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軟國際提供基於華為鯤鵬雲底座的雲原生解決方案幫助龍崗區政府相關部門實現五大價值收益是什麼
軟體項目技術、過程規范;過程可視、風險可控,更快速地獲取業務價值交付成果;過程與結果一致,安全可信,高效驗收;高效治理與運維;使數字運營有抓手,應用使用效益可量化衡量,成就客戶數字化轉型,賦能智慧龍崗2.0成功建設。
『貳』 華為雲手機是什麼手機能打破美國的封鎖嗎
華為雲手機是一台可以在雲端使用的手機,並且由於採用了鯤鵬920晶元。
華為雲鯤鵬雲手機,是基於華為雲鯤鵬裸金屬伺服器,虛擬出帶有原生安卓操作系統,具有虛擬手機功能的雲伺服器。
同時,作為一種新型應用,雲手機對物理手機起到了非常好的延伸和拓展作用,可以用在如雲手游、移動辦公等場景。
(2)鯤鵬伺服器主供商雲底座擴展閱讀:
目前雲手機的主要應用場景:
1、面向游戲行業
雲手機可實現游戲免下載試玩、雲手游等,賦予游戲全新的互動體驗方式。
2、面向政企、金融行業
為企業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移動辦公解決方案,公私數據分離,信息安全更有保障。
『叄』 鯤鵬計算賽道旗下有哪些平台
摘要 1個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旗艦店:
『肆』 銀河麒麟的目前的發展和應用前景怎麼樣
在麒麟工作了幾年,說一下對麒麟的看法吧。供求職者一個參考,也希望公司管理層能夠看到普通員工對於公司的一些看法。
1、薪資待遇。薪資方面麒麟屬於不高不低的水平,和當地其它IT行業差不多,比不了一線的華為阿里小米騰訊網路等等大企業,但也肯定比很多不知名的小公司要好上一些,這點每個求職者心裏面也有數。
2、公司福利。福利比較一般,沒有下午茶也沒有咖啡機,對比一線城市的互聯網公司,屬於被吊打的級別。五險一金按照實際繳納(第一年僅80%),加班有加班費,晚上加滿2.5小時有固定60+浮動60(領導打績效),周末節假日加滿7.5小時有固定180+浮動180。加班費很多企業是沒有的,這里雖然不多,但是也不算差,還算良心。其它的節假日福利很少可以當作沒有,公司活動也幾乎沒有,待久了會比較壓抑。所以整體而言,麒麟的福利屬於中等偏下,看你更在乎什麼了,除了一線大廠也很少有在福利上面做的十全十美的。
3、工作時間。公司加班還蠻多的,和普通互聯網行業差不多,而且公司領導和整體氛圍都是鼓勵大家加班,所以如果你極度不接受加班,建議不要考慮。
4、管理制度。公司之前就沒什麼管理制度可言,近兩年人多了之後,再加上公司合並重組。開始搞各種管理制度了,由於是剛搞,很多領導都是從天而降的,或者臨時被提拔的招聘的,沒什麼經驗,現在反正是亂七八糟的。管理層想要獲得完善的好看的數據,累的就是普通員工,研發填報各種表格等等都要浪費很多時間,這和我在其它公司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其它公司是盡可能保證研發的開發效率,其它的事盡量不讓研發干。麒麟不是的,麒麟首先是要走各種流程,明白流程,流程沒走對,你乾的再好也白乾,研發地位和話語權比較低,有好些老員工受不了走人了,說實話挺可惜的。總之,現在制度和管理都很混亂,如果你在這方面有豐富經驗,那麒麟很需要你。
4、工作氛圍。麒麟這兩年大量招人,各種亂七八糟的人都招進來了,作為研發崗,你肯定避免不了和各種各樣的人溝通。就還挺煩的,大部分人都還挺友好,但偶爾總能遇到那種鼻子翹到天上的人,而且你時常要和不同的人解釋同一個問題,這也和公司的管理制度有關。前兩年公司人少,氛圍還可以大家也熟悉,現在確實有點不盡人意了,領導層為了完成招人指標,各種人都拉進來了。公司現在給我的感覺就是為了招人而招人,為了考核而考核,重點已經不是做產品了。
5、發展前景。公司產品怎麼做,都是領導說了算,這里不吃私企那套,畢竟背靠國家,東西又不是賣不出去,所以如果你想學一些產品知識,那就別考慮麒麟。麒麟現階段還是以別的系統如windows,蘋果,統信為主。沒什麼創新能力,說實話,國企有幾個創新的?開發技術上也沒有什麼難點,就是普通的linux客戶端程序開發,內核知識根據不同部門會有少量接觸。整個公司的發展不好說,國家機構以後肯定會以國產操作系統為主,其中又以麒麟為長,統信啥的畢竟背景不夠強大,而且也不見得做的有多好。民用市場估計很難能做起來,至少目前我看不到希望。如果民用做不起來,那麼公司發展就會受限,但是公司肯定是會一直存活下去,畢竟國家需要,能不能壯大就不好說了,指不定以後還會做其它方向的產品。
6、工作穩定性。很多人關心麒麟是不是國企,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不是!!!記住,麒麟不是國企。麒麟和普通私企一樣,你干久了或者搞得不好會面臨被辭退的風險,當然這種概率會比普通的公司概率低一些,畢竟還是有一些國企背景在裡面的。
7、個人建議。如果你三十歲左右了,我建議你可以來麒麟。畢竟這里辭退你的概率比外面低,而且技術難度很小,不需要你一直保持高強度的加班學習。如果你剛畢業二十來歲,能力一般,家庭條件也還可以,手裡面也沒啥大廠的offer,你也可以來這里待著。你要剛畢業能拿到騰訊網路華為阿里的offer,還考慮來不來麒麟,那我只能覺得你腦子被門擠了。如果你家境一般的話,我建議你去一線城市的其它公司看看,多學點技術,多為以後發展做鋪墊。
另外,送個每位求職者一段話:每個公司都會有自己的問題,不管你去了哪個公司,我建議你都好好乾,發現公司哪裡不合理,就盡量去改變它,或者離開它。在工作中也盡量尊重他人,對別人友善友好一點,公司發展也不容易,別人工作也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以上的一些問題,也是公司暫時性的問題,不代表麒麟一直會這樣,現在的麒麟也算是剛成立的,所以有很多問題也正常,以後會變成什麼樣,我也不清楚。還有其它疑問的,可以在帖子下面評論,我看到了就會回。
『伍』 參觀華為鯤鵬展廳觀後感
摘要 34 萬億的「新基建」投資浪潮撲面而來。這一數字背後,涉及5G、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和工業互聯網等基礎領域的建設,基於此,這些領域催生出龐大的算力需求,這也給華為鯤鵬這種以算力為基礎的生態帶來機遇。
『陸』 華為在逐漸退出鯤鵬伺服器市場了嗎
經過這幾年的實踐,ARM伺服器不太被中外市場認可,風光和前幾年是不能比了,再加上美國限制令的影響,華為的鯤鵬伺服器大概要休息一陣子了。
鯤鵬920是2019年發布的7納米工藝ARM架構處理器,也是你所說的鯤鵬伺服器的主力核心晶元。沒看錯,鯤鵬也是7納米工藝台積電代工,所以現在鯤鵬的情況大家也就明白了吧。鯤鵬伺服器和麒麟手機一樣,都是在數著倉庫里晶元的數量過日子。所以,就不用討論鯤鵬晶元的性能到底是強是弱了,因為它也處於用一片少一片的窘境下。所以,你覺得鯤鵬是在擴大市場還是堅守市場,或者讓出市場?
不過,也算是有一個讓中國人依舊無法高興地「好」消息吧。那就是鯤鵬920的直接對手,飛騰FT2000處理器也被美國人的限制令波及了。飛騰和華為是中國大陸獲得了ARM公司ARMv8架構完全開發權的唯二的兩家公司,理論上兩家公司都擁有在ARMv8架構上進行任意開發的權力,而且兩家公司也確實都開發出來了性能幾乎相當的處理器。但很可惜,美國人的限制令把兩家公司都掃到了,現在鯤鵬920黃掉了,但它的直接對手飛騰FT2000也一樣黃掉了。
至此,華為的鯤鵬伺服器有變成一個夢的趨勢,而其直接對手,飛騰FT2000連夢都沒來得及做,也成了昨日黃花。所以,現在非X86伺服器市場上,中國最有希望的兩個平台就都因為同一個原因出局了。
但又有一個算是可以讓人高興點的消息,就是ARM架構伺服器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的市場前景,雖然高通、AMD、華為、飛騰等等中外主打ARM架構的公司在一個勁兒地扇呼,但市場並不是太買帳,AMD和高通折騰了幾年,已經都認輸了,砍掉了ARM伺服器的研發部門。現在,華為和飛騰再被美國人廢掉武功,ARM架構在伺服器領域內對X86的進攻差不掉就偃旗息鼓了。
所以現在的這個鯤鵬伺服器,市場前景大概就是上面說的這些了。估計,華為或許還不甘心於無法切入伺服器市場,但在美國的限制令下,國內的ARM平台伺服器大概也是進入了低潮,一時半會兒是緩不過勁兒來了。
就算所有人都不買鯤鵬伺服器,華為依然可以靠鯤鵬伺服器賺錢。時代變了,現在的服務方式已經完全不同了。
華為是國內除了阿里最大的雲服務商,華為雲,對外提供IaaS,PaaS,SaaS服務。華為雲做的,就是微軟,亞馬遜現在在國外做的,是微軟現在最賺錢的一塊業務,叫企業服務業務。
華為租給你虛擬機,租給你容器運行環境,甚至直接租給你軟體,給你提供maven和yum等各種軟體源,你只知道你在一個平台上運行你的應用,你根本不需要知道你的容器或操作系統是運行在鯤鵬上還是在英特爾上。
現在IBM,微軟都在考慮賣服務賺錢了,華為已經靠賣服務在雲服務商里名列前茅了,你還在擔心鯤鵬伺服器賣不出去?
國內最大的伺服器消費商,就是華為阿里這種雲服務商了。
只要你自己的東西自己可以用出去,別人不買有什麼關系?
華為現在最大的問題難道不是自己想用的很多東西有點不夠用嗎?哪裡愁賣不出去了?
不會吧, 華為不是在推出鯤鵬生態嗎,廣西都有鯤鵬創新中心推廣鯤鵬產業,不過如果華為沒有了晶元,靠庫存能撐多久呢,去庫存完了就像手機一樣消失了。如果這樣廣西鯤鵬產業也只是一個夢。慘。計劃趕不上變化。
和華為在鯤鵬伺服器領域合作的廠家有:長沙的湘江鯤鵬伺服器,許昌的黃河鯤鵬伺服器,它們的操作系統和資料庫都採用華為的歐拉操作系統和高斯資料庫。
華為的泰山伺服器,逐步退出伺服器市場,讓自己的幾個合作夥伴承擔鯤鵬伺服器的市場推廣工作。
伺服器不比普通消費品,例如手機性能不行,水軍忽悠一下就行,但伺服器都是懂行的用,華為的就不好賣了
不是華為退出鯤鵬伺服器市場,而是改變了策略,把鯤鵬處理器和主板授權給更多的整機廠商,讓國內更多的伺服器硬體製造商加入到鯤鵬生態中,華為自己逐漸成為處理器,主板和關鍵技術提供方,就像Intel和AMD在x86伺服器市場的角色。
『柒』 10年後再聯手華為,潤和軟體的野心是什麼
作為中國相當老牌的軟體企業,潤和軟體在「一體兩翼」新戰略下持續發力。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0剛結束幾天,潤和軟體就在其南京總部與華為聯合舉行了一場發布會,並且取了一個略有感情色彩的主題:風雨同舟、10年見證。
這背後隱藏著雙方自2010年就開始的合作之路。
9月27日,潤和創智中心,主角是鯤鵬。
潤和軟體與華為聯合發布了HopeEdge V1.0(首款面向邊緣的物聯網操作系統)、HopeContainer V1.0(容器雲)、業務中台聯合解決方案V1.0、數字化智慧營銷服務平台1.0等四大解決方案,都是基於鯤鵬。
潤和軟體董事長兼總裁 周紅衛
潤和軟體董事長兼總裁周紅衛開場提到,潤和軟體與華為的合作始於2010年,至今整十年。十年以來,華為與潤和軟體的合作持續升級,雙方的合作重心逐漸轉向了雲計算、操作系統、大數據、人工智慧、邊緣計算、智能硬體等前沿與熱門領域,也越來越深入到了鯤鵬生態當中……與華為持續深化合作,這是潤和軟體一個非常重要的底層邏輯。
華為計算產品線副總裁 姜濤
華為計算產品線副總裁姜濤在現場表示,潤和軟體擅長行業、客戶與應用端,結合華為領先的智能算力、應用演算法等底層基礎能力,雙方的合作具有天然的戰略互補性,有助於充分整合並釋放鯤鵬的基礎平台能力與潤和軟體的行業能力。在未來,華為將推動潤和軟體更加深入的參與到鯤鵬生態體系中,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潤和軟體的野心在哪裡?
中國基礎軟體的領先者——這聽上去夢想很大,但潤和軟體已為此備戰多年。
發布會上,潤和軟體公布了《鯤鵬解決方案發展計劃》,提出要成為「中國基礎軟體的領先者」,發展計劃全面涵蓋從底層基礎系統到中間件、到上層業務應用解決方案。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其中(已通過鯤鵬兼容性認證)四款解決方案在本次發布會上正式亮相。
潤和軟體雲計算事業部總經理蔡志旻透露,潤和軟體《鯤鵬解決方案發展計劃》下一階段的主要內容:另有兩款面向通用伺服器市場的鯤鵬解決方案HopeStage、HopeBase的開發工作已經收尾,目前已經提交鯤鵬進行兼容性測試。
據雷鋒網了解,目前,鯤鵬伺服器已得到市場驗證和部署,各行業的軟體廠商已基於鯤鵬處理器的多核高並發能力,針對大數據、分布式存儲、資料庫、原生應用和雲服務等優勢場景進行了深度優化,為政府、金融、運營商、電力、互聯網等廣大行業客戶提供了基於鯤鵬處理器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服務。
截至目前,鯤鵬生態已經匯聚產業鏈上下游數百家優秀企業和百萬名傑出開發者,覆蓋十三個國計民生行業,匯聚1200餘家軟硬體企業,超過200家基礎軟體生態夥伴已經完成鯤鵬兼容性認證,鯤鵬產業整體投資規模已超150億元。
四大鯤鵬解決方案,具體是什麼?
潤和軟體雲計算事業部總經理蔡志旻和金融創新事業部首席技術專家丁傑分別就上述四大鯤鵬解決方案做了發布。
潤和軟體雲計算事業部總經理 蔡志旻
潤和軟體金融創新事業部首席技術專家 丁傑
潤和軟體的下一個產糧區
今年5月,潤和軟體董事長兼總裁周紅衛就提到:如何為潤和軟體尋找到下一個十年的產糧區?
意味深長。
經過認真的思考,結合既有的業務布局,潤和軟體最終確立了「一體兩翼」的新戰略規劃。
所謂「兩翼」,一翼主攻金融 科技 方向,重點聚焦於傳統金融行業的數字化升級;一翼主攻物聯網方向,重點聚焦在智能電力、零售、 汽車 等行業。
所謂「一體」,就是以國產化、數字化為中樞,打造「需求→開發→測試→運維」於一體的底層企業能力共享平台與高效能數字化專業交付體系。
為保障一體兩翼總體規劃的順利落地,潤和軟體還有兩大特色的轉型方法論:一是堅持與行業頭部企業深度合作,在金融 科技 領域主要是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在物聯網領域主要是華為、華為海思、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瑞薩電子、百勝中國等各個行業巨頭。
而眼下,與華為「風雨同舟」10年後再度出發,意味著潤和軟體將繼續沿著優勢業務出發,在自我轉型與推動客戶轉型上,提前佔位。(雷鋒網雷鋒網)
『捌』 除了技術獨立,華為還有什麼辦法度過難關
自從去年美國宣布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之後,美國就找各種理由對華為進行制裁,對華為產品市場的打壓,對華為總裁任正非女兒夢晚舟的扣留,正所謂用盡手段的打壓,可是華為作為一個科技巨頭也是中國電信業的一張名片又怎麼會是那麼容易就被美國封鎖的。
三、在美國建廠。美國現在出台的很多貿易政策的目的在於讓製造業迴流到美國,如果華為在美國建廠,製造的產品只在美國市場出售,這樣對於華為來說我是一個不錯的方法。