文創產品要做好,設計+落地一定不能單獨考慮
經常會出現所謂「拍腦袋」的設計,設計很漂亮,但是落不了地。也有工藝很漂亮,設計跟不上。所以落地和設計一定要同步考慮進行。
第五文創產品要做好,需要系統有經驗的運營
這里的運營包括前面的設計、規劃、也包括後期的口碑營造、合作、市場、特色、品牌等等,運營的目的是可持續發展,沒有好的執行,不要盲目開展文創。
第六文創產品要做好,必須做好放長線釣大魚准備
文創很少有在短期內快速盈利的(當然,通過一些渠道,不排除也是可能會迅速出成果的)。文創的N個方向,往往只有一個方向是盈利的,但不等於只要一個方向就行了,N個方向是文創系統都必須的組成。有時候一個方向的盈利,就能分擔掉所有方向的成本,同時還有盈餘。而不盈利的N-1個方向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庫存,這也往往是沒有經驗的文創開展者一個最頭疼的問題,這些就需要說回到最初的規劃,這些都是前期需要考慮進去的,並在過程中不斷完善。
結語:個人觀點,要生產好一款好的文創產品,最好的選擇就是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千萬不要自己的半落子直接做,不要盲目動手,不要會點設計就說自己在做文創。設計生產出來產品其實很容易,做好產品和項目就很不容易。沒有經驗就開始做文創,風險是很大的。文創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一款好的文創產品,策劃規劃、風險評估,口碑營造、經驗渠道等等都非常重要。至於文創故事、怎麼創新、文創IP、文創市場、文創風格、文創工藝、怎麼入手等等諸如此類內容,這些都太細節了,後期會慢慢分析慢慢解剖,不是本文需要討論的內容。
㈡ 文創產品怎麼做
文創產品
文創產品,顧名思義是指文化創意產品,是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藉助於現代科技手段對文化資源、文化用品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而產出的高附加值產品。
好的文化IP有幾個優勢:
1)知名度高(利於後期傳播,快速吸睛)
2)有一定受眾,甚至有一小撮研究者(這部分人在後期就是產品最先銷售人群)
3)歷經千百年沉澱下來的文化有足夠的背景故事可挖掘(文化內容+營銷傳播),可以看出,這種優勢可以在後期接轉化成很高的話題勢能和消費勢能。
好的文創需要具備三個特點:審美、功能、內涵,缺一不可。僅僅做到迎合消費,不算本事,更高明的是融匯古今、溝通雅俗。他指出,還有一個誤區必須打破,那就是把文創等同於衍生品。目前,許多圖書館的文創開發都配套大型的展覽或活動在做,缺乏獨立性。好的文創不應該是新奇點綴,而應該進入生活日常。
㈢ 文創產品用戶運營需要做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3
㈣ 文創拍怎麼銷戶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㈤ 文創產品的定製流程是什麼
就米印定製網來說,先登錄網站找到想要的定製產品,再傳圖進行下單,都有展示效果圖的,基本做出來的東西差不多,總體流程簡單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