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oadingrunner怎麼監控linux伺服器cpu
使用dstat工具,一般Linux發行版自帶,可以監控統計CPU使用最高的進程 例如 dstat --top-cpu 2 每2秒顯示一次CPU使用最多的進程 把這個重定向到一個文件就能事後分析了 dstat功能很多,可以查下資料
Ⅱ 如何監測windows伺服器的性能
Windows伺服器中自帶的性能監控工具叫做Performance Monitor;
在開始-運行中輸入『perfmon』,然後回車即可運行。
Monitor本身也是一個進程,運行起來也要佔用一定的系統資源。所以你看到的資源的使用量應該比實際的要稍微高一點。這個工具在幫助管理員判斷系統性能瓶頸時非常有用;
舉個列子來說,今天有個用戶抱怨說他們項目組的伺服器(這是一台虛擬機)運行起來非常慢,但也不知道具體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任務管理器里顯示CPU和內存的使用量都不算高,但伺服器的相應就是非常慢;
Monitor,讓其運行一段時間後(因為參考平均值會比較准確),發現average disk queue的值比較高,這就說明物理伺服器的硬碟負荷太重,I/O操作的速度跟不上系統的要求。關掉虛擬機,將其轉移到另一台硬碟負載比較小的主機上,再打開虛擬機。
Ⅲ 如何監控伺服器的cpu內存使用情況
你是指在伺服器上看還是遠程用客戶機看?
伺服器的話直接呼出任務管理器看就是了
遠程的話,伺服器電腦上設置允許遠程
嫩個遠程桌面來查看伺服器的信息就是了
Ⅳ loadrunner中怎麼監控cpu
一般在客戶端通過LoadRunner對伺服器進行壓力測試,都需要實時監控伺服器端的系統資源,本篇主要簡單介紹一下如何設置在LoadRunner的Controller中配置監控Windows Resources,其實也可以直接在遠程連接伺服器端在上面開啟任務管理器或者在控制面板中找到性能計數器來監控也可以,但是為了在LR進行施壓過程中更便捷,我們還是要學會這個基本的配置。關於此處的配置,需要針對不同的伺服器操作系統進行不同的設置,但基本思路相同。本篇以Windows系統為例,具體配置如下:
1、通過客戶端與伺服器進行網路測試,保證通信暢通
2、開啟伺服器端Windows中的如下兩個服務,
3、需要對伺服器的系統本地策略進行更改,這個很重要,也是決定客戶端能不能訪問伺服器端的關鍵步驟,具體需要進入控制面板下的管理工具中,找到本地安全策略,
注意:這里一定要改成經典模式,默認為僅來賓模式。
4、在客戶端進行測試,在「運行」欄中輸入伺服器的ip地址,後面跟上C$,表示伺服器C盤下的系統資源目錄,如:「//192.168.96.135/C$」,看看是否可以訪問伺服器C盤目錄,通常情況下可能需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填充伺服器端的賬戶和密碼就ok,
註:如果顯示可以訪問該頁面表示,可以正常訪問伺服器端的系統資源,也就可以監控。
5、切換到LoadRunner的Controller中在Windows Resources下配置監控目標
6、看看配置完成後的實時監控記錄,
以上是在壓力測試過程中,所實時監控的目標伺服器的系統資源。
LR是一個功能比較全面的性能測試工具,所以很多細節的功能可能不好設置,但是作用卻很大。下次有機會將總結LoadRunner如何監控Linux系統資源。
Ⅳ 分布式伺服器怎麼監控性能
做一個良好的企業網站,獨立伺服器相對是比較有優勢的,企業所擁有的數據大都會存儲在特定的獨立伺服器中,因此,我們應該時時做好獨立伺服器的性能監控,以維護數據的安全監控。下面壹基比小喻來給你們分析下。
硬碟性能分析
由於磁碟是影響系統性能的常見因素,因此,管理人員需要收集磁碟性能I/O狀態信息,來判斷對整個系統性能的優化指標。
內存利用率
與CPU利用率一樣,管理人員需要了解獨立伺服器內存的利用率,並監控當前進程列表所佔用的內存情況,對閾值設置警告,當使用過高時,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知曉。
文件系統容量
應用服務需要使用磁碟空間進行存儲和處理,如果空間不足可能會導致服務無法正常運行,因此,管理人員應時刻監控磁碟空間的空閑容量。
一般來說,文件的空間使用率不應該超過85%,,一旦超過,管理員就應該馬上進行處理。在管理界面中,用戶也可以根據相應的標識來判斷閾值的大小。
資源記錄
對獨立伺服器性能資源使用數據做好記錄,然後進行分析,看某個時間段的網卡流量是否有不正常的變化,如果出現忽高忽低,則需要對獨立伺服器進行檢查。
CPU利用率
管理人員需要了解系統每個CPU對應的利用率,並監控伺服器當前任務所佔用的CPU,確保不會影響任務的運行。設置CPU閾值警告,當CPU負載過大時,能夠產生報警,提供管理人員著手處理。
除了要對獨立伺服器進行性能監控和數據記錄,還要分析一下某個時間段流量有沒有不正常的變化,如果出現有時高有時低的情況要及時對獨立伺服器做排查。
Ⅵ php 伺服器怎麼監控多個下級工作站的網路狀態,cpu,磁碟使用情況呢
1,Linux下可以在/proc/cpuinfo中看到每個cpu的詳細信息。但是對於雙核的cpu,在cpuinfo中會看到兩個cpu。常常會讓人誤以為是兩個單核的cpu。其實應該通過PhysicalProcessorID來區分單核和雙核。而PhysicalProcessorID可以從cpuinfo或者dmesg中找到.flags如果有ht說明支持超線程技術判斷物理CPU的個數可以查看physicalid的值,相同則為同一個物理CPU2,查看內存大小:cat/proc/meminfo|grepMemTotal3,其他一些可以查看詳細linux系統信息的命令和方法:uname-a#查看內核/操作系統/CPU信息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head-n1/etc/issue#查看操作系統版本,是數字1不是字母Lcat/proc/cpuinfo#查看CPU信息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hostname#查看計算機名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lspci-tv#列出所有PCI設備lsusb-tv#列出所有USB設備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lsmod#列出載入的內核模塊env#查看環境變數資源free-m#查看內存使用量和交換區使用量df-h#查看各分區使用情況-sh#查看指定目錄的大小grepMemTotal/proc/meminfo#查看內存總量grepMemFree/proc/meminfo#查看空閑內存量uptime#查看系統運行時間、用戶數、負載cat/proc/loadavg#查看系統負載磁碟和分區mount|column-t#查看掛接的分區狀態fdisk-l#查看所有分區swapon-s#查看所有交換分區hdparm-i/dev/hda#查看磁碟參數(僅適用於IDE設備)dmesg|grepIDE#查看啟動時IDE設備檢測狀況網路ifconfig#查看所有網路介面的屬性iptables-L#查看防火牆設置route-n#查看路由表netstat-lntp#查看所有監聽埠netstat-antp#查看所有已經建立的連接netstat-s#查看網路統計信息進程ps-ef#查看所有進程top#實時顯示進程狀態用戶w#查看活動用戶id#查看指定用戶信息last#查看用戶登錄日誌cut-d:-f1/etc/passwd#查看系統所有用戶cut-d:-f1/etc/group#查看系統所有組crontab-l#查看當前用戶的計劃任務服務chkconfig–list#列出所有系統服務chkconfig–list|grepon#列出所有啟動的系統服務程序rpm-qa#查看所有安裝的軟體包cat/proc/cpuinfo:查看CPU相關參數的linux系統命令cat/proc/partitions:查看linux硬碟和分區信息的系統信息命令cat/proc/meminfo:查看linux系統內存信息的linux系統命令cat/proc/version:查看版本,類似uname-rcat/proc/ioports:查看設備io埠cat/proc/interrupts:查看中斷cat/proc/pci:查看pci設備的信息cat/proc/swaps:查看所有swap分區的信息
Ⅶ 如何監控linux 伺服器 cpu命令
cat /proc/cpuinfo中的信息
processor 邏輯處理器的id。
physical id 物理封裝的處理器的id。
core id 每個核心的id。
cpu cores 位於相同物理封裝的處理器中的內核數量。
siblings 位於相同物理封裝的處理器中的邏輯處理器的數量。
1 查看物理CPU的個數
#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ical id"|sort |uniq|wc –l
2、 查看邏輯CPU的個數
#cat /proc/cpuinfo |grep "processor"|wc –l
3、 查看CPU是幾核
#cat /proc/cpuinfo |grep "cores"|uniq
4、 查看CPU的主頻
#cat /proc/cpuinfo |grep MHz|uniq
5、 # uname -a
6、 Linux euis1 2.6.9-55.ELsmp #1 SMP Fri Apr 20 17:03:35 EDT 2007 i686 i686 i386 GNU/Linux
(查看當前操作系統內核信息)
7、 # cat /etc/issue | grep Linux
8、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4 (Nahant Update 5(查看當前操作系統發行版信息)
9、 # cat /proc/cpuinfo | grep name | cut -f2 -d: | uniq -c
8 Intel(R) Xeon(R) CPU E5410 @ 2.33GHz
(看到有8個邏輯CPU, 也知道了CPU型號)
9 #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 uniq -c
4 physical id : 0
4 physical id : 1
(說明實際上是兩顆4核的CPU)
10、# getconf LONG_BIT
32
(說明當前CPU運行在32bit模式下, 但不代表CPU不支持64bit)
11、# cat /proc/cpuinfo | grep flags | grep ' lm ' | wc –l
8(結果大於0, 說明支持64bit計算. lm指long mode, 支持lm則是64bit)
12、如何獲得CPU的詳細信息:
linux命令:cat /proc/cpuinfo
13、用命令判斷幾個物理CPU,幾個核等:
邏輯CPU個數:
# cat /proc/cpuinfo | grep "processor" | wc -l
物理CPU個數:
#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id" | sort | uniq | wc -l
14、每個物理CPU中Core的個數:
# cat /proc/cpuinfo | grep "cpu cores" | wc -l
15、是否為超線程?如果有兩個邏輯CPU具有相同的」core id」,那麼超線程是打開的。每個物理CPU中邏輯CPU(可能是core, threads或both)的個數:
# cat /proc/cpuinfo | grep "siblings"
1.查看CPU信息命令
cat /proc/cpuinfo
2.查看內存信息命令
cat /proc/meminfo
3.查看硬碟信息命令
fdisk -l
查看CPU信息(型號)
# cat /proc/cpuinfo | grep name | cut -f2 -d: | uniq -c
8 Intel(R) Xeon(R) CPU E5410 @ 2.33GHz
(看到有8個邏輯CPU, 也知道了CPU型號)
#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 uniq -c
4 physical id : 0
4 physical id : 1
(說明實際上是兩顆4核的CPU)
PS:Jay added on 10th, May, 2011
# 其實是可能有超線程HT技術,不一定是有4核,也可能是2核4線程;當時還理解不清楚
# getconf LONG_BIT
32
(說明當前CPU運行在32bit模式下, 但不代表CPU不支持64bit)
#
Ⅷ 如何檢查linux伺服器cpu,內存性能
1.查看系統負載
(1)uptime
這個命令可以快速查看機器的負載情況。
在Linux系統中,這些數據表示等待CPU資源的進程和阻塞在不可中斷IO進程(進程狀態為D)的數量。
命令的輸出,load average表示1分鍾、5分鍾、15分鍾的平均負載情況。
通過這三個數據,可以了解伺服器負載是在趨於緊張還是趨於緩解。
如果1分鍾平均負載很高,而15分鍾平均負載很低,說明伺服器正在命令高負載情況,需要進一步排查CPU資源都消耗在了哪裡。
反之,如果15分鍾平均負載很高,1分鍾平均負載較低,則有可能是CPU資源緊張時刻已經過去。
(2)W
Show who is logged on and what they are doing.
可查詢登錄當前系統的用戶信息,以及這些用戶目前正在做什麼操作
其中的load average後面的三個數字則顯示了系統最近1分鍾、5分鍾、15分鍾的系統平均負載情況
注意:
load average這個輸出值,這三個值的大小一般不能大於系統邏輯CPU的個數。
如果輸出中系統有4個邏輯CPU,如果load average的三個值長期大於4時,說明CPU很繁忙,負載很高,可能會影響系統性能,
但是偶爾大於4時,倒不用擔心,一般不會影響系統性能。相反,如果load average的輸出值小於CPU的個數,則表示CPU還有空閑
2.dmesg | tail
該命令會輸出系統日誌的最後10行。
這些日誌可以幫助排查性能問題.
3.vmstat
vmstat Virtual Meomory Statistics(虛擬內存統計),用來獲得有關進程、虛存、頁面交換空間及 CPU活動的信息。這些信息反映了系統的負載情況。
後面跟的參數1,表示每秒輸出一次統計信息,表頭提示了每一列的含義
(1)監控進程procs:
r:等待在CPU資源的進程數。
這個數據比平均負載更加能夠體現CPU負載情況,數據中不包含等待IO的進程。如果這個數值大於機器CPU核數,那麼機器的CPU資源已經飽和(出現了CPU瓶頸)。
b:在等待io的進程數 。
(2)監控內存memoy:
swpd:現時可用的交換內存(單位KB)
free:系統可用內存數(以千位元組為單位)
buff: 緩沖去中的內存數(單位:KB)。
cache:被用來做為高速緩存的內存數(單位:KB)。
(3)監控swap交換頁面
si: 從磁碟交換到內存的交換頁數量,單位:KB/秒。
so: 從內存交換到磁碟的交換頁數量,單位:KB/秒。
如果這個數據不為0,說明系統已經在使用交換區(swap),機器物理內存已經不足。
(4)監控 io塊設備
bi: 發送到塊設備的塊數,單位:塊/秒。
bo: 從塊設備接收到的塊數,單位:塊/秒。
(5)監控system系統
in: 每秒的中斷數,包括時鍾中斷。
cs: 每秒的環境(上下文)轉換次數。
(6)監控cpu中央處理器:
us:用戶進程使用的時間 。以百分比表示。
sy:系統進程使用的時間。 以百分比表示。
id:中央處理器的空閑時間 。以百分比表示。
us, sy, id, wa, st:這些都代表了CPU時間的消耗,它們分別表示用戶時間(user)、系統(內核)時間(sys)、空閑時間(idle)、IO等待時間(wait)和被偷走的時間(stolen,一般被其他虛擬機消耗)。
這些CPU時間,可以讓我們很快了解CPU是否出於繁忙狀態。
註:
如果IO等待時間很長,那麼系統的瓶頸可能在磁碟IO。
如果用戶時間和系統時間相加非常大,CPU出於忙於執行指令。
如果有大量CPU時間消耗在用戶態,也就是用戶應用程序消耗了CPU時間。這不一定是性能問題,需要結合r隊列,一起分析。
4.mpstat -P ALL 1
該命令可以顯示每個CPU的佔用情況,如果有一個CPU佔用率特別高,那麼有可能是一個單線程應用程序引起的。
MultiProcessor Statistics的縮寫,是實時系統監控工具
其報告與CPU的一些統計信息,這些信息存放在/proc/stat文件中。在多CPUs系統里,其不但能查看所有CPU的平均狀況信息,而且能夠查看特定CPU的信息。
格式:mpstat [-P {|ALL}] [internal [count]]
-P {|ALL} 表示監控哪個CPU, cpu在[0,cpu個數-1]中取值
internal 相鄰的兩次采樣的間隔時間
count 采樣的次數,count只能和delay一起使用
all : 指所有CPU
%usr : 顯示在用戶級別(例如應用程序)執行時CPU利用率的百分比
%nice :顯示在擁有nice優先順序的用戶級別執行時CPU利用率的百分比
%sys : 現實在系統級別(例如內核)執行時CPU利用率的百分比
%iowait : 顯示在系統有未完成的磁碟I/O請求期間CPU空閑時間的百分比
%irq : 顯示CPU服務硬體中斷所花費時間的百分比
%soft : 顯示CPU服務軟體中斷所花費時間的百分比
%steal : 顯示虛擬機管理器在服務另一個虛擬處理器時虛擬CPU處在非自願等待下花費時間的百分比
%guest : 顯示運行虛擬處理器時CPU花費時間的百分比
%idle : 顯示CPU空閑和系統沒有未完成的磁碟I/O請求情況下的時間百分比
系統有兩個CPU。如果使用參數 -P 然後緊跟CPU編號得到指定CPU的利用率。
( Ubuntu安裝: apt-get install sysstat)
5.pidstat 1
pidstat命令輸出進程的CPU佔用率,該命令會持續輸出,並且不會覆蓋之前的數據,可以方便觀察系統動態
6.iostat -xz 1
iostat命令主要用於查看機器磁碟IO情況
r/s, w/s, rkB/s, wkB/s:分別表示每秒讀寫次數和每秒讀寫數據量(千位元組)。讀寫量過大,可能會引起性能問題。
await:IO操作的平均等待時間,單位是毫秒。這是應用程序在和磁碟交互時,需要消耗的時間,包括IO等待和實際操作的耗時。如果這個數值過大,可能是硬體設備遇到了瓶頸或者出現故障。
avgqu-sz:向設備發出的請求平均數量。如果這個數值大於1,可能是硬體設備已經飽和(部分前端硬體設備支持並行寫入)。
%util:設備利用率。這個數值表示設備的繁忙程度,經驗值是如果超過60,可能會影響IO性能(可以參照IO操作平均等待時間)。如果到達100%,說明硬體設備已經飽和。
註:如果顯示的是邏輯設備的數據,那麼設備利用率不代表後端實際的硬體設備已經飽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IO性能不理想,也不一定意味這應用程序性能會不好,可以利用諸如預讀取、寫緩存等策略提升應用性能
7.free -m
free命令可以查看系統內存的使用情況,-m參數表示按照兆位元組展示。
最後兩列分別表示用於IO緩存的內存數,和用於文件系統頁緩存的內存數。
註:
第二行-/+ buffers/cache,看上去緩存佔用了大量內存空間。這是Linux系統的內存使用策略,盡可能的利用內存,如果應用程序需要內存,這部分內存會立即被回收並分配給應用程序。
如果可用內存非常少,系統可能會動用交換區(如果配置了的話),這樣會增加IO開銷(可以在iostat命令中提現),降低系統性能。
8.sar -n DEV 1
sar命令在這里可以查看網路設備的吞吐率。
在排查性能問題時,可以通過網路設備的吞吐量,判斷網路設備是否已經飽和。
9.sar -n TCP,ETCP 1
sar命令在這里用於查看TCP連接狀態,其中包括:
active/s:每秒本地發起的TCP連接數,既通過connect調用創建的TCP連接;
passive/s:每秒遠程發起的TCP連接數,即通過accept調用創建的TCP連接;
retrans/s:每秒TCP重傳數量;
TCP連接數可以用來判斷性能問題是否由於建立了過多的連接,進一步可以判斷是主動發起的連接,還是被動接受的連接。TCP重傳可能是因為網路環境惡劣,或者伺服器壓力過大導致丟包。
10.top
top命令包含了前面好幾個命令的檢查的內容。比如系統負載情況(uptime)、系統內存使用情況(free)、系統CPU使用情況(vmstat)等。
因此通過這個命令,可以相對全面的查看系統負載的來源。同時,top命令支持排序,可以按照不同的列排序,方便查找出諸如內存佔用最多的進程、CPU佔用率最高的進程等。
但是,top命令相對於前面一些命令,輸出是一個瞬間值,如果不持續盯著,可能會錯過一些線索。這時可能需要暫停top命令刷新,來記錄和比對數據。
Ⅸ 如何監測windows伺服器的性能
Windows伺服器中自帶的性能監控工具叫做Performance Monitor,
在開始-運行中輸入『perfmon』,然後回車即可運行。Performance
Monitor本身也是一個進程,運行起來也要佔用一定的系統資源。所以你看到的資源的使用量應該比實際的要稍微高一點。這個工具在幫助管理員判斷系統性能瓶頸時非常有用。舉個列子來說,今天有個用戶抱怨說他們項目組的伺服器(這是一台虛擬機)運行起來非常慢,但也不知道具體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任務管理器里顯示CPU和內存的使用量都不算高,但伺服器的相應就是非常慢。打開Performance
Monitor,讓其運行一段時間後(因為參考平均值會比較准確),發現average disk
queue的值比較高,這就說明物理伺服器的硬碟負荷太重,I/O操作的速度跟不上系統的要求。關掉虛擬機,將其轉移到另一台硬碟負載比較小的主機上,再打開虛擬機。問題就解決了!
這里我簡單列舉幾個常用參數的參考值,需要更多的信息你可以google一把。
CPU:
% Processor Time:表示CPU的使用率,如果值大於80表示CPU的處理調度能力偏低。
硬碟:
% Disk Time:表示硬碟的I/O操作的頻率(繁忙時間),如果值大於80表示硬碟I/O調度能力偏低。
Average Disk Queue
Length:表示硬碟I/O操作等待隊列的長度,如果值大於2表示硬碟I/O調度能力偏低。
內存
Pages/Sec:表示系統對虛擬內存每秒鍾的訪問次數,如果值大於20表示有內存方面的問題。(有可能是物理內存偏低,也有可能是虛擬內存沒有配置正確。一般情況下虛擬內存應為物理內存的1.5-2倍)
Committed Bytes and Available Bytes:Committed
Bytes表示虛擬內存的大小,Available Bytes表示剩餘可用內存的大小。正常情況下,Available
Bytes減少,pages(頁面數)應該增加,提供頁面交換。如果Available
Bytes的值很小表示物理內存偏低。當關閉一些應用以後,Committed Bytes應該減少,Available
Bytes應該增加。因為關閉的進程釋放了之前佔用的內存資源。如果相應的值沒有發生變化,那麼該進程就可能造成了內存泄漏。
Cache Bytes:表示系統緩存的大小。如果值大於4M表示物理內存偏低。
Ⅹ 如何做一個遠程伺服器的cpu,內存,網路IO監控
loadrunner 性能測試工具就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伺服器的內存、CPU、硬碟、等使用情況都可以監控到,當然這個伺服器都啟動相關的服務才行
如果是要監控資料庫,如oracle、DB2等,最好搭配sitescope 這個工具使用會更好
當然遠程監控的前提是要配置一些參數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