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配伺服器 > 什麼是伺服器數

什麼是伺服器數

發布時間:2022-08-23 22:56:48

㈠ 什麼是伺服器,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伺服器是提供計算服務的設備。通常是指那些具有較高計算能力,能夠提供給多個用戶使用的計算機。由於伺服器需要響應服務請求,並進行處理,因此一般來說伺服器應具備承擔服務並且保障服務的能力。

在網路環境下,根據伺服器提供的服務類型不同,分為文件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應用程序伺服器、WEB伺服器等。

伺服器與主機不同,主機是通過終端給用戶使用的,伺服器是通過網路給客戶端用戶使用的,所以除了要有擁有終端設備,還要利用網路才能使用伺服器計算機,但用戶連上線後就能使用伺服器上的特定服務了。

和普通的個人計算機相比, 伺服器需要連續的工作在7X24小時環境。這就意味著伺服器需要更多的穩定性技術RAS,比如支持使用ECC內存。並通常會有多部連接在一起運作。

(1)什麼是伺服器數擴展閱讀

20世紀90年代之後,隨著數據機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由窄帶的電話撥接,升級成為寬頻數據,這代表著以信息高速公路為象徵的網路新時代來臨。

互聯網普及同時改變了計算機用戶習慣,更大大普及網路聯系傳訊的方式,從文字到圖片,再到視頻,伺服器所能完成的工作也越來越復雜;

而雲端、大數據時代造就了各種新類型行業,如網路商店、網路電商、網路拍賣、網路銷售、網路游戲、網路設計及架設,以及越來越普遍性的雲端資料庫或備份庫。標准伺服器(Server)及文件伺服器(NAS)的普及正在時時優化及改變現有人類的生活。

㈡ 伺服器是什麼

常見的1U伺服器

什麼是伺服器?

首先我們來看專業上伺服器是怎麼樣定義的,伺服器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機,作為網路的節點,存儲、處理網路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路的靈魂。也可以這樣講,伺服器指一個管理資源並為用戶提供服務的計算機軟體,通常分為文件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和應用程序伺服器。運行以上軟體的計算機或計算機系統也被稱為伺服器。相對於普通PC來說,伺服器在穩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晶元組、內存、磁碟系統、網路等硬體和普通計算機有所不同,在質量與處理器數據性能上更出色。



專業數據機房伺服器中心

如果覺得以上專業講述伺服器是什麼不好理解,沒關系,筆者這里通俗的為大家再介紹下,簡單的說,伺服器和電腦功能都是一樣的,我們也可以講伺服器稱之為電腦,只是伺服器對穩定性與安全性以及處理器數據能力有更高要求,比如我們每天瀏覽一個網站,發現這個網站每天24小時都能訪問,為什麼呢,原因在於網站伺服器不能關閉,要保證長時間穩定運行,並且要承受很多人同時訪問,因此伺服器在穩定性、質量以及性能方面要比普通電腦有更苛刻要求。比如我們電腦如果一年四季不關機,可能很容易壞掉,但針對個人計算機,不可能這樣做,因此電腦硬體的設計要求相比伺服器要低不少。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其實伺服器就是比我們一般電腦更高級的電腦,再各個硬體上擁有更高標準的做工,伺服器內部硬體和一般電腦一樣,均是由CPU、內存、主板、顯卡、硬碟等組成,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伺服器由於偏向處理器處理器數據能力,因此很多伺服器主板均可以安裝多個處理器、多條內存以及更多硬碟,因此看起主板、機箱等均比較龐大,最後伺服器由於對於顯示性能不是很重要,很多伺服器都不需要顯示器,遠程管理即可,因此一般伺服器均使用的是集成顯卡。



伺服器內部結構(與普通電腦相似,只是配置更高,硬體質量更好)

不過伺服器與普通電腦的區別也不僅僅是硬體性能指標不同,在系統方面也很不相同,一般我們電腦是使用windows XP或者windows7等系統,但伺服器一般使用windows 2000、windows 2003、windows 2008以及Linux等伺服器系統,內部界面與windows xp類似,只是裡面多了一些伺服器應用軟體。其中Linux系統更復雜,多數採用dos命令操作,今後我們將為大家詳細講解到。

關於什麼是伺服器是什麼?筆者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伺服器就是電腦,只是在穩定性、安全性、以及處理數據上更強的電腦,一般我們個人電腦也可以做伺服器,只需要安裝伺服器系統即可,但伺服器對硬體穩定性與質量等要求很高,因此一般電腦可能無法長時間勝任,要知道的是伺服器上一般均是存放重要數據,一點都不能馬虎的,因此普通電腦是不適合做伺服器的,只是具備功能。

㈢ 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伺服器,也稱伺服器,是提供計算服務的設備。由於伺服器需要響應服務請求,並進行處理,因此一般來說伺服器應具備承擔服務並且保障服務的能力。

1. 伺服器的構成包括處理器、硬碟、內存、系統匯流排等,和通用的計算機架構類似,但是由於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務,因此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較高。
2.在網路環境下,根據伺服器提供的服務類型不同,分為文件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應用程序伺服器,WEB伺服器等。
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衡量伺服器是否達到了其設計目的;R:Reliability可靠性;A:Availability可用性;S:Scalability可擴展性;U:Usability易用性;M:Manageability可管理性,即伺服器的RASUM衡量標准。

1、可擴展性

伺服器必須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這是因為企業網路不可能長久不變,特別是在當今信息時代。如果伺服器沒有一定的可擴展性,當用戶一增多就不能勝任的話,一台價值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伺服器在短時間內就要遭到淘汰,這是任何企業都無法承受的。為了保持可擴展性,通常需要在伺服器上具備一定的可擴展空間和冗餘件(如磁碟陣列架位、PCI和內存條插槽位等)。

可擴展性具體體現在硬碟是否可擴充,CPU是否可升級或擴展,系統是否支持WindowsNT、Linux或UNIX等多種可選主流操作系統等方面,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前期投資為後期充分利用。

2、易使用性

伺服器的功能相對於PC機來說復雜許多,不僅指其硬體配置,更多的是指其軟體系統配置。伺服器要實現如此多的功能,沒有全面的軟體支持是無法想像的。但是軟體系統一多,又可能造成伺服器的使用性能下降,管理人員無法有效操縱。所以許多伺服器廠商在進行伺服器的設計時,除了在伺服器的可用性、穩定性等方面要充分考慮外,還必須在伺服器的易使用性方面下足功夫。

伺服器的易使用性主要體現在伺服器是不是容易操作,用戶導航系統是不是完善,機箱設計是不是人性化,有沒有關鍵恢復功能,是否有操作系統備份,以及有沒有足夠的培訓支持等方面。

3、可用性等等

對於一台伺服器而言,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可用性」,即所選伺服器能滿足長期穩定工作的要求,不能經常出問題。其實就等同於Sun所提出的可靠性(Reliability)。

㈣ 伺服器包括哪些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伺服器包括三類:網站伺服器、文件伺服器和資料庫伺服器,簡單來說可以把 "網路網盤" 當做文件伺服器來看,也就是專門用來做文件存儲的電腦就可以稱為文件伺服器。而資料庫伺服器也是只干一件事,它只用來存儲數據,而且資料庫伺服器一般是不對外開放的,它再為網站伺服器或者其他的程序來提供服務,它還會安裝專門的資料庫管理軟體來進行數據管理

㈤ 什麼是伺服器

什麼是伺服器
伺服器是計算機的一種,它是網路上一種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它在網路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硬碟、磁帶、列印機、Modem及各種專用通訊設備提供給網路上的客戶站點共享,也能為網路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發表及數據管理等服務。它的高性能主要體現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目前,按照體系架構來區分,伺服器主要分為兩類:ISC(精簡指令集)架構伺服器:這是使用RISC晶元並且主要採用UNIX操作系統的伺服器,如Sun公司的SPARC、HP公司的PA-RISC、DEC的Alpha晶元、SGI公司的MIPS等。

IA架構伺服器:又稱CISC(復雜指令集)架構伺服器,即通常所講的PC伺服器,它是基於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與其兼容的處理器晶元的伺服器,如聯想的萬全系列、HP的Netserver系列伺服器等。

從當前的網路發展狀況看,以「小、巧、穩」為特點的IA架構的PC伺服器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

伺服器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機,作為網路的節點,存儲、處理網路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路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伺服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路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路終端設備如家庭、企業中的微機上網,獲取資訊,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伺服器,因此也可以說是伺服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伺服器的構成與微機基本相似,有處理器、硬碟、內存、系統匯流排等,它們是針對具體的網路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伺服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很大。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網路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自己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您在進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被黑客竊走密碼、損失關鍵商業數據;如果您在自動取款機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應該考慮在這些設備系統的幕後指揮者————伺服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

伺服器技術之EMP技術

目前伺服器的技術熱點主要有:IRISC與CISC技術、處理器技術、多處理器技術(AMP技術、SMP技術、MPP技術、COMA技術、集群技術和NUMA技術)、SCSI介面技術、智能I/O技術、容錯技術、磁碟陣列技術、熱插拔技術、雙機熱備份。

伺服器在網路中承擔傳輸和處理大量數據的任務,要具備高可伸縮性、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可管理性。IA-64體系將帶動伺服器技術特性的提高,如高性能CPU、多處理器技術、匯流排和內存技術、容錯技術、群集技術、硬體管理介面、均衡伺服器平台技術等。

EMP(Emergency Management Port)技術

EMP(Emergency Management Port)技術也是一種遠程管理技術,利用EMP技術可以在客戶端通過電話線或電纜直接連接到伺服器,來對伺服器實施異地操作,如關閉操作系統、啟動電源、關閉電源、捕捉伺服器屏幕、配置伺服器BIOS等操作,是一種很好的實現快速服務和節省維護費用的技術手段。 應用ISC和EMP兩種技術可以實現對伺服器進行遠程監控管理。

伺服器技術之RAID冗餘磁碟陣列技術

目前伺服器的技術熱點主要有:IRISC與CISC技術、處理器技術、多處理器技術(AMP技術、SMP技術、MPP技術、COMA技術、集群技術和NUMA技術)、SCSI介面技術、智能I/O技術、容錯技術、磁碟陣列技術、熱插拔技術、雙機熱備份。

伺服器在網路中承擔傳輸和處理大量數據的任務,要具備高可伸縮性、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可管理性。IA-64體系將帶動伺服器技術特性的提高,如高性能CPU、多處理器技術、匯流排和內存技術、容錯技術、群集技術、硬體管理介面、均衡伺服器平台技術等。

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冗餘磁碟陣列技術

RAID技術是一種工業標准,各廠商對RAID級別的定義也不盡相同。目前對RAID級別的定義可以獲得業界廣泛認同的有4種,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

RAID 0是無數據冗餘的存儲空間條帶化,具有成本低、讀寫性能極高、存儲空間利用率高等特點,適用於Video/Audio信號存儲、臨時文件的轉儲等對速度要求極其嚴格的特殊應用。但由於沒有數據冗餘,其安全性大大降低,構成陣列的任何一塊硬碟的損壞都將帶來災難性的數據損失。所以,若在RAID 0中配置4塊以上的硬碟,對於一般應用來說是不明智的。

RAID 1是兩塊硬碟數據完全鏡像,安全性好,技術簡單,管理方便,讀寫性能均好。但它無法擴展(單塊硬碟容量),數據空間浪費大,嚴格意義上說,不應稱之為"陣列"。

RAID 0+1綜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點,獨立磁碟配置成RAID 0,兩套完整的RAID 0互相鏡像。它的讀寫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構建陣列的成本投入大,數據空間利用率低,不能稱之為經濟高效的方案。

負載均衡技術概覽

當前,無論在企業網、園區網還是在廣域網如Internet上,業務量的發展都超出了過去最樂觀的估計,上網熱潮風起雲涌,新的應用層出不窮,即使按照當時最優配置建設的網路,也很快會感到吃不消。尤其是各個網路的核心部分,其數據流量和計算強度之大,使得單一設備根本無法承擔,而如何在完成同樣功能的多個網路設備之間實現合理的業務量分配,使之不致於出現一台設備過忙、而別的設備卻未充分發揮處理能力的情況,就成了一個問題,負載均衡機制也因此應運而生。

負載均衡建立在現有網路結構之上,它提供了一種廉價有效的方法擴展伺服器帶寬和增加吞吐量,加強網路數據處理能力,提高網路的靈活性和可用性。它主要完成以下任務:解決網路擁塞問題,服務就近提供,實現地理位置無關性 ;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訪問質量;提高伺服器響應速度;提高伺服器及其他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網路關鍵部位出現單點失效。

對一個網路的負載均衡應用,可以從網路的不同層次入手,具體情況要看對網路瓶頸所在之處的具體分析,大體上不外乎從傳輸鏈路聚合、採用更高層網路交換技術和設置伺服器集群策略三個角度實現。

■傳輸鏈路聚合

為了支持與日俱增的高帶寬應用,越來越多的PC機使用更加快速的鏈路連入網路。而網路中的業務量分布是不平衡的,核心高、邊緣低,關鍵部門高、一般部門低。伴隨計算機處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人們對多工作組區域網的處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當企業內部對高帶寬應用需求不斷增大時(例如Web訪問、文檔傳輸及內部網連接),區域網核心部位的數據介面將產生瓶頸問題,瓶頸延長了客戶應用請求的響應時間。並且區域網具有分散特性,網路本身並沒有針對伺服器的保護措施,一個無意的動作(像一腳踢掉網線的插頭)就會讓伺服器與網路斷開。

通常,解決瓶頸問題採用的對策是提高伺服器鏈路的容量,使其超出目前的需求。例如可以由快速乙太網升級到千兆乙太網。對於大型企業來說,採用升級技術是一種長遠的、有前景的解決方案。然而對於許多企業,當需求還沒有大到非得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進行升級時,使用升級技術就顯得大材小用了。在這種情況下,鏈路聚合技術為消除傳輸鏈路上的瓶頸與不安全因素提供了成本低廉的解決方案,

鏈路聚合技術,將多個線路的傳輸容量融合成一個單一的邏輯連接。當原有的線路滿足不了需求,而單一線路的升級又太昂貴或難以實現時,就要採用多線路的解決方案了。目前有4種鏈路聚合技術可以將多條線路「捆綁」起來。同步IMUX系統工作在T1/E1的比特層,利用多個同步的DS1信道傳輸數據,來實現負載均衡。IMA是另外一種多線路的反向多路復用技術,工作在信元級,能夠運行在使用ATM路由器的平台上。用路由器來實現多線路是一種流行的鏈路聚合技術,路由器可以根據已知的目的地址的緩沖(cache)大小,將分組分配給各個平行的鏈路,也可以採用循環分配的方法來向線路分發分組。多重鏈路PPP,又稱MP或MLP,是應用於使用PPP封裝數據鏈路的路由器負載平衡技術。MP可以將大的PPP數據包分解成小的數據段,再將其分發給平行的多個線路,還可以根據當前的鏈路利用率來動態地分配撥號線路。這樣做盡管速度很慢,因為數據包分段和附加的緩沖都增加時延,但可以在低速的線路上運行得很好。

鏈路聚合系統增加了網路的復雜性,但也提高了網路的可靠性,使人們可以在伺服器等關鍵LAN段的線路上採用冗餘路由。對於IP系統,可以考慮採用VRRP(虛擬路由冗餘協議)。VRRP可以生成一個虛擬預設的網關地址,當主路由器無法接通時,備用路由器就會採用這個地址,使LAN通信得以繼續。總之,當主要線路的性能必需提高而單條線路的升級又不可行時,可以採用鏈路聚合技術。

更高層交換

大型的網路一般都是由大量專用技術設備組成的,如包括防火牆、路由器、第2層/3層交換機、負載均衡設備、緩沖伺服器和Web伺服器等。如何將這些技術設備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是一個直接影響到網路性能的關鍵性問題。現在許多交換機提供第四層交換功能,可以將一個外部IP地址映射為多個內部IP地址,對每次TCP連接請求動態使用其中一個內部地址,達到負載均衡的目的。有的協議內部支持與負載均衡相關的功能,例如HTTP協議中的重定向能力。

Web內容交換技術,即URL交換或七層交換技術,提供了一種對訪問流量的高層控制方式。Web內容交換技術檢查所有的HTTP報頭,根據報頭內的信息來執行負載均衡的決策,並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確定如何為個人主頁和圖像數據等內容提供服務。它不是根據TCP埠號來進行控制的,所以不會造成訪問流量的滯留。如果Web伺服器已經為圖像服務、SSL對話、資料庫事務服務之類的特殊功能進行了優化,那麼,採用這個層次的流量控制將可以提高網路的性能。目前,採用第七層交換技術的產品與方案,有黎明網路的iSwitch、交換機,Cisco的CDN(內容交換網路系統)等。

伺服器群集解決方案

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某網站內部職員和外部客戶同時使用網站,而公司要將內部職員的服務請求連接到一個較慢的伺服器來為外部客戶提供更多的資源,這時就可以使用Web內容交換技術。Web主機訪問控制設備也可以使用這種技術來降低硬體成本,因為它可以輕易地將訪問多個主機的用戶流量轉移給同一個Web伺服器。如果用戶訪問量增加到一定程度,這些流量還可以被轉移到專用的Web伺服器設備,雖然這種專用設備的成本較高,但是由於使用的是相同的Web內容交換技術來控制流量,所以網路的結構框架就不用再進行改變了。

但是,使用Web內容交換技術的負載均衡設備所能支持的標准和規則的數目有限,其採用的標准和規則的靈活性也有限。另外,負載均衡設備所能監測到HTTP報頭的深度也是限制內容交換能力的一個因素。如果所要找的信息在負載均衡設備所不能監測的欄位內,那內容交換的作用就無法發揮。而且,內容交換還受到能夠同時開啟的TCP連接數量以及TCP連接的建立和斷開比率的限制。另外,Web內容交換技術還會佔用大量的系統資源(包括內存佔用和處理器佔用)。對Web內容交換技術進行的測試表明,操縱Web內容的吞吐量是很費力的,有時只能得到很小的性能改進。所以,網路管理員必須認真考慮投入與回報的問題。

■帶均衡策略的伺服器群集

如今,伺服器必須具備提供大量並發訪問服務的能力,其處理能力和I/O能力已經成為提供服務的瓶頸。如果客戶的增多導致通信量超出了伺服器能承受的范圍,那麼其結果必然是――宕機。顯然,單台伺服器有限的性能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一台普通伺服器的處理能力只能達到每秒幾萬個到幾十萬個請求,無法在一秒鍾內處理上百萬個甚至更多的請求。但若能將10台這樣的伺服器組成一個系統,並通過軟體技術將所有請求平均分配給所有伺服器,那麼這個系統就完全擁有每秒鍾處理幾百萬個甚至更多請求的能力。這就是利用伺服器群集實現負載均衡的最初基本設計思想。

早期的伺服器群集通常以光纖鏡像卡進行主從方式備份。令服務運營商頭疼的是關鍵性伺服器或應用較多、數據流量較大的伺服器一般檔次不會太低,而服務運營商花了兩台伺服器的錢卻常常只得到一台伺服器的性能。新的解決方案見圖,通過LSANT(Load Sharing Network Address Transfer)將多台伺服器網卡的不同IP地址翻譯成一個VIP(Virtual IP)地址,使得每台伺服器均時時處於工作狀態。原來需要用小型機來完成的工作改由多台PC伺服器完成,這種彈性解決方案對投資保護的作用是相當明顯的――既避免了小型機剛性升級所帶來的巨大設備投資,又避免了人員培訓的重復投資。同時,服務運營商可以依據業務的需要隨時調整伺服器的數量。

網路負載均衡提高了諸如Web伺服器、FTP伺服器和其他關鍵任務伺服器上的網際網路伺服器程序的可用性和可伸縮性。單一計算機可以提供有限級別的伺服器可靠性和可伸縮性。但是,通過將兩個或兩個以上高級伺服器的主機連成群集,網路負載均衡就能夠提供關鍵任務伺服器所需的可靠性和性能。

為了建立一個高負載的Web站點,必須使用多伺服器的分布式結構。上面提到的使用代理伺服器和Web伺服器相結合,或者兩台Web伺服器相互協作的方式也屬於多伺服器的結構,但在這些多伺服器的結構中,每台伺服器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屬於非對稱的體系結構。非對稱的伺服器結構中每個伺服器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一台伺服器用於提供靜態網頁,而另一台用於提供動態網頁等等。這樣就使得網頁設計時就需要考慮不同伺服器之間的關系,一旦要改變伺服器之間的關系,就會使得某些網頁出現連接錯誤,不利於維護,可擴展性也較差。

能進行負載均衡的網路設計結構為對稱結構,在對稱結構中每台伺服器都具備等價的地位,都可以單獨對外提供服務而無須其他伺服器的輔助。然後,可以通過某種技術,將外部發送來的請求均勻分配到對稱結構中的每台伺服器上,接收到連接請求的伺服器都獨立回應客戶的請求。在這種結構中,由於建立內容完全一致的Web伺服器並不困難,因此負載均衡技術就成為建立一個高負載Web站點的關鍵性技術。

總之,負載均衡是一種策略,它能讓多台伺服器或多條鏈路共同承擔一些繁重的計算或I/O任務,從而以較低成本消除網路瓶頸,提高網路的靈活性和可靠性。

高端伺服器技術

伺服器性能指標以系統響應速度和作業吞吐量為代表。響應速度是指用戶從輸入信息到伺服器完成任務給出響應的時間。作業吞吐量是整個伺服器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量。假定用戶不間斷地輸入請求,則在系統資源充裕的情況下,單個用戶的吞吐量與響應時間成反比,即響應時間越短,吞吐量越大。為了縮短某一用戶或服務的響應時間,可以分配給它更多的資源。性能調整就是根據應用要求和伺服器具體運行環境和狀態,改變各個用戶和服務程序所分配的系統資源,充分發揮系統能力,用盡量少的資源滿足用戶要求,達到為更多用戶服務的目的。

技術目標

伺服器所要求的高擴展性、高可用性、易管理性、高可靠性不僅是廠商追求的技術目標,也是用戶所需求的。

可擴展性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留有富餘的機箱可用空間,二是充裕的I/O帶寬。隨著處理器運算速度的提高和並行處理器數量的增加,伺服器性能的瓶頸將會歸結為PCI及其附屬設備。高擴展性意義在於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增加有關部件,在滿足系統運行要求同時,又保護投資。
http://www.people.com.cn/GB/it/306/2087/2682/20020904/815071.html http://bbs.rzlanshan.gov.cn/dispbbs.asp?boardID=3&ID=5048

㈥ 伺服器什麼意思

伺服器

伺服器(Server)指一個管理資源並為用戶提供服務的計算機,通常分為文件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和應用程序伺服器。運行以上軟體的計算機或計算機系統也被稱為伺服器。相對於普通PC來說,伺服器在穩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晶元組、內存、磁碟系統、網路等硬體和普通PC有所不同。

伺服器,也稱伺服器。伺服器是網路環境中的高性能計算機,它偵聽網路上的其他計算機(客戶機)提交的服務請求,並提供相應的服務,為此,伺服器必須具有承擔服務並且保障服務的能力。有時,這兩種定義會引起混淆,如域名注冊查詢的Web伺服器。

它的高性能主要體現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伺服器的構成與微機基本相似,有處理器、硬碟、內存、系統匯流排等,它們是針對具體的網路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伺服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一個管理資源並為用戶提供服務的計算機軟體,通常分為文件伺服器(能使用戶在其它計算機訪問文件),資料庫伺服器和應用程序伺服器。

伺服器是網站的靈魂,是打開網站的必要載體,沒有伺服器的網站用戶無法瀏覽。伺服器就像一塊敲門磚,就算網站在搜索引擎里的排名再好,網站打不開,用戶無法瀏覽,網站就沒有用戶體驗可言,網站能被打開是第一個重點。

Web伺服器。它可能是指用於網站的計算機,也可能是指像Apache這樣的軟體,運行在這樣的計算機上以管理網頁組件和回應網頁瀏覽器的請求。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伺服器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ndroid怎麼學 瀏覽:426
pdf怎麼蓋電子章 瀏覽:413
在哪裡可以租個雲伺服器 瀏覽:861
基於msp430單片機的設計 瀏覽:559
比較好用的編程軟體 瀏覽:160
php抓取動態網頁 瀏覽:184
c51單片機原 瀏覽:196
交行app在哪裡買東西 瀏覽:39
python高手之路pdf 瀏覽:84
iphone怎麼像安卓一樣返回 瀏覽:162
linuxtomcat埠佔用怎麼辦 瀏覽:722
表演pdf 瀏覽:923
微信如何更換伺服器 瀏覽:861
android使用html5 瀏覽:460
python可視化極坐標 瀏覽:386
程序員喜歡綠色 瀏覽:732
php編譯的主流軟體 瀏覽:366
操作系統伺服器版本下載地址 瀏覽:247
手機管家加密圖片打不開 瀏覽:841
基於單片機的智能散熱器控制器的設計 瀏覽: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