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油畫顏料灰色怎麼調色
調色的方法:
1、灰色調的畫麵灰色,多數用復色來表現,是三次色的調和色,但要避免採用三原色調和例如用土紅、赭石代替紅色,而用土黃代替黃色進行調色。
國產各個品牌的高級油畫顏料色種一般在50種左右,國外的品牌有的則多達160多種,分成透明和不透明及半透明系列。
1、有限顏色群
將最基本的12種以下的一組顏料稱為「有限顏色群」。
套裝的12色也就是根據這基本顏色組成的,一般包括紅、黃、藍三原色深淺各兩個色種,加上黑白和另四個間色,可以滿足一般的練習和寫生需要。
2、完備的顏色群
12至14色為被稱為「完備的顏色群「。
3、充裕
15種色種以上的一組顏色就可叫做「充裕」的了。
過多的色種並不見得能畫出好的色彩關系,對初學者來說反而會容易使色彩變得復雜混亂。
實際上顏料品種和數量的選擇應根據個人色彩感覺和偏愛、畫面或對象的色調來決定,在繪畫實踐中自然地形成一套常用的顏色。
Ⅱ 畫油畫訣竅和調色要點
畫畫,畫的是畫者對世界的認識與感受,不要執著於技巧!
油畫工具材料的限定導致油畫繪制技法的復雜性。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在實踐中創造了多種油畫技法,使油畫材料發揮出充分的表現效果。油畫主要技有: ① 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稀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描繪。必須在每一層干透後進行下一層上色,由於每層的顏色都較稀薄,下層的顏色能隱約透露出來,與上層的顏色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例如在深紅的色層上塗罩穩重的藍色,就會產生藍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豐富效果,這往往是調色板上無法調出的色調。這種畫法適於表現物象的質感和厚實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人物肌膚細膩的色彩變化,令人感到肌膚表皮之下流動著血液。它的缺點是色域較窄,製作過程工細,完成作品的時間長,不易於表達畫家即時的藝術創作情感。 ② 不透明覆色法,也稱多層次著色法。作畫時先用單色畫出形體大貌,然後用顏色多層次塑造,暗部往往畫得較薄,中間調子和亮部則層層厚塗,或蓋或留,形成色塊對比。由於厚薄不一,顯出色彩的豐富韻意與肌理。透明與不透明兩種畫法沒有嚴格的區別,畫家經常在一幅畫作中綜合運用。表現處在暗部或陰影中的物象時,用透明覆色法可以產生穩定、深邃的體積感和空間感;不透明覆色法則易於塑造處在暗部以外的形體,增加畫面色彩的飽和度。19世紀以前的畫家大都採用這兩種畫法,製作作品的時間一般較長,有的畫完一層後經長期放置,待色層完全乾透後再進行描繪。 ③ 不透明一次著色法,也稱為直接著色法。即在畫布上作出物象形體輪廓後,憑借對物象的色彩感覺或對畫面色彩的構思鋪設顏色,基本上一次畫完,不正確的部位用畫刀颳去後繼續上色調整。這種畫法中每筆所蘸的顏料比較濃厚,色彩飽和度高,筆觸也較清晰,易於表達作畫時的生動感受。19世紀中葉後的許多畫家較多採用這種畫法。為使一次著色後達到色層飽滿的效果,必須講究筆勢的運用即塗法,常用的塗法分為平塗、散塗和厚塗。平塗就是用單向的力度、均勻的筆勢塗繪成大面積色彩,適於在平穩、安定的構圖中塑造靜態的形體;散塗指的是依據所畫形體的自然轉折趨勢運筆,筆觸比較鬆散、靈活;厚塗則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顏料,有的形成高達數毫米的色層或色塊,使顏料表現出質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強化。 作為一種藝術語言,油畫包括色彩、明暗、線條、肌理、筆觸、質感、光感、空間、構圖等多項造型因素,油畫技法的作用在於將各項造型因素綜合地或側重單項地體現出來,油畫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運用油畫技法的可能。油畫的製作過程就是藝術家自覺地熟練地駕馭油畫材料、選擇並運用可以表達藝術思想、形成藝術形象的技法的創造過程。油畫作品既表達了藝術家賦予的思想內容,又展示了油畫語言獨特的美——繪畫性。 1:准備好所需要的材料!如(顏料油畫筆松節油油畫專用油油畫調色板廢舊報紙油畫刀) 2:油畫框用定做的比較好,一般是木頭框!綳上油畫布(麻布)!(根據自己想畫的大小可以任意做).然後刷三次乳白膠!一定要刷到位!待干後就可以畫了!這些東西在美術用品店有售!大學附近也有售! 一個框子加布如果是半開那樣大的話售價在20元左右!具體還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在你的問題下面!然後給你解決!有專門的入門書籍,從畫布,顏色的設配開始。你已經學過水粉,應該已以有過素描的基礎,相信應該會很快掌握的。 還有,刷一層白乳膠就行(厚薄自己掌握,效果會不一樣),只要不漏油,我平常練習就經常這樣畫,效果還很不錯。但這樣的畫不利於保存,也不便於展覽,你可以嘗試畫在木板上,同樣刷上膠,畫起來感覺會很好,也便於保存。 油畫和水粉在畫法上相近 如果你有水粉基礎 應該很快就能上手的,只是油畫當然不象水粉乾的這么快 所以在覆蓋的時候要採用點小技巧:可以幹了以後畫(不是要全乾,只要不影響顏色覆蓋即可了) 也就是一層一層畫,先打底,打底時用快乾油,然後快乾油的用量要層層遞減,如果在堆顏色的時候發現需要修改 則要用刮刀颳去.我個人覺得水粉能畫到什麼程度 油畫就能畫到什麼程度了~!那再介紹一下油畫需要用的工具:油畫顏料(馬利,溫沙牛頓比較好 別買美邦的) 油畫筆(圓頭豬鬃為主,扇形筆,刻畫細部用的小尖筆),畫框,調色油,快乾油,刮刀,調色板,塑型膏(一般剛買來的木製調色板都會吸油,所以最好用塑型膏在表面塗一層),報紙撕成小塊擦筆用(油畫筆臟了不象畫水粉水裡一甩就干凈了 它只能用報紙擦),松節油(既可以調色用又可以洗筆,這里的洗筆是指你每天畫完後一段時間內不畫時才用的辦法哦,不洗干凈畫筆的話下次在用時筆就幹了 而且很難洗干凈幾乎就廢了) 差不多這些就可以滿足你的油畫願望了~~ 最後提醒你,油畫是需要很扎實的功底的,這需要長時間刻苦的練習,不是一句話就能解釋的了的,藝術一途沒有捷徑,只有多練多看多想多請教 挫 挫是用油畫筆的根部落筆著色的方法,按下筆後稍作挫動然後提起,如書法的逆鋒行筆,蒼勁結實。筆尖與筆根蘸取顏色的差異、按筆的輕重方向不同能產生多種變化和趣味。 拍 用寬的油畫筆或扇形筆蘸色後在畫面上輕輕拍打的技法稱為拍。拍能產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顯,又不致過於簡單,也可處理原先太強的筆觸或色彩,使其減弱。 揉 揉是指把畫面上兩種或幾種不同的顏色用筆直接操合的方法,顏色操合後產生自然的混合變化,獲得微妙而鮮明的色彩及明暗對比,並可起到過渡銜接的作用。 線 線是指用筆勾畫的線條,油畫勾線一般用軟毫的尖頭緒,但在不同的風格中,圓頭、校形和舊的扁筆也可勾畫出類似書強中鋒般的渾厚線條。東西方繪畫開始時都是用線造型的,在早期油畫中通常都以精確嚴謹的線條輪廓起稿,坦潑拉技法中排線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西方油畫到後來才演變為以明暗和體首為主,但盡管如此,油畫中線的因素也從未消失過。纖細、豪放、工整或隨意不拘以及反復交錯疊壓的各種線條運用,使油畫語言更為豐富,不同形體邊線的處理更是十分重要。東方繪畫的用線也影響了很多西方現代大師的風格,如馬蒂斯、梵谷、畢加索、米羅和克利等都是用線的高手。 油畫 油畫是西洋繪畫中的主要的一個畫種。用快乾油質調和顏料,繪制在經過處理的畫布、板、厚紙或牆面上的繪畫藝術。早期油畫采有「坦潑拉」(Temere)畫法,即用雞蛋黃或蛋清作為調料溶合礦物顏料作畫,再作薄而透明油色罩在畫上。15世紀,尼德蘭畫家凡? 愛克兄弟改用亞麻仁油和核桃油等快乾油作為調和劑,使顏色易於調和,被廣泛地運用。特點為運筆自如,並可層層敷設,提高色彩亮度,能較充分地表現物體的真實感和豐富的色彩效果。從此,新材料和新技法很快流傳全歐洲。凡? 愛克兄弟因此被稱作歐洲油畫的創造人。20世紀初我國出現研習油畫者漸多,其中李叔同(1880―1952)最早研習油畫並把這種技法介紹到中國來。這確實是所有漫畫人都在提出的問題:畫漫畫是個苦差事,前途看起來又不那麼光明,我們怎麼辦? 在這環境下,我不會走純漫畫的路線,而傾向在藝術家和漫畫家中間摸索一個比較適合的方向,那就可以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因為純粹只畫漫畫,出路太少了,不要說家人,連自己也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創作是一種行動,自己給自己要求,有時可以少睡兩小時而多畫兩頁漫畫,時間都由自己安排,而不是堅持每晚要睡八小時然後說時間不夠。可是暫時很少見有人這樣努力不懈,不惜一切地畫畫,而是將時間放在別的事情上。慢慢沉澱不用急……因為小朋友不會留意權力和金錢的重要性,所以做藝術的人最好像一個小朋友那樣不理會金錢和權力,也不牽涉進入這些事務,才能做出好作品。這點是可以從以前的藝術家身上得到證明的,我們都要盡量去平衡所有方面的東西吧!
Ⅲ 畫油畫用什麼來調色了
所需要的材料:顏料\油畫筆\松節油\油畫專用油\油畫調色板\廢舊報紙\油畫刀
油畫框用定做的比較好,一般是木頭框!綳上油畫布(麻布)!(根據自己想畫的大小可以任意做).然後刷三次乳白膠!一定要刷到位!待干後就可以畫了!這些東西在美術用品店有售!
步驟:
還是從材料開始
畫布,亞麻布,當然在硬紙或者木板上畫也是可以的,事實上最早的油畫是畫在木板上的,不管畫布還是木板都要做底否則油會被吸走
顏料,這也沒啥好講了,去畫材店買就是了,不用買很多花里胡哨的顏色,常用的幾個顏色多買一點就好了,白色是用得最多的,就我個人來說綠色和紫色是不怎麼用得,特別是紫色
畫筆,硬得軟的都可以備一些,硬的是豬鬃筆,軟的是狼毫筆
調色油,松節油和亞麻油(記得用熟亞麻油就是顏色深的那種),更復雜的你現在也用不上
一開始畫可以不用自己綳畫布,買現成的綳好布的框,不過那個框的底子不行你還要加工一下,均勻的抹幾層乳白膠,幹了記得打磨,然後再買油畫地料圖個2到3層,也要記得打磨,別用過於粗的砂紙,推薦用天津溫莎牛頓的底料,馬利的現在質量不如以前,每一遍都不用很厚,但是要均勻,還要磨平
開畫以後就是熟悉材料的性質和原來的繪畫基礎了
要盡量避免「吸油」的問題(雖然有點難度),也就是如果製作不當會造成頂層的顏料含內的油被下面的顏料或者畫布底子吸走,那麼表面的顏料就會失去光澤變得暗淡而且顏色不好看(刻意追求此效果不算在內)基本原理是等下層的顏料表面結成膜了以後再蓋上新的顏料,還有和畫布底子也有關系,膠性大的底子相對不怎麼吸油,自己多試試就有經驗了
起稿的時候用透明的顏色,主要是棕色和群青這樣不會翻上來的顏色(像紅色和紫色這樣的顏色染色力太強用來起稿日後會漸漸得透出來,所以使用的時候要小心)
開始繪畫的時候用松節油調色,然後慢慢增加亞麻油的比例,如果只用松節油畫畫顏色是沒有光澤的而且附著力也不怎麼好
實際作畫的技法是不固定的,看你適合什麼了,剛開始可以都接觸一下,厚堆的,薄塗的,直接劃法和間接畫法(罩染法)
油畫牽涉一個「製作」的概念,很多東西不親自嘗試是不會知道的,對材料本身的運用就很有講究,只有多畫,多嘗試
我也只能大概和你說一下材料和製作的問題,至於畫畫本身這個就靠你自己了,買點書看看,多畫,畫什麼無所謂,哪怕一個月不洗的臭襪子畫好了也是張好畫,也不一定非要先臨摹什麼的,但是開始的時候還是要多看看好的畫,想想人家怎麼畫的
只為了自己畫著好玩就無所謂了,如果為了考試最好有人教 謝謝,請採納!樓主!
Ⅳ 在學習油畫的過程中,如何快速學會調色
掌握相應技巧,同時大量的去研讀相關方面書籍,只有自己下死功夫才能夠快速的學會調色。其實這是一種比較讓人覺得疑惑問題,因為在學習油畫的過程當中很想快速的學會調色,可是學習的時候總是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想要快速學會調色,就必須要不斷的專業技巧,同時要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在這些方面去不斷的研究,才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
1、技巧
初學者學習油畫的時候想要盡可能的盡快學會調色可以通過這些相應的基本調試技術來讓自己不斷的成長和進步。首先一定要清楚的知道真正調色不能夠再調色板上進行,而應該要在畫布上進行,因為只有畫布才能夠告訴自己需要什麼顏色。寫生作畫過程當中,眼睛基本不用去看調色板,而是要看畫面與對象。除此之外,有可能自己在調色板上取用幾種顏色進行了簡單的調和,不過最終一定要在畫板上進行最後的綜合。
通過以上相關內容,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到想要學會快速調色就必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去掌握相關技巧。
Ⅳ 學習油畫的過程中,怎樣學習調色
如果想學好油畫,一定要學會調色,很多顏色就是用撞色的方法調制出來的,所以在學習油畫的過程中要掌握調色的技巧。
一般專業的書籍上面都有顏色的調和比例,按照相應的比例調色時候非常快,而且顏色也比較對。如果你想要學會調色,在調色的過程中種類不要選擇太多,一般常用的十幾種顏色就可以調出,你想要的感覺,有檸檬黃,還有朱紅,以及夕陽紅和土紅這些顏色調出來的顏色是比較匹配的。一定要將顏色用順序進行排列,這樣在使用的過程中更方便調色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技巧在千萬不要把它們弄混了。如果想要學好油畫,平時就要花時間多去鑽研,因為油畫本身就是有一個難度的,只有自己堅持下去,學會更多的繪畫技巧,也要去鑽研相關的一些專業書籍,是一個需要時間的事情,才能讓自己的畫技得到提升,學會調色也是入門。
Ⅵ 【PS】【調色】想問一下這種油畫般的色彩是怎麼調出來的,如果不用ps,有沒有可調出這種色彩的APP
snapseed
· 自動校正 - 自動分析您的相片,並調整顏色和曝光,使其達到最佳效果。
· 選擇性調整 - 通過 Nik Software 的革新性 U Point 技術,可在數秒內對相片的特定區域進行精確選擇並增強。
· 調整圖像 - 使用「環境」功能可製造與相片色彩和紋理完全吻合的深度和自然飽和度。除此之外,您還可以調整白平衡、飽和度、對比度等等。
· 拉直和旋轉 - 通過簡單的手勢控制將相片旋轉 90° 和/或拉直。
· 裁剪 - 使用標准縱橫比或自由地裁剪圖像,輕松去除相片的干擾部分。
· 拍攝照片 - 通過 Camera Roll 打開相片或拍攝新相片。
== 創造性增強 ==
· 黑白 - 通過這款由暗室啟發得來的濾鏡製作經典的黑白外觀。
· 復古膠片 - 讓相片看起來像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流行的彩色膠卷所拍攝的一樣
· 戲劇 - 通過專為您的相片量身定製的效果添加風格,效果范圍從精細紋理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 雜質 - 使相片呈現獨特而時尚的暗淡外觀。
· 移軸 - 創建狹窄的對焦區域以模擬景深,通常用於縮微場景。
Ⅶ 油畫顏料怎麼調
用專用的調色油,顏料混好調勻就行,調其他的顏色用不同的顏色混合調勻就行.
紅+黃=橙色
紅+藍=紫色
藍+黃=綠色
紅+黃+藍=黑色.
粉檸檬黃 = 檸檬黃 + 純白色
藤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桔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土 黃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熟 褐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粉玫瑰紅 = 純白色 + 玫瑰紅
朱 紅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暗 紅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紫 紅 色 = 純紫色 + 玫瑰紅
褚 石 紅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粉 藍 色 = 純白色 + 天藍色
藍 綠 色 = 草綠色 + 天藍色
灰 藍 色 = 天藍色 + 純黑色
淺 灰 藍 = 天藍色 + 純黑色 + 純紫色
粉 綠 色 = 純白色 + 草綠色
黃 綠 色 = 檸檬黃 + 草綠色
墨 綠 色 = 草綠色 + 純黑色
粉 紫 色 = 純白色 + 純紫色
啡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大紅+檸檬黃+湖藍——熟褐(其實幾乎可以是黑色)
大紅+檸檬黃——桔黃
檸檬黃+湖藍——草綠,加多了湖藍就是粉綠
大紅+湖藍——紫羅蘭,加多了大紅就是玫瑰紅
大紅+桔黃——中黃
大紅+草綠——熟褐
大紅+紫羅蘭——玫瑰紅
檸檬黃+紫羅蘭——熟褐
檸檬黃+草綠——淺綠
湖藍+紫羅蘭——青蓮
Ⅷ 繪畫怎麼調色
1、首先是認真解讀有關色彩構成的理論,先把色彩構成的理論基礎打牢實了,再拿一些典型示範作練習,掌握好調色得基礎技能。
2、調色時需小心謹慎,一般先試小樣,初步求得應配色塗料的數量,然後根據小樣結果再配製大樣。先在小容器中將副色和次色分別調好。
3、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著色力小的顏色),再將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間斷地加入,並不斷攪拌,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
4、「由淺入深」,尤其是加入著色力強的顏料時,切忌過量。
5、在配色時,塗料和乾燥後的塗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塗料顏色在濕膜時一般較淺,當塗料乾燥後,顏色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是干樣板,則配色漆需等乾燥後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樣是濕樣板,就可以把樣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察兩種顏色是否相同。
(8)畫油畫app怎麼調色擴展閱讀:
調色的技巧:
1、首先使用拾色器工具,在人物面部的高光、中間調和暗部放置4個點,分別檢查色彩中的青色、洋紅、黃色和中灰色在面部中的比例成份,搞清楚原始照片的色彩構成及分布比例。
2、然後根據美國人提出的一個全球人種膚皮色彩構成標准作為參考,或選擇一個我喜歡的膚色作為標准數據,檢查原始照片中的顏色是否有偏色現象及偏色多少的具體數據(這里所說的偏色是指與參照照片的具體數據相比較)。
3、依靠色階、曲線工具,正確輸入參照標准數據,用色彩平衡、色相/飽和度、可選顏色等工具來進行微調。
4、通透感的問題與照片前期拍攝有很大關系,當然後期也可以解決相當一部分不通透的問題,但過程比較復雜,它主要依靠正確應用通道來解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調色
Ⅸ 油畫顏料怎麼能調顏色
油畫顏料的調色方法:
1、亞麻油和松節油:學油畫尤其是初學階段,最好只用亞麻油和松節油,使用這兩種基本材料熟練以後才能真正掌握油畫的材料性,一流的大師很多都只用這兩種東西,油畫顏料並非配方越多就畫得越好,亂用調和劑會適得其反。
2、底料層:要盡可能薄,膠的含量要合適,既不能吸油漏油,也不能打滑。
3、色層:要嚴格遵循肥蓋瘦的原則。慎用調色劑,如果底層顏料含油過多,會造成上層顏料打滑或乾燥後剝落,而且含油越多變色越嚴重;
4、下層顏色乾燥後再覆蓋上層顏色。如果下層顏色沒干透,直接覆蓋,會吸油,變得黯淡污濁,表面沒有光澤,這種情況無法挽救,所以一定不能發生。
油畫色層干透與否不能靠眼睛或手判斷,表面干不代表已乾燥可覆蓋,一般中等厚度的色層要等一周左右覆蓋比較保險。
5、顏料:含油量越少的顏料質量越好,變色越微弱。要購買畫一幅可以保存的油畫的標准顏料,不要購含油超標,和含有不能公開成分的各種添加劑的顏料,以免使得本來顏色就不正的顏料在乾燥過程中變得更難看,而且乾燥速度過慢,按正常速度畫油畫很難做到不吸油。
6、調色劑:不要輕易用含油達瑪樹脂的三合油,達瑪可以增加色層光澤度,部分遮掩吸油造成的光澤消失,但變色還是一樣變,達瑪本身不會變,但三合油中的亞麻油會變。達瑪有隔絕空氣的作用,會導致下層顏料變色非常嚴重。
7、達瑪:是幫助畫家增加色層的粘度,大多數時候是用於特殊配方的層間銜接劑,而不是用於色層。用於色層會增加顏料的流動性,使顏色寡氣艷俗,需要慎用。
(9)畫油畫app怎麼調色擴展閱讀
油畫顏料使用的注意事項:
1、底層顏色中亞麻油可以和松節油混合使用,隨著色層的上升,松節油成分應該穩步減少,這就是肥蓋瘦。
2、亞麻油最好用曬過的稠油,新鮮亞麻油流動性過強,且乾燥慢,變色嚴重,曬過的很稠,而且速干,乾燥後是變色最微弱的。這種油可以自己做,把生油倒進盤子里敞開曬半年就能用了。
3、油畫的底子要過關,不然會漏油,而且無法補救。
4、如果是直接畫法,不要用松節油,因為松節油揮發非常快。
5、如果預備多層畫,要防止吸油,可以等一層干透後再動筆或完全沒干繼續畫,不能在表皮乾燥而裡面沒乾的畫面繼續畫,否則吸油,繼而造成顏色層次差很多。
Ⅹ 油畫怎麼調色
油畫基本調色技術:
1、真正的調色不能在調色板上,而應在畫布上,只有畫面才能告訴你需要什麼顏色。寫生作畫,眼睛基本不看調色板,而看畫面與對象。即使在調色板上取用幾種顏色也是簡單地調合,在畫面上才是最後的綜合。如果在畫板上調得過分均勻,色感必單調死板。
此外,畫面存在未乾的顏色,調色時必須考慮畫面顏色成分,如果在調色板上調准了顏色,加上畫面已有的底色又會變得不準。
2、顏色種類不必太多,十多種即可,它們是:白、檸檬黃、中黃、土黃、金土黃、(或生赭)、桔黃、朱紅、西洋紅、深紅(或紫紅)、淡紫紅、土紅、熟褐、粉綠、土綠(或橄欖綠)、翠綠、湖藍、群青、黑。19至21種顏色即可。
3、調色板上放顏色的順序,基本可按前面所提顏色順序排下來,暖色放一邊,冷色放一邊,而每一種顏色又由淺到深排列,如檸檬黃、中黃、土黃、生赭......這樣就有一種素描深淺之概念。假如在畫很深顏色的暗部,需要再亮一點暖一點,就可試調生赭,不夠再用土黃,再不夠可用中黃,以此類推。畫暗部千萬不可亂用白色,一用白色就不透明了,顏色發粉。
4、白、土黃、土紅、熟褐、土綠、翠綠、群青、黑,是油畫的基本常用色,它們也不易變色。熟褐、深紅、翠綠是暗部用色的三個寶。土黃、土紅是亮部的基本常用色。檸檬黃是風景作品中高光、逆光、亮部很可貴的顏色,色感較冷。
土綠(或橄欖綠)、中綠,對畫樹而言,起萬能的作用,如樹的暗部土綠加熟褐,偏冷可加群青,樹的亮部中綠加土黃、檸檬黃,夕陽或秋葉可再加桔黃。
5、頭像暗部:土紅加象牙黑(北歐學派,較透明),土紅加翠綠(東歐學派)。如果用朱紅加中綠也可產生相當不錯的暗部色彩。粉綠、淡紫紅是臉部和人體中間過渡面的調合色。 畫很白的女人體,白、土黃、土紅、粉綠、中綠是基本用色,有時需要朱紅。
室內頭像高光:白加象牙黑,少量土黃。要學會運用象牙黑。暗部、亮部、中間色調都可用,往往同白色一樣重要。顏色粉,往往問題產生在暗部,暗部不透明,畫粉了,整個畫面就會太粉。
6、在同一物體的同一色彩中還會有冷暖的變化,不會絕對均勻,肯定有偏藍紫或偏黃綠等色,如果對色彩敏感,是可以感覺得到的。
因此在每一局部色塊中,都應有所選擇,把最美的色彩傾向擴大為整體的色彩。如果每一局部色塊都有所取捨和提高,整體的色彩感就比真實的色彩更加完美。要養成會找好看色彩的傾向。
7、如果要形成色調,要肯定色調總的傾向,然後在調色上加以處理。例如金黃色的秋天,總傾向是偏黃色的調子,以中黃為基色。就可在暗部、亮部、天、地、樹等一切色塊中,成分不同地調入中黃。
要大面積色彩調合,小面積色彩對比。可以適當把冷色加暖,暖色變冷,色彩會更加好看,如冷紅、暖灰。
8、透明覆色
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稀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描繪。必須在每一層干透後進行下一層上色,由於每層的顏色都較稀薄,下層的顏色能隱約透露出來,與上層的顏色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
例如在深紅的色層上塗罩穩重的藍色,就會產生藍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豐富效果,這往往是調色板上無法調出的色調。
這種畫法適於表現物象的質感和厚實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人物肌膚細膩的色彩變化,令人感到肌膚表皮之下流動著血液。它的缺點是色域較窄,製作過程工細,完成作品的時間長,不易於表達畫家即時的藝術創作情感。
9、不透明覆色
也稱多層次著色法,作畫時先用單色畫出形體大貌,然後用顏色多層次塑造,暗部往往畫得較薄,中間調子和亮部則層層厚塗,或蓋或留,形成色塊對比。由於厚薄不一,顯出色彩的豐富韻意與肌理。透明與不透明兩種畫法沒有嚴格的區別,畫家經常在一幅畫作中綜合運用。
表現處在暗部或陰影中的物象時,用透明覆色法可以產生穩定、深邃的體積感和空間感;不透明覆色法則易於塑造處在暗部以外的形體,增加畫面色彩的飽和度。19世紀以前的畫家大都採用這兩種畫法,製作作品的時間一般較長,有的畫完一層後經長期放置,待色層完全乾透後再進行描繪。
10、不透明著色
也稱為直接著色法、即在畫布上作出物象形體輪廓後,憑借對物象的色彩感覺或對畫面色彩的構思鋪設顏色,基本上一次畫完,不正確的部位用畫刀颳去後繼續上色調整。這種畫法中每筆所蘸的顏料比較濃厚,色彩飽和度高,筆觸也較清晰,易於表達作畫時的生動感受。
19世紀中葉後的許多畫家較多採用這種畫法。為使一次著色後達到色層飽滿的效果,必須講究筆勢的運用即塗法,常用的塗法分為平塗、散塗和厚塗。平塗就是用單向的力度、均勻的筆勢塗繪成大面積色彩,適於在平穩、安定的構圖中塑造靜態的形體;
散塗指的是依據所畫形體的自然轉折趨勢運筆,筆觸比較鬆散、靈活;厚塗則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顏料,有的形成高達數毫米的色層或色塊,使顏料表現出質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強化。
(10)畫油畫app怎麼調色擴展閱讀:
油畫顏料調色
先用筆蘸一點油畫色,再蘸一點調色油調勻即可上畫。紫色和綠色相當重要,千萬少用純色,世界上純色的東西實在太少,初學一定少用水。調色公式:
熟 褐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粉玫瑰紅 = 純白色 + 玫瑰紅
朱紅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暗紅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紫紅色 = 純紫色 + 玫瑰紅
褚石紅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粉藍色 = 純白色 + 天藍色
藍綠色 = 草綠色 + 天藍色
灰藍色 = 天藍色 + 純黑色
淺灰藍 = 天藍色 + 純黑色 + 純紫色
粉綠色 = 純白色 + 草綠色
黃綠色 = 檸檬黃 + 草綠色
墨綠色 = 草綠色 + 純黑色
粉紫色 = 純白色 + 純紫色
咖啡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藤黃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土黃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不管什麼顏色注意 :只能用2-3種顏色調出來,過多的顏色,調出來的非常的不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