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Ubuntu 伺服器安裝之後怎樣打開圖形桌面
1、首先需要在Ubuntu登錄界面選擇帳號,輸入密碼。
共享的話你選要共享的這個,然後選共享就是了,給你一個「碼」;
訪問,本來在任意地點就能訪問的
『叄』 A、B伺服器系統為烏班圖,A是api介面 和資料庫,B
兩種辦法 一: A上做介面,提供給B用 B程序中使用的所有和數據相關的操作都以API訪問形式發送給A,等A處理好了返回 如果你是php語言代碼直接使用file_get_contents來直接連接A上的介面就能獲取A上的數據A上的介面應該都是一些操作類接收參數,返A、B伺服器系統為烏班圖,A是api介面 和資料庫,B
『肆』 怎麼搭建一個可以被外網訪問的linux web伺服器
首先需要將你的web伺服器搭建好,然後需要做NAT,我這里有我的一個做NAT的筆記,分享給你
NAT
拓撲結構圖:
要求:
1.內網能夠ping通外網地址,並且成功訪問外網中的web服務;
2.外網能夠訪問內網的ftp服務。
步驟:
一:內網伺服器配置
1.在內網中設置好ip地址,網關和DNS均為NAT伺服器內網口地址,並搭建好ftp服務,此處略
二:NAT伺服器配置
1.在NAT只能中添加一塊網卡作為 外網卡,並設置好ip地址
2.開啟NAT伺服器的路由功能
[root@c2 ~]# vi /etc/sysctl.conf
net.ipv4.ip_forward = 1 //將0改為1
[root@c2 ~]# sysctl -p //永久生效
3.配置防火牆(必須按照以下循序配置,否則配置完成後不能拼通外網,需配置第二次)
#iptables-X
#iptables-t nat -X
#iptables --flush
#iptables -t nat --flush
//以上為重置鏈表的命令
#iptables-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1.0/24 -o eth1 -j SNAT --to 202.10.10.12
//這條命令是將內網192.168.1.0/24的源地址映射為NAT伺服器的外網口地址,eth1為外網卡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dport 21 -j DNAT --to 192.168.1.11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dport 20 -j DNAT --to 192.168.1.11
//這兩條命令是發布內務的ftp服務
或者: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 -d 202.10.10.12--dport 21 -j DNAT --to 192.168.1.11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 -d 202.10.10.12--dport 20 -j DNAT --to 192.168.1.11
#/etc/init.d/iptablessave
#/etc/init.d/iptablesrestart
驗證:
內網訪問外網的web服務:
[root@c1 ~]# curl 202.10.10.13
web
外網訪問內網的ftp服務(外網的防火牆一定要關閉,否則ls查看目錄時會出錯,或者打開外網的20號埠新建鏈接的也可以)#
[root@c3 ~]# ftp 202.10.10.12
Connected to 202.10.10.12 (202.10.10.12).
220 (vsFTPd 2.2.2)
Name (202.10.10.12:root): ftp01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
230 Login successful.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ls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192,168,1,11,93,1).
ftp: connect: Network isunreachable //列不出內容是因為進入了passive模式
ftp>passive //用passive命令切換passive模式和active模式
Passivemode off.
ftp> ls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Consider usingPASV.
150 Here comes the directory listing.
226 Directory send OK.
ftp>
補充:
刪除防火牆中配置的記錄
[root@c2 ~]# iptables -t nat -L POSTROUTING -n --line-number //列出記錄和記錄序號
[root@c2 ~]# iptables -t nat -D POSTROUTING1 //根據序號刪除記錄
你將內網的ftp服務換成web服務就可以了,主要是弄懂NAT的原理,將內部服務通過DNAT發布到外網
『伍』 ubuntu中怎麼訪問外國網站
ubuntu中訪問外國網站方法:
方法A
使用GAppProxy,但是僅支持標准80埠的HTTP協議和443埠的HTTPS協議(HTTPS需要Python 2.6支持),其他埠均不支持,而且不能下載大小超過1MB的文件。
方法B
使用特殊的軟體,特殊的路由器。不過此類軟體在教育網內連上節點比較困難,而且速度比較慢。
方法C
使用網頁代理,此類代理隨處可見,好處是數量多,缺點是不能使用cookies。
方法D
使用IPV6,大部分教育網都已經支持了IPV6,而且ubuntu支持IPV6。
有多種方法可以使用:
1.在需要訪問的網站域名後加上.sixxs.org,例如直接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http://www.yahoo.com.sixxs.org"即可訪問yahoo.com。缺點,需要添加網址,並且不能登錄帳號(不能使用cookies)。
2.使用IPV6代理。地址為:proxy.ipv6.uni-leipzig.de,埠為:3128。添加到火狐瀏覽器的 編輯--首選項--高級--網路--設置 裡面就可以了。這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法,可以使用cookies。(該代理已經失效)
『陸』 系統之家Ubuntu如何不用密碼訪問samba伺服器怎麼辦
一種方法是,位於同一組中的電腦之間利用廣播功能進行計算機名管理。電腦在起動時或者連接網路時,會向位於同組中的所有電腦詢問有沒有正在使用與自己相同的NetBIOS名的電腦。每台收到詢問的電腦如果使用了與自己相同的NetBIOS名,就會發送通知信息包。這些通信是利用137埠進行的。
另一種方法是利用WINS(Windows網際網路名稱服務)管理計算機名。被稱為WINS伺服器的電腦有一個IP地址和NetBIOS名的對照表。 WINS客戶端在系統起動時或連接網路時會將自己的NetBIOS名與IP地址發送給WINS伺服器。與其他計算機通信時,會向WINS伺服器發送 NetBIOS名,詢問IP地址。這種方法也使用137埠。
我的伺服器用的是小鳥雲的,很穩定,性價比高。
『柒』 html文件做好了,只能在本地訪問。怎麼放到伺服器上已經有阿里雲ubuntu伺服器和域名。
你買的是ESC伺服器(雲伺服器)還是虛擬伺服器,這兩者使用上有差別。看你的描述應該是雲伺服器了。
雲服務還需要安裝WEB環境,才能使用。還是先學下怎麼解析域名到伺服器和伺服器的web環境搭建這兩項。
『捌』 A、B伺服器系統為烏班圖,A是api介面 和資料庫,B是管理後台,要怎麼實現B訪問到A的資料庫
兩種辦法
一:
A上做介面,提供給B用
B程序中使用的所有和數據相關的操作都以API訪問形式發送給A,等A處理好了返回.
如果你是PHP語言代碼.直接使用file_get_contents來直接連接A上的介面就能獲取A上的數據.A上的介面應該都是一些操作類.接收參數,返回數據.
例如:
A伺服器:
<?php
//io.php
$a=$_GET['a'];//獲取操作
if($a=='getname'){
getname();
}
functiongetname(){
$uid=$_GET['uid'];
//搜索資料庫獲取數據
echo'{"name":"王大春"}';//這里使用直接輸出,如果是數組等復雜類型數據採用json輸出
}
B伺服器:
<?php
$data=file_get_contents('http://A伺服器地址/io.php?a=getname&uid=1');
//解析$data里的json數據
//處理數據
二:
A伺服器上的資料庫開放一個介面,對外.指定B伺服器可以訪問(防火牆設置B伺服器可以訪問資料庫埠)然後B直接連接A伺服器資料庫即可.
『玖』 烏班圖系統是什麼
山寨個頭 不懂別瞎說 ubuntu是一種Linux操作系統 何來山寨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